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
  • 申素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4631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教育法令规程-法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指导思想—尝试一种新的教育法学研究视角1

二、思路与结构安排1

三、特点4

第一章 教育法与受教育权1

一、教育法1

(一)教育法的概念与地位1

1.教育法的概念与规范对象1

2.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

(二)教育法的法源7

1.制定法(成文法)与判例法7

2.我国教育法的法源7

3.我国教育法的适用原则10

(三)教育法与受教育权12

1.现代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与受教育权的法律确认过程具有一致性12

2.对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护是现代教育法的目的与中心内容14

二、受教育权16

(一)受教育权的概念16

1.受教育权、教育权与学习权16

2.受教育权的构造19

(二)受教育权的性质23

1.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权利23

2.受教育权是兼具社会权与自由权双重属性的基本权利26

(三)受教育权的体系划分28

1.从受教育权的实现过程划分29

2.从基本权的功能理论划分29

3.从国际人权文件的规定划分31

4.分析与讨论32

第二章 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36

一、国际法规定36

(一)《世界人权宣言》37

(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38

(三)《儿童权利公约》39

(四)其他国际文件41

二、宪法规定42

(一)若干国家及地区对受教育权的确认42

1.各国宪法受教育权确认的基本情况42

2.德国43

3.日本47

4.美国48

(二)我国《宪法》中的教育条款50

1.我国《宪法》对教育的规定50

2.对《宪法》第四十六条的解释51

3.我国“宪法第一案”:齐玉苓案54

三、教育法及其他立法规定57

(一)教育法对受教育权的规定57

1.教育基本法57

2.《义务教育法》59

3.《高等教育法》59

4.《职业教育法》60

(二)其他立法对受教育权的规定60

1.《未成年人保护法》60

2.《残疾人保障法》61

3.《妇女权益保障法》61

第三章 国家与教育62

一、国家的教育义务与教育权62

(一)国家义务的一般分类62

1.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62

2.尊重、保护、实现的义务63

3.最低核心义务与其他义务64

(二)受教育权国家义务的专门分类65

1.国家的“4-A”教育义务65

2.受教育权国家义务矩阵67

(三)国家教育权69

1.国家是否具有教育权:国家教育权与国民教育权的论争69

2.国家教育权的结构71

二、国家与教育目的79

(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80

(二)教育目的立法81

1.国际及区域性人权文件规定的教育目的82

2.各国的教育目的规定83

3.我国的教育目的84

三、义务教育85

(一)义务教育的“义务”性85

1.义务教育的“义务”含义85

2.义务教育与政府责任87

(二)义务教育的无偿化90

1.义务教育无偿化的几种理论90

2.义务教育免费范围的确定92

(三)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与评析94

1.立法目的94

2.立法内容95

四、国家与私立教育97

(一)私立教育是教育自由的体现97

1.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区分97

2.私人有设立和管理学校的自由100

(二)私立教育与国家监督102

1.国家监督私立教育的必要性与限度102

2.对私立学校设立的监督103

3.对私立学校变更和终止的监督106

4.对私立学校教学与师资的监督106

5.对民办学校收费与财务的监督107

第四章 父母与教育109

一、父母的教育权与教育义务109

(一)父母教育权的确立109

1.父母与家长—概念界定109

2.父母教育权的确立110

3.父母教育权与国家教育权的区分111

(二)父母的教育权利、义务与责任113

1.父母教育权的性质与内容113

2.父母的教育义务114

3.父母未尽教育义务的法律责任116

二、父母的教育选择自由116

(一)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117

1.支持与反对选择学校的不同理论117

2.“皮尔斯案”120

(二)确保教育与父母的宗教信仰一致:“约德案”122

(三)父母的教育选择权与儿童的最大利益124

(四)我国父母教育选择权的现状与思考125

三、在家教育:是否构成另一种教育选择?126

(一)在家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26

(二)在家教育的法理基础与法律规制128

(三)我国在家教育第一案129

四、父母的教育参与权131

(一)父母参与教育的意义与内容131

1.父母参与教育的意义131

2.父母教育参与权的内容132

(二)父母的个体参与权132

1.美国《家庭教育权与隐私权法案》133

2.父母及学生权利通知书133

(三)父母的集体教育参与权135

(四)我国父母教育参与权的立法与实践136

第五章 学校制度与事故处理138

一、学校的法律地位138

(一)学校法律地位概述138

1.学校的法律地位与法人地位138

2.各国的学校法律地位139

3.我国学校法律地位的变迁141

(二)学校的法人性质141

1.法人分类理论与学校的法人性质141

2.我国学校的法人性质143

(三)学校的授权行政主体地位147

1.学校行政主体地位的确立:田某诉北京科技大学案147

2.学校行政主体地位的内涵150

二、学校法治管理的基本原则151

(一)合法性原则151

1.法律优先原则151

2.法律保留原则152

(二)合理性原则153

1.不当联结禁止原则153

2.比例原则153

(三)正当程序原则154

三、学校自主与政府管理157

(一)学校与政府的关系157

1.内部行政关系与外部行政关系157

2.政府与学校的监督关系159

(二)学校的权利与义务161

1.学校的权利与学校自主权161

2.学校自主权的性质与内容165

3.对我国学校自主权赋权模式的思考167

4.学校的义务169

5.学校的法律责任171

四、学校事故174

(一)学校事故的概念与特点174

1.学校事故的概念174

2.学校事故的特征175

(二)学校事故的责任与赔偿175

1.学校事故的归责原则175

2.学校的侵权责任认定178

(三)学校事故的处理180

1.学校事故的处理程序180

2.学校事故的处理方式182

第六章 教师制度与职业保障184

一、教师的地位184

(一)教师的专业人员地位184

1.专业184

2.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185

(二)教师的公务员地位185

1.各国的法律规定186

2.台湾地区的司法与学术见解187

3.中国大陆的立法与讨论191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95

(一)教师的专业权利195

1.学术自由196

2.教育自由199

3.专业自主权200

4.教师专业权利的行使与限制202

(二)教师的法律义务与教师道德203

1.教师的法律义务203

2.教师道德205

三、教师职业制度207

(一)师资培养与培训制度208

1.师资培养208

2.教师培训210

(二)教师资格制度211

1.教师资格的分类211

2.教师资格的条件212

3.教师资格的认定213

(三)教师的任用制度214

1.教师任用制度的类型214

2.教师聘约解除的类型与事由217

3.教师聘约解除的程度222

(四)教师的职业保障224

1.教师工作量224

2.假期225

3.薪资225

4.乡村或偏远地区教师的特别补助226

5.其他社会保障措施226

四、教师惩戒与权利救济227

(一)教师惩戒227

1.教师惩戒的概念与目的227

2.教师惩戒的事由227

3.教师惩戒的程序228

(二)教师的权利救济229

1.教师申诉制度229

2.仲裁制度233

3.诉讼制度235

第七章 学生制度与权利保障239

一、学生的法律地位与权利239

(一)学生的法律地位240

1.公民240

2.民事权利主体240

3.未成年人241

4.受教育者242

(二)学生权利的框架与内容242

1.学生权利的框架242

2.学生身份权243

3.学习自由244

4.校务参与权246

5.表达自由248

6.隐私权249

(三)学生权利的发展与现状251

1.学生权利的提出与发展251

2.我国学生权利的现状与问题252

二、学生权利与学校权力256

(一)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256

1.学生与学校关系的基本理论256

2.分析与比较260

(二)我国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262

1.入学关系262

2.在学关系263

(三)校规的法律地位及其对学生权利的影响264

(四)学生权利与学校权力的平衡:以”廷克案”为例266

三、学生惩戒268

(一)惩戒的概念与类型269

1.惩戒与管教269

2.学生惩戒的类型270

(二)学生惩戒的原则和程序274

1.学生惩戒的原则274

2.实施惩戒的要件277

(三)学生惩戒的程序278

1.国外的学生惩戒程序278

2.我国的学生惩戒程序280

四、学生权利的救济283

(一)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的发展283

1.特权学说与学生的权利救济283

2.特别权力关系与学生的诉权284

(二)我国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285

1.学生申诉制度285

2.行政复议制度286

3.行政诉讼288

4.行政赔偿290

第八章 弱势群体教育与法律293

一、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及其平等保护293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293

1.关于教育平等的几种代表性理论293

2.非歧视与教育平等:《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界定294

3.从“普莱西案”到“布朗案”:美国教育平等内涵的演变296

4.我国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内涵299

(二)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301

1.弱势群体的界定301

2.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确认发展历程302

3.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以妇女和女童为例303

二、弱势群体与积极差别待遇306

(一)积极差别待遇的概念与类型306

1.教育优先区计划306

2.美国高等教育录取中的种族优待措施308

(二)积极差别待遇的司法审查311

1.从“巴基案”到“格鲁特案”:种族优待措施司法审查原则的发展311

(三)积极差别待遇的司法审查原则313

三、残疾人教育立法317

(一)残疾人教育与教育立法317

1.残疾人教育的发展317

2.美国的残疾人教育立法318

3.我国的残疾人教育立法319

(二)残疾人教育立法的主要内容321

1.残疾人的界定321

2.“零拒绝”政策321

3.“其他方面合格的残疾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322

4.为残疾人提供“免费且适当的公共教育”323

5.为残疾人提供援助和相关服务325

参考文献327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