图书介绍

护理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护理学基础
  • 徐淑秀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308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护理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护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护理学的发展1

一、国际护理发展史1

第一章 绪论1

二、中国护理发展史5

第二节 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及专业特性11

一、护理学的任务11

二、护理学的范畴12

三、护理学的专业特性13

一、个案护理15

二、功能制护理15

第三节 护理工作方法15

三、小组护理16

四、责任制护理16

五、综合护理16

第四节 护士的基本素质17

一、素质的概念17

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7

第二章 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19

第一节 医学模式19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19

二、生物医学模式20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2

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工作的影响24

一、护理学基本概念的转变24

二、护理工作内容的扩大27

第三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28

第一节 系统论28

一、系统论的基本内容28

二、系统论在护理中的应用30

第二节 人的基本需要论31

一、需要的概述31

二、人类的基本需要理论32

三、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34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36

一、人的成长与发展定义36

二、人的成长与发展内容36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原则36

四、影响人成长与发展的因素37

五、成长与发展理论37

六、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40

第四节 压力理论45

一、压力源45

二、压力及适应46

三、压力与疾病51

四、压力的应对52

五、压力与护理54

第四章 护理理论58

第一节 护理学的概念58

一、护理的概念58

二、护理学及其知识体系59

第二节 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60

一、环境理论的主要内容60

二、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60

第三节 奥瑞姆的自理模式61

二、自理模式的主要内容62

一、奥瑞姆自理模式的形成62

三、奥瑞姆的自理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68

第四节 罗伊的适应模式70

一、罗伊适应模式的形成70

二、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70

三、适应模式在整体护理实践中的应用75

第五章 护理伦理学78

第一节 道德与伦理学78

一、道德78

二、伦理和伦理学79

、职业道德80

二、生命伦理学80

第二节 职业道德与生命伦理学80

三、生命伦理学中的若干问题81

第三节 护理伦理学85

一、护理伦理学概述85

二、护理道德的基本理论86

三、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89

四、护理人员的道德教育、修养和评价94

第六章 护患关系与沟通交流99

第一节 人际关系和护患关系99

一、人际关系与帮助关系的概念99

二、护患关系的概念102

三、护士角色与患者角色106

四、患者的权利与义务110

第二节 沟通与交流111

一、沟通、交流的概念和意义111

二、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112

三、沟通交流的层次113

四、沟通交流的方式114

五、护患成功沟通的原则119

六、影响沟通交流的因素120

第三节 护理专业性交谈122

一、护理专业性交谈与一般交谈的区别122

二、护理专业性交谈的类型123

三、护理专业性交谈的过程124

四、交谈的技巧126

第七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134

第一节 护理程序134

一、护理程序概述134

二、评估137

三、诊断140

四、计划143

五、实施149

六、评价150

第二节 整体护理151

一、整体护理的概念152

二、整体护理的特点153

三、实施整体护理的意义154

四、整体护理的实施与评价155

第八章 医疗卫生体系和医院环境166

第一节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166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166

二、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167

三、我国护理组织系统与功能169

第二节 医院170

一、医院的基本性质170

二、医院的种类170

三、医院的任务171

四、医院工作的特点172

五、医院的组织机构172

六、医院业务科室设置及护理工作172

第三节 提供良好的医院环境175

一、环境与健康175

二、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177

三、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178

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180

第四节 医院中的患者单位及铺床法182

一、患者单位及设备182

三、常用的铺床法184

二、铺床原则184

附:家庭病床191

第九章 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93

第一节 入院护理193

一、入院程序193

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194

三、分级护理195

第二节 出院护理195

一、出院方式195

二、出院前护理196

三、出院时护理196

一、轮椅运送法197

四、出院后护理197

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197

二、平车运送法199

三、担架运送法201

第十章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03

第一节 医院感染203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203

二、医院感染的类型203

三、医院感染的形成203

五、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205

四、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205

第二节 清洁 消毒 灭菌206

一、概念206

二、消毒、灭菌方法206

第三节 无菌技术212

一、基本概念212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12

三、口罩、帽子的使用213

四、洗手及手的消毒213

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215

三、隔离原则220

二、隔离病区的管理220

第四节 隔离220

一、隔离的概念220

四、隔离的种类及措施221

五、隔离技术操作法223

第五节 供应室226

一、供应室设置226

二、供应室工作内容226

三、敷料的加工227

四、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228

第一节 概述229

一、舒适229

第十一章 舒适与安全229

二、不舒适230

第二节 卧位与安全231

一、卧位的分类231

二、常用卧位232

三、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237

四、保护具的应用239

第三节 患者的清洁护理243

一、口腔护理244

二、头发护理247

三、皮肤护理251

四、晨、晚间护理256

一、引起压疮发生的原因257

第四节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257

二、压疮的好发部位258

三、压疮的预防258

第五节 疼痛患者的护理263

一、疼痛的概念263

二、疼痛的机制264

三、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264

四、疼痛患者的护理266

一、休息的意义271

第一节 休息271

第十二章 休息与活动271

二、休息的先决条件272

三、促进休息的护理措施272

第二节 睡眠273

一、睡眠的生理273

二、睡眠的评估274

三、睡眠存在的护理问题276

四、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277

第三节 活动277

一、活动的意义277

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278

二、活动受限的原因278

四、满足患者活动需要的护理279

第十三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84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84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284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286

三、体温的测量289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292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293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293

三、脉搏的测量295

一、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297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297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298

三、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299

四、血压的测量300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303

一、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303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304

三、呼吸的测量306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307

五、痰标本的采集316

第一节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319

一、热能319

第十四章 营养与饮食护理319

二、营养素320

第二节 医院饮食323

一、基本饮食323

二、治疗饮食323

三、试验饮食325

第三节 营养评估325

一、饮食评估325

二、身体评估326

三、生化评估327

四、影响机体营养因素的评估327

二、进食前的护理328

第四节 患者饮食的一般护理328

一、病区的饮食管理328

三、进食时的护理329

四、进食后的护理329

第五节 患者的特殊饮食护理330

一、管饲饮食330

二、要素饮食333

三、完全胃肠外营养334

第十五章 冷热疗法337

第一节 概述337

一、冷热疗法的效应337

二、冷热疗法的作用338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339

四、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339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340

一、局部冷疗法340

二、全身冷疗法343

第三节 热疗法的应用344

一、干热疗法345

二、湿热疗法347

第十六章 排泄护理350

第一节 肠道排泄的护理350

一、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350

二、排便活动的评估351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措施354

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356

第二节 泌尿道排泄的护理365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365

二、排尿活动的评估366

三、维护正常泌尿系统功能及排尿异常时的护理措施370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372

第十七章 给药的护理386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386

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386

二、给药的过程387

三、给药原则388

四、护士在执行药物治疗中的角色与职责389

五、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389

第二节 给药的护理程序390

一、评估391

二、拟出护理诊断391

三、计划391

四、实施392

五、评价393

第三节 口服给药法393

第四节 吸入给药法395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396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398

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399

第五节 注射给药法400

一、注射原则400

二、注射用物401

三、药液抽吸法402

四、常用的注射术404

第六节 局部给药法421

一、滴药法421

二、插入法424

三、皮肤用药426

一、药物过敏反应427

四、舌下给药427

第七节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427

二、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428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431

四、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432

五、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433

六、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433

七、碘过敏试验法434

八、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434

二、常用溶液及作用436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436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436

第十八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436

三、静脉输液法437

四、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445

五、输液泵的应用446

六、输液故障排除技术446

七、输液微粒污染447

八、输液反应及护理448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451

一、静脉输血的目的451

二、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种类451

三、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452

四、静脉输血法453

五、输血反应及护理455

六、自体输血458

第十九章 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462

第一节 病情观察462

一、病情观察的意义462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462

三、病情观察的内容463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465

一、抢救工作的管理与抢救设备465

二、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467

一、心肺复苏术(CPR)468

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468

二、人工呼吸器的使用473

三、洗胃法476

第二十章 临终护理481

第一节 概述481

一、临终关怀的有关概念481

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482

三、临终关怀的内容482

四、临终关怀服务理念482

五、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483

一、临终者的生理需要评估及护理措施484

第二节 临终者的临终评估及护理484

二、临终者的心理需要评估及护理措施486

三、临终者的社会需要评估及护理措施488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489

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489

二、死亡的标准489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490

四、尸体护理491

五、丧亲者的护理492

第一节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496

一、记录的意义496

第二十一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496

二、医疗与护理文件的记录要求497

三、医疗与护理文件的管理498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499

一、体温单499

二、有关医嘱文件502

三、护理记录单504

四、病室报告507

五、护理病历508

实验指导515

附录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517

主要参考文献5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