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科学专论 第2版 彩色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下水科学专论 第2版 彩色版
  • 周训,金晓媚,梁四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10375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水科学专论 第2版 彩色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思考题2

第2章 遥感的原理及其应用3

2.1 遥感的基本原理3

2.1.1 遥感的基本概念3

2.1.2 能量来源及能量在大气中的作用4

2.1.3 能量与地球表面特征的相互作用6

2.1.4 理想遥感系统9

2.1.5 遥感的分类及应用概况10

2.2 遥感在生态植被与地下水关系研究中的应用12

2.2.1 植被指数12

2.2.2 干旱区地下水对植被的影响13

2.2.3 实例研究——银川平原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14

2.3 遥感在植被与河流流量关系研究中的应用16

2.3.1 干旱区植被与地表水的依存关系16

2.3.2 干旱区植被与河流流量的关系17

2.3.3 实例研究——额济纳绿洲植被与黑河流量滞后关系研究17

2.4 遥感在蒸散量估算中的应用21

2.4.1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22

2.4.2 卫星数据的获取23

2.4.3 蒸散量的估算——以柴达木盆地平原区为例24

思考题30

第3章 同位素方法及其应用31

3.1 概述31

3.2 同位素基本概念31

3.2.1 同位素31

3.2.2 同位素的分类32

3.2.3 同位素组成及其表示法33

3.3 氢、氧稳定同位素34

3.3.1 大气降水的2H和18O组成及其分布34

3.3.2 2H和18O的应用37

3.3.3 2H和18O同位素分馏与氘过量参数41

3.4 13C和34S稳定同位素44

3.4.1 天然水中的13C44

3.4.2 天然水中的34S45

3.5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原理与地下水年龄测定方法简介46

3.5.1 放射性衰变基本原理46

3.5.2 地下水年龄测定方法简介48

3.6 3H和14C放射性同位素50

3.6.1 3H50

3.6.2 14C51

3.6.3 运用3H和14C确定补给区53

思考题54

第4章 地下热水55

4.1 概述55

4.2 地下热水分布的地质背景56

4.3 我国地下热水的分布59

4.3.1 地下热水的分布状况59

4.3.2 温泉的分布61

4.3.3 我国地下热水分布的基本特点62

4.3.4 地下热水的分布类型63

4.4 地下热水赋存与地热系统类型65

4.4.1 地下热水的赋存65

4.4.2 温泉出露的控制因素65

4.4.3 地热系统的基本类型69

4.5 地下热水的形成与循环73

4.5.1 地下热水的形成模式73

4.5.2 地下热水的起源73

4.5.3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75

4.5.4 混合作用76

4.5.5 地下热水的年龄76

4.5.6 地热温标估算热储温度77

4.6 地下热水的温度场和水动力场79

4.7 泉华83

4.7.1 钙华83

4.7.2 硅华、硫华和盐华86

思考题87

第5章 地下卤水88

5.1 概述88

5.2 地下卤水的分布和富集89

5.2.1 地下卤水的分布89

5.2.2 地下卤水的富集91

5.3 卤水水化学基本特征94

5.3.1 矿化度96

5.3.2 主要离子组分97

5.3.3 微量组分98

5.3.4 比例系数98

5.4 地下卤水的起源99

5.4.1 地下卤水的几种起源99

5.4.2 地下卤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99

5.5 地下卤水的形成机制103

5.5.1 含盐岩系的溶滤103

5.5.2 蒸发岩卤水的形成104

5.5.3 隔膜渗滤作用104

5.6 地下卤水化学组分演化的水-岩作用107

5.7 海水蒸发实验及其在卤水形成研究中的意义108

5.7.1 海水蒸发实验108

5.7.2 海水蒸发过程中离子含量与Br-含量的变化关系108

5.7.3 某些地下卤水与海水蒸发过程的比较110

思考题112

第6章 天然矿泉水113

6.1 基本概念113

6.1.1 饮用天然矿泉水113

6.1.2 理疗矿泉水115

6.1.3 物理性质115

6.1.4 天然矿泉水与人体健康117

6.2 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基本条件121

6.2.1 地质构造条件122

6.2.2 岩石地球化学条件123

6.2.3 水-岩作用条件123

6.2.4 水文地质条件124

6.3 天然矿泉水形成机理125

6.3.1 偏硅酸矿泉水125

6.3.2 碳酸矿泉水125

6.3.3 锂矿泉水127

6.3.4 锶矿泉水128

6.3.5 锌矿泉水129

6.3.6 硒矿泉水130

6.3.7 碘矿泉水131

6.3.8 溴水131

6.3.9 氡水132

6.4 我国矿泉水的分布和举例132

6.4.1 矿泉水的分布132

6.4.2 矿泉水实例133

思考题136

第7章 海岸带地下水137

7.1 概述137

7.2 咸淡水突变界面138

7.2.1 Ghyben-Herzberg公式138

7.2.2 Hubbert公式139

7.2.3 根据淡水带潜水位和咸水带水头确定界面位置的公式140

7.2.4 根据淡水带水头和咸水带水头确定界面位置的公式141

7.2.5 根据淡水带压力和咸水带压力确定界面位置的公式142

7.3 海岸带地下淡水排泄量的估算143

7.3.1 无地表入渗潜水含水层143

7.3.2 地表存在均匀入渗的潜水含水层145

7.3.3 承压含水层146

7.3.4 圆柱形海岛含水层148

7.4 海水入侵149

7.4.1 海水入侵的现象149

7.4.2 咸淡水界面向内陆延伸距离的估算150

7.4.3 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151

7.5 海岸带潮汐效应152

7.5.1 潮汐效率153

7.5.2 周期与滞后154

7.5.3 描述地下水位波动的数学模型157

7.5.4 利用潮汐效应观测资料研究含水层参数160

思考题163

第8章 干旱区地下水164

8.1 基本概念164

8.2 地球上干旱地区的分布166

8.3 干旱地区水资源基本特征166

8.3.1 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167

8.3.2 干旱区水文地质分带性167

8.3.3 干旱区山前地带地表水-地下水转换168

8.3.4 干旱区的生态环境170

8.4 干旱区地下水的水循环171

8.4.1 山丘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172

8.4.2 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172

8.5 干旱区地下水举例——黑河流域173

8.5.1 地理位置173

8.5.2 地形地貌173

8.5.3 气候与水文175

8.5.4 水资源概况177

8.5.5 地质概况和地下水分布177

8.5.6 流域水环境特征183

思考题186

第9章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187

9.1 冻土的概念187

9.2 中国多年冻土分布的基本特征187

9.2.1 东北多年冻土区188

9.2.2 西部高山、高原多年冻土189

9.3 多年冻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192

9.3.1 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类型192

9.3.2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195

9.4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196

9.4.1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补给196

9.4.2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排泄198

9.4.3 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的径流200

9.5 冻土区松散岩层中孔隙水201

9.5.1 活动层水201

9.5.2 潜水202

9.5.3 承压水202

9.6 冻土区基岩裂隙水202

9.6.1 裂隙水的主要特征202

9.6.2 裂隙水的补给、排泄与分布203

9.7 地下冰及其分类204

9.7.1 内成冰205

9.7.2 外成冰(埋藏冰)206

9.8 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多年冻土退化207

9.8.1 多年冻土的面积与厚度变化208

9.8.2 多年冻土深埋209

9.8.3 冻土上限附近的少冰冻土的形成210

9.8.4 连续的片状冻土中出现岛状冻土211

9.8.5 融化夹层出现211

9.8.6 热融湖塘212

9.8.7 活动层厚度变化的水文效应213

思考题214

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215

附录A 练习题222

一、思考题与练习题222

二、综合练习题231

三、部分练习题答案234

附录B 专业实验236

实验一 地下热水循环模拟实验236

一、实验目的236

二、实验装置236

三、实验方案237

四、实验成果237

实验二 海岸带咸淡水界面模拟实验239

一、实验目的239

二、实验装置239

三、实验方案239

四、实验结果241

附录C 名词术语中英文索引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