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农业新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志扬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754362799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农业新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1
序二1
序三1
第1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总述1
一、农业新经济的实质与特征1
前言1
(一) 农业周期性危机基本消除2
(二) 农产品生产总量增长3
(三)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
(四) 农业国际化程度上升5
(六) 从产品到手段全面商品化6
(五) 农业体系由多要素构筑6
(七) 坚持发展与质量及环境的统一性7
二、农业新经济的渊源8
(一) 早期的美国农业经济8
(二) 独立后的美国农业经济9
(三) 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农业经济11
(四) 重大转折期的美国农业经济12
(五)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4
三、农业新经济的支撑条件14
(一) 社会制度14
(二) 经济基础15
(三) 科学技术18
(四) 国内外市场19
(五) 自然资源20
四、农业新经济在美国的地位与作用20
第2章 美国农业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25
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25
(一) 国土资源26
(二) 耕地资源28
(三) 牧场草地资源29
(四) 林地资源29
(五) 淡水资源31
(六) 近海资源32
(七) 气候资源33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5
(一) 土地资源的总体分配36
(二)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37
(三)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38
三、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0
(一) 大型调水工程41
(二) 淡水资源开发政策44
四、西部的农业大开发47
(一) 西部农业开发历程48
(二) 西部农业大开发的政策50
(三) 西部农业大开发的生态保护52
第3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结构54
一、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54
(一) 农业55
(二) 农村工业55
(三) 农业文化旅游产业56
(四) 农村公用服务产业57
二、农林牧渔业结构58
(一) 种植业58
(二) 畜牧业59
(三) 林果业63
(四) 渔业64
三、种植业内部结构69
(一) 小麦生产71
(二) 玉米生产72
(三) 大豆生产74
(四) 棉花生产75
第4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专业化78
一、农业专业化布局78
(一) 总体专业化布局78
(二) 种植业专业化布局80
(三) 畜牧业专业化布局84
(一) 种植业专业化生产89
二、农业专业化生产89
(二) 畜牧业专业化生产91
(三) 果品蔬菜专业化生产92
三、农业专业化的渊源与依据93
(一) 农业专业化的演进93
(一) 农业专业化的内在依据98
第5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保护制度101
一、农业保护制度的原则与重点101
(一) 农业保护的起因101
(二) 农业保护的原则103
(三) 农业保护的重点104
(一) 各种农业补贴106
二、农业保护制度的内容106
(二) 农产品生产控制112
(三) 农产品储备114
(四) 均衡上市协议115
(五) 税收保护116
(六) 贸易保护119
三、农业保险制度119
(一) 农业保险的产生119
(二) 农业保险政策121
(三) 农业保险机构123
(四) 农业保险种类124
(一) 农业机械工程技术128
一、农业科学技术应用128
第6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科学技术128
(二) 生物学工程技术131
(三) 生态农业技术132
(四) 农业化学技术132
(五) 计算机技术134
(六) 转基因技术135
(七) 卫星遥感技术137
(八) 农业数据化技术138
(九) 精确农业技术139
(一) 高校农业教育140
二、农业科学技术教育140
(二) 成人农业教育143
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148
(一)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149
(二) 农业科技研究重点153
(三) 农业科技研究经费157
(四) 农业科研风险投资158
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160
(一) 农技推广体系的组成160
(二) 农技推广体系工作原则162
(三) 农技推广的内在特征163
(一) 生产性资本需求166
一、农业经济的资本需求166
第7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资本支持系统166
(二) 不动产资本需求168
(三) 机械与技术资本投入169
二、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170
(一) 政府介入农业资本信贷的原因170
(二)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构成172
(三)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职能173
(四)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改革174
三、政府的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175
(一)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内容175
(二)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种类176
(三)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机构179
四、商业性农业信贷系统181
(一) 商业信贷机构181
(二) 商业信贷种类182
(三) 商业信贷发展趋势184
第8章 美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185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特征185
(一) 农业合作组织的产生186
(二) 农业合作组织的特征187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189
(一) 总体分类190
(二) 功能分类195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与职能200
(一) 农业合作社的条件201
(二) 农业合作社的组建202
(三) 农业合作社的职能204
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07
(一) 维护了农场主的经济利益207
(二) 促进了农业专业化与一体化的进步208
(三) 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均衡发展210
一、农业市场的产生与发展213
(一) 农业市场的出现213
第9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市场体系213
(二) 农业市场的成熟215
(三) 农业市场的特征216
二、农业要素供应市场217
(一) 农用物资市场217
(二) 农用资金市场218
(三) 农用土地市场218
三、农产品销售市场219
(一)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构成219
(二) 农产品现货与期货市场221
(三) 农产品市场的管理223
(二) 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226
(一) 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226
四、农产品加工市场226
(三)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227
第10章 美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229
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凸现229
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法律措施233
(一) 农药生产使用法规233
(二) 食品安全供应法规234
(三) 种子质量控制法规237
三、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行政措施238
(一) 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239
(二) 对农药残留实施严格的监测控制239
(四) 实行食品召回制度243
(三) 对进口食品的安全要求243
(五) 实施“绿色”补贴计划245
(六)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管理248
(七) 植物检疫制度249
四、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技术措施250
(一) 综合治理农作物病虫害250
(一) 推广免耕农业技术253
(三) 扩大无土栽培面积255
第11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农场257
一、农场基本状况257
(一) 农场的数量和规模257
(二) 农场在各州的分布259
(三) 农场土地的所有权261
(四) 农场的经营收入263
二、农场的性质与类别265
(一) 家庭农场265
(二) 合作农场269
(三) 公司农场270
三、农场的变动272
(一) 小农场272
(二) 中型农场273
(三) 大农场275
四、农场制度的渊源276
(一) 家庭农场制度的提出277
(二) 家庭农场制度的确立277
(三) 家庭农场制度的普及278
第12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配套服务279
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279
(一)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管理280
(二)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制度281
(三)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机构283
(四)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趋势285
(一) 农业产前社会化服务287
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287
(二) 农业产中社会化服务288
(三) 农业产后社会化服务289
三、农业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290
(一) 为农业服务的合作组织290
(二) 为农业服务的工厂企业290
(三) 为农业服务的商业公司292
(四) 为农业服务的配套机构293
第13章 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294
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历程294
(一) 1860年前的以农为主阶段294
(二) 1920年前的大规模转移295
(三) 1960年前的人口流动高峰296
(四) 2000年前的相对稳定296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条件297
(一) 工业革命是首要原因297
(二) 西部大开发是重要契机301
(三) 农业现代化是内在因素303
(四) 交通状况改善是必要条件304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305
(一) 土地铁路及新建城市政策的促进作用305
(二) 社会关系调整政策的促进作用308
(三) 经济政策的促进作用309
一、农业环境中的问题312
第14章 美国的农业环境保护312
(一) 农田灌溉带来的问题313
(二) 使用农药引发的问题313
(三) 淡水污染问题315
(四) 耕地污染问题317
(五) 空气污染问题318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319
(一) 土地资源保护立法320
(二) 水资源保护立法321
(三) 农药生产使用立法322
(四) 农业环境保护执法机构323
三、农业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324
(五) 经济手段324
(一) 对江河流域重点治理325
(二) 对水土流失全面控制327
(三) 对森林草地特殊保护328
四、农业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329
(一) 加强低耗持久农业研究329
(二) 实施环保型农业耕作法331
(三) 推广综合防治项目332
第15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国际贸易335
一、农业国际贸易的重要性335
(一) 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335
(二) 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性340
(一) 农产品出口结构341
二、美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与政策341
(二) 农产品进口结构342
(三) 农产品出口鼓励政策343
(四) 国际贸易保护345
三、推动农产品出口的策略348
(一) 国外市场开发策略348
(二) 政府多边贸易策略349
(三) 社会贸易行动策略350
(四) 官员带头促销策略351
(五) 海外农业局工作策略353
(一) 与欧共体农产品贸易争端化解方式354
四、农业国际贸易的争端与处理354
(二) 与日本农产品贸易纠纷处理对策358
第16章 美国的农村城市化道路360
一、农村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360
(一) 1880年前的起步阶段361
(二) 1920年前的加速阶段362
(三) 1950年前的完成阶段362
(四) 1950年后的城乡一体化阶段363
二、农村城市化的特点364
(一) 突发式很明显364
(二) 西部发展迅速365
(三) 城市的淘汰367
三、城市郊区的发展368
(一) 城市扩展“吃掉”农村368
(二) 设立卫星城改变了农村369
四、城市人口向农村倒流现象373
(一) 城市人口倒流背景373
(二) 城市人口倒流原因375
五、移民对美国城市化发展的作用378
(一) 移民的成分和分布379
(二) 移民与社会劳动力381
(一) 立法保护土地383
六、城市化过程中的农用土地保护383
(二) 科学监测土地385
(三) 适时调整农地政策386
(四) 鼓励公众参与农地保护389
七、农村城市化趋势与简评389
(一) 农村城市化的系统性390
(二) 农村城市化的市场作用390
(三) 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390
(四) 农村城市化与耕地非农化控制391
第17章 美国农业经济的法制建设392
一、基本立法体制392
(一) 三权分立制度392
(二) 立法与执法机构394
(一) 农业法律议案的提出398
二、农业法律的制定398
(二) 农业委员会的听证和辩论399
(三) 社会团体对农业立法的影响400
(四) 国会参众两院的辩论和表决401
三、已经形成的农业法律体系402
(一) 有关土地制度的法律402
(二) 资源保护与科技发展的法律404
(三)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法律405
四、2002年农业新法409
(五) 总统对农业法律的签署410
(一) 2002年农业新法的基本内容410
(二) 新法与1996年农业法的主要区别414
(三) 布什政府从原有规定上倒退的原因415
五、农业法律的实施418
(一) 农产品计划与价格补贴法律的实施418
(二) 农产品市场法律的执行418
(三) 农村地区支持与管理法律的贯彻419
(四)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的落实419
(五) 农业科研与教育法律的执行419
(六) 农业法律实施的协助性机构420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延续421
(一) 建国初期政府对农业的管理421
第18章 美国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管理421
(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农业管理423
(三) 政府对农业管理的失败之处426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428
(一) 面对的农业问题428
(二) 对现代化农业管理的目标430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436
(一) 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管理437
(二)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管理437
(三)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438
(四) 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439
(一) 法律手段440
(五) 缩小城乡与工农收入差别的管理440
四、农业经济管理的手段440
(二) 经济手段443
(三) 行政手段444
(四) 税收手段445
(五) 鼓励性手段446
(六) 保护性手段446
五、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447
(一) 改变了农业基本条件447
(二) 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450
(三) 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规模450
(一) 农业发展政策调整452
第19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对世界的影响452
一、对世界农业已经产生的影响452
(二) 农业高科技454
(三) 农产品市场455
(四) 农业合作制度456
(五) 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458
二、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的影响461
(一) 农业的高科技化461
(二) 农业结构更优化462
(三) 农产品精细加工化465
(四) 经营一体化465
三、中国对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借鉴466
(五) 贸易自由化466
(六) 发展持续化466
(一) 家庭农业经营制度467
(二)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468
(三)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468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469
(五) 农民的组织程度469
(六) 农民收入470
(七) 农业高科技产业471
(八) 政府职能471
参考文献472
热门推荐
- 393023.html
- 1513272.html
- 169980.html
- 2547865.html
- 1008689.html
- 2292938.html
- 795977.html
- 1724616.html
- 1579837.html
- 14882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8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6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0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8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4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