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炳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1381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14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荷载1
1.1等效均布荷载1
1.1.1等效均布荷载的概念1
1.1.2等效均布荷载的取值原则,实际工程中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2
1.2汽车荷载6
1.2.1汽车等效均布荷载与板跨度的关系6
1.2.2汽车荷载的动力系数6
1.2.3足够的覆土层厚度7
1.2.4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的简化计算9
1.2.5为什么《荷载规范》表4.1.1中对汽车荷载要限定板跨11
1.2.6复杂形状的楼板是否可以直接按《荷载规范》确定消防车的等效均布荷载12
1.2.7消防车荷载取值的合理性问题12
1.2.8汽车轮压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计算14
1.3楼面活荷载的折减18
1.3.1关于主、次梁的活荷载折减系数18
1.3.2活荷载折减系数与楼层数的关系19
1.3.3计算程序对活荷载的折减19
1.3.4梁的从属面积与竖向导荷21
1.3.5对荷载效应的等效与对活荷载的折减21
1.4其他22
1.4.1关于悬挂荷载22
1.4.2地下室顶面覆土属于恒荷载还是活荷载?22
1.4.3关于吊车荷载23
1.4.4关于风、雪荷载23
1.4.5关于荷载组合23
参考文献24
2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25
2.1结构抗震设防要求25
2.1.1关于抗震设防目标25
2.1.2关于性能设计问题26
2.1.3关于抗震设防分类35
2.1.4关于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2
2.1.5关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44
2.1.6关于Ⅲ、Ⅳ类场地0.15g和0.30g地区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47
2.1.7关于抗震建筑的地基和基础设计48
2.1.8关于有效楼板宽度和典型楼板宽度49
2.1.9关于楼层位移比和扭(转)平(动)周期比50
2.1.10 关于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54
2.1.11关于楼梯对结构设计计算的影响问题54
2.1.12关于在复杂结构中采用不同力学模型程序的分析比较问题56
2.1.13关于框架结构中钢筋的性能要求56
2.1.14关于钢板的Z向性能问题57
2.2结构分析58
2.2.1关于刚性楼板假定59
2.2.2关于空间分析模型59
2.2.3关于计算程序的合理选用60
2.2.4关于填充墙刚度对结构计算周期的影响61
2.2.5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地震力调整系数62
2.2.6关于地震作用调整系数64
2.2.7关于计算振型数65
2.2.8关于梁端弯矩调幅系数65
2.2.9关于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66
2.2.10关于梁刚度增大系数67
2.2.11关于梁扭矩折减系数68
2.2.12关于连梁刚度折减系数68
2.2.13结构的包络设计方法69
2.3场地、地基基础72
2.3.1地震的传播与地震作用的特点72
2.3.2关于场地和场地土74
2.3.3关于建筑场地的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划分74
2.3.4关于地震区的坡地建筑问题75
2.3.5关于场地类别的确定76
2.3.6关于桩基础(或地基处理)对建筑场地类别的影响78
2.3.7高层建筑深基坑对场地地震加速度的影响问题79
2.3.8关于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80
2.3.9关于基础底面零应力区的问题81
2.3.10关于地基液化的处理问题84
2.4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85
2.4.1关于偶然偏心85
2.4.2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双向地震?86
2.4.3关于三向地震作用88
2.4.4关于超长结构的多点激励问题90
2.4.5关于弹性时程分析90
2.4.6关于结构共振问题98
2.4.7关于结构剪重比问题99
2.4.8关于“中震”、“大震”设计问题99
2.4.9关于地震作用方向问题101
2.4.10关于地震倾覆力矩比的取值问题102
2.4.11关于薄弱层的效应增大问题102
2.4.12关于大跨度长悬臂问题104
2.5防止结构连续倒塌设计104
2.5.1什么是结构的防连续倒塌设计104
2.5.2关于结构的整体牢固性105
2.5.3国外防止结构连续倒塌设计的要求106
2.5.4防止结构连续倒塌设计实例109
参考文献114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116
3.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116
3.1.1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及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117
3.1.2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118
3.1.3防震缝宽度的确定原则122
3.1.4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的确定124
3.1.5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确定125
3.1.6抗侧力结构布置的基本要求131
3.1.7后浇带的设置133
3.1.8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经济指标问题136
3.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38
3.2.1关于单跨框架问题139
3.2.2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宜高度140
3.2.3关于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141
3.2.4影响强柱弱梁的主要因素143
3.2.5框架柱纵向钢筋的计算与配置147
3.2.6框架柱的体积配箍率计算148
3.2.7框架柱的轴压比148
3.2.8框架梁悬挑端的抗震构造要求151
3.2.9在抗震房屋中的次梁设计151
3.2.10提高梁柱节点区抗剪承载力的有效途径152
3.2.11基础埋深较大时的地下柱处理155
3.2.12框架结构的填充墙158
3.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159
3.3.1对剪力墙的认识159
3.3.2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164
3.3.3对剪力墙的开洞处理170
3.3.4楼面梁与墙平面外的连接处理172
3.3.5对剪力墙连梁的处理173
3.3.6对双连梁的认识178
3.3.7剪力墙结构中设置转角窗的处理180
3.3.8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181
3.4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182
3.4.1剪力墙周边的边框设置182
3.4.2端柱的设计计算183
3.4.3框架与剪力墙的基础设计185
3.5框架-核心筒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186
3.5.1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板柱-剪力墙结构的异同186
3.5.2框架-核心筒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区别189
3.5.3核心筒连梁的暗撑设置191
3.6复杂高层建筑结构192
3.6.1对转换层结构的认识与把握192
3.6.2加强层的设置198
3.6.3对错层的处理202
3.6.4对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判别204
3.7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206
3.7.1楼屋、盖结构的整体牢固性要求206
3.7.2楼板的配筋206
3.7.3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209
3.7.4结构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与控制212
3.7.5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214
3.7.6混凝土保护层217
3.7.7悬臂梁的纵向钢筋设置220
3.7.8简支梁端的负钢筋设置220
3.7.9梁集中荷载处附加钢筋的设置221
3.7.10梁宽大于柱宽的宽扁梁钢筋在边柱的锚固224
参考文献225
4砌体结构设计226
4.1砌体结构的非抗震设计226
4.1.1关于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调整226
4.1.2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的取值228
4.1.3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o230
4.1.4墙、柱高厚比验算232
4.1.5关于墙梁234
4.1.6关于挑梁235
4.1.7关于构造柱的抗剪235
4.1.8同一结构单元中上、下楼层采用不同砌体材料236
4.2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237
4.2.1砌体结构的材料强度、层高及总高度237
4.2.2关于地震区墙梁设计240
4.2.3关于底框结构241
4.2.4构造柱的抗剪作用244
4.3砌体房屋的裂缝防治措施247
4.3.1砌体房屋的主要裂缝类型247
4.3.2砌体房屋的裂缝控制标准248
4.3.3防止或减轻墙体裂缝的主要措施248
参考文献250
5钢结构设计251
5.1楼盖结构设计251
5.1.1楼盖结构的选择251
5.1.2楼层水平支撑的设置253
5.1.3隅撑的设置254
5.1.4钢结构的用钢量估算255
5.2主体结构设计258
5.2.1支撑的设置258
5.2.2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加强层262
5.2.3钢结构的节点域263
5.2.4钢结构的阻尼比264
5.3钢结构的连接设计264
5.3.1钢梁与钢柱的连接264
5.3.2骨形连接265
5.3.3对刚接柱脚的把握265
参考文献272
6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273
6.1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特点273
6.1.1混合结构的基本类型273
6.1.2混合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274
6.1.3混合结构与钢结构275
6.2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整体设计277
6.2.1混合结构体系的设计277
6.2.2组合构件的选用279
6.2.3混合结构中的框架梁选用281
6.3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节点设计281
6.3.1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282
6.3.2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284
6.3.3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柱及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287
6.3.4 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289
参考文献29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292
7.1建筑工程的地基勘察要求292
7.1.1如何确定场地勘察要求293
7.1.2对勘察报告的核查296
7.2天然地基296
7.2.1地基的主要受力层296
7.2.2关于地基承载力的修正300
7.2.3关于地基的长期压密作用306
7.2.4关于软弱下卧层307
7.2.5关于地基沉降308
7.2.6基础的调平设计313
7.3地基处理313
7.3.1 CFG桩的地基承载力314
7.3.2 CFG桩地基处理中桩顶与基础之间褥垫层的作用315
7.4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315
7.4.1关于基础的抗剪验算问题316
7.4.2关于素混凝土基础的高度问题317
7.4.3独立柱基加防水板基础318
7.4.4基础拉梁的设计原则326
7.4.5关于独立基础台阶的宽高比问题327
7.4.6关于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问题328
7.5箱形及筏形基础328
7.5.1梁板式筏基与平板式筏基的异同329
7.5.2“柱墩”与变厚度筏板的区别330
7.5.3独基加防水板基础与变厚度筏板基础的区别332
7.5.4地下结构的裂缝验算与控制332
7.5.5箱形基础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333
7.5.6关于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抗渗等级问题336
7.5.7关于地下室的抗浮验算336
7.5.8减少主、裙楼差异沉降的技术措施339
7.6桩基础及墩基础342
7.6.1嵌岩灌注桩的桩身尺寸效应问题342
7.6.2墩的概念及设计343
7.6.3桩基础拉梁的设计原则346
7.6.4桩基础的调平设计原则347
7.6.5关于减沉复合桩基348
7.6.6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技术349
7.6.7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352
7.6.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抗拔桩使用时应采取的措施353
7.7挡土墙357
7.7.1挡土墙的土压力及变形特征357
7.7.2地下室挡土墙土压力的确定359
7.7.3有限土压力的简化计算362
参考文献363
附录A 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把关的建议2009.2.6365
附录B 关于发送《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2006年下半年专项审查工作简况》的通知 建抗超委[2006](函)005号374
附录C 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 建质[2006] 220号375
附录D 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防发[2009] 49号)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383
附录E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9] 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385
附录F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质[2009] 77号)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389
附录G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391
附录H 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的复函(建标标函[2009] 50号)395
热门推荐
- 2212213.html
- 2523767.html
- 2038150.html
- 2826689.html
- 3485848.html
- 2749008.html
- 2285247.html
- 107448.html
- 651639.html
- 1636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7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4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