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力刚主编;张贵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3478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定义和特点1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1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2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发展趋势2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2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3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任务3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6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7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趋势9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9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10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11
一、财务状况、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环境12
二、组织的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12
三、组织的重新设计运动13
四、人力资源决策与组织结构的相互配合14
五、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14
六、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演变16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19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产生的背景19
第二节 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20
一、哈佛模式21
二、哥斯特模式22
三、斯托瑞模式24
四、德万纳模式26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类27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27
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分类27
第四节 企业中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状况28
第五节 日美中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9
一、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29
二、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1
三、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3
第六节 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的评价及适用性39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9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40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置疑40
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式的适用性41
第三章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的环境43
第一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的外环境43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外环境43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环境的变化44
三、新的外环境塑造的人力资源的新角色48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的内环境53
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内环境及其作用53
二、企业战略转变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58
三、企业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60
四、企业文化转变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63
第四章 职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68
第一节 职务分析概述69
一、职务分析的含义69
二、职务分析术语70
三、职务分析的成果70
四、职务分析的意义71
五、职务分析的时机71
第二节 职务分析的方法72
一、观察法72
二、问卷调查法72
三、面谈法73
四、其他方法73
第三节 职务分析的常规步骤74
一、计划阶段74
二、设计阶段75
三、信息收集阶段79
四、信息分析阶段80
五、结果表达阶段81
第四节 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的编写81
一、职务描述的编写81
二、职务资格要求的编写82
第五节 岗位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3
一、问题的根源83
二、具体的对策84
第六节 职务设计85
一、职务设计的时机85
二、职务设计的原则85
三、职务设计的形式85
四、工作丰富化的步骤86
第五章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决策91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定义、意义和程序91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91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91
三、人力资源规划程序92
第二节 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93
一、人力资源供给分析93
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96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及效果分析100
一、人力资源短缺时的管理决策100
二、人力资源剩余时的管理决策102
三、人力资源规划效果分析103
第四节 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写步骤104
一、编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典型步骤104
二、实例介绍105
第五节 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108
一、人力资源投资的作用与特点108
二、人力资源投资的内容与方式111
三、人力资源投资分析116
四、人力资源投资收益122
第六章 人力资源成本与会计方法125
第一节 人力资源成本125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125
二、人力资源成本的类别125
第二节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129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129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129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概念130
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重要意义130
第三节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方法130
一、行为成本的计算方法130
二、员工缺勤成本的计算131
三、员工离职成本的计算132
四、员工录用过程的损益分析133
五、培训活动效用的计算134
六、员工培训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分析135
第四节 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方法137
一、人力资源成本法137
二、人力资源价值法139
第七章 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雇佣管理140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招聘140
一、招聘概述140
二、人力资源招聘的程序143
三、影响招聘的因素146
四、招聘规划148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选拔164
一、人力资源选拔的定义164
二、人力资源选拔的方法164
第三节 人力资源雇佣关系与合同管理174
一、人力资源雇佣关系概述174
二、劳动合同概述175
第四节 人力资源配置178
一、人力资源配置概述178
二、人力资源配置与市场180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律182
第五节 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信息系统184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84
二、招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189
三、招聘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206
第八章 人力资源的职前教育与员工培训208
第一节 职前教育208
一、员工职前教育的必要性208
二、职前教育的内容和程序209
三、职前教育的控制与评价210
第二节 员工培训需求评估210
一、员工培训的必要性211
二、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211
三、培训目标与策略212
第三节 员工培训方案设计213
一、培训的内容213
二、被培训者的选择214
三、培训原理215
第四节 培训的技术方法218
一、工作教练法218
二、讲演法219
三、会议法220
四、视听辅助设备法221
五、实验室培训222
六、管理案例法224
七、角色扮演法225
八、商业博奕226
九、计算机辅助教学227
第五节 培训效果的评估228
第六节 现代人员素质测评技术230
一、现代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的先进性230
二、心理测验231
三、面试239
四、评价中心246
第七节 管理人员培训248
一、管理人员培训应考虑的因素248
二、管理人员培训的形式方法249
第八节 人员培训系统模型251
一、培训需要的确定251
二、培训目标的设置252
三、培训计划的拟定252
四、培训活动的实施252
五、总结评估252
第九节 企业教育培训开发创新253
一、教育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253
二、教育培训走上法制轨道255
三、教育培训开发主体系统创新256
四、教育培训开发客体创新259
五、企业由一次性教育到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创新261
六、教育培训目的和内容的创新263
七、教育培训方式途径创新265
第九章 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核269
第一节 绩效考核概述269
一、绩效的意义269
二、绩效考核的目的269
三、绩效考核的原则270
四、绩效考核的程序270
第二节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271
一、评价者的选择271
二、评价信息来源的选择274
三、评价者的准备274
四、业绩评价标准的类型275
五、业绩评价方法的类型276
六、工作绩效评价的周期278
第三节 员工业绩考核方法278
一工作行为评价法之一:主观评价279
二、工作行为评价法之二:客观评价282
三、工作成果评价法285
四、影响业绩考核方法选择的因素286
五、业绩考核方法的比较287
第四节 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289
一、考核管理系统289
二、考勤管理系统290
三、报表管理系统291
第十章 人力资源的激励与薪酬福利管理293
第一节 激励概述293
一、激励的概念293
二、现代企业重视员工激励294
三、员工激励的原则和方法295
第二节 企业激励开发创新301
一、激励主客体关系由对立走向统一301
二、经营管理者激励角色的重新审视302
三、激励对象的扩展304
四、激励开发的最高境界——自我激励305
五、创新的双向互动激励模式306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307
一、薪酬概述307
二、企业工资制度的设计311
三、员工福利317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创新320
一、薪酬管理理念的创新320
二、薪酬战略和管理政策的创新322
三、付薪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创新323
第十一章 人力资源的保障管理326
第一节 社会保障326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326
二、社会保障体系326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劳动保护327
一、劳动保护的基本任务327
二、安全生产327
三、劳动卫生328
四、劳动保护的管理制度329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社会保护330
一、社会制度保护330
二、法律保护330
三、社会环境保护331
第四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保护332
一、老年人力资源的保护332
二、妇女人力资源的保护333
三、老年妇女保护333
第十二章 员工职业前程与管理发展334
第一节 员工的职业前程规划334
一、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334
二、员工的自我职业管理336
三、组织的员工职业管理337
第二节 员工职业管理338
一、组织的职业管理模式338
二、员工晋升339
三、缺勤和离职341
四、员工下岗和提前退休342
第三节 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发展343
一、管理人员选拔的特殊性343
二、管理人员的遴选344
三、管理发展346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及模型349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349
一、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概述349
二、人力资源管理诊断前的准备350
三、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程序及实施要点352
四、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方法355
五、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360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性模型363
一、诊断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出现及其意义363
二、诊断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型366
三、模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367
四、模型中内部环境的影响371
五、模型中的雇员376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操作377
一、诊断操作的针对性分析377
二、诊断操作的合理性分析392
三、诊断操作的有效性分析393
四、诊断操作的技巧性分析396
五、诊断操作的定性定量分析398
第十四章 人事经理管理工作406
第一节 基本管理技巧407
一、几种不良工作习惯407
二、如何对待员工408
三、如何编写制度409
四、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410
五、如何防止员工跳槽411
第二节 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412
一、员工抱怨的内容412
二、抱怨的特点413
三、如何处理员工的抱怨413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414
一、风险分类414
二、风险识别414
三、风险评估415
四、风险驾驭415
五、风险监控416
第四节 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416
一、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特点416
二、树立现代软件企业人力资源观念417
三、软件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417
第十五章 共事人关系的协调421
第一节 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的协调421
一、上下级关系的协调421
二、同事关系的协调423
三、调整共事人关系的方法425
四、人际关系测量427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430
一、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430
二、改善劳动关系的途径430
三、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431
第十六章 跳槽与反跳槽434
第一节 聚焦跳槽434
一、老板的心病和人事经理的困惑434
二、跳槽趋势的调查437
三、多维时代:兼职438
四、集体跳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440
第二节 解读跳槽一:透视和反思441
一、透视跳槽441
二、国企沉重的反差:人太多,还是人太少444
三、科教长城:人才断流的呼声445
第三节 解读跳槽二:时代和潮流450
一、信息时代与II白领450
二、中介猎头猎旗舞453
三、人才高消费与跳槽457
四、跳槽新潮:告别外企460
第四节 迎战跳槽:防范与对策461
一、经营内部顾客461
二、关于利益分配466
三、不让人才开溜468
四、民营企业如何留人472
五、名人名企的秘决474
第十七章 跨国公司及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80
第一节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480
一、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480
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481
三、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481
四、海外子公司中的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484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485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特点485
二、人员任用的特点485
三、员工培训的特点486
四、员工业绩考核的特点487
五、跨国公司的薪酬体系488
第三节 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90
一、国际企业中的人员配备490
二、跨国企业的人员培训与发展495
三、跨国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498
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问题499
第四节 全球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创新503
一、国际化所引起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变化503
二、人力资源的多样性:优势与局限506
三、通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508
第十八章 人力资源管理典型案例514
案例一 惠普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514
案例二 松下的“人事革命”515
案例三 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517
案例四 天地公司的招聘520
案例五“只赔不赚”的薪酬策略521
案例六 亚太集团的大学毕业生“辞职风波”523
案例七 西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525
案例八 东方集团的人才战略527
案例九 普顿斯化学有限公司的甄选录用决策530
案例十 桑利集团第四印染分公司的困境531
案例十一 瑞典利用互联网络培训员工534
案例十二“锦华人”走活了再就业这盘棋535
案例十三 红旗集团驻外经营部管理制度537
案例十四 辉煌的“思变”轨迹541
案例十五 三九益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543
案例十六 正大集团的人才主义554
案例十七 广揽人才的盘谷银行554
案例十八丰田自我管理出人才555
案例十九 本田不拘一格选人才556
案例二十 英特尔铁的纪律557
案例二十一 索尼的家庭管理模式558
案例二十二 哈曼国际工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559
热门推荐
- 752758.html
- 936885.html
- 2282010.html
- 1676926.html
- 1699889.html
- 2929975.html
- 2015746.html
- 1413852.html
- 999030.html
- 3699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6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8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3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