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眼科学 八年制/配增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葛坚,王宁利主编;黎晓新,姚克,孙兴怀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74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705页
- 主题词:眼科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眼科学 八年制/配增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眼科学发展简史与动力2
二、我国现代眼科学发展的历程与现状4
三、问题、挑战与对策7
第一章 眼的发育生物学10
第一节 概述10
一、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0
二、发育生物学对理解正常组织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作用10
三、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7
四、发育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8
第二节 胚眼的发生和形成19
第三节 眼球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发生20
一、神经外胚叶的发育20
二、表皮外胚叶的发育20
三、玻璃体的发育22
四、神经嵴细胞来源组织的发育22
五、中胚叶的发育22
第四节 眼附属器的发育23
一、眼睑、结膜、泪腺23
二、泪器23
三、眼外肌23
四、眼眶23
第五节 眼的各种组织的发育来源24
一、眼各组织的发育来源24
二、眼的发育总结24
三、眼球发育简单流程图24
第六节 眼球发育的调控25
一、眼发育调控的概述25
二、眼胚胎发育调控相关的基本概念26
三、眼球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27
第七节 眼发育生物学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45
第八节 眼发育异常及相关眼病46
一、眼前段发育不全与青光眼47
二、先天性白内障48
三、其他眼先天异常49
四、视网膜、脉络膜脉管系统发育异常50
第九节 学习发育生物学的意义52
问题与展望56
第二章 眼的解剖和生理58
第一节 眼球58
一、眼球壁58
二、眼球内容76
第二节 视路及瞳孔反射路80
一、视路80
二、瞳孔反射径路82
第三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82
一、眼睑83
二、结膜86
三、泪器87
四、眼外肌88
五、眼眶93
第三章 眼科检查法95
第一节 眼部常见症状和体征95
一、视功能障碍95
二、眼分泌物96
三、眼球疼痛96
四、流泪96
五、眼球充血96
六、角膜混浊97
七、瞳孔变形97
八、白瞳征97
九、视网膜出血97
十、脉络膜新生血管97
第二节 眼部功能检查98
一、视力检查98
二、对比敏感度99
三、暗适应100
四、色觉100
五、立体视觉100
六、视野101
七、视觉电生理检查104
第三节 眼部形态检查106
一、眼附属器检查106
二、眼前段检查106
三、眼后段检查108
四、眼压测量109
五、像差检查110
第四节 眼科影像学111
一、概述111
二、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111
三、磁共振成像112
四、图像分析112
五、眼部超声检查114
六、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115
七、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116
八、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116
九、吲哚青绿血管造影118
十、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119
十一、激光扫描偏振仪120
十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120
十三、视网膜厚度分析仪121
十四、共焦图像血管造影121
十五、角膜内皮镜122
十六、角膜共焦显微镜123
问题与展望123
第四章 眼睑病125
第一节 概述125
第二节 眼睑炎症125
一、睑腺炎125
二、睑板腺囊肿126
三、睑缘炎127
四、病毒性睑皮炎128
五、接触性皮炎129
六、眼睑化妆性色素沉积130
第三节 眼睑位置与功能异常130
一、倒睫和乱睫130
二、睑内翻131
三、睑外翻131
四、眼睑闭合不全132
五、上睑下垂132
六、眼睑痉挛133
七、皮肤松弛133
第四节 眼睑肿瘤133
一、良性肿瘤134
二、恶性肿瘤135
第五节 眼睑先天异常136
一、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136
二、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136
三、双行睫137
四、先天性上睑缺损137
问题与展望138
第五章 眼表疾病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眼表重建的基础理论140
一、角膜缘干细胞的解剖定位及标志140
二、角膜缘干细胞的培养和移植141
三、羊膜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141
四、结膜上皮干细胞的研究142
五、泪膜的相关研究142
第三节 诊断和治疗142
一、诊断142
二、眼表疾病的治疗144
第四节 干眼症144
一、泪液一般性状及功能144
二、角结膜干燥症145
问题与展望152
第六章 泪器病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153
一、泪腺炎153
二、泪腺肿瘤154
三、其他的泪液分泌异常155
第三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155
一、泪道功能不全155
二、泪道狭窄或阻塞156
三、急性泪囊炎156
四、慢性泪囊炎157
五、泪小管炎158
问题与展望159
第七章 结膜病160
第一节 概述160
第二节 结膜炎总论160
第三节 细菌性结膜炎164
第四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167
一、沙眼167
二、包涵体性结膜炎172
三、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结膜炎172
四、鹦鹉热性结膜炎173
第五节 病毒性结膜炎173
一、腺病毒性角结膜炎173
二、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174
第六节 免疫性结膜炎175
一、春季角结膜炎175
二、过敏性结膜炎177
三、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177
四、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177
五、巨乳头性结膜炎178
六、泡性结膜炎178
七、特应性角结膜炎179
八、自身免疫性结膜炎179
第七节 变性性结膜病180
一、翼状胬肉180
二、睑裂斑181
三、结膜结石181
第八节 结膜肿瘤181
一、原发结膜良性肿瘤181
二、原发结膜恶性肿瘤182
第九节 其他结膜病182
问题与展望183
第八章 角膜病184
第一节 概述184
一、角膜的组织结构和生理184
二、角膜的病理生理185
第二节 角膜炎症185
一、角膜炎总论185
二、细菌性角膜炎189
三、真菌性角膜炎192
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94
五、棘阿米巴角膜炎197
六、角膜基质炎198
七、神经麻痹性角膜炎199
八、暴露性角膜炎199
九、蚕食性角膜溃疡199
十、角膜软化症200
十一、浅层点状角膜炎201
十二、丝状角膜炎201
十三、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202
第三节 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202
一、角膜老年环202
二、带状角膜病变202
三、边缘性角膜变性203
四、大泡性角膜病变203
五、脂质变性204
六、角膜营养不良204
第四节 角膜的先天异常205
一、圆锥角膜205
二、大角膜206
三、小角膜206
四、扁平角膜206
第五节 角膜肿瘤207
一、角结膜皮样瘤207
二、上皮内上皮癌207
三、角结膜鳞癌207
第六节 角膜接触镜及相关并发症208
一、角膜接触镜分类208
二、接触镜引起的并发症208
第七节 药物眼局部使用的角膜毒性209
第八节 与角膜病相关的基础研究210
问题与展望212
第九章 巩膜病214
第一节 概述214
第二节 巩膜外层炎214
第三节 巩膜炎215
第四节 先天性巩膜异常218
一、蓝色巩膜218
二、巩膜色素斑218
第五节 巩膜葡萄肿218
第十章 晶状体病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晶状体的生物学特性220
一、晶状体的生理学特性220
二、晶状体的生物物理学特性221
三、晶状体蛋白222
四、晶状体的新陈代谢223
五、晶状体随年龄的改变224
第三节 白内障225
一、白内障的病因学及分类225
二、白内障的发病机制225
三、白内障的临床表现227
四、老年性白内障228
五、先天性白内障230
六、并发性白内障233
七、代谢性白内障233
八、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234
九、外伤性白内障234
十、辐射性白内障235
十一、后发性白内障235
十二、白内障与相关疾病236
十三、白内障的治疗236
第四节 晶状体的位置异常242
第五节 先天性晶状体异常244
问题与展望245
第十一章 玻璃体疾病246
第一节 玻璃体的解剖和生理246
一、玻璃体的解剖246
二、玻璃体的生理247
三、玻璃体分子组成247
第二节 玻璃体的年龄性改变247
一、玻璃体组织的年龄性改变248
二、玻璃体后脱离248
第三节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区疾病249
一、玻璃体黄斑交界区疾病249
二、玻璃体视网膜交界区疾病252
第四节 遗传性玻璃体视网膜病253
一、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253
二、Wagner病、Jansen病和Stickler综合征254
三、家族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55
四、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持续性胚胎血管症)255
第五节 玻璃体变性性疾病256
一、星状玻璃体病变256
二、闪光性玻璃体液化256
第六节 玻璃体积血257
第七节 玻璃体炎症258
第八节 玻璃体寄生虫259
第九节 白内障手术的玻璃体并发症259
第十二章 青光眼261
第一节 概论261
一、定义及流行病学261
二、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及其防治262
三、青光眼的相关基因研究263
四、青光眼的分类265
第二节 原发性青光眼265
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65
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71
三、特殊类型青光眼279
第三节 继发性青光眼283
一、炎症相关性青光眼283
二、眼钝挫伤相关性青光眼285
三、晶状体相关性青光眼286
四、血管疾病相关性青光眼287
五、综合征相关性青光眼288
六、药物相关性青光眼290
第四节 发育性青光眼290
一、简述290
二、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291
三、临床表现29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92
五、治疗293
问题与展望294
第十三章 葡萄膜疾病295
第一节 概述295
一、葡萄膜的解剖生理特点295
二、葡萄膜基本病变295
三、我国葡萄膜疾病防治研究进展295
第二节 葡萄膜炎免疫学研究296
一、葡萄膜组织具有相关的免疫学特性296
二、葡萄膜组织免疫结构和功能的异常297
三、自身免疫相关眼组织抗原及免疫复合物298
四、葡萄膜炎与HLA298
第三节 葡萄膜炎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299
一、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299
二、临床表现300
三、临床诊断302
四、治疗原则302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303
第四节 感染性葡萄膜炎303
一、化脓性葡萄膜炎303
二、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04
三、其他感染性葡萄膜炎305
第五节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05
一、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305
二、Behcet病306
三、其他非感染性葡萄膜炎308
第六节 葡萄膜肿瘤和囊肿308
一、葡萄膜肿瘤的分类308
二、脉络膜黑色素瘤309
三、脉络膜血管瘤311
四、脉络膜骨瘤312
五、脉络膜转移癌313
六、虹膜睫状体囊肿314
第七节 脉络膜新生血管315
一、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结构及临床类型315
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316
三、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316
第八节 葡萄膜先天异常318
一、瞳孔残膜318
二、无虹膜319
三、虹膜缺损319
四、脉络膜缺损319
问题与展望320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321
第一节 概述321
一、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特点321
二、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322
第二节 当前研究的热点325
一、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和治疗325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325
三、眼底影像学研究325
四、视网膜、视功能再形成的研究325
第三节 视网膜血管病326
一、视网膜动脉阻塞326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328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32
四、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眼底改变334
五、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36
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37
七、Coats病338
第四节 黄斑病变339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39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40
三、近视性黄斑病变343
四、黄斑囊样水肿344
五、黄斑裂孔345
六、黄斑视网膜前膜345
第五节 视网膜脱离346
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46
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47
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47
第六节 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347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348
二、Stargardt病349
第七节 视网膜肿瘤349
一、视网膜血管瘤350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350
问题与展望353
第十五章 神经眼科学354
第一节 神经眼科相关解剖354
第二节 视盘发育先天异常356
一、视盘发育不全356
二、视盘小凹356
三、倾斜视盘综合征356
四、牵牛花综合征356
五、有髓鞘神经纤维357
第三节 视神经疾病357
一、视神经炎357
二、视盘水肿360
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62
四、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63
五、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364
六、视神经萎缩365
七、视神经肿瘤366
八、放射性视神经病变368
第四节 视路及视中枢病变368
一、视交叉病变368
二、视交叉以上的视路病变370
第五节 神经眼科相关的血管性眼病372
一、颈内动脉狭窄相关眼病372
二、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眼病372
三、颅内动脉瘤相关眼病373
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相关眼病374
第六节 瞳孔反射异常与瞳孔路疾病374
一、瞳孔的正常状态374
二、瞳孔的异常状态375
问题与展望377
第十六章 视觉科学概论和人工视觉378
第一节 视觉现象378
一、视觉的定义378
二、视觉对进化的作用378
三、视觉感知的不一致379
四、视觉是对环境的模型化构建380
五、视觉是对意义的理解381
第二节 光学信息的本质382
一、光的行为382
二、图像的信息383
三、视觉是如何将视网膜上的图像“还原”为现实世界的385
第三节 视觉神经生理学386
一、视觉系统386
二、视觉生理学387
三、神经生理学387
四、皮层下视觉信息传递通路390
五、视皮层的功能定位391
六、视觉信息处理的皮层机制392
七、视觉信息的神经解码392
第四节 人工视觉研究进展393
一、视皮层假体393
二、视神经假体394
三、视网膜假体395
四、基于光基因的视功能重建技术396
五、其他感官替代感知视觉功能397
第十七章 眼视光学399
第一节 概述399
一、基本概念399
二、眼视光学的发展399
第二节 相关基础研究400
一、视觉发育和发展的研究400
二、屈光异常和矫治研究400
三、视觉功能研究402
第三节 视力与视力表403
一、视角和视力403
二、视力表设计原理404
三、视力表的特殊应用406
第四节 眼球光学407
一、光与眼的屈光407
二、眼的调节与集合408
第五节 正视、屈光不正和老视409
一、正视409
二、近视410
三、远视410
四、散光411
五、屈光参差413
六、老视413
第六节 双眼视觉基础414
一、基本概况414
二、双眼视觉的神经解剖和视觉神经生理416
三、双眼视觉的发育417
四、正常眼运动418
第七节 低视力419
一、低视力的检查420
二、低视力的处理420
三、视觉表象、光流理解与低视力康复421
四、低视力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作421
第八节 屈光检查421
一、检影验光422
二、主观验光422
三、睫状肌麻痹验光424
四、老视的验配424
第九节 屈光不正矫治424
一、框架眼镜424
二、角膜接触镜425
三、屈光手术427
问题与展望431
第十八章 斜视与弱视432
第一节 概论432
一、根据融合状态分类432
二、根据眼球运动和不同注视位置眼位偏斜的变化分类432
三、根据注视眼分类432
四、根据斜视发生的年龄分类433
五、根据眼位偏斜方向分类433
第二节 斜视检查法433
一、一般检查433
二、斜视专科检查434
第三节 斜视各论436
一、隐斜视436
二、内斜视436
三、外斜视437
四、AV型斜视438
五、非共同性斜视439
六、特殊类型斜视441
第四节 眼球震颤443
一、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443
二、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444
第五节 弱视444
一、分类444
二、弱视的程度445
三、临床表现445
四、治疗445
问题与展望446
第十九章 眼眶病448
第一节 概述448
一、眼眶应用解剖与生理448
二、眼眶病的检查449
三、眼眶病的分类452
第二节 眼眶炎症452
一、眼眶蜂窝织炎452
二、特发性眼眶炎症453
三、甲状腺相关眼病455
第三节 眼眶肿瘤457
一、眼眶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457
二、眼眶神经鞘瘤458
三、眼眶脑膜瘤459
四、眼眶神经纤维瘤460
五、眼眶横纹肌肉瘤460
第四节 眼眶血管性疾病461
一、眼眶血管瘤461
二、眼眶静脉畸形462
三、海绵状血管瘤463
第五节 眼眶骨折464
一、眼眶爆裂性骨折464
二、眼眶复合性骨折465
第六节 眼眶先天性异常465
一、先天性小眼球和无眼球465
二、眶面裂466
三、眶距增宽症467
四、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467
五、Crouzon综合征468
问题与展望469
第二十章 眼外伤470
第一节 概述470
一、眼外伤的临床类型470
二、眼外伤的临床病理471
三、眼外伤的诊治要点及急救原则472
四、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473
五、我国眼外伤诊治研究进展473
第二节 机械性眼外伤473
一、眼球钝挫伤473
二、眼球穿通伤476
三、眼内异物477
四、开放性眼球外伤处理的新理念478
第三节 视神经挫伤及其防治研究479
一、视神经挫伤的类型及临床表现479
二、视神经挫伤的发生机制480
三、视神经挫伤修复的研究480
四、视神经挫伤的治疗进展481
第四节 眼外伤与交感性眼炎研究482
一、流行病学482
二、免疫学机制483
三、组织病理学研究483
四、临床特征484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484
六、治疗484
七、防治相关问题484
第五节 眼化学性烧伤485
一、化学性烧伤的损伤机制及临床特点485
二、化学性烧伤的病程及分度485
三、化学性烧伤的治疗要点486
第六节 其他物理性眼外伤487
一、眼部热烧伤487
二、辐射性眼损伤487
三、电击伤性眼损伤489
四、应激性眼损伤489
问题与展望489
第二十一章 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490
第一节 内科病的眼部表现490
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490
二、肾炎491
三、糖尿病492
四、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492
五、贫血492
六、白血病493
七、红细胞增多症493
八、败血症493
九、流行性出血热493
十、钩端螺旋体病494
十一、莱姆病494
十二、疟疾494
十三、结核病494
十四、结节病495
十五、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495
十六、强直性脊柱炎495
十七、系统性红斑狼疮495
十八、皮肌炎496
十九、硬皮病496
二十、结节性多动脉炎496
二十一、Wegener肉芽肿496
二十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96
二十三、内分泌腺病497
二十四、维生素缺乏症497
二十五、半乳糖血症497
二十六、白化病497
二十七、马方综合征498
二十八、VKH综合征498
第二节 外科病的眼部表现498
一、颜面部疖肿与体内深部脓肿498
二、慢性眼部缺血498
三、颌面外伤498
四、胸腹部严重挤压伤499
五、急性大出血499
六、颅脑损伤499
七、几种与外伤有关的视网膜病变499
第三节 儿科病的眼部表现500
一、麻疹500
二、风疹500
三、流行性腮腺炎500
四、百日咳500
五、白喉500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501
七、急性细菌性痢疾501
八、产伤501
第四节 妇产科病的眼部表现501
第五节 皮肤病及性病的眼部表现502
一、麻风502
二、梅毒502
三、结缔组织病502
第六节 神经科病的眼部表现503
一、多发性硬化503
二、视神经脊髓炎503
三、肝豆状核变性503
四、重症肌无力504
五、帕金森病504
六、颞动脉炎504
七、脑血管病504
八、脑炎和脑膜炎505
九、脑肿瘤505
十、特发性(良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瘤)506
十一、癔症506
十二、眼性偏头痛506
第七节 眼与口腔科疾病507
一、齿槽脓肿507
二、下颌瞬目综合征507
第八节 眼与耳鼻喉科疾病507
一、扁桃体炎507
二、中耳炎及乳突炎507
三、鼻窦炎507
四、鼻窦肿瘤508
五、鼻咽癌508
第九节 眼与药物反应508
一、皮质类固醇508
二、氯喹509
三、氯丙嗪509
四、洋地黄509
五、胺碘酮509
六、乙胺丁醇509
七、利福平510
八、避孕药510
九、抗恶性肿瘤药510
十、维生素中毒510
十一、孕期用药可能引起先天性眼畸形的问题510
十二、噻吗洛尔510
十三、盐酸苯海索511
十四、托吡酯511
问题与展望511
第二十二章 眼科激光与内镜治疗512
第一节 眼科激光的种类512
第二节 眼科临床激光的发展史512
第三节 青光眼的激光治疗514
一、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514
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515
三、激光小梁成形术515
四、激光滤过手术515
五、睫状体光凝术516
第四节 眼底病的激光治疗516
一、视网膜脉络膜病组织对激光的生物学效应516
二、眼底病激光治疗的波长选择517
三、光凝固治疗的常数设置517
四、光凝固治疗的目的和模式518
五、光凝固治疗的主要并发症520
第五节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520
一、准分子激光及其产生的机制520
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521
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522
四、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523
五、角膜上皮切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524
六、激光角膜热成形术524
七、飞秒激光手术524
第六节 内镜技术526
一、眼科内镜的应用526
二、内镜在眼眶手术的应用526
第二十三章 眼科用药528
第一节 眼科常用的给药方式528
第二节 眼科用药的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528
一、眼科用药的药效学528
二、眼科药物动力学529
第三节 眼科常用药物531
一、局部麻醉药531
二、散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532
三、眼科抗感染药533
四、眼部抗炎药物535
五、青光眼用药536
六、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539
七、血管收缩药和减充血药539
八、人工泪液和眼用润滑剂539
九、诊断用的染色剂539
问题与展望540
第二十四章 眼病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541
第一节 基因诊断541
一、概述541
二、基因诊断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541
三、眼病的基因诊断546
第二节 基因治疗555
一、概述556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556
三、基因治疗在眼科疾病的应用558
四、基因治疗的前景564
第二十五章 防盲治盲565
第一节 概述565
第二节 视力损伤的标准565
第三节 全球和我国视力损伤概况567
一、全球视力损伤概况567
二、我国视力损伤的概况568
第四节 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569
一、全球的防盲治盲工作569
二、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570
第五节 几种主要致盲性眼病的流行病学和群体防治572
一、白内障572
二、沙眼573
三、河盲574
四、儿童盲574
五、屈光不正576
六、青光眼576
七、角膜病577
八、眼外伤578
第六节 盲和低视力的康复578
问题与展望579
第二十六章 循证眼科学580
第一节 概述580
一、循证眼科学的概念580
二、实践循证眼科学的目的580
三、开展和实践EBO的必然性581
四、循证眼科学的临床决策过程581
五、循证眼科学与传统眼科学的联系与区别581
六、如何有效地进行循证眼科学教学581
七、循证眼科学的局限性582
八、我国EBO的发展前景582
第二节 循证眼科学的研究方法582
一、形成可供SR的证据583
二、进行SR和meta分析583
三、根据SR结果对现行眼科临床诊疗原则进行调整585
四、运用EBO证据和新的临床诊疗原则指导眼科学临床工作585
第三节 循证眼科学临床案例586
一、疾病案例586
二、提出问题586
三、证据检索和评价587
四、临床实践决策590
问题与展望591
第二十七章 干细胞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592
第一节 概述592
一、干细胞的分类592
二、成年眼球组织中的干细胞597
三、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598
四、已获批准的干细胞产品599
第二节 干细胞在眼科疾病的研究与应用600
一、角膜及眼表疾病600
二、青光眼及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602
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604
四、视网膜变性疾病604
五、其他606
问题与展望607
第二十八章 眼科材料科学与组织工程608
第一节 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608
一、生物医学金属材料608
二、生物医学无机非金属材料608
三、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609
四、生物医学复合材料609
五、生物医学衍生材料609
第二节 生物医学材料在眼科中的应用609
一、角膜疾病中的应用609
二、晶状体疾病中的应用611
三、青光眼疾病中的应用612
四、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613
问题与展望619
第二十九章 眼科学研究方法概述620
第一节 眼科学科研基本程序620
一、科研选题620
二、研究计划与科研设计621
三、实验方法621
四、统计分析621
五、总结归纳622
第二节 眼科研究常用动物模型622
一、实验动物622
二、动物模型622
三、常用眼科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623
第三节 眼科研究常用实验技术624
一、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624
二、常用病理学技术625
三、细胞生物学基本技术626
四、组织培养技术626
五、组织工程学研究方法627
六、常用仪器检查技术628
第四节 临床科研设计及转化医学629
一、临床科研设计629
二、转化医学630
问题与展望631
第三十章 眼科流行病学与临床科研设计632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632
第二节 眼科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632
一、描述性研究632
二、分析性研究635
第三节 眼科流行病学研究的常用指标和疾病的测量642
第四节 显著性检验和统计学推论642
问题与展望643
附录一 眼球有关正常值644
附录二 国内外主要的眼科学文献648
主要参考文献65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658
致谢670
热门推荐
- 1222305.html
- 2313831.html
- 1390523.html
- 2239483.html
- 3840767.html
- 148122.html
- 2886886.html
- 2092327.html
- 1921894.html
- 922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2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