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教程 通用模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詹友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6911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233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教程 通用模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产品设计与Pro/ENGINEER解决方案1
1.1 CAD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1
1.2 Pro/ENGINEER解决方案2
1.3 Pro/ENGINEER Wildfire新特性9
1.3.1 方便易用10
1.3.2 适应面广11
1.3.3 适合创造一流产品12
1.3.4 完全适合解决目前最棘手的制造问题13
1.3.5 改善了对CAD环境的管理15
1.3.6 提高了创新过程效率16
1.3.7 完整而全面的数据管理CAD18
第2章 参数化的Pro/ENGINEER三维建模概述20
2.1 三维模型20
2.1.1 基本的三维模型20
2.1.2 复杂的三维模型21
2.2 基于特征的三维模型22
2.2.1 关于“特征”22
2.2.2 用“特征”添加的方法创建三维模型22
2.3 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的Pro/ENGINEER三维模型23
2.3.1 截面的全参数化23
2.3.2 零件的全参数化24
2.4 基于特征的全参数化软件Pro/ENGINEER的优势24
第3章 Pro/ENGINEER软件的安装25
3.1 硬件要求25
3.2 操作系统要求26
3.3 计算机设置26
3.4 查找计算机(服务器)的网卡号29
3.5 查找计算机(服务器)的名称30
3.6 Pro/ENGINEER Wildfire3.0的安装30
第4章 使用前的准备与配置43
4.1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43
4.2 启动并进入Pro/ENGINEER Wildfire 3.0软件环境43
4.3 设置工作目录44
4.4 Pro/ENGINEER软件的配置文件config.pro46
4.4.1 关于Pro/ENGINEER的config.pro配置文件46
4.4.2 创建一个全新的配置文件46
4.4.3 改变config.pro文件中一个选项的值48
4.4.4 删除config.pro文件中的选项49
4.4.5 设置menu_translation选项49
4.5 定制Pro/ENGINEER用户界面49
4.5.1 Pro/ENGINEER用户界面简介49
4.5.2 用户界面的定制(用户自定义)54
4.6 Pro/ENGINEER软件的环境设置57
第5章 截面草绘模块60
5.1 概述60
5.2 理解Pro/ENGINEER草绘环境中的关键术语60
5.3 进入草图环境61
5.4 熟悉Pro/ENGINEER草绘环境中的工具栏按钮61
5.5 熟悉Pro/ENGINEER草绘环境中几个常用的下拉菜单63
5.6 草绘前的必要设置和草绘区的调整65
5.7 使用Pro/ENGINEER的“目的管理器”66
5.8 截面图的绘制67
5.8.1 在草绘环境(即草绘器)中创建几何67
5.8.2 绘制直线67
5.8.3 绘制相切直线68
5.8.4 绘制中心线68
5.8.5 绘制矩形69
5.8.6 绘制圆69
5.8.7 绘制椭圆69
5.8.8 绘制圆锥弧70
5.8.9 绘制圆弧70
5.8.10 绘制圆角70
5.8.11 绘制椭圆形圆角70
5.8.12 绘制样条曲线71
5.8.13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坐标系71
5.8.14 创建点71
5.8.15 创建轴点71
5.8.16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文本72
5.8.17 使用以前保存过的图形创建当前草图73
5.9 草图的编辑74
5.9.1 删除图元(包括文本)74
5.9.2 直线的操纵74
5.9.3 圆的操纵74
5.9.4 圆弧的操纵75
5.9.5 点、坐标点和轴点的操纵75
5.9.6 圆角的操纵75
5.9.7 样条曲线的操纵与高级编辑76
5.9.8 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包括文本)78
5.9.9 复制图元(包括文本)78
5.9.10 镜像图元(包括文本)78
5.9.11 相互裁剪图元79
5.9.12 创建构造图元79
5.10 草图的标注80
5.10.1 概述80
5.10.2 标注线段长度尺寸80
5.10.3 标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81
5.10.4 标注一点和一条直线之间的距离81
5.10.5 标注两点间的距离81
5.10.6 标注直径81
5.10.7 标注对称尺寸82
5.10.8 标注半径82
5.10.9 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82
5.10.10 标注圆弧角度83
5.10.11 标注椭圆或椭圆圆角83
5.10.12 创建周长尺寸83
5.10.13 创建参照尺寸84
5.10.14 创建坐标尺寸84
5.10.15 标注样条曲线85
5.11 修改标注86
5.11.1 移动尺寸86
5.11.2 将弱尺寸变成强尺寸86
5.11.3 控制尺寸的显示86
5.11.4 修改尺寸值86
5.11.5 替换尺寸87
5.11.6 输入负尺寸88
5.11.7 修改尺寸中的小数位数88
5.12 草图中的几何约束88
5.12.1 约束的显示88
5.12.2 约束的禁用、锁定89
5.12.3 Pro/ENGINEER软件所支持约束种类90
5.12.4 创建约束91
5.12.5 删除约束91
5.12.6 操作技巧:使用约束,让Pro/ENGINEER捕捉设计意图91
5.12.7 解决约束冲突94
5.13 缩放和旋转整个截面94
5.14 锁定或解锁截面尺寸95
5.15 草绘练习96
5.15.1 草绘练习196
5.15.2 草绘练习2100
5.15.3 草绘练习3101
5.15.4 草绘练习4104
第6章 零件设计基础106
6.1 创建零件三维模型概述106
6.2 创建零件模型的一般过程及拉伸特征106
6.2.1 命名一个新的零件三维模型107
6.2.2 创建零件的基础特征108
6.2.3 添加零件的其他特征120
6.2.4 保存零件三维模型125
6.3 打开Pro/ENGINEER文件127
6.4 拭除与删除Pro/ENGINEER文件128
6.4.1 拭除文件128
6.4.2 删除文件130
6.5 控制模型的显示130
6.5.1 模型的几种显示方式130
6.5.2 模型的移动、旋转与缩放131
6.5.3 模型定向131
6.6 模型树135
6.6.1 模型树概述135
6.6.2 模型树界面简介136
6.6.3 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137
6.6.4 模型搜索139
6.7 Pro/ENGINEER软件中的层139
6.7.1 层的基础知识与操作139
6.7.2 关于系统自动创建层146
6.7.3 将模型中层的显示状态与模型一起保存147
6.7.4 灵活运用默认层147
6.7.5 层的嵌套151
6.8 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152
6.8.1 概述152
6.8.2 零件模型材料的设置152
6.8.3 零件模型单位设置155
6.9 特征的修改、重定义及其他156
6.9.1 修改特征156
6.9.2 查看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159
6.9.3 删除特征160
6.9.4 特征的隐含与隐藏160
6.9.5 特征的重定义162
6.10 特征的Undo功能163
6.11 零件模型创建与拉伸特征的练习163
6.11.1 练习1164
6.11.2 练习2165
6.11.3 练习3167
6.12 基准特征(基础)167
6.12.1 基准面167
6.12.2 基准轴171
6.12.3 基准点174
6.12.4 坐标系184
6.13 旋转特征190
6.13.1 旋转特征简述190
6.13.2 旋转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190
6.13.3 练习1192
6.13.4 练习2193
6.13.5 练习3193
6.13.6 练习4194
6.14 构建特征——孔特征195
6.14.1 孔特征简述195
6.14.2 孔特征(直孔)创建的一般过程195
6.14.3 草绘孔创建过程介绍198
6.14.4 创建螺孔(标准孔)199
6.14.5 练习1——螺孔练习202
6.14.6 练习2——添加直孔203
6.15 构建特征——倒角特征204
6.15.1 倒角特征简述204
6.15.2 简单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04
6.15.3 边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05
6.15.4 边倒角特征的练习206
6.15.5 拐角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07
6.15.6 高级倒角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08
6.16 修饰特征209
6.16.1 螺纹修饰特征209
6.16.2 草绘修饰特征212
6.16.3 凹槽修饰特征213
6.17 构建特征——圆角特征213
6.17.1 圆角特征简述213
6.17.2 创建一般简单圆角214
6.17.3 创建完全圆角216
6.17.4 创建可变圆角217
6.17.5 简单圆角的练习218
6.17.6 创建高级圆角219
6.18 构建特征——抽壳特征222
6.18.1 抽壳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23
6.18.2 不同壁厚的抽壳223
6.18.3 练习224
6.19 特征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226
6.19.1 概述226
6.19.2 重新排序的操作方法226
6.19.3 特征的插入操作227
6.20 调整特征的父子关系228
6.20.1 改变标注的参照基准228
6.20.2 特征的重定次序229
6.21 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231
6.21.1 特征生成失败的出现231
6.21.2 特征生成失败的解决方法233
6.22 特征的操作工具236
6.22.1 特征的复制236
6.22.2 特征的阵列242
6.22.3 特征的成组250
6.22.4 练习251
6.23 筋特征253
6.24 创建剖截面255
6.24.1 剖截面概述255
6.24.2 创建一个“平面”剖截面256
6.24.3 创建一个“偏距”剖截面258
6.24.4 剖截面的练习259
第7章 零件设计进阶262
7.1 基准特征262
7.1.1 基准曲线262
7.1.2 参照特征274
7.1.3 图形特征275
7.1.4 计算特征280
7.2 拔模特征281
7.2.1 拔模特征简述281
7.2.2 创建一个枢轴平面、不分离拔模的特征282
7.2.3 创建一个枢轴平面、分离拔模的特征284
7.2.4 创建草绘分割的拔模特征286
7.2.5 创建一个枢轴曲线拔模的特征288
7.2.6 创建相交、延伸的拔模特征289
7.3 扫描特征291
7.3.1 扫描特征简述291
7.3.2 扫描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291
7.3.3 练习1295
7.4 混合特征297
7.4.1 混合特征简述297
7.4.2 创建平行混合特征298
7.4.3 混合选项应用举例301
7.5 螺旋扫描特征305
7.5.1 螺旋扫描特征简述305
7.5.2 创建一个螺旋扫描特征305
7.5.3 练习1307
7.5.4 练习2310
7.6 扫描混合特征312
7.6.1 扫描混合特征简述312
7.6.2 扫描混合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313
7.6.3 重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和截面318
7.6.4 扫描混合特征选项说明320
7.7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324
7.7.1 可变截面扫描特征简述324
7.7.2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选项说明325
7.7.3 用“垂直于轨迹”确定截面的法向326
7.7.4 用“垂直于投影”确定截面的法向327
7.7.5 用“恒定法向”确定截面的法向328
7.7.6 使用X轨迹线329
7.7.7 使用轨迹线控制特征的形状329
7.7.8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应用范例1——异形壶的设计330
7.8 轴特征332
7.9 唇特征334
7.9.1 唇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334
7.9.2 唇特征应用范例338
7.10 法兰特征339
7.11 环形槽特征340
7.12 耳特征341
7.13 槽特征342
7.14 环形折弯344
7.15 管道特征348
7.16 特征的扭曲351
7.16.1 进入扭曲操控板351
7.16.2 特征的变换工具353
7.16.3 特征的扭曲工具355
7.16.4 骨架工具356
7.16.5 特征的拉伸工具358
7.16.6 特征的折弯工具358
7.16.7 特征的扭转工具360
7.16.8 特征的雕刻工具361
7.17 实体自由形状362
7.18 局部推拉364
7.19 半径圆顶365
7.20 剖面圆顶366
7.20.1 扫描类型的剖面圆顶366
7.20.2 混合类型的剖面圆顶367
第8章 零件设计范例369
8.1 范例1——马桶下水软管369
8.2 范例2——发条371
8.3 范例3——箱体373
8.4 范例4——吹风机头378
8.5 范例5——上盖382
8.6 范例6——顶盖384
8.7 范例7——扇毂388
8.8 范例8——外盖390
8.9 范例9——机盖394
8.10 范例10——马车架398
8.11 范例11——显示器404
8.12 范例12——杯盖410
8.13 范例13——左转舵417
第9章 装配模块426
9.1 概述426
9.2 装配约束429
9.2.1 匹配430
9.2.2 对齐430
9.2.3 插入431
9.2.4 相切431
9.2.5 坐标系431
9.2.6 线上点432
9.2.7 曲面上的点432
9.2.8 曲面上的边433
9.2.9 默认433
9.2.10 固定433
9.3 创建新的装配体模型的一般过程433
9.3.1 命名一个新的装配体的三维模型433
9.3.2 装配第1个零件434
9.3.3 装配第2个零件437
9.4 元件的封装441
9.4.1 创建元件的封装441
9.4.2 完成包装元件443
9.4.3 有关元件的包装、移动的配置文件选项443
9.5 允许假设444
9.6 元件的复制447
9.7 元件阵列448
9.7.1 创建元件的“参考阵列”448
9.7.2 创建元件的“尺寸阵列”450
9.8 装配练习451
9.8.1 练习1451
9.8.2 练习2451
9.8.3 练习3452
9.8.4 练习4452
9.9 装配体中元件的打开、删除、修改等操作453
9.9.1 概述453
9.9.2 修改装配体中零件的尺寸454
9.10 装配体中“层”的操作455
9.11 视图的管理455
9.11.1 概述455
9.11.2 简化表示456
9.11.3 举例说明“主表示”、“几何表示”、“图形表示”的区别458
9.11.4 装配体的分解状态461
9.11.5 创建分解状态的偏距线464
9.11.6 创建装配的剖截面467
9.11.7 样式视图469
9.11.8 定向视图471
9.11.9 组合视图472
9.12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473
9.13 挠性元件的装配476
9.14 装配中的布尔运算操作480
9.14.1 元件合并480
9.14.2 元件切除483
9.14.3 创建相交零件484
9.14.4 创建镜像零件485
9.15 元件的替换486
9.15.1 元件替换的一般操作过程487
9.15.2 替换失败的处理490
9.16 骨架零件模型简介491
9.16.1 概述491
9.16.2 骨架零件模型的创建和使用493
9.17 自顶向下设计鼠标497
9.17.1 设计流程图497
9.17.2 详细操作过程498
第10章 模型的测量与分析516
10.1 模型的测量516
10.1.1 测量距离516
10.1.2 测量角度519
10.1.3 测量曲线长度520
10.1.4 测量面积522
10.1.5 计算两坐标系间的转换值522
10.2 模型的基本分析523
10.2.1 模型的质量属性分析523
10.2.2 剖截面质量属性分析524
10.2.3 配合间隙525
10.2.4 单侧体积526
10.25 装配干涉检查527
10.3 曲线与曲面的曲率分析528
10.3.1 曲线的曲率分析528
10.3.2 曲面的曲率分析529
第11章 工程图模块530
11.1 Pro/ENGINEER软件的工程图模块概述530
11.2 开始一张新的工程图,进入工程图环境533
11.3 工程图基础535
11.3.1 工程图的设置文件pro.dtl535
11.3.2 工程图的格式541
11.3.3 关于工程图中的比例545
11.3.4 多页面工程图547
11.3.5 关于工程图模块中的再生命令548
11.3.6 关于工程图的保存548
11.3.7 设置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环境549
11.4 工程图视图551
11.4.1 创建视图(基础)551
11.4.2 移动视图与锁定视图移动556
11.4.3 删除视图557
11.4.4 视图的显示模式557
11.4.5 创建视图(高级)561
11.4.6 修改视图576
11.4.7 相关视图585
11.4.8 多模型工程图586
11.5 工程图中的二维草绘图587
11.5.1 单个图元的绘制与捕捉参照对话框588
11.5.2 连续图元的绘制与链589
11.5.3 参数化关联590
11.5.4 使用模型的边线创建草绘图元591
11.5.5 草绘图的编辑592
11.5.6 将视图设置为当前“绘制视图”600
11.5.7 相关对象601
11.5.8 草绘图的填充(草绘图的剖面线)601
11.6 尺寸标注602
11.6.1 概述602
11.6.2 创建被驱动尺寸604
11.6.3 创建草绘尺寸606
11.6.4 尺寸操作609
11.6.5 尺寸公差617
11.7 创建注释文本619
11.7.1 注释菜单简介619
11.7.2 创建无方向(无箭头)导引注释620
11.7.3 创建有方向(有箭头)指引注释621
11.7.4 注释的编辑622
11.8 基准623
11.8.1 创建基准623
11.8.2 拭除与删除基准628
11.9 几何公差628
11.9.1 创建几何公差628
11.9.2 几何公差拭除、删除与清除632
11.10 表面粗糙度(光洁度)632
11.11 创建产品的BOM(材料明细表)633
11.12 定制工程图模板646
11.12.1 工程图模板概述646
11.12.2 创建工程图模板的步骤646
第12章 高效使用Pro/ENGINEER软件649
12.1 模型属性关系649
12.1.1 “关系”基础649
12.1.2 创建关系656
12.2 设置用户参数660
12.2.1 关于用户参数660
12.2.2 创建用户参数举例660
12.3 自定义特征662
12.3.1 概述662
12.3.2 创建UDF662
12.3.3 放置UDF667
12.4 Pro/ENGINEER软件中的族表670
12.4.1 族表基础670
12.4.2 创建零件族表671
12.4.3 创建装配族表674
12.5 创建快捷键675
第13章 定制Pro/ENGINEER应用环境677
13.1 工作环境设置677
13.2 创建实体零件模型的模板679
13.2.1 概述679
13.2.2 创建实体零件的模板详细操作步骤679
13.3 创建装配体模板683
13.3.1 概述683
13.3.2 创建装配体模板的详细操作步骤683
热门推荐
- 2919151.html
- 1887116.html
- 1651717.html
- 3700066.html
- 3764673.html
- 3494394.html
- 2446310.html
- 1360406.html
- 671818.html
- 848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4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6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