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神经解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神经解剖学
  • 晋光荣,李涛主编;全国华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946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人体解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神经解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部1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1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

(一)神经元1

(二)神经胶质2

三、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3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3

第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概念14

第二章 脊髓15

第一节 脊髓的解剖学基础15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15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17

(一)灰质17

(二)白质19

三、脊髓的功能22

(一)传导功能22

(二)脊髓反射22

四、脊髓的被膜和血管24

(一)脊髓的被膜24

(二)脊髓的血管26

第二节 脊髓的临床应用27

一、脊髓病变的解剖学定位27

二、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30

第三节 脊髓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31

一、脊髓全横断损伤综合征31

二、脊髓半横断损伤综合征33

三、脊髓空洞症34

四、脊髓压迫症34

五、脊髓前角综合征35

六、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35

七、中央管综合征36

八、脊髓后索综合征36

九、脊髓前动脉综合征36

十、脊髓后动脉综合征37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37

第三章 脊神经39

第一节 脊神经的解剖学基础39

一、脊神经概述39

(一)脊神经构成、分部和纤维成分39

(二)脊神经的分支40

二、颈丛40

(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40

(二)颈丛的分支40

三、臂丛42

(一)臂丛的组成和位置42

(二)臂丛的分支42

四、胸神经前支47

五、腰丛47

(一)腰丛的组成和位置47

(二)腰丛的分支48

六、骶丛49

(一)骶丛的组成和位置49

(二)骶丛的分支50

第二节 脊神经的临床应用51

一、脊神经病变的解剖学定位51

二、脊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53

第三节 脊神经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55

一、臂丛的损伤综合征55

二、前斜角肌综合征56

三、尺神经损伤综合征56

四、桡神经损伤综合征57

五、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58

六、腕管综合征58

七、梨状肌综合征59

八、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59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59

第四章 脑干61

第一节 脑干的解剖学基础61

一、脑干的位置与外形61

(一)延髓61

(二)脑桥63

(三)中脑63

(四)第四脑室63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64

(一)脑干的灰质64

(二)脑干的白质75

(三)脑干网状结构76

三、脑干各部的变化特点和典型的横断面结构79

(一)延髓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横断面结构79

(二)脑桥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横断面结构80

(三)中脑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横断面结构80

四、脑干的血管81

(一)脑干的动脉81

(二)脑干的静脉83

第二节 脑干的临床应用83

一、脑干病变的解剖学定位83

二、脑干病变的临床表现84

第三节 脑干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85

一、延髓损伤综合征85

(一)延髓内侧综合征85

(二)延髓外侧综合征86

二、脑桥损伤综合征86

(一)脑桥基底内侧综合征86

(二)脑桥基底外侧综合征87

(三)脑桥背侧综合征87

(四)脑桥被盖上部综合征87

(五)脑桥小脑角综合征88

三、中脑损伤综合征88

(一)大脑脚脚底综合征88

(二)动眼神经交叉性锥体外系综合征88

(三)四叠体综合征88

(四)震颤麻痹89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90

第五章 脑神经93

第一节 脑神经的解剖学基础93

一、概述93

(一)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部位93

(二)脑神经的纤维成分93

(三)脑神经的性质分类94

(四)脑神经的神经节94

二、感觉性脑神经94

三、运动性脑神经96

四、混合性脑神经99

第二节 脑神经的临床应用109

一、脑神经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09

二、脑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112

第三节 脑神经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113

一、三叉神经痛综合征113

二、颞骨岩尖部综合征114

三、蝶腭神经痛综合征114

四、茎突综合征115

五、面神经麻痹综合征115

六、眶上裂综合征116

七、眶尖综合征117

八、海绵窦综合征117

九、视交叉综合征118

十、颈静脉孔综合征118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118

第六章 小脑122

第一节 小脑的解剖学基础122

一、小脑的位置122

二、小脑的外形和分叶122

三、小脑的内部结构124

(一)小脑皮质124

(二)小脑髓质125

(三)小脑核126

四、小脑的功能分区和纤维联系127

(一)原小脑及纤维联系127

(二)旧小脑及纤维联系128

(三)新小脑及纤维联系128

五、小脑的被膜和血管128

(一)小脑的被膜128

(二)小脑的动脉128

(三)小脑的静脉129

第二节 小脑的临床应用130

一、小脑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30

二、小脑病变的临床表现130

第三节 小脑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131

一、前庭小脑综合征131

二、小脑蚓部综合征131

三、新小脑综合征132

四、小脑扁桃体疝132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132

第七章 间脑134

第一节 间脑的解剖学基础134

一、间脑各部的外形134

二、间脑各部的内部结构及功能135

(一)背侧丘脑135

(二)后丘脑136

(三)上丘脑136

(四)底丘脑136

(五)下丘脑137

三、第三脑室138

四、间脑的血管138

(一)间脑的动脉138

(二)间脑的静脉140

第二节 间脑的临床应用140

一、间脑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40

二、间脑病变的临床表现142

第三节 间脑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143

一、丘脑综合征143

二、底丘脑综合征144

三、下丘脑综合征144

(一)内分泌功能障碍144

(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45

(三)精神障碍145

(四)颅内高压症状145

(五)下丘脑性癫痫(间脑癫痫)146

四、上丘脑综合征146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146

第八章 端脑148

第一节 端脑的解剖学基础148

一、端脑的位置148

二、端脑的外形148

(一)上外侧面148

(二)内侧面149

(三)下面150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150

(一)侧脑室150

(二)基底核153

(三)大脑半球的髓质153

(四)大脑皮质155

四、嗅脑和边缘系统162

(一)嗅脑162

(二)边缘系统162

五、脑的被膜和血管163

(一)脑的被膜163

(二)脑的血管166

第二节 端脑的临床应用168

一、端脑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68

(一)大脑皮质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68

(二)基底核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69

(三)胼胝体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69

(四)内囊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69

(五)侧脑室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70

(六)脑膜的临床应用及解剖学定位170

(七)脑血管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70

二、端脑病变的临床表现171

(一)大脑皮质损伤的临床表现171

(二)边缘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172

(三)基底核损伤的临床表现172

(四)胼胝体损伤的临床表现172

(五)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172

第三节 端脑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174

一、额叶综合征174

二、顶叶综合征174

三、颞叶综合征175

四、枕叶综合征176

五、内囊综合征177

六、大脑中动脉综合征177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178

第九章 内脏神经系统179

第一节 内脏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基础179

一、内脏运动神经179

(一)交感神经181

(二)副交感神经184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185

(四)内脏神经丛186

二、内脏感觉神经187

三、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188

(一)眼球188

(二)心188

(三)支气管和肺188

(四)膀胱189

第二节 内脏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189

一、内脏神经系统病变的解剖学定位189

二、内脏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191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191

一、霍纳综合征191

二、颈动脉窦综合征191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192

第十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193

第一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解剖学基础193

一、感觉传导通路193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93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196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197

(四)听觉传导通路199

(五)平衡觉传导通路199

(六)内脏感觉传导通路200

二、运动传导通路201

(一)躯体运动传导通路201

(二)内脏运动传导通路204

第二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临床应用205

一、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5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5

(二)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5

(三)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6

(四)视觉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6

(五)听觉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6

(六)躯体运动传导通路损伤的解剖学定位206

二、感觉传导通路损伤的临床表现207

(一)深、浅感觉传导通路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207

(二)视觉传导通路损伤的临床表现207

(三)听觉传导通路损伤的临床表现208

(四)平衡觉传导通路损伤的临床表现208

三、运动传导通路损伤的临床表现209

(一)锥体系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209

(二)锥体外系损伤的临床表现210

第三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的病变综合征与解析211

第四节 病例与问题211

中英文词汇对照213

参考书目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