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灸法绝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间灸法绝技
  • 林红,杨殿兴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6229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灸法绝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灸法旨要4

第一节 施灸材料4

一、艾绒4

二、艾条5

三、其他6

第二节 民间常用灸法6

一、艾火灸6

(一)艾炷灸6

1.直接灸7

1)瘢痕灸7

2)无瘢痕灸8

附 三角灸9

2.间接灸9

1)隔姜灸9

2)隔蒜灸10

附 长蛇灸10

3)隔葱灸11

4)隔盐灸11

5)隔附子饼灸11

6)隔胡椒灸11

7)隔巴豆灸12

8)隔黄土灸12

9)隔碗灸12

10)隔核桃壳眼镜灸12

11)隔面灸13

12)隔药饼灸13

13)大灸法13

(二)艾条灸16

1.悬灸16

1)温和灸16

2)雀啄灸17

3)回旋灸17

2.实按灸17

1)太乙神针18

2)雷火神针20

附1 百发神针21

附2 三气合痹针21

附3 消癖神火针21

附4 阴证散毒针21

附5 艾火针衬垫灸21

3.温针灸22

(三)温灸器灸22

1.温筒灸23

2.温盒灸23

3.苇管器灸24

二、其他火热灸法26

(一)灯火灸26

(二)桑枝灸26

(三)桃枝灸27

(四)竹茹灸27

(五)麻叶灸27

(六)黄蜡灸27

(七)火柴头灸28

(八)药捻灸28

(九)药锭灸28

1.硫姜灸28

2.阳燧锭灸29

3.香硫饼灸29

4.救苦丹灸30

(十)火棉灸30

1.拍打灸30

2.贴棉灸30

(十一)药线灸31

三、天灸法31

(一)白芥子灸31

(二)斑蝥灸32

(三)蒜泥灸32

(四)吴茱萸灸32

(五)毛茛灸33

(六)旱莲灸33

(七)蓖麻子灸33

(八)甘遂灸33

(九)药物敷灸33

第三节 灸疗的作用及适应证34

一、疏风解表,温散寒邪34

二、温通经络,活血逐痹34

三、温中散寒,升阳举陷34

四、温阳补虚,回阳固脱35

五、行气活血,消瘀散结35

六、通经活络,拔毒泄热35

七、防病保健,益寿延年36

(一)健脾益胃,固护后天36

(二)培补元气,预防疾病36

(三)通调气血,保健强身37

第四节 灸法的取穴原则及补泻方法37

一、灸法的取穴原则37

(一)循经取穴37

(二)局部取穴38

(三)随证取穴38

二、灸法的补泻方法39

第五节 灸疗注意事项39

第二章 常用灸疗经穴42

第一节 十四经常用灸穴42

一、手太阴肺经42

二、手阳明大肠经44

三、足阳明胃经47

四、足太阴脾经53

五、手少阴心经57

六、手太阳小肠经58

七、足太阳膀胱经60

八、足少阴肾经64

九、手厥阴心包经68

十、手少阳三焦经70

十一、足少阳胆经72

十二、足厥阴肝经75

十三、任脉78

十四、督脉79

第二节 经外奇穴常用灸穴82

一、头部82

二、胸腹部84

三、背腰部86

四、上肢部87

五、下肢部89

第三章 常见病民间灸法93

第一节 内科病证93

一、中风93

二、眩晕95

三、头痛97

四、面瘫98

五、痹证100

六、痿证103

七、感冒104

八、咳嗽106

九、哮喘108

十、肺痨110

十一、胸痹112

十二、失眠114

十三、惊悸115

十四、癫痫116

十五、脱证118

十六、瘿气120

十七、胃下垂121

十八、腹痛122

十九、胁痛125

二十、泄泻126

二十一、便秘128

二十二、脱肛130

二十三、水肿131

二十四、癃闭131

二十五、淋证133

二十六、阳痿134

二十七、遗精136

二十八、腰痛137

二十九、不育症139

第二节 妇科病证141

一、月经不调141

二、痛经141

三、闭经144

四、崩漏145

五、带下147

六、胎位不正149

七、滞产149

八、胞衣不下150

九、产后恶露不绝151

十、产后血晕151

十一、产后缺乳152

十二、子宫脱垂153

十三、不孕症155

第三节 儿科病证156

一、痄腮156

二、百日咳158

三、疳积159

四、泄泻159

五、遗尿161

六、疝气163

第四节 外科病证164

一、疖肿164

二、乳痈165

三、肠痈166

四、痔疮167

五、腱鞘囊肿168

六、扭伤169

七、落枕170

八、颈椎综合征171

第五节 皮肤科病证172

一、带状疱疹172

二、神经性皮炎173

三、银屑病175

四、白癜风176

五、冻疮177

六、鸡眼178

七、寻常疣179

第六节 五官科病证180

一、睑腺炎180

二、结膜炎181

三、过敏性鼻炎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