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 以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南部斜坡为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林晔,张春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724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3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 以济阳坳陷牛庄洼陷南部斜坡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1
第一节 区域构造轮廓1
第二节 区域地层简述2
一、元古宇及太古宇2
二、下古生界2
三、上古生界2
四、中生界2
五、老第三系2
六、新第三系3
七、第四系4
第三节 石油勘探历程4
第二章 原油及油源5
第一节 东营凹陷南部原油类型5
第二节“八面河型”原油的物理性质6
第三节“八面河型”原油族组成特征6
第四节 原油饱和烃馏分剖析7
一、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7
二、类胡萝卜烷系列8
三、单甲基支链烷烃8
四、甾类化合物10
五、萜类化合物11
六、生源构成11
第五节 芳烃馏分组成12
一、烷基苯12
二、芳香甾类化合物12
三、芳香萜类化合物13
四、含硫化合物13
五、脱羟基维生素E13
第六节 油源分析15
第三章 烃源岩特征22
第一节 沙四段基本地质特征22
第二节 古生物组成特征24
一、沟鞭藻和疑源类24
二、颗石藻24
三、绿藻类25
四、菌藻类25
五、细菌25
六、水生动物26
七、高等植物26
第三节 有机质类型与丰度26
一、有机质类型26
二、有机质丰度32
第四节 烃源岩显微组分特征34
一、显微组分特征35
二、显微组分纵横向分布特征37
第五节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剖析39
一、氯仿沥青的族组成39
二、芳烃馏分40
三、饱和烃馏分47
第四章 单体烃碳同位素研究初探58
第一节 样品和方法58
第二节 生物样品烷烃分布特征和碳同位素组成59
第三节 牛庄洼陷南坡沙四段烃源岩及原油正烷烃碳同位素研究61
第四节 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研究63
第五章 王35井综合柱状剖面66
第一节 岩性、古生物变化特征66
第二节 有机质丰度及有机质性质变化特征66
第三节 有机质富集层的形成71
第六章 未熟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74
第一节 模拟样品的地质背景和基本性质74
一、地质背景74
二、样品的有机质含量、类型和成熟度74
三、模拟样品的饱和烃组成特征75
四、模拟样品芳烃组成特征75
第二节 样品制备及热模拟实验方法76
一、样品制备76
二、实验方法76
第三节 可溶有机质、干酪根产率特征及相互转化关系77
一、热解油产率变化特征77
二、干酪根、可溶有机质相互转化关系及对低熟油的贡献78
第四节 液态产物的特征及其演化81
一、族组分81
二、正烷烃81
三、类异戊二烯烷烃83
四、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84
五、芳烃87
第五节 干酪根、可溶有机质对未熟—低熟油贡献的讨论90
第七章 烃源岩有机质演化93
第一节 有机质光学性质研究93
一、镜质体反射率93
二、非烃荧光光谱93
第二节 可溶有机质演化特征95
一、可溶有机质转化率95
二、族组成97
三、饱和烃馏分97
四、生油岩热解分析102
第三节 低熟油成烃机理探讨106
一、有机质富集层是低熟油形成的物质基础106
二、早期生烃是低熟油形成的必要条件107
三、浅层粘土矿物伊/蒙混层的转化为低熟油生成排驱提供了有利条件107
第四节 关于未熟烃源岩运移门限的讨论107
第八章 八面河地区低熟油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110
第一节 油田地质简介110
第二节 八面河油田原油及天然气物理性质及平面变化111
第三节 独立的含油系统111
第四节 油气运移的温度环境112
第五节 运移动力分析113
第六节 油气运移方式及运移时间116
第七节 八面河油田低熟油成藏特征119
第八节 低熟油成藏与成熟油成藏的区别120
第九节 低熟油成藏模型123
参考文献124
图版说明及图版129
热门推荐
- 1505609.html
- 3443230.html
- 3525503.html
- 783625.html
- 1871738.html
- 3164236.html
- 958694.html
- 783726.html
- 45112.html
- 2855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0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