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会实用公式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伯常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2142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196页
- 文件大小:394MB
- 文件页数:1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会实用公式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复式记帐法1
一、借贷记帐法1
(一)平衡原理1
(二)期末余额1
1、资金占用帐户的期末余额1
2、资金来源帐户的期末余额2
3、共同性帐户的期末余额2
(三)试算平衡3
1、发生额平衡3
2、余额平衡4
(四)调整帐户的计算5
1、抵减帐户的计算5
2、附加帐户的计算6
3、抵减附加帐户的计算6
二、增减记帐法8
(一)平衡原理8
(二)期末余额8
(三)试算平衡8
1、差额平衡8
2、发生额平衡9
3、余额平衡9
三、资金收付记帐法10
(一)平衡原理10
(二)期末余额10
1、资金来源类帐户和资金结存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0
2、资金运用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0
(三)试算平衡10
1、发生额差额平衡10
2、余额差额平衡10
四、钱物收付记帐法11
(一)平衡原理11
(二)期末余额11
1、收入类帐户和结存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1
2、付出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1
(三)试算平衡11
1、发生额差额平衡11
2、余额平衡11
五、现金收付记帐法12
(一)平衡原理12
(二)期末余额12
1、收入类帐户期末余额12
2、付出和结存类帐户期末余额12
(三)试算平衡12
1、发生额差额平衡12
2、余额差额平衡12
六、银行资金收付记帐法13
(一)平衡原理13
(二)期末余额14
1、资金来源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4
2、资金运用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4
3、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共同类帐户的期末余额14
(三)试算平衡14
1、发生额平衡14
2、余额平衡14
第二部分 工业15
一、流动资金的计算15
(一)流动资金定额的核定15
1、流动资金定额的计算15
2、储备资金定额的计算17
3、生产资金定额的计算24
4、成品资金定额的计算30
(二)流动资金计划的编制32
1、流动资金定额及总额计划32
2、流动资金来源计划33
3、银行借款计划35
4、月份财务收支计划38
(三)材料39
1、材料的实际价格39
2、材料的计划价格及价差调整41
3、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43
4、材料需要量44
5、材料供应量47
6、材料储备量48
(四)劳动工资51
1、制度工作日数51
2、平均每月工作日数51
3、工资率51
4、月工资按25.5日换算成日工资的计算方法52
5、年(季、月)平均工资53
6、工人平均工资等级53
7、平均等级标准工资53
8、工资等级系数53
9、实际工资54
10、节日加班费的计算54
11、平均职工人数55
12、计时工资的计算55
13、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56
14、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57
15、超额计件工资的计算57
16、浮动工资的计算57
17、效益工资的计算59
18、实行复合挂钩企业提取新增效益工资的计算59
19、实行物质奖励的方法61
2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计算62
21、提取工会经费的计算62
二、固定资金的计算62
(一)固定资产需用量的核定62
1、机器设备需用量62
2、机器加工设备需用量63
3、生产面积需用量64
4、车辆需用量64
(二)固定资产折旧65
1、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和平均总值65
2、基本折旧的计算67
3、大修理折旧的计算72
4、补提折旧的计算74
三、成本计算74
(一)成本计划74
1、成本降低指标的试算平衡74
2、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79
3、新产品设计成本84
(二)生产费用的分配84
1、材料费用的分配84
2、工资费用的分配87
3、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88
4、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89
5、车间经费和企业管理费的分配95
6、低值易耗品摊销99
7、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100
8、生产费用在联产品间的分配101
9、生产费用在主副产品间的分配103
10、生产费用在等级品间的分配104
(三)材料采购实际成本的计算105
1、运费的分配105
2、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的分配105
3、入库前整理挑选费用的分配106
4、某种材料采购实际成本106
(四)产品成本的计算107
1、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单法107
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108
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113
4、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115
5、在产品成本计算118
(五)煤炭工业成本的计算122
1、煤炭生产掘进率122
2、回采率122
3、采煤机械化程度123
4、纯煤比123
5、剥采比123
6、煤炭灰分123
7、原煤含矸率123
8、原煤全水分123
9、筛选煤含矸量124
10、筛选煤灰分124
11、块煤限下率124
12、洗煤回收率124
13、商品煤灰分124
14、商品煤含矸率124
15、块煤率125
16、洗煤效率125
17、质量效率125
18、原煤单位产品消耗指标125
19、采煤准备作业结构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5
20、采煤准备作业量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6
21、采煤方法产量比重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7
22、机械化采煤比重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7
23、产量结构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7
24、产量增减因素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7
25、薄、厚煤层产量比重变化对原煤成本影响分析128
26、洗(选)煤成本计算128
27、原料煤单价变化对洗(选)煤成本影响分析128
28、入洗(选)原料煤量变化对洗(选)煤成本影响分析129
29、加工费变化对洗(选)煤成本影响分析129
30、洗(选)煤回收率变化对洗(选)煤成本影响分析129
(六)石油工业成本的计算129
1、钻机月速度129
2、纯钻速129
3、周期钻速130
4、行程钻速130
5、平均队年进尺130
6、井身质量合格率130
7、钻井工程质量合格率130
8、钻机利用率130
9、完成井平均井深131
10、完成井钻头平均进尺131
11、岩心收获率131
12、储采比131
13、采油速度131
14、采油时率131
15、油井利用率131
16、原油生产自用率131
17、综合油气比132
18、原油含水率132
19、原油损耗率132
20、原油商品率132
21、原油生产耗电132
22、油母页岩平均含油率132
23、油母页岩采油率132
24、轻(重)质原油回收设备采油率133
25、页岩破碎收得率133
26、油母页岩综合利用率133
27、油母页岩炼率133
28、燃料油收率133
29、轻质油总收率133
30、汽油(或煤油、柴油、润滑油)综合收率133
31、原油加工能力133
32、原油加工总损失率134
33、瓦斯气利用率134
34、有害有毒气体和废渣处理率134
35、采气时率134
36、气井利用率134
37、气井综合利用率134
38、净化气合格率134
39、天然气自用率135
40、石油地质勘探成本计算135
41、石油钻井工程成本计算135
42、井下作业成本计算136
43、注水注气成本计算136
44、油气井折旧计算136
45、钻具摊销方法137
46、石油钻井工程成本分析137
47、折耗的计算138
48、石油容量、重量计算138
49、石油容器检定计算139
(七)电力工业成本的计算141
1、燃料资金定额141
2、事故备品定额141
3、电力企业流动资金考核特殊指标142
4、发电用标准煤耗率142
5、供电用标准煤耗率142
6、供热用标准煤耗率142
7、发(供)电设备完好率142
8、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43
9、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143
10、发电设备备用率143
11、发电设备平均实际能力143
12、发电机的年平均能力143
13、发电设备可调小时143
14、最高负荷利用小时143
15、负荷率144
16、同时率144
17、发电设备事故率144
18、线路损失率145
19、发电厂热效率145
20、供热电厂热效率145
21、发电厂用电率145
22、供热厂用电率146
23、水力发电耗水率146
24、火力发电成本146
25、水力发电成本146
26、售电成本146
27、电、热成本分摊146
28、发电燃料成本分析147
29、购电费成本分析150
30、固定费用成本分析151
31、电费收入情况分析151
32、电力平衡151
(八)冶金工业成本的计算152
1、选矿比152
2、入炉矿石冶金价值152
3、冶炼每吨生铁所需烧结矿中的铁分152
4、每吨生铁的烧结矿耗用量152
5、每吨生铁的矿石消耗定额152
6、烧结矿含铁品位152
7、钢铁生产产品产量152
8、焦比152
9、高炉利用系数154
10、休风率154
11、慢风率154
12、人造富矿使用率154
13、入炉铁矿品位154
14、冶炼强度154
15、高压率154
16、富氧率155
17、焦炭负荷155
18、炼钢金属收得率155
19、炼钢单位产品主要消耗指标155
20、平炉(电炉、转炉)钢锭合格率155
21、优质钢比156
22、平炉利用系数156
23、平炉日历作业率156
24、平炉每炉炼钢时间156
25、平炉炉顶寿命156
26、电炉利用系数156
27、转炉利用系数156
28、吹损率157
29、转炉炉衬寿命157
30、钢材成材率157
31、有色金属采准成本摊销方法157
32、有色金属冶炼成本分析158
33、炼钢生产成本分析158
34、车间产品成本分析159
(九)机械工业成本的计算160
1、机械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160
2、金属切削机床台时利用率161
3、零件消耗材料定额161
4、主要机械产品钢材利用率161
5、成品装配一次合格率162
6、成品抽查合格率162
7、机械加工责任废品率162
8、铸造车间责任废品率162
9、回用率162
(十)纺织工业成本的计算162
1、纺织工业设备运转率162
2、纺织工业设备利用率163
3、细纱机生产效率163
4、织布机生产效率163
5、棉纺织棉纱用棉量164
6、棉纺织棉布用纱量164
7、棉纺织棉纱用棉成本核算165
8、棉纺织棉布用纱成本核算166
9、棉纱制成率166
10、英制规格纱线检验公式166
11、公制规格纱线检验公式167
12、纱线英制支数与公制号数的换算167
13、回潮率与含水率168
14、公量168
15、毛纺织毛条厂成本核算169
16、毛纺织用毛量计算169
17、毛纺织用毛率171
18、毛纺织投毛率171
19、毛纺织成品综合超重偏轻率171
20、毛纺织有形损耗171
21、毛纺织无形损耗171
(十一)电子工业成本的计算172
1、电子新产品产值率172
2、电子产品成品率172
3、电子产品更新率173
4、单台产品的原材料消耗173
5、电子新产品销售率173
6、电子测试仪器仪表利用率173
7、电子测试仪器仪表功能完好率173
8、电子测试仪器周期检定率174
8、电子测试仪器事故率174
9、电子产品例行试验一次通过率174
10、整机一次交验合格率174
12、库存产品抽查开箱合格率174
13、元器件早期失效率175
14、整机高温故障率175
15、现场失效率175
16、电子产品年度返修率175
17、高温元器件失效率175
18、电子产品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75
(十二)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176
1、销售费用分配率176
2、某产品应负担的销售费用176
3、产品销售成本176
四、产品销售和利润的计算177
(一)工业品价格177
1、产品出厂价格177
2、产品利润177
3、产品税金177
(二)销售收入178
1、计划期产品销售量178
2、计划年度产品平均单位售价178
3、产品销售收入178
(三)销售利润178
1、产品销售利润178
2、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78
(四)产品销售成本179
(五)产品销售税金179
(六)固定资金占用费179
(七)流动资金占用费180
(八)其他销售利润180
(九)目标利润180
1、销售利润180
2、创利额180
3、单位创利额180
4、创利率180
5、加权平均创利率181
6、保本点销售量181
7、达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81
8、保本点销售额181
9、达到目标利润的销售收入181
10、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182
11、多种产品达到目标利润的销售收入182
(十)本年利润增长数182
(十一)年末未交利润183
五、内部经济核算183
(一)内部资金定额的核定183
1、周转期计算法183
2、生产周期法183
3、批量法183
4、工序周期法183
(二)内部结算价格183
1、以计划成本为依据的内部结算价格183
2、其他内部价格结算方法184
(三)内部利润的计算185
1、以年度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计算内部利润185
2、以产品出厂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计算内部利润185
3、以内部销售价格(定额成本加定额利润)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计算内部利润185
4、以计划成本加成作为内部核算价格,计算内部利润186
(四)内部核算的物资奖励187
1、综合奖187
2、产品成本降低奖188
3、原材料节约奖188
4、内部利润留成奖188
5、超额计件奖188
六、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计算188
(一)承包经营188
1、承包基数的确定188
2、承包经营利润分配形式189
(二)租赁经营191
1、工业企业租金计算191
2、仓库、场地租赁收费标准193
3、设备、工具等物资租赁收费标准193
七、评产评估194
(一)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94
1、收益现值法194
2、细节分析法195
3、指数调整法196
4、生产能力比较法197
5、历史成本法197
6、市价折余法198
7、市价类比法198
8、清算价格法198
9、外汇换算法198
10、国民收入增量评估法198
(二)固定资产的评估199
1、房屋评估199
2、建筑物评估200
3、机器设备评估200
(三)流动资产的评估202
1、原材料物资评估202
2、低值易耗品评估203
3、在制品,自制半成品评估203
4、产成品评估204
(四)专项资产的评估205
1、建筑工程评估205
2、设备安装工程评估205
3、有价证券评估205
(五)无形资产的评估206
1、技术知识产权评估206
2、场地使用权评估206
3、可比无形资产评估207
4、高誉评估207
(六)资源性资产的评估207
1、不可恢复更新能力的资源性资产评估207
2、可恢复更新能力的资源性资产评估208
八、银行存(借)款及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208
(一)银行存(借)款余额调整法208
1、银行存款余额调整法208
2、银行借款余额调整法210
(二)库存现金限额的核定210
九、经济活动分析211
(一)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方法211
1、对比分析法211
2、结构分析法212
3、平均分析法213
4、动态分析法217
5、因素分析法220
6、平衡分析法223
(二)产品产量的分析224
1、标准实物指标224
2、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率224
3、累计完成月度(或季、年)计划的总进度率224
4、产品产值计划完成率225
5、品种投产率225
6、品种完成率225
7、品种计划完成程度225
8、零件品种完成率226
9、生产均衡率226
10、成套率227
11、销货合同完成率228
12、销售收入完成率228
13、批量228
14、节拍228
15、节奏229
16、生产三要素的综合分析229
17、新产品试制任务完成率231
18、新产品投产任务完成率231
19、新产品试制效益率231
20、新老产品结构指标231
21、开发新产品的成果评价231
22、分批生产企业年度最有利的生产批次的确定232
23、品种自给率232
24、产品产量的预测分析232
25、工业总产值233
26、工业商品产值235
27、工业净产值235
28、用净产值指标分析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方法236
29、工业定额净产值237
30、工业增加值237
31、工业产量指数237
32、产值利息率239
33、产值成本率239
34、产值费用率239
35、生产计划任务与设备能力平衡计算239
36、生产计划任务与劳动力平衡计算239
37、生产计划任务与物资供应平衡计算240
38、交叉弹性系数240
39、产品销售率244
40、工业产品更新率241
41、工业产品畅销品种率241
42、工业产品实现率241
43、工业技术进步的综合评价方法241
(三)产品质量的分析243
1、合格品率243
2、不合格品率243
3、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244
4、批不合格品率244
5、成品装配一次合格率244
6、主要零件主要项目抽查合格率244
7、产品成品率245
8、合格品工时率245
9、废品率245
10、废品工时率245
11、废品损失率245
12、产品等级率246
13、产品等级系数246
14、产品等级系数计划完成程度246
15、产品等级系数变动对产值的影响246
16、产品平均等级247
17、产品平均出厂价格247
18、产品质量稳定率247
19、质量稳定提高率247
20、产品返修率248
21、漏检率248
22、退换率248
23、自检率248
24、自检准确率248
25、误废率248
26、误收率248
27、质量检验准确率249
28、出厂事故率249
29、赔偿损失率249
30、可靠度249
31、失效率250
32、抽检比250
33、有效度250
34、重要度250
35、产品质量系数250
36、产品有效成分平均含量或平均纯度250
37、质量指标变动的节约或浪费额251
33、质量成本分析251
39、产品质量经济分析255
40、采用比原有设备质量更高的设备时,消费者获得的年经济效益257
41、设备在整个使用时期,因质量和生产率提高所获得的国民经济效益257
42、考核企业质量经济性的会计质量管理的计算公式258
(四)原材料消耗的分析263
1、原材料分析的主要指标263
2、原材料消耗定额完成情况的分析264
3、原材料储备情况的分析267
4、原材料节约利用的分析260
5、燃料、动力消耗的分析270
(五)劳动工资的分析273
1、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分析273
2、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数274
3、劳动生产率变动指标275
4、劳动定员及编制275
5、劳动力构成的分析276
6、劳动力流转强度276
7、平均工人人数相对变动数277
8、机械化程度277
9、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分析277
10、劳动力的相对过剩(或不足)率278
11、工时定额278
12、产量定额278
13、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279
14、劳动定额(产量定额、工时定额)完成情况分析279
15、保证产值系数280
16、多设备管理定额281
17、工时利用的分析281
18、平均先进定额的制定方法283
19、劳动潜力的分析287
20、职工伤亡情况的分析288
21、工资的分析289
22、奖金的分析290
23、职工劳保福利费用的分析291
24、计件工人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分析291
25、计件定额的修改292
(六)成本的分析293
1、生产费用利用效果的分析293
2、每百元产值的成本及成本降低率293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分析293
4、主要产品成本项目的分析296
5、产品产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299
6、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299
7、原材料利用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301
8、部门平均成本303
(七)销售和利润的分析303
1、利润计划完成率303
2、收入成本率303
3、资金利润率303
4、成本利润率304
5、成本降低可提高经济效果的幅度304
6、销售利润率304
7、产值利润率304
8、工资利润率304
9、销售收入资金率305
10、贷款利润率305
11、投资利润率305
12、销售数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5
13、销售品种结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5
14、销售工厂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5
15、销售价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6
16、销售税金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5
17、销售费用变动对利润的影响306
18、应提利润留成资金的分析306
19、增长利润留成分析307
20、利润分配比率307
21、上交利税率307
22、留利率的分析308
23、销售系数308
24、市场占有率308
25、市场覆盖率308
26、企业亏损面308
(八)资金总额的分析309
1、资金筹集的分析309
2、资金运用的分析309
3、资金趋势的分析309
4、资金总额周转分析311
(九)流动资金的分析312
1、定额流动资金同国家资金中的流动资金和超定额借款的关系312
2、流动资金平均余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312
3、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13
4、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13
5、储备资金周转率313
6、生产资金周转率314
7、成品资金周转率314
8、某阶段资金换算后的周转天数314
9、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14
10、定额流动资金垫支周转率314
11、储备资金周转率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5
12、材料费占总产值生产费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6
13、总产值生产费占商品产品工厂成本比重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6
14、生产资金周转率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6
15、商品产品工厂成本占销售产品工厂成本比重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6
16、成品资金周转率变动对垫支资金周转率的影响317
17、流动资金节约(或浪费)额317
18、销售收入变动对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的影响317
19、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对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的影响318
20、累计实际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19
21、定额流动资金累计平均每月节约额(或多占用额)319
22、以后各月应控制的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319
23、产值资金率320
24、每百元定额流动资金的产值320
25、每百元销售收入占用的流动资金320
26、定额流动资金率320
27、定额流动资金差异率321
28、自有流动资金率321
29、超定额借款的分析321
30、企业支付能力的分析322
(十)固定资金的分析323
1、固定资金的平衡关系323
2、固定资金增减变动的分析323
3、固定资金利用效果的分析325
(十一)专用基金的分析323
1、专用基金支出率333
2、专用基金工程完工率333
3、专用基金工程成本降低率333
4、专用基金使用效益334
5、专用基金的平衡关系334
(十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334
1、经济效益的表示方法(评价方法)334
2、经济效益指标计算基础336
3、企业经济效益337
4、综合经济效益系数分析方法338
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计算方法339
6、经济效益最佳标准339
第三部分 交通运输 邮电一、铁路运输342
(一)成本计算342
1、支出率法342
2、铁路货物品名别运输成本342
3、每万换算吨公里成本343
4、每万客运人公里成本343
5、每万货运吨公里成本345
6、每万换算吨公里成本降低额345
7、每万换算吨公里成本降低率344
8、运输成本降低额344
9、调车作业成本344
10、吨货调车费344
11、铁路装卸作业成本344
12、铁路集装箱运输成本344
13、蒸汽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用煤(换算)量345
14、内燃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用油量345
15、电力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用电量345
16、能源节约量的计算345
17、铁路工资基金的计算346
18、铁路运输成本同运量的关系346
(二)收入和利润的计算347
1 、吨(人)公里收入率347
2、每发送吨(人)收入率347
3、平均收入率348
4、营运收入率348
5、综合收入率348
6、基层运营单位的运输利润348
7、铁路分局本身的运输利润348
8、铁路分局汇总的运输利润348
9、铁路局本身的运输利润349
10、铁路局汇总的运输利润349
11、成本利润率349
12、资金利润率349
13、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前上交利润的计算349
14、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上交利润的计算349
(三)资金利用指标350
1、每万换算吨公里占用定额流动资金额350
2、每百元运输收入占用定额流动资金额350
3、每百元运输支出占用定额流动资金额350
4、每百元材料、燃料支出占用定额流动资金额350
5、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50
6、固定资产利用率350
7、每万元固定资产盈利额350
8、每万元固定资产收入额351
(四)劳动生产率的计算351
1、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351
2、每营业公里运输人员数351
3、机务段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351
4、车站货运人员劳动生产率351
5、装卸作业人员劳动生产率351
(五)运输生产设备计算351
1、机车数351
2、机车需要量352
3、货车数352
4、货车需要量353
5、客车数353
(六)营运指标354
1、货物发送吨数354
2、货物到达吨数354
3、货物运送吨数354
4、装车数354
5、卸车数355
6、铁路通过能力355
7、铁路输送能力356
8、货物周转量357
9、计费吨公里和运行吨公里差数百分率357
10、旅客发送人数357
11、旅客到达人数357
12、旅客运送人数357
13、旅客周转量358
14、换算周转量358
15、旅客周转量换算系数358
16、货运密度358
17、客运密度358
18、运输密度358
19、运输网密度359
20、运输系数359
21、列车密度359
22、货物列车密度359
23、旅客列车密度360
24、装车净载重360
25、重车动载重360
26、货车载重力利用率360
27、货车日产量360
28、货车吨日产量361
29、旅客列车载客人数361
30、客车载客人数361
31、客座利用率361
32、机车牵引力利用率362
33、空车走行率362
34、列车技术速度362
35、列车旅行速度362
36、货车周转时间362
37、货物平均运送速度363
38、货物平均运送时间363
39、月计划装车兑现率363
40、月计划内装车比重364
41、货源兑现率364
42、货源落空率364
43、装车落空率364
44、计划外运输比重364
45、运输变更比重364
46、出发正点率365
47、运行正点率365
48、货物按期送达率365
49、货物逾期运到率365
50、行车事故率365
51、旅客运输安全率365
52、销售票证差错率365
53、货差率366
54、货损率366
55、货损赔偿率366
56、行包赔偿率366
二、汽车运输366
(一)各项消耗定额的计算366
1、测定燃料消耗定额的公式366
2、燃料应耗量366
3、平均实际燃料消耗量的计算367
4、百车公里燃料消耗定额换算成百吨公里耗油量368
5、营运车辆燃料耗用的计算368
6、汽车需要轮胎的计算368
(二)成本计算369
1、企业管理费的计算369
2、轮胎的成本计算369
3、单位成本的计算370
(三)固定资产折旧371
1、车辆折旧额371
2、装卸机械工作时间(或台班)折旧额372
3、车辆大修理基金提存率372
4、装卸机械大修理费提存率373
5、车辆超、亏驶里程差异373
6、车辆大修理费用差异373
(四)汽车生产效率指标373
1、汽车运输量的计算373
2、汽车运用情况指标374
3、汽车轮胎使用情况指标378
4、汽车修理及保养指标378
(五)经济活动分析379
1、汽车运输车辆运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379
2、汽车运输燃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381
3、汽车运输成本分析382
4、汽车运输利润分析385
5、汽车运输劳动生产率分析385
6、汽车运输安全生产分析385
三、公路养护386
(一)成本计算及分析386
1、某路面年公里实际成本386
2、施工管理费的分配386
3、养路费的成本分析387
(二)公路线路质量指数389
1、一级以上公路等级率389
2、有路面公路里程比重指标389
3、高级路面比重指标389
四、水路运输390
(一)成本计算390
1、海洋运输成本计算390
2、内河运输成本计算391
3、拖(推)轮、驳船成本计算395
4、船舶出租成本计算395
5、集装箱出租成本计算396
6、海河港口装卸成本计算396
7、海河港口堆存成本计算396
8、河道疏浚成本计算397
9、外轮代理成本计算397
(二)货运船舶需要量的计算397
1、货轮需要量397
2、拖轮需要量398
(三)港口主要设备运用计算398
1、码头泊位运用计算398
2、装卸机械运用计算398
3、库场运用398
(四)船舶燃料消耗定额的计算399
1、燃料实际消耗量399
2、每千营运马力小时平均消耗量399
3、每千换算吨(海里)平均消耗量399
4、千吨(海里)燃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计算399
(五)运营指标399
1、船舶总吨(人、马力)天399
2、船舶营运吨(人、马力)天400
3、船舶航行吨(人、马力)天400
4、船舶吨(人)海里(马力海里)400
5、船舶自载(或拖带)生产量400
6、平均使用船舶数400
7、营运率400
8、航行率401
9、平均航行速度401
10、载重(客)量利用率401
11、重航载重(客)量利用率401
12、亏载率402
13、空驶率402
14、平均每马力拖带量402
15、平均每营运吨(人、马力)天生产量402
16、平均每吨位(客位、马力)船生产量402
17、平均航次周转期402
18、货物积载系数403
19、停泊时间403
20、船舶在港停泊时间403
21、内河航道设标里程率404
五、民航运输404
(一)成本计算404
1、运输量计算404
2、专业飞行换算小时计算405
3、航空运输每吨公里成本405
4、航空运输每客公里成本405
5、航空运输每可用吨公里成本405
6、航空运输每生产飞行小时成本406
7、航空运输国内航线成本405
8、航空运转国际航线成本406
9、航空运输专业飞行成本407
10、航空运输成本降低率403
11、航空运输成本降低额408
12、航空运输成本分析408
13、国际联运运费比例分摊411
14、飞机、发动机折旧的计算411
15、飞机、发动机大修理提存411
(二)技术经济指标412
1、平均在册飞机架数412
2、平均可用飞机架数412
3、平均每机飞行小时412
4、飞机利用率413
5、飞机生产率413
6、民航客座利用率413
7、飞机载运率413
8、飞行速度413
9、营业速度413
10、民航运输每吨公里耗油量414
11、民航运输每吨公里收入414
12、民航航班正常率414
六、管道运输414
(一)成本计算414
1、每吨输油成本414
2、每吨公里输油成本414
3、输油(气)生产用电单耗414
4、输油生产用燃料油单耗415
5、输气生产用燃料气单耗415
6、输油单位周转量消耗能源价值415
7、管输量415
(二)输油(气)量的平衡关系式416
1、输油量的平衡关系式416
2、本期总损耗量417
3、输气量的平衡关系式417
4、本期输差417
5、相对输差418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8
1、输油(气)总损耗率418
2、原油(输气)自用率418
3、原油含水率418
4、运行效率418
5、输油能力利用率419
6、输气能力利用率419
七、市内交通420
(一)成本计算420
1、乘客周转量420
2、运输单位成本420
(二)运营指标420
1、运行图兑现率420
2、行车效率420
3、乘客密度421
4、乘席周转次数421
5、线路运输强度421
6、满载率421
7、行车正点率422
8、行车责任事故间隔里程422
9、行车燃料消耗422
10、公共交通紧张程度422
11、城市道路通行能力422
八、邮电423
(一)成本计算423
1、单位通信生产能力投资额423
2、单位通信生产成本423
3、每万元长途电信传输通信总量成本423
4、邮电通信标准产品成本计算423
5、每万袋公里邮政运输成本423
6、邮电通信专业产品成本降低率424
7、邮电通信专业产品产值成本率424
8、邮电通信专业产品收入成本率424
9、实现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指标的计算442
10、汇费和汇率的计算424
11、包裹资费的计算424
(二)收入和利润的计算425
1、邮电业务总量425
2、邮电通信总量425
3、邮电通信企业净产值425
4、收支差额425
5、自有收入425
6、人均业务收入425
7、业务收入增长率426
8、利润总额426
9、资金利润率426
10、资金利税率425
(三)设备需要量及其利用的计算426
1、电路设备需要量426
2、机动运输工具邮路长度占邮路总长度的比重427
3、现有设备实际使用率427
4、市内电话交换机实装率427
5、自动分拣设备机时利用率427
6、自动分拣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428
7、忙时发报机生产能力利用率428
8、繁忙时段长途电话电路利用率428
(四)邮电局(所)布局428
1、平均每一邮电局(所)服务面积428
2、平均每一邮电局(所)服务的人口数428
3、平均每一邮电局(所)服务半径428
4、农村通邮面429
5、农村电话通话面429
(五)劳动生产率的分析429
1、价值型劳动生产率429
2、实物型劳动生产率429
3、市内电话劳动生产率429
4、长途电信劳动生产率429
(六)经济效果指标430
1、百元固定资产产值430
2、百元通信总量占用流动资金430
3、百元生产费用的邮政业务总量430
4、百元运输费用的运邮总袋数430
5、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430
6、流动资金节约额430
7、长途报话用户欠费周转天数430
8、人均传递电信信息量430
9、电报电路年均传输电报份数431
10、长途电话电路年均传输电话张数431
11、邮局报刊发行费率431
12、自办发行费率431
13、自办发行节约额431
(七)邮电通信质量指标431
1、通信质量稳定提高率431
2、申请电话装机平均等待时间431
3、开通比431
4、用户申请电话满足率432
5、通讯方便程度指标432
6、长途电话接通率432
7、长途电话退号率432
8、长途电话逾限率432
9、长途电话应答逾限率433
10、长途电话及时率433
11、长途电话电路合格率433
12、长途电话准确率433
13、长途电话差错率433
14、自动电话接通率433
15、自动电话呼损率433
16、电报准确率433
17、电报差错率434
18、电报发报及时率434
19、电报发报逾限率434
20、电报投递及时率434
21、电报投递逾限率434
22、函件分拣准确率434
23、函件分拣差错率434
24、邮件安全率435
25、邮件损失率435
26、各类邮件延误差错率435
27、投递报刊准确率435
28、投递报刊差错率435
29、报刊发行损失率435
30、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435
31、邮政机械化对提高质量的影响435
32、电信业务量均匀情况的计算436
33、无线电通讯设备利用质量指标436
34、微波通讯设备主要质量指标436
第四部分 基本建设438
一、基本建设概(预)算和决算438
(一)基本建设拨款438
(二)基本建设概(预)算438
1、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438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439
3、按类似工程预算编制工程概算439
4、工程建设各项费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公式441
5、测定施工管理费定额关系计算式442
6、工程量计算统筹式443
(三)财务决算445
1、以前年度拨款445
2、本年投资完成额合计445
3、基建结余资金年末数445
二、流动资金定额的计算445
(一)主要村料资金定额445
(二)按因素计算法计算的流动资金定额446
(三)按余额计算法计算的流动资金定额446
(四)机械配件资金定额446
(五)应收已完工程款资金定额446
(六)超定额储备材料借款447
1、季节性材料超定额储备借款447
2、施工季节性超定额储备447
(七)备用金资金定额448
(八)建设项目贷款总额和贷款期限的计算448
1、贷款期限448
2、还款期448
3、贷款总额448
(九)基建投资借款的还本付息449
1、年度新增利润449
2、每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折旧基金449
3、缩短还款期449
三、工程投资额和工程成本的计算449
(一)基本建设投资的估算方法449
1、单位产品投资估算法449
2、生产规模指数法450
3、分工程项目按比例推算投资法450
4、工程系数法451
5、可能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451
(二)建筑工程投资额的计算451
1、单价法451
2、工序比重法451
3、扩大单价法452
4、部位进度法452
(三)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453
1、安装工程投资额的一般计算公式453
2、工程进度法453
3、工日进度法453
(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和预算成本454
1、工程造价454
2、预算成本454
(五)未完工程成本的计算454
1、实物盘存法454
2、减差计算法455
3、工序比重估价法455
4、追加用工估价法455
5、比值计算法456
6、约当产量法456
(六)已完工程成本457
1、已完建筑工程成本457
2、已完安装工程成本457
3、已完成工程实际成本457
(七)大堆材料耗用量的计算458
1、本月定额耗用量458
2、本月实际耗用量458
3、某工程的本月实际耗用量458
(八)周转材料摊销方法458
1、分期摊销法459
2、分次摊销法458
3、定额摊销法458
(九)报废周转材料补提摊销额的计算459
1、应提摊销额459
2、已提摊销额459
3、补提摊销额459
(十)采购保管费分配方法459
1、按实际发生的采购保管费进行分配459
2、按计划配率分配采购保管费459
3、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采购保管费的分配456
(十一)待摊投资分摊方法460
1、按概算数的比例分摊460
2、按实际发生数的比例分摊460
(十二)施工机械使用费用的分配461
1、机械台班分配法461
2、完成产量分配法461
3、系数分配法461
(十三)施工管理费的计算463
1、施工管理费的来源463
2、施工管理费的分配463
(十四)建筑安装工程含税工程造价464
(十五)基本建设投资与物资平衡464
1、基本建设物资需要量464
2、物资可供量465
(十六)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465
(十七)房屋造价466
四、工程结算和利润计算466
(一)工程结算466
1、工程备料款的预收466
2、工程进度款的收取467
3、建筑安装工程价款结算468
(二)利润计算468
1、利润总额468
2、工程结算利润预测468
3、工程投标风险利润的计算469
4、对外承包工程利润469
5、建筑业利润率470
五、方案筛选和效益评价470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多方案选择470
1、投资方式的选择470
2、追加投资回收期法471
3、等值比较法471
(二)技术投资评价方法472
1、收益指数法472
2、工程指数法472
3、价值指数法472
(三)基本建设项目的国际竞争力472
(四)技术投标报价473
(五)相对效率检验473
1、投资相对效率473
2、外汇相对效率474
(六)国民经济效益评价474
1、投资新增的国民收入分析474
2、投资新增国民收入率475
3、国民收入现值分析475
4、投资利税率475
5、技术改造投资收益率476
6、积累率476
7、消费率476
8、直接外汇效益分析476
9、社会效益分析477
(七)投资效果系数478
(八)投资回收年限478
1、投资回收年限478
2、行业投资回收年限478
3、平均投资回收年限479
(九)投资周转期479
1、投资周转期479
2、投资平均占用时间479
(十)缩短建设工期所取得的投资效果480
1、缩短建设工期所带来的工程成本降低额480
2、缩短建设工期带来的盈利增加额480
3、缩短建设工期带来的投资占用节约额480
(十一)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推迟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间的损失额480
(十二)推迟建设工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额481
六、经济活动分析482
(一)资金的分析482
1、计划定额资产与资金来源的关系482
2、实际定额资产与计划定额资产的关系482
3、结算和货币资金与计划外资金来源的关系482
4、每百元建筑安装工作量占用固定资金482
5、每百元固定资金提供的建筑安装工作量482
6、每百元建筑安装工作量占用流动资金482
7、新增固定资产与投资完成额的关系483
8、单位新增固定资产占用在建工程投资483
9、期末未完工程投资483
10、在建工程率483
11、应核销基建支出率483
12、结余资金占用率483
13、占压资金处理率483
14、投资总量指数484
(二)建设速度的分析484
1、设计周期484
2、建设周期484
3、单位工程平均施工工期485
4、单位工程工期完成率486
5、实行工程承包合同面486
6、工程承包合同履行率487
(三)工程质量的分析487
1、工程质量合格品率487
2、工程质量优良品率487
3、单位工程全优率487
4、返工损失率488
(四)建设成本的分析488
1、单位生产能力(或效益)投资488
2、国民经济部门(行业)综合平均单位生产能力投资488
3、建筑材料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488
4、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分析489
5、建设成本率490
(五)新增生产能力的分析490
1、投资建设新增生产能力与计划期年生产能力的关系490
2、单位投资新增生产能力490
3、某类设备生产能力490
4、报告期施工项目个数491
5、新开工系数491
6、施工面积491
7、期末在建面积491
8、停缓建系数491
9、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491
10、建设项目竣工率492
11、生产能力建成率492
12、生产能力利用率492
13、建设项目投产率492
1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92
15、建筑系数493
16、居住面积密度493
17、住宅建筑面积合理利用程度系数493
18、工程配套率494
19、配套竣工交验率494
20、工程形象进度完成率494
(六)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494
1、机械化程度494
2、生产装备率495
3、劳动技术装备率495
4、劳动动力装备率495
5、建筑机械能力利用率495
6、综合工厂化水平496
7、装配化程度496
8、每百元机械设备净值完成的建筑安装工作量496
(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496
1、以实物工程量表示的劳动生产率496
2、以价值表示的劳动生产率496
3、劳动力不均衡系数497
(八)安全生产的分析497
1、伤亡事故频率497
2、负伤事故严重程度497
第五部分 商业、物资、粮食和外贸一、批发企业商品成本的计算498
(一)加权平均法498
1、分批计算加权平均单价498
2、定期综合加权平均单价498
3、期末库存商品金额498
4、商品销售成本498
(二)库存数量加权平均法499
1、月末库存商品数量大于最后一次进货数量,但小于全月进货数量时月末库存商品金额499
2、月末库存商品数量大于全月进货数量时月末库存商品金额500
3、月末库存商品数量等于或小于最后一次进货数量时月末库存商品金额500
4、本月商品销售成本500
(三)最后进价法500
1、期末库存商品金额500
2、商品销售成本500
(四)分批实际进价法501
(五)毛利率计算法501
1、本月商品销售毛利501
2、本月商品销售成本501
3、上季实际毛利率501
(六)集中结转法502
(七)物价指标换算成本法502
1、计算公式换算法502
2、相同差价率计算法502
3、相同差价额计算法503
二、零售企业商品成本的计算503
(一)进价金额核算法503
1、库存商品总金额503
2、已销售商品成本504
(二)售价金额核算法504
1、综合差价率计算法504
2、分类差价率计算法504
3、存销比例计算法505
4、结存商品实际差价计算法505
5、结存商品数量单价计算法506
(三)进价核算,售价控制法507
三、农副产品挑选整理加工生产的计算507
(一)农副产品经过挑选后改变等级、规格的计算507
(二)农副产品经过挑选后,分为若干新等级的计算507
1、每种新等级农副产品的销售总值507
2、某种新等级农副产品应分摊的进价金额507
3、每种新等级农副产品的购进单价508
(三)活畜禽加工生产的计算508
1、县及县以下单位屠宰加工的计算508
2、县以上单位屠宰加工的计算509
四、商品流通费用的计算512
(一)商品流通费用的分摊512
1、按商品存销金额(或数量)比例分摊512
2、按大类商品的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比例分摊513
(二)运杂费的计算514
1、按率推算运杂费514
2、火车轮船运费514
3、汽车运费514
(三)保管费的计算514
1、自有仓库保管费514
2、租赁仓库保管费514
3、委托保管费514
4、全部保管费515
(四)利息的计算515
1、银行借款平均余额515
2、银行借款利息515
(五)手续费的计算515
五、旅游515
(一)旅游收入及效益515
1、旅游收入515
2、旅游收入增长速度515
3、旅游外汇收入指数515
4、平均每人次外汇收入额516
5、单位时间旅游外汇收入额516
6、旅游收汇率516
7、旅游创汇率516
8、旅游收入增殖率516
9、旅游投资回收率517
10、国际旅游者的平均费用水平517
11、国内平均每人次旅游收入额517
12、平均每个职工创收入517
13、平均每个职工创外汇517
14、平均每个职工创利税517
(二)旅游价格518
1、旅游季节差价和差率518
2、旅游单包差价和差率518
3、旅游常优差价和差率518
4、旅游商品比价518
5、旅游供给弹性系数518
6、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518
(三)旅游资源及其利用519
1、平均每天接待旅游人数519
2、每单位旅游有效面积的旅游人数520
3、旅游密度系数520
4、报告期旅游饭店平均床位数520
5、客房(或床位)设计能力实现率520
6、实有床位利用率520
7、旅游车辆利用率521
8、旅游餐厅利用率521
(四)旅游职工服务质量和效率指标522
1、行程按期率522
2、住宿安置及时率522
3、平均每个职工接待旅游人数522
4、客房部职工服务效率522
5、旅游餐厅职工服务效率522
6、旅游者平均停留天数522
六、饮食服务业成本的计算522
(一)饮食产品成本核算方法522
1、先总后分法522
2、先分后总法523
(二)销售价格的计算523
1、毛利率计算法523
2、加成率计算法523
3、毛利率和加成率的换算524
4、原材料净料价值的计算524
(三)净料率及损耗率524
1、净料率525
2、损耗率525
3、毛料重量、净料重量、损耗重量的关系525
(四)饮食业成本结转方法525
1、按实际领用结转成本法526
2、按实际盘点结转成本法526
(五)旅店业的成本计算526
1、客房每天平均成本526
2、客房出租价格526
3、客房周转率526
4、床位周转率527
(六)浴池理发业的成本计算527
1、平均每人次耗煤(水)量(或金额)527
2、座位周转率527
3、理发每次成本527
4、每人次沐浴成本527
(七)洗染业核算指标527
1、洗(染)坏赔偿率527
2、回洗(染)率528
(八)照相业核算指标528
1、返修补照率528
2、补照(退换)差错率528
七、财务计划528
(一)商品资金定额的计算528
1、商品资金计划指标的确定528
2、商品资金定额指标的确定529
(二)非商品定额资金计划指标的计算530
1、包装物资金定额530
2、物料用品、家具用品和待摊费用资金定额531
3、现金指标的确定531
(三)结算资金计划指标的计算531
1、按托收货款平均在途天数确定531
2、按委托收款平均余额占销售额的比重确定532
(四)流动资金来源计划指标的计算532
1、自有流动资金来源指标的确定532
2、结算资金来源指标的确定533
八、经济活动分析533
(一)劳动生产率的分析533
1、日劳动生产率533
2、月、(季、年)劳动生产率534
3、售货员劳动生产率534
4、平均每个售货员接待顾客数534
5、单位商品纯(总)销售额所需劳动量534
(二)商品流通费的分析535
1、费用率535
2、费用额535
3、费用比重535
4、费用率升降程度535
5、费用率升降速度535
6、费用节约(或浪费)额536
7、商品损耗率536
8、商品损耗额536
9、商品定额损耗率536
10、商品流通费利润率536
(三)商品流转速度的分析537
1、商品流转次数537
2、商品流转天数537
3、商品流转环节次数537
4、商品周转保本期537
5、商品周转保利期538
(四)商品流转的预测分析538
1、商品销售额指标的预测计算538
2、商品购进额指标的预测计算538
3、商品储备额指标的计算538
4、预测期高级耐用消费品年需求量538
5、预测期一般耐用消费品年需求量538
6、家庭普及率539
(五)市场分析539
1、当年消费品供应量总额与当年消费品购买力的平衡分析539
2、全部消费品供应量总额与全部消费品购买力的平衡分析539
3、居民购买力539
4、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539
5、本期全部商品供应量540
6、本期未销售商品供应量540
7、期末累计未销的商品供应量540
8、商品供应量实现程度540
9、商品供需差额540
10、商品供需比率540
11、商品供需差率541
12、工作量法决定销售力量规模的计算541
13、商品适销率541
14、商品脱销率542
15、商品品种稳定系数542
16、每一元商品购买力所拥有的商品供应额542
(六)商业网密度指标542
1、商业网密度542
2、零售商业网密度542
3、农副产品收购网密度543
4、批发网密度543
(七)商业资金的分析543
1、流动资金占用率543
2、固定资金占用率543
3、固定资产单位面积利用率543
4、商品资金占用率543
5、非商品资金占用降低率544
6、银行借款利用效率544
7、在途商品系数544
8、定额补贴544
(八)商品销售和利润的分析544
1、商品销售毛利额544
2、商品销售毛利率545
3、商品经营利润额545
4、商品经营利润率545
5、商业企业利润净额546
6、商业企业净利润率546
7、商业企业利润总额546
8、利润增长率546
9、销货成本利润率546
10、商品退换损失率546
11、票据抵用率547
12、完成利润计划指标所需销售额的计算547
13、批零兼营企业毛利率547
14、调整商品价格变动因素后的毛利率547
15、商品销售长短款548
(九)商品收购情况的分析548
1、收购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548
2、迟交率549
3、迟交扣款率549
4、购进商品质量的分析549
九、商品价格549
(一)商品价格理论计算公式549
1、按社会平均工资利润率确定利润额和价格549
2、按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确定利润额和价格550
3、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确定利润额和价格550
4、按综合利润率确定利润额和价格550
(二)工业品价格551
1、工业品出厂价格551
2、工业品批发价格的计算552
3、工业品调拨价格的计算556
4、工业品零售价格的计算557
5、工业品质量差价的计算558
6、牌牌差价、牌市差价、牌议差价559
7、调价金额、调价幅度、调价影响额559
8、协作价格、浮动价格、优待价格560
(三)农产品价格560
1、农产品收购价格的计算560
2、农产品批发价格的计算561
3、农产品调拨价格的计算563
4、农产品零售价格的计算563
5、农产品差比价的计算563
(四)商品比价567
1、工农业商品单项比价567
2、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568
(五)物价指数568
1、单项商品物价指数568
2、总商品物价指数568
3、时点价格指数569
4、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569
5、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569
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569
7、全社会零售价格总指数570
8、加权算术平均物价指数570
9、加权调和平均物价指数570
10、简单几何平均物价指数571
11、货币购买力指数571
(六)剪刀差572
1、剪刀差数量关系的表示公式572
2、以价格动态表现的剪刀差计量方法572
3、以价格偏离价值程度表现的剪刀差计量方法573
十、物资574
(一)物资资金定额的计算574
1、平均周转期计算法574
2、调整实际周转期计算法575
3、资金占用率计算法576
(二)物资计划576
1、物资需要量的计算576
2、物资计划期初预计库存量的计算577
3、物资申请量的计算578
4、物资协进(作)量的计算578
(三)物资消耗表现形式578
1、单位产品物资消耗的实物量表现578
2、单位产品物资消耗的价值量表现578
3、单位工作量消耗的实物量表现578
4、单位产值(或基建投资额)物资消耗的实物量表现578
5、单位工作量物资消耗的价值量表现578
(四)物资企业
热门推荐
- 638650.html
- 646028.html
- 1276666.html
- 351487.html
- 858366.html
- 1752462.html
- 2438666.html
- 2541130.html
- 277329.html
- 2795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4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6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0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9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