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电子装置与控制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金女,储江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83579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汽车-电气设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电子装置与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章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概论1
第一节 控制系统简介1
第二节 车用传感器4
一、温度传感器4
二、压力传感器6
三、角度和角速度传感器8
四、位移传感器10
五、转速传感器12
七、加速度传感器14
六、爆燃传感器14
八、空气流量传感器15
九、空燃比传感器17
第三节 执行器与装置19
一、电磁阀19
二、电动机22
三、压电转换执行装置25
四、电动仪表25
第四节 电子控制单元26
一、输入接口26
二、输出接口27
三、微型计算机27
一、开环控制32
第五节 系统的控制方式32
二、闭环控制33
第二章 发动机控制35
第一节 控制系统简介35
一、系统的主要功能35
二、系统的基本组成37
第二节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9
一、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40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46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7
一、基本喷油量61
第三节 喷油量的确定与控制61
二、喷油量补偿63
三、燃油切断69
四、异步喷射69
五、稀薄燃烧控制70
第四节 供油系统的控制71
一、供油压力的控制72
二、燃油泵的控制73
第五节 进气系统的控制77
一、可变进气系统77
二、涡流阀控制78
第六节 点火系统的控制79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80
二、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与控制原理82
三、点火提前角的确定与控制90
四、闭合角控制93
五、爆燃控制94
第七节 怠速控制系统97
一、怠速控制方法97
二、怠速控制项目98
三、怠速控制方式99
四、典型怠速控制阀的结构与控制原理102
第八节 排放净化控制系统106
一、排放污染物与净化措施106
二、空燃比控制系统108
三、空燃比控制方法109
四、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112
五、活性碳罐控制系统115
第九节 巡航控制116
一、系统组成116
二、系统功能116
三、控制电路117
四、与变速器复合控制118
五、恒速状态的解除119
第十节 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120
一、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分类120
二、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121
四、时间控制分配泵喷射系统122
三、位置控制分配泵喷射系统122
五、柴油机的其他控制125
第三章 传动系统控制127
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127
一、变矩器127
二、变速器129
三、液压控制系统131
四、电子控制系统133
第二节 4轮驱动(4WD)137
一、传动系的结构137
二、差速限制机构的液压控制油路138
三、差速限制机构的电子控制140
第四章 制动与防滑控制141
第一节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41
一、车轮制动时车辆的状态141
二、系统的组成142
三、液压控制回路144
四、控制逻辑145
五、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146
第二节 防滑控制149
一、驱动轮滑转时车辆的状态149
二、控制方式150
三、系统组成150
四、液压控制回路153
五、控制逻辑154
第五章 悬架与转向控制156
第一节 悬架的作用156
第二节 减振器阻尼力控制159
一、电机驱动方式159
二、压电驱动方式162
第三节 空气悬架165
一、气缸166
二、控制逻辑168
第四节 主动悬架170
一、系统组成170
二、液压控制回路171
三、控制逻辑174
第五节 4轮转向控制176
一、4WS车的转向特性176
二、转向角比例控制177
三、横摆角速度比例控制181
第六节 动力转向装置187
一、系统组成187
二、控制逻辑188
第六节 安全保护装置190
第一节 常用的安全保护装置190
第二节 自动安全带192
一、系统组成194
第三节 安全气囊194
二、控制逻辑198
第七章 空调系统控制201
第一节 制冷循环与通风系统201
一、制冷循环201
二、通风系统202
第二节 控制板及通风控制203
一、控制面板203
二、通风控制204
第三节 温度控制原理207
一、温度控制207
三、通风控制方式208
二、风量控制208
第四节 压缩机控制209
一、节能控制209
二、可变容量压缩机控制209
第八章 常用设备方便性控制211
第一节 门锁控制系统211
第二节 驾驶位置记忆系统215
第三节 灯光自动控制系统220
一、前照灯自动控制220
二、前照灯光束调整221
三、白昼工作灯223
四、灯断线警告224
第四节 车窗设备控制225
一、风窗刮水器控制225
二、电动车窗控制227
第五节 活动车顶控制229
第六节 内后视镜控制232
第七节 换档锁止控制233
第八节 防撞警报235
一、防撞报警器235
二、后方监控摄像机236
第九节 安全防盗系统238
一、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历史239
第一节 汽车诊断系统发展概述239
第九章 汽车诊断系统239
二、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动向241
三、诊断装置的研究与发展的主要问题242
第二节 汽车诊断系统的功能与原理243
一、诊断装置的功能243
二、车内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246
第三节 车内诊断系统OBD-Ⅱ249
一、OBD-Ⅱ车内诊断系统简介250
二、OBD-Ⅱ车内诊断系统的主要特点251
三、OBD-Ⅱ故障码的意义和分类254
四、OBD-Ⅱ故障码读取方法257
六、OBD-Ⅱ的发展趋势258
五、OBD-Ⅱ测试循环258
第四节 非车载诊断设备259
一、非车载诊断设备发展简介259
二、日本各大汽车公司故障诊断设备与使用特点260
三、与车内诊断系统的通信261
第十章 仪表与音响265
第一节 仪表视认性265
一、视认时间265
二、显示方法267
第二节 显示器268
一、虚像显示式显示器277
第三节 远视点成像系统277
二、风档玻璃影像显示(HUD)279
三、全息图像279
第四节 汽车音响系统281
第十一章 通讯系统284
第一节 车载电话284
第二节 导航294
第十二章 总线303
第一节 电器线路303
第二节 总线的组成元件305
第三节 局域网络308
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
- 958375.html
- 2218392.html
- 3018915.html
- 259500.html
- 1726949.html
- 1030780.html
- 969826.html
- 1894602.html
- 2869031.html
- 3907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0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1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2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0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0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3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