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大萧条” 引进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加贝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170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国债市场-金融史-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大萧条” 引进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1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国债2
1.2 历史与当代的关联4
1.3 本书的结构6
第一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1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支付制度11
2.1 金本位制11
2.2 财政部货币12
2.3 其他形式的财政部货币13
2.4 银行货币14
2.5 通货缺乏弹性的问题17
2.6 《艾德里奇—弗瑞兰德法》20
2.7 《联邦储备法》和联邦储备银行货币20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债管理24
3.1 美国的国债24
3.2 国债券的二级市场26
3.3 国债券的一级市场29
3.4 总结38
第二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融资41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债融资41
4.1 战争41
4.2 战争的代价43
4.3 为美国参战融资45
4.4 战时征税47
4.5 历次“自由债券”54
4.6 “战时储蓄”邮票和证书55
4.7 作为美国财政代理者的联储银行56
第五章 历次“自由债券”的设计58
5.1 “第一次自由债券”60
5.2 “第二次自由债券”61
5.3 “第三次自由债券”63
5.4 “第四次自由债券”67
5.5 “胜利自由债券”69
5.6 总结71
5.7 附录:第一次和第二次“自由债券”的转换72
第六章 历次“自由债券”的营销77
6.1 债券的大众化77
6.2 债券的营销运动81
6.3 “自由债券”发售运动是否带有强制性?85
6.4 “自由债券”的发售利率是否低于市场水平?87
6.5 总结92
第七章 国库现金管理:债务凭证93
7.1 债券售款预期型债务凭证94
7.2 税款预期型债务凭证98
7.3 利率问题100
7.4 债务凭证的发售是否带有强制性?102
7.5 总结103
第八章 国库现金管理:战时债券存款账户104
8.1 债务凭证售款转存的早期经验106
8.2 “第一次自由债券”售款的转存方案106
8.3 把转存方案拓展到税款征收108
8.4 总结109
第九章 联储系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对国债市场的支持110
9.1 首次战争融资110
9.2 资助“第一次自由债券”112
9.3 “借款认购”方案115
9.4 战时的贴现率政策115
9.5 总结119
第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国债管理的终曲121
第三部分 战争债务的偿付125
第十一章 20世纪20年代的国债融资125
11.1 税收政策127
11.2 为了偿债的融资131
第十二章 战争债务的偿付137
12.1 短期债务的再融资:1921年年中至1923年年中137
12.2 “胜利债券”的赎偿139
12.3 立法授权142
12.4 中期国债的赎偿和短期国债的削减144
12.5 第二次和第三次“自由债券”的撤回148
12.6 总结153
12.7 附录:“梅隆债券”154
第十三章 场外交易市场的复兴158
13.1 债务凭证公开市场的发展159
13.2 国债券场外交易市场的复活168
13.3 总结170
第十四章 一级市场的演变和国库券的启用171
14.1 分派问题的产生与化解172
14.2 以“战时债券存款”取代其他借款177
14.3 国库券的启用180
14.4 总结185
第十五章 20世纪20年代国债管理的终曲186
第四部分 “大萧条”时期189
第十六章 “大萧条”时期的国债融资189
16.1 财政税款189
16.2 “大萧条”时期的财政支出194
16.3 1933年的危机和RFC对银行重启的作用197
16.4 “新政”时期的财政支出201
16.5 赤字和债务202
16.6 附录:走向“35美元/1盎司黄金”的金块本位制203
第十七章 非交易性国债210
17.1 政府的各项信托基金211
17.2 “调整性服役证书基金”211
17.3 “社会保障信托基金”216
17.4 储蓄债券219
17.5 总结221
第十八章 “大萧条”时期的国债管理222
18.1 1930年的国债管理前景223
18.2 1931年的《紧急调整补偿法》226
18.3 1931年的债期拓展231
18.4 “黄金危机”对债期拓展方案的颠覆232
18.5 1932年的国债管理:对复兴金融公司的资助234
18.6 总结236
第十九章 “新政”时期的国债管理238
19.1 1933年和1934年的债期拓展239
19.2 “自由债券”的再融资241
19.3 1935年的长期债券标售245
19.4 重启中长期债券的缴税日发售251
19.5 国库券的缴税日发售251
19.6 国库券的定期发售254
19.7 总结258
第二十章 “大萧条”时期的一级市场260
20.1 “大萧条”时期的超额认购问题261
20.2 “新政”时期的超额认购问题264
20.3 交换式发售266
第二十一章 对于国债的法定控制269
21.1 “大萧条”之前的法定控制269
21.2 管理者决断范围的拓宽270
第二十二章 国民银行券的兴衰273
22.1 “一战”末期到“大萧条”初期的国民银行券273
22.2 “大萧条”时期的国民银行券275
22.3 国民银行券在“大萧条”时期的再现275
22.4 国民银行券的废弃282
22.5 总结284
第二十三章 “大萧条”时期国债管理的终曲285
第五部分 跋289
第二十四章 1939年以来的国债管理289
24.1 1939年之后的国债管理290
24.2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融资290
24.3 从停战到1958年296
24.4 国债管理批评303
24.5 中长期国债的定期可测标售306
24.6 附录:统一价格标售模式的兴衰316
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
- 2539515.html
- 3366836.html
- 845125.html
- 3467264.html
- 2069527.html
- 3800010.html
- 287477.html
- 88052.html
- 1915334.html
- 2695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4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9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2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