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儿科诊断治疗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韩玉昆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72002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16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932页
- 主题词:小儿疾病(学科: 诊疗) 小儿疾病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儿科诊断治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儿童保健3
第一节 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3
一、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
二、体格发育评价及儿童身高的预测5
三、神经心理发育检查9
四、生长发育的长远趋势13
第二节 儿童营养与营养性疾病15
一、正常儿童的营养需要15
二、婴幼儿喂养16
三、营养调查19
第三节 儿童心理发育偏离22
一、智能迟缓22
二、儿童多动综合征23
三、学习困难24
四、婴儿孤独症25
五、儿童语言障碍26
六、儿童紧张性行为27
七、儿童心理行为治疗方法28
一、发热的诊断程序30
第一节 常见症状的诊断程序30
第二章 门诊儿科学30
二、皮疹的诊断程序33
三、黄疽的诊断程序34
四、紫绀的诊断程序37
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程序39
六、咳嗽的诊断程序41
七、腹痛的诊断程序43
八、呕吐的诊断程序45
九、高血压的诊断程序47
十、水肿的诊断程序49
十一、血尿的诊断程序51
十二、蛋白尿的诊断程序52
十三、排尿异常的诊断程序53
十四、贫血的诊断程序54
十五、出血的诊断程序58
十六、头痛的诊断程序61
十七、小儿惊厥的诊断程序62
十八、昏迷的诊断程序64
十九、肥胖的诊断程序65
二十、矮小的诊断程序67
一、上呼吸道感染68
第二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8
三、急性喉炎70
二、急性支气管炎70
四、喘息性支气管炎71
五、反复呼吸道感染72
六、先天性喉喘鸣72
第三节 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73
一、口炎73
三、儿童再发性腹痛74
四、幽门痉挛74
二、婴儿肠绞痛74
五、小儿腹泻75
第四节 常见营养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78
一、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78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79
三、婴幼儿手足搐搦症81
四、维生素缺乏症83
五、微量元素缺乏症84
第五节 常见神经肌肉疾病诊断与治疗85
一、高热惊厥85
二、癫痫86
四、智能落后88
三、脑性瘫痪88
五、多发性抽搐89
六、重症肌无力90
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1
第六节 其他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92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92
二、直立性调节障碍93
三、遗尿症94
五、特发性腿痛(生长痛)95
四、神经性尿频95
六、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96
七、低血糖症97
第三章 影像诊断学99
第一节 呼吸系统99
一、胸部影像检查方法99
二、正常胸部解剖和变异99
三、新生儿呼吸困难100
四、肺部感染性疾病104
七、小儿肺结核—原发综合征106
五、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106
六、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06
八、小儿肺结核—支气管淋巴结结核107
九、先天性肺囊肿性疾病107
十、纵隔肿瘤108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110
一、心血管影像检查技术110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解剖及变异112
三、先天性心脏病X线分析114
五、室间隔缺损116
四、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116
六、房间隔缺损(继发孔)117
七、房室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118
八、动脉导管未闭119
九、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119
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20
十一、校正型大动脉转位121
十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21
十三、法乐四联症122
十四、永存动脉干123
二、小儿骨骼的X线特点125
第三节 骨骼系统125
一、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适应证和具体方法125
三、判断骨龄最常用的一些数据126
四、正常变异和易被误诊的一些情况127
五、几种重要的先天性畸形127
六、先天性内因性骨营养不良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129
七、外伤性病变及其特点131
八、小儿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疾病132
九、小儿血液病的骨骼改变133
十、小儿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的骨骼改变134
十二、小儿维生素缺乏症及维生素过多症135
十一、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骨骼改变135
十三、骨感染136
第四节 消化系统137
一、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适应证和优选原则137
二、各年龄组儿童腹部的正常所见137
三、食管病变138
四、胃的病变139
五、小肠病变141
六、结肠病变144
七、腹腔病变148
八、几种常见急腹症149
第五节 泌尿系统151
一、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适应证和优选原则151
二、新生儿、小婴儿特点153
三、先天性异常153
四、肾盂积水157
五、泌尿道感染158
六、Wilms瘤158
一、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适应证159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159
七、成神经细胞瘤159
二、正常小儿颅脑影像学表现161
三、脑先天畸形163
四、神经皮肤综合征165
五、脑肿瘤166
六、脑白质病170
七、脑血管性疾病174
八、颅内感染与炎症176
二、儿科辨证要点181
一、儿科四诊要点181
第一节 儿科基础知识181
第四章 中医儿科学181
三、儿科治疗要点182
第二节 常见病证183
一、发热183
二、咳嗽185
三、喘证187
四、哮证188
五、呕吐189
六、泄泻191
七、食积(厌食症)192
八、疳证193
九、头痛194
十、腹痛195
十一、痹证196
十二、惊风197
十三、淋证198
十四、解颅199
十五、鹅口疮199
十六、汗证200
十八、扁桃体炎201
十七、虫证201
十九、急性肾炎202
二十、肾病综合征203
二十一、紫癜203
二十二、再生障碍性贫血204
二十三、白血病205
二十四、佝偻病206
第三节 传染病206
一、麻疹206
三、幼儿急疹207
二、风疹207
四、猩红热208
五、水痘208
六、流行性腮腺炎209
七、百日咳209
八、传染性肝炎210
第四节 新生儿疾病211
一、新生儿黄疸211
二、新生儿硬肿症211
三、新生儿脐部疾患211
三、小儿针具种类及结构212
二、小儿针灸学的特点212
第五节 针灸基础总论212
一、针灸学基本概念212
四、小儿针灸的适应证213
五、小儿针灸注意事项及禁忌证213
第六节 针灸基础各论213
一、小儿毫针刺法213
二、小儿指针疗法216
四、耳针疗法217
五、艾灸法217
三、小儿梅花针疗法217
六、小儿常见针灸意外及防治218
第七节 经络腧穴总论219
一、经络学说和经络的概念219
二、经络的组成220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220
第八节 经络腧穴各论221
一、手太阴肺经221
二、手阳明大肠经221
五、手少阴心经222
三、足阳明胃经222
四、足太阴脾经222
六、手太阳小肠经223
七、足太阳膀胱经223
八、足少阴肾经224
九、手厥阴心包经224
十、手少阳三焦经224
十二、足厥阴肝经225
十三、督脉225
十一、足少阳胆经225
十四、任脉226
十五、经外奇穴226
第九节 针灸治疗总论227
一、针灸的治疗作用227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227
三、针灸的处方选穴227
第十节 针灸治疗各论228
一、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228
二、婴幼儿腹泻228
四、小儿厌食症229
三、小儿神经性呕吐229
五、小儿便秘230
六、肠吸收不良综合征230
七、小儿遗尿症231
八、神经性尿频综合征231
九、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2
十、小儿多发性神经根232
十一、小儿脑性瘫痪233
十二、小儿麻痹症及其后遗症233
十四、小儿惊厥234
十三、小儿癫痫234
十五、小儿单纯智力低下235
十六、神经性叹气综合征235
十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236
十八、小儿多动秽语综合征236
十九、小儿神经官能症237
二十、百日咳238
二十一、流行性腮腺炎238
二十二、小儿近视239
二十三、麦粒肿239
二十五、小儿聋哑症240
二十四、急、慢性鼻窦炎240
第五章 儿科治疗学241
第一节 治疗总则241
一、一般治疗措施241
二、饮食疗法241
三、治疗原则242
第二节 药物应用的原理及概论243
一、药物剂量计算方法243
二、血药浓度的监测244
三、药物间的互补244
四、选择药物的基本标准245
第三节 小儿部分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246
一、抗病毒药物的种类及临床应用246
二、抗感染药物的种类及应用246
三、激素的临床应用246
四、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247
五、各系统疾病用药248
六、传染病的治疗249
七、抗过敏药物的临床应用249
八、免疫调节剂的临床应用250
一、概述251
第四节 输血与成分输血251
三、输血量和输血速度252
四、输血方法252
五、新生儿输血252
二、输血的适应证252
六、成分输血253
七、输血反应及其处理254
一、概述255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255
第五节 小儿液体疗法255
八、自血光量子疗法255
三、液体疗法257
第六节 透析疗法260
一、腹膜透析260
二、血液透析262
第七节 血液滤过263
第八节 高压氧疗法263
第九节 氧气疗法265
一、氧疗的作用机理265
二、氧疗指征265
四、氧疗的方法266
三、氧疗的疗效判定266
五、氧中毒267
第二篇各论271
第六章 新生儿疾病271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及复苏271
第二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276
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278
第四节 新生儿呼吸暂停280
第五节 肺透明膜病281
第六节 新生儿肺炎286
第七节 新生儿肺出血290
第八节 新生儿呼吸机使用常规291
第九节 缺氧缺血性脑病294
第十节 颅内出血298
一、脑室内出血298
二、硬脑膜下出血300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301
第十一节 新生儿惊厥302
第十二节 新生儿溶血病304
第十三节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10
第十四节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312
第十五节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症316
第十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318
第十七节 新生儿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323
第十八节 新生儿破伤风328
第十九节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329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333
第一节 病毒性肺炎333
一、腺病毒肺炎333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34
四、副流感病毒肺炎335
三、流感病毒肺炎335
五、巨细胞病毒肺炎336
六、麻疹病毒肺炎337
七、病毒性肺炎病原学检查337
八、病毒性肺炎的治疗339
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343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343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45
三、链球菌肺炎346
四、革兰阴性杆菌肺炎346
六、厌氧菌肺炎349
五、军团菌肺炎349
七、百日咳肺炎350
八、细菌性肺炎的治疗351
第三节 其他微生物所致肺炎353
一、支原体肺炎353
二、衣原体肺炎354
三、卡氏肺囊虫肺炎356
四、真菌性肺炎357
一、特发性纤维性肺泡炎359
第四节 非感染性肺部疾病359
二、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60
三、肺结节病361
四、吸入性肺部病变363
第五节 小儿胸部肿瘤364
一、支气管原发性肺癌364
二、常见纵隔肿瘤和囊肿364
三、原发性胸壁肿瘤365
第六节 肺通气异常疾病366
一、α_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366
二、肺不张367
三、肺中叶综合征368
第七节 胸膜病变369
一、浆液性胸膜炎369
二、化脓性胸膜炎370
三、气胸及脓气胸371
第八节 呼吸系统畸形372
一、肺发育不全及肺未发育372
二、肺隔离症373
三、先天性肺囊肿374
第一节 心力衰竭376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376
第二节 心原性休克381
第三节 心肌疾病384
一、概述384
二、心肌病385
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86
四、克山病386
五、心肌炎386
六、心肌疾病的治疗387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388
第五节 急性心包炎391
第六节 急性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392
一、急性风湿热392
二、风湿性心脏病395
第七节 高血压病397
第八节 大动脉炎400
第九节 先天性心脏病401
一、房间隔缺损401
二、室间隔缺损402
三、动脉导管未闭404
四、肺动脉狭窄405
五、主动脉狭窄406
六、法乐四联症406
七、完全性大动脉转位408
八、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409
九、三尖瓣闭锁410
十、染色体异常与心血管畸形411
第十节 心律失常413
一、过早搏动413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417
三、室性心动过速419
四、非阵发性心动过速421
五、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422
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24
七、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26
八、QT间期延长综合征428
九、预激综合征429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432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32
一、化脓性脑膜炎432
二、病毒性脑炎436
三、脑囊虫病440
四、瑞氏综合征441
第二节 脑血管病444
一、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44
二、儿童烟雾病445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447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449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及家族性遗传病452
一、肝豆状核变性452
二、多发性硬化454
三、神经皮肤综合征456
第五节 急性脊髓炎463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465
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46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469
第三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476
第四节 尿路感染482
第五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486
第六节 紫癜性肾炎490
第七节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494
第八节 狼疮性肾炎497
一、急性腹泻503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503
第一节 腹泻503
二、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507
第二节 急性坏死性肠炎508
第三节 克隆病510
第四节 小儿胃炎513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515
第六节 消化道出血516
第七节 细菌性肝脓肿519
第八节 肝硬化520
第九节 急性胰腺炎522
第十节 肠套叠523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526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526
第二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28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530
第四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534
第五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535
第六节 地中海贫血537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41
一、急性白血病544
第八节 白血病544
二、慢性白血病553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55
第九节 肿瘤与肿瘤样疾病559
一、淋巴瘤559
二、组织细胞增生症K563
三、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567
第十节 出血性疾病570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70
二、血友病572
三、婴儿期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576
四、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577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579
第一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579
第二节 垂体性侏儒症582
第三节 糖尿病585
第四节 甲状腺疾病590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590
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593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93
第五节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595
第十四章 病毒性传染病599
第一节 流行性腮腺炎599
第二节 水痘与带状疱疹601
第三节 麻疹603
第四节 风疹605
第五节 幼儿急疹607
第六节 流行性感冒607
第七节 单纯疱疹609
第八节 脊髓灰质炎611
第九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614
第十节 病毒性肝炎616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617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618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622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624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625
第十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26
第十二节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628
第十三节 巨细胞包涵体病629
第十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630
第十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632
第十六节 狂犬病633
第十七节 病毒性脑炎634
第十八节 猫抓病636
第十九节 小儿艾滋病637
第十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639
第一节 败血症641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644
第三节 白喉647
第四节 百日咳649
第五节 猩红热651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653
第七节 破伤风655
第八节 霍乱656
第九节 厌氧菌感染658
第十节 沙门菌感染660
第十一节 耶尔森菌感染661
第十二节 军团菌感染662
第十三节 弯曲菌感染664
第十四节 螺旋体感染665
第十五节 支原体感染668
第十六节 衣原体感染671
第十六章 免疫缺陷及变态反应性疾病674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674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677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677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687
三、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691
四、免疫缺陷病的治疗696
第三节 变态反应性疾病700
一、支气管哮喘700
二、变应性鼻炎707
三、特应性皮炎708
四、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709
五、血清病710
六、变态反应性结膜炎711
七、消化道变态反应711
八、昆虫叮咬过敏712
第十七章 小儿结缔组织病713
第一节 结缔组织病概述713
第二节 结缔组织病实验室检查713
二、免疫学检查714
一、急性期反应产物714
三、组织相容性抗原715
四、器官定位检查715
第三节 幼年类风湿病715
一、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715
二、强直性脊柱炎720
三、良性类风湿结节721
四、新生儿发热、皮疹、关节病综合征721
第四节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722
一、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722
二、新生儿狼疮现象726
第五节 系统性血管炎727
一、过敏性紫癜727
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730
三、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732
四、婴儿型多发性动脉炎733
五、魏氏肉芽肿病734
第六节 皮肌炎734
第七节 硬皮病737
第八节 以皮肤、皮下组织、粘膜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结缔组织病738
一、复发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738
二、白塞病739
三、结节性红斑740
四、渗出性多形红斑740
第九节 其他结缔组织病741
一、肾炎肺出血综合征741
二、复发性多软骨炎742
三、干燥综合征742
四、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43
第十节 儿童期易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其他疾病744
二、常染色体综合征746
一、一般症状746
第一节 染色体疾病746
第十八 章遗传和代谢疾病746
三、性染色体综合征748
第二节 单基因遗传病750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750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50
三、X连锁显性遗传751
四、X连锁隐性遗传751
五、Y连锁遗传751
第三节 多基因遗传病751
二、多基因遗传病752
一、多基因遗传特点752
第四节 遗传病诊断753
一、病史、体检和系谱分析753
二、染色体和性染色质检查753
三、生化学检查755
四、基因诊断756
第五节 遗传病产前诊断756
一、染色体病产前诊断756
二、单基因病产前诊断757
三、多基因病产前诊断758
第六节 遗传咨询760
一、染色体病遗传咨询760
二、单基因遗传病遗传咨询761
三、多基因遗传病遗传咨询762
第七节 遗传病防治762
第八节 糖原累积症764
一、肝性低血糖性紊乱型糖原累积症764
二、肌肉能量疾病型糖原累积症766
三、未归类的糖原累积症767
第九节 苯丙酮尿症768
第十节 高脂蛋白血症771
第十一节 粘多糖病774
第十二节 Lesch-Nyhen综合征777
第十九章 小儿急救778
第一节 医院内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管理778
一、院内急救的组织形式778
二、急诊科779
三、重症监护病房779
第二节 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781
第三节 小儿感染性休克787
第四节 急性呼吸衰竭792
第五节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796
一、应用呼吸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796
二、呼吸机和通气模式的选择797
三、机械通气参数的设定800
四、呼吸机的撤离与拔管801
第六节 人工气道的呼吸管理802
一、人工气道的导管固定803
二、气道湿化804
三、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805
五、并发症的防治806
四、防治感染806
第七节 小儿呼吸衰竭的监测807
一、呼吸衰竭的临床监护项目及其意义807
二、呼吸衰竭仪器监测项目及其意义808
三、使用呼吸机患儿的监护810
四、氧气疗法时的监测项目810
五、呼吸监测中发现的两大问题及解决办法811
第八节 颅内高压综合征811
第九节 持续颅内压监测816
第十节 癫痫持续状态819
一、气管内插管823
第十一节 急救操作技术823
二、气管切开术826
三、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827
四、心包穿刺术829
五、胸膜腔闭式引流术829
第二十章 小儿结核病831
第一节 总论831
第二节 结核感染838
第三节 原发性肺结核839
第四节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841
第五节 干酪性肺炎843
第六节 浸润型肺结核844
第七节 结核性胸膜炎845
第八节 周围淋巴结结核846
第九节 结核性腹膜炎846
第十节 结核性脑膜炎848
第十一节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851
第十二节 肠结核852
第十三节 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853
附表1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855
附录一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855
附表2 抗生素的应用857
附表3 磺胺类药物及其他抗菌药的应用865
附表4 抗真菌药物的应用867
附表5 抗结核药物的应用868
附表6 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869
附表7 呼吸系统用药872
附表8 抗组织胺药876
附表9 消化系统药物877
附表10 循环系统用药882
附表11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887
附表12 泌尿系统用药890
附表13 神经系统药物891
附表14 内分泌系统用药897
附录二 儿科常用检验正常值900
一、血液生化正常值900
二、尿液检查正常值912
三、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正常值914
四、粪便检查正常值914
五、其他检查正常值915
六、小儿脑脊液测定参考值916
热门推荐
- 2884529.html
- 2635572.html
- 2582369.html
- 3041698.html
- 1277159.html
- 1206698.html
- 2824561.html
- 3677178.html
- 3131297.html
- 909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9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6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7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3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0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