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素质创新教育与医学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秀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14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素质创新教育与医学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面向21世纪是医学教学论的战略着眼点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征1
一、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概述2
二、当代科技发展特征3
三、当代科技发展的宏现趋势7
第二节 21世纪科技发展展望9
一、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9
二、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几点分析11
第三节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12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指征13
一、什么是知识经济13
三、知识经济的特点15
四、我国面临知识经济发展的现状17
第四节 医学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19
一、当代医学科学的成就19
二、21世纪医学发展展望23
第五节 科技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才品格的需求26
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决定人才的需求26
二、21世纪人才品格需求的特征29
第六节 医学教育的发展、问题及对策31
一、教育发展的态势31
二、医学教育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33
三、医学教育发展对策35
第二章 更新思想观念是医学教学论的先导39
第一节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先导39
一、教育思想观念概述39
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源泉和特征40
三、教育思想观念的先导功能41
第二节 传统教育思想的演变调整42
一、传统教育的概念及其形成43
二、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冲击与调整43
第三节 现代教育思想宏观透视45
一、增强教育优先意识,树立教育战略观念45
二、强化面向未来教育意识,树立超前教育观念47
三、加强教育开放意识,树立国际化教育观念49
四、强化知识、学习化社会意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念51
第四节 现代教育思想中观透视52
一、增强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52
二、深化素质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55
三、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树立创新教育观60
第五节 现代教育思想微观透视63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观63
二、增强办学模式的多元化意识,树立正确的规模效益特色观65
三、增强法治意识,树立以法治教观66
第三章 培养一代高素质教师是医学教学论的根本任务68
第一节 现代教师工作性质及其地位作用68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征68
二、教师职业的地位作用69
第二节 教师的人格师德修养71
一、教师人格与师德修养概述71
二、教师人格师德修养的内容72
三、教师人格师德修养的方法途径74
第三节 教师角色转换新概念75
一、由教师中心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化75
二、由传统维持型向知识能力和创新素质综合型转化76
三、由再现型低层次循环向研究与现实结合型转化76
四、由单一型向全能指导型转化76
第四节 21世纪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77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77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78
三、教师的素质结构80
第五节 教师的成长轨迹83
一、一般人才成长过程83
二、医学教师的成熟轨迹84
三、针对年轻教师的发展加强指导86
第四章 素质创新教育理论是医学教学论的基础87
第一节 加强医学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的必要性87
一、外部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医学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87
二、内部因素决定着医学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88
第二节 医学素质教育本质及规律的探讨90
一、关于医学教育本质90
二、关于医学教育规律91
第三节 医学素质教育教学过程94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94
二、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95
三、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及规律96
第四节 医学素质教育教学原则98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98
二、教学原则的发展98
三、医学素质教育教学八项原则99
第五节 面向素质教育的医学课程设置104
一、课程的概念及分类104
二、当前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反思105
三、医学教学课程设置现代化新思维107
第五章 医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决定医学教学论的特征111
第一节 医学教学模式111
一、医学教学模式的含义111
二、医学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112
三、中西方文化对教学模式的定势影响效应114
第二节 当代医学教学模式分析与发展116
一、当代医学教学模式分析116
二、21世纪我国医学教学模式的发展120
第三节 医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与功能122
一、医学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123
二、医学课堂教学的功能124
三、医学课堂教学认识上的误区125
一、教学方法的特征与形成127
第四节 现代医学教学方法的特征与作用127
二、教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129
三、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及分类130
四、教学方法的功效133
第五节 医学教学方法改革发展趋势134
一、现代教育观念和技术是教学方法发展的推动力134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途径、方法135
三、医学教学方法改革趋势136
第六章 夯实基本功——提高教学基本技能139
第一节 医学教师的仪表风度修炼139
一、教师的仪表及修炼139
第二节 医学教师的职业语言训练141
二、教师的风度及修炼141
一、教师职业语言的基础142
二、教师职业语言的特点和方式143
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师职业语言144
四、教师职业语言常见错误及纠正146
第三节 医学教师的体态语言147
一、体态语言的意义147
二、体态语言的形式与分类148
三、体态语言的修炼149
第四节 医学教学易错字词的掌握150
一、普通话易读错的字150
三、医学难认易错的字体153
二、医学用语易读错的字词153
第五节 医学教师“三字一画”板书板图技能156
一、规范书写技能156
二、“三笔字”的书写技能160
三、板书和板画技能163
第六节 医学教师应具备规范的操作技能164
一、教师具备正规规范操作技能的意义164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165
三、教师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掌握166
第七节 医学教学教案书写技能167
一、教案的概念和意义167
二、教案的常规项目及写法167
四、教案的格式169
三、教案的弹性项目169
第八节 医学教学常用文体书写技能171
一、听课记录171
二、教学札记172
三、教学实施计划174
四、教学总结175
五、请示176
六、报告177
七、通知177
第七章 渗透教学宗旨——提高备课质量178
第一节 树立备课新概念,突出备课战略性178
一、备课的策划创造性178
三、备课的全局战略性179
二、备课的广域时空性179
第二节 学好教学文件,把握备课方向性180
一、学习教学计划180
二、学习教学大纲181
三、学习教改及学科实施计划181
四、学习院校教学管理制度181
五、学习教学文件要达到的目的182
第三节 全面了解学情,突出素质教育针对性183
一、了解掌握学情的程序方法183
二、了解掌握学情的基本要求184
一、深刻理解,提炼中心185
第四节 科学组织教材内容,突出教学先进性185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186
三、合理增减,追踪前沿187
第五节 科学选择方式方法,突出教学创新性188
一、以素质创新教育为指导,选择教学方法189
二、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科特征和课型189
三、按教学目标和对象选定教学方法189
四、按教师自身素质特点选择教学方法190
第六节 认真完成教案设计书写,把握教学科学性191
一、教案的功能191
二、教案的书写192
三、教案的使用193
一、教学场材新概念194
第七节 创设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场材效益194
二、医学教具场材分类195
三、教学条件准备应注意的问题195
第八节 运用现代手段实现备课开放性196
一、运用电脑网络备课196
二、运用微机教学进行备课试讲197
三、建立网络教案、教学录像软件库198
第八章 课堂教与学的综合活动——灵活组织讲授199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入课方法199
一、入课的主要特点及作用200
二、入课的基本方法技巧201
一、组织教学的目的203
第二节 课堂组织教学的方法203
二、组织教学的类型204
三、组织教学的技能方法204
四、运用教育应变机智艺术组织教学206
第三节 课堂教学提问调动学生参与方法207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208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和准备208
三、课堂提问的程序和方法210
四、课堂提问的标准和要求212
第四节 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13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13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知识条件化的重要措施213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化知识的方法214
一、知识的逻辑结构意义216
第五节 课堂教学逻辑系统性方法216
二、医学与逻辑系统性217
三、教学与逻辑系统性方法217
第六节 课堂常用媒体演示示教方法219
一、演示示教的意义及分类219
二、演示教学对教师的要求219
三、演示示教的运用方法221
四、教鞭等辅助教具使用方法224
第七节 课堂教学当堂清及结课方法226
一、课堂教学当堂清的意义226
二、当堂清高效教学的五个转化方法226
三、科学结课的方法229
一、实验课的概念与分类232
第九章 综合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232
第一节 实验课教学方法232
二、实验课安排设计应突出“三个训练”233
三、实验课实施的组织指导235
第二节 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法237
一、概念涵义237
二、功能作用237
三、组织形式238
四、实施方法239
第三节 临床见习教学方法239
一、临床见习教学的概念和意义239
三、临床见习教学的实施方法240
二、临床见习教学的类型240
第四节 临床实习教学的目的和内容241
一、临床实习的目的意义242
二、临床实习的主要特点244
三、临床实习的内容和任务245
四、临床实习的教学准备246
第五节 临床实习教学环节与方法247
一、教学查房及床边教学247
二、病例讨论教学248
三、医疗文件书写训练248
四、示范操作和技能训练249
五、举办专题讲座249
七、临床实习注意事项250
六、出科考核250
第六节 临床实习考核内容及标准举例252
一、重点考核实际工作能力素质252
二、考核全面,方法简易,正确导向252
三、考核制度化253
四、临床实习考核内容及方法举例253
第十章 医学教育的延伸——第二课堂教学辅导260
第一节260
第二课堂概述260
第二节 专题讲座及选修课261
二、课外兴趣小组的组织方法262
一、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意义262
第三节 课外兴趣小组262
第四节 知识竞赛与操作比武263
一、竞赛比武的功能意义263
二、竞赛比武的组织方式与方法263
第五节 课后辅导265
一、课后辅导的意义265
二、课后辅导的内容265
二、课后辅导的方法要求266
第六节 课外自学阅读指导266
一、自学阅读的意义266
二、自学阅读指导方法267
一、现代教学媒体的概念与发展269
第十一章 医学教学的发展——现代媒体教学技术269
第一节 现代教学媒体概述269
二、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270
三、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作用272
第二节 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及模式274
一、现代媒体技术教学过程特点274
二、现代媒体技术教学的基本要素275
三、现代媒体技术教学过程的模式276
第三节 现代媒体教学的应用277
一、闭路电视教学277
二、语言实验室教学277
三、多媒体教学278
四、计算机程序教学279
五、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制作280
第四节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283
一、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283
二、多媒体网络简介284
第十二章 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创新教育286
第一节 加强医学教学智能开发的方法286
一、知识与智能的含义286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287
三、课堂教学开发智能的途径方法290
第二节 医学教学创新素质的培养方法294
一、课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佳突破口294
二、课堂教学创新素质培养原则295
三、课堂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296
第三节 医学启发式教学298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和特征298
二、启发式教学的标准和要求299
三、启发式教学创设思维情境的方法301
四、启发式教学举一反三的方法303
第四节 医学发现式教学305
一、概念和特征305
二、发现式教学模式306
三、开展发现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7
第五节 医学学导式教学法308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意义308
二、学导式教学法的环节与程序309
第六节 医学案(范)例式教学法310
一、概念和特征310
二、案例式教学的程序方法311
三、案例式教学注意事项312
第七节 医学掌握与合作学习教学法312
一、差生是如何产生的312
二、掌握学习是解决差生的有效策略313
三、合作学习教学315
第八节 医学自学讨论与论文报告式教学316
一、概念及作用316
三、课堂讨论的选题与准备317
二、课堂自学讨论的类型317
四、课堂讨论的教学实施318
第九节 医学学生科研训练教学319
一、开设科研方法课程319
二、参与平时科研学术活动319
三、书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320
第十三章 医学素质教育的磁力场——隐性课程建设321
第一节 隐性课程的功能及发掘321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321
二、隐性课程的特征322
三、隐性课程的功能作用323
第二节 医学教育校园文化的功能意义323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324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325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326
第三节 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建设的目标及方法327
一、加强和健全管理体制,形成合力育人机制328
二、树立群体榜样意识,形成自我教育机制328
三、营造健康文化和勤奋学习氛围,形成高效益育人机制329
四、发挥社会心理效应,形成良性健康成长机制330
五、重视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形成全方位立体育人机制331
第十四章 医学素质教育本质性体现——教书育人332
第一节 教书育人的意义和作用332
一、教书育人是教育本质的反映332
二、加强教书育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333
三、发挥教书育人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主导作用334
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336
第二节 教书育人的任务和内涵337
一、教书育人的主要任务337
二、教书育人的丰富内涵337
三、21世纪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338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教书育人工作339
第三节 教书育人的原则和方法340
一、教书育人经验的基本认识340
二、医学院校教书育人的六项原则方法340
第十五章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医学教学论永恒的主题345
第一节 医学现代化教学管理概述345
一、以育人质量为主题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架构345
二、现代化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347
一、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内容349
第二节 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内容机构与原则349
二、现代化教学管理机构350
三、现代化教学管理原则350
第三节 教学目标、计划管理方法355
一、教学目标管理方法355
二、教学计划管理方法357
第四节 教学过程管理方法359
一、教学过程管理的概述359
二、教学过程管理的新观念360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三维方法361
一、教学法规制度的必要性和功能365
第五节 教学法规管理方法365
二、制定教学管理法规的依据和原则367
三、教学管理制度法规的具体内容369
四、教学管理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370
第六节 医学教学质量的管理方法371
一、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特点371
二、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373
三、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375
四、教学质量的管理控制方法377
五、教学质量检查评定方法380
六、教学质量管理分析方法381
一、考试的分类和功能作用385
第七节 考试的管理方法385
二、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387
三、考试实施的组织管理388
第八节 考试科学性分析方法392
一、考试指标要素的四度分析392
二、考试分数的科学处理394
三、考试的改革发展方向395
第十六章 教学评价是医学教学发展的动力397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397
一、教学评价的目的397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398
三、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400
一、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401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标准制定与评价方法401
二、教学评价标准的结构402
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404
四、教学评价方法分类406
第三节 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408
一、教学评价的准备408
二、教学评价的实施409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411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413
一、对教师的评价413
二、对学生的评价417
参考文献419
热门推荐
- 838334.html
- 1296337.html
- 501158.html
- 1476492.html
- 2482614.html
- 565511.html
- 2454108.html
- 243394.html
- 1197350.html
- 3044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5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1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1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8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0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8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8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