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郝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9453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中医临床-医案-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学教学医案选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学基础理论3
导论3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6
第一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6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6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6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7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8
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8
六、医案9
第二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0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12
三、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13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13
五、医案15
第二章 藏象学说16
第一节 五脏16
一、心(附:心包络)16
二、肺17
三、脾18
四、肝19
五、肾(附:命门)21
第二节 六腑22
一、胆22
二、胃22
三、小肠23
四、大肠23
五、膀胱24
六、三焦24
第三节 奇恒之府25
一、脑25
二、女子胞(附:精室)26
三、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6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27
一、脏与脏的关系28
二、腑与腑的关系32
三、脏与腑的关系32
四、医案33
第三章 病因病机35
第一节 病因35
一、外感致病因素35
二、内伤致病因素36
三、其他致病因素38
第二节 病机39
一、邪正盛衰39
二、阴阳失调39
三、气血失调40
第四章 四诊41
第一节 望诊41
一、全身望诊41
二、局部望诊41
三、望舌42
四、望排出物43
五、望小儿指纹43
第二节 闻诊44
一、听声音44
二、嗅气味44
第三节 问诊45
一、问寒热45
二、问汗46
三、问疼痛47
四、问饮食与口味47
五、问二便48
六、问睡眠48
七、问经带49
第四节 脉诊49
一、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50
二、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50
三、诊脉的部位50
四、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0
五、正常脉象51
六、病理性脉象51
七、医案51
第五章 辨证53
第一节 病因辨证53
一、六淫、疫疠证候54
二、七情证候54
三、饮食、劳逸证候54
四、外伤证候54
五、医案54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55
一、气病辩证55
二、血病辨证55
三、气血同病辩证55
四、津液病辨证56
五、医案56
第三节 脏腑辨证56
一、肝与胆病辨证56
二、心与小肠病辨证56
三、脾与胃病辨证57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57
五、肾与膀胱病辩证57
六、脏腑兼病辨证57
七、医案57
第六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60
第一节 未病先防60
一、概念60
二、方法60
三、医案61
第二节 既病防变61
一、概念61
二、方法62
三、先安未受邪之地62
四、医案63
第七章 针灸学64
第一节 经络学说64
一、经络的概念6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64
三、经络的分布66
四、经络的作用68
第二节 腧穴68
一、腧穴的概念68
二、腧穴的分类69
三、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69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73
第三节 十四经穴75
一、手太阴肺经75
二、手阳明大肠经77
三、足阳明胃经79
四、足太阴脾经83
五、手少阴心经85
六、手太阳小肠经87
七、足太阳膀胱经90
八、足少阴肾经96
九、手厥阴心包经98
十、手少阳三焦经100
十一、足少阳胆经103
十二、足厥阴肝经107
十三、督脉109
十四、任脉112
第四节 经外奇穴115
一、头颈部115
二、胸腹背部117
三、上肢穴118
四、下肢穴120
五、针灸常见疾病121
下篇 中医学临床综合运用145
第八章 内科常见病证医案145
第一节 肺系病证145
一、感冒145
二、咳嗽146
三、喘证148
第二节 心系病证149
一、心悸149
二、怔忡150
第三节 脾胃病证151
一、胃痛151
二、腹痛153
三、便秘155
四、泄泻157
第四节 肝胆病证161
一、臌胀161
二、胁痛163
三、黄疸164
第五节 肾系病证167
一、淋证167
二、水肿171
三、腰痛175
第六节 其他病证176
一、郁证176
二、遗精178
三、眩晕178
四、血症179
五、不寐183
六、痹证185
七、内伤发热187
八、头痛189
九、痿证192
十、消渴194
第九章 其他常见病证197
第一节 妇科病证197
一、带下病197
二、恶露不尽198
三、妊娠恶阻199
四、痛经200
五、月经不调201
六、闭经202
七、崩漏203
八、缺乳204
第二节 儿科病证206
一、疳积206
二、咳嗽206
第三节 皮肤科病证207
一、湿疮207
二、痈208
主要参考文献210
热门推荐
- 160073.html
- 2894706.html
- 3855374.html
- 2130514.html
- 3445366.html
- 426504.html
- 1310142.html
- 736432.html
- 3887502.html
- 2118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8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2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5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7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63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4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