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如何构建一流的企业创新中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柳卸林,梁正,王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5698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4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企业创新-创新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如何构建一流的企业创新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跨国公司研究开发在中国:理论与概况2
第1章 跨国公司研究开发国际化的相关理论2
1.1 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分析3
1.2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新理论9
1.3 跨国公司海外研发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14
1.4 跨国公司研究院在中国21
第2章 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的发展趋势27
2.1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27
2.2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数量30
2.3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行业和地区分布32
2.4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人员规模39
2.5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投资规模41
第3章 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的组织与管理44
3.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类型44
3.2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组织管理模式46
3.3 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的工作性质50
3.3.1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院工作性质的分类57
3.3.2 跨国企业对研发活动性质的界定差异61
3.4 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的研发组织模式65
3.4.1 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的基本组织模式65
3.4.2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体系的“整合”66
3.4.3 采用并行多研发中心组织模式74
第4章 新发展:研究开发的本土化与全球化79
4.1 跨国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企业的竞争79
4.2 注重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结合:立足中国,放眼全球81
4.3 探索新的创新模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85
4.4 加强跨国企业中国研发中心自主权86
4.5 利用中国的人才和市场优势,加强基础研究90
4.6 跨国企业越来越偏向独立全资的产权结构99
4.7 加大与中国高校研究所的合作100
4.8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整102
4.8.1 广泛采用人才本地化战略102
4.8.2 注重考核与激励制度103
4.8.3 采用新的人才管理机制,提高跨文化下的科研管理水平107
第5章 在华跨国研发机构的知识产权战略109
5.1 鼓励研发成果产出109
5.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110
5.3 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些新趋势114
5.4 跨国公司研究院溢出的新观察117
第二部分 美国跨国企业在华研究院125
第6章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战略与本土创新125
6.1 英特尔在华基本情况125
6.2 英特尔中国研发战略与定位126
6.3 项目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重视转化132
6.4 企业创新文化及人才策略:注重传承133
6.5 考核激励制度:重视技术的商业价值而不只是专利136
6.6 英特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开放创新139
第7章 IBM中国研究中心面向未来的创新战略143
7.1 基本情况143
7.2 IBM在中国的研发机构146
7.3 研究开发战略:面向中国市场的再开发153
7.4 转型与智慧产业154
7.5 注重产学研合作156
第8章 微软亚太研发的问题导向创新模式160
8.1 基本情况160
8.2 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定位:全职能研发链163
8.3 项目管理模式:问题导向165
8.4 创新文化与激励机制169
8.5 绩效考核与专利战略170
8.6 本地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生态171
8.7 微软创投加速器174
8.8 微软创新中心176
第9章 通用电气中国研究院的反向创新178
9.1 通用电气在华基本情况178
9.1.1 集团概况178
9.1.2 GE中国情况179
9.2 通用电气中国研发战略与定位185
9.2.1 “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研发战略185
9.2.2 GE中国研发中心三大原则187
9.2.3 本土化策略与“反向创新”的结合188
9.2.4 “绿色创想”战略190
9.3 决策机制与知识产权保护192
9.3.1 专利情况192
9.3.2 决策机制193
9.4 文化和人才194
9.4.1 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194
9.4.2 GE中国公司科技节198
9.5 考核与激励199
9.5.1 通用电气(中国)的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199
9.5.2 通用电气(中国)坚持与员工沟通201
9.6 通用电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202
9.6.1 与企业的合作202
9.6.2 产学研合作203
第10章 EMC(易安信)中国研发中心205
10.1 EMC中国研发布局205
10.2 战略定位和创新体系208
10.3 决策机制211
10.4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212
10.5 与本地业务部门的合作215
第11章 惠普(HP)在中国的升级与创新217
11.1 背景217
11.2 国际IT公司在中国的战略转型218
11.2.1 跨国IT公司在华的发展阶段与战略转型218
11.2.2 战略选择220
11.2.3 传统IT外企在华适应“国产化”战略转型的模式223
11.3 惠普公司的战略转型229
11.3.1 惠普公司介绍229
11.3.2 惠普历次战略转型历史及重要因素分析231
11.3.3 惠普公司2015年通过拆分进行战略转型的意义235
11.4 惠普在华创新适应性战略转型238
11.4.1 惠普在中国238
11.4.2 惠普企业在华战略转型的内外部因素240
11.4.3 成立合资企业:新华三242
11.5 结论与启示250
第12章 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的创新体系254
12.1 杜邦公司基本情况254
12.2 在华研发定位257
12.3 杜邦公司创新体系259
12.4 企业文化263
第三部分 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研究院269
第13章 飞利浦亚洲研究院269
13.1 飞利浦在华基本情况269
13.2 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定位270
13.3 研发管理:TOP计划271
13.4 研究开发项目决策机制273
13.5 知识产权管理政策276
13.6 与本地业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机制277
第14章 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的创新管理280
14.1 公司背景280
14.2 研发的内外部组织特性282
14.2.1 内部研发的结构与功能282
14.2.2 研发成果的市场取向283
14.2.3 研发的内部地域组织284
14.2.4 与当地外部组织的研发合作286
14.3 知识产权管理289
14.3.1 专利289
14.3.2 秘密保护292
14.3.3 非法律保护手段293
14.4 进一步的讨论295
第15章 富士通中国研发中心297
15.1 富士通在华研发基本情况297
15.2 富士通在华研发中心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定位299
15.3 研究性质与项目决策机制301
15.4 人力资源管理与考核激励制度304
15.5 与本地业务部门的合作307
第16章 三星中国研发中心310
16.1 三星在华研发布局310
16.2 战略定位与研发策略318
16.3 决策机制与专利保护制度320
16.4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321
第17章 结论324
参考文献331
热门推荐
- 2809796.html
- 656232.html
- 537037.html
- 3573767.html
- 1223791.html
- 2017313.html
- 495560.html
- 209036.html
- 2898591.html
- 656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3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5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5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88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3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