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学者文库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94902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学者文库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缘起1
1.2 留学生书写习得研究综述3
1.2.1 留学生书写习得和偏误研究成果简介3
1.2.2 留学生汉字书写质量评测研究成果简介6
1.2.3 留学生书写习得研究评述及分析8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13
1.4 本书内容的组织15
第二章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建设17
2.1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及目标17
2.2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数据规范设计18
2.2.1 字体的选取18
2.2.2 标准字数据规范设计20
2.2.3 学生字数据规范设计21
2.2.4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数据规范整体设计22
2.3 采集方案设计23
2.4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数据集合说明26
2.4.1 数据集合简介26
2.4.2 数据集合的标注及应用简介29
2.5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管理30
2.6 本章小结35
第三章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标注设计36
3.1 面向汉字书写质量评测的汉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37
3.1.1 汉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综述37
3.1.2 多层次多特征的汉字字形描述体系52
3.1.3 面向书写质量评测的汉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定义及举例58
3.2 错误类型的定义65
3.2.1 错误类型的设计原则65
3.2.2 错误类型的多人标注认知实验66
3.2.3 错误现象举例及错误类型的描述性定义77
3.3 本章小结81
第四章 汉字书写质量评测核心算法与数据库人机结合标注83
4.1 汉字书写质量评测的核心算法84
4.1.1 标准字的标注和获取84
4.1.2 学生字的表示和获取87
4.1.3 自动匹配算法87
4.1.4 预处理87
4.1.5 笔画匹配89
4.1.6 笔段匹配91
4.1.7 合法性纠正92
4.1.8 断笔合并92
4.1.9 算法总结93
4.2 汉字书写质量评测核心算法的实验93
4.2.1 笔段分割的准确率检验95
4.2.2 笔段匹配的准确率检验97
4.2.3 错误类型映射的效率检验101
4.3 本章小结106
第五章 基于书写行为数据库的留学生汉字书写习得研究107
5.1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分析107
5.1.1 关于“偏误”的说明107
5.1.2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汉字和书写者信息统计分析和说明108
5.1.3 留学生书写行为数据库的汉字字形信息统计分析111
5.2 留学生笔画使用情况的书写习得研究113
5.2.1 不同笔画数字例的笔画使用情况114
5.2.2 不同书写方式的笔画使用情况115
5.2.3 汉字圈与非汉字圈的笔画使用情况117
5.2.4 不同国籍书写者的笔画使用情况118
5.3 时间相关信息的分析120
5.3.1 时间相关的总体分析120
5.3.2 不同书写方式的时间相关分析122
5.3.3 汉字圈与否的时间相关分析122
5.3.4 不同母语书写者的时间相关分析123
5.4 时间相关的偏误分析125
5.4.1 基本观点125
5.4.2 实验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说明129
5.4.3 四类时间错误的出现频率129
5.4.4 不同书写方式下时间错误的分析130
5.4.5 不同母语的时间错误分析132
5.4.6 典型字的偏误规律134
5.4.7 书写者个人的书写时间特征分析137
5.5 本章小结13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40
参考文献145
附录152
后记172
热门推荐
- 3113538.html
- 339167.html
- 586383.html
- 918454.html
- 2177150.html
- 3790324.html
- 3095002.html
- 2518011.html
- 1292419.html
- 2574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3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9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9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0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