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市场运营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市场运营管理
  • 基思·迪金森著;刘琰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8333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市场运营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3

第1章 运营概述3

1.1前言3

1.2投资公司的组织架构5

1.2.1前台部门5

1.2.2中台部门7

1.2.3后台部门/运营部门9

1.3运营部门所涉及的关系10

1.3.1客户(外部)10

1.3.2客户(内部)11

1.3.3交易对手方11

1.3.4供应商12

1.3.5监管当局13

1.4其他业务部门13

1.5本章总结14

第2章 金融工具16

2.1前言16

2.2为什么要发行金融工具17

2.3货币市场工具18

2.3.1欧洲货币存款(Euro - Currency Deposits)18

2.3.2大额存单22

2.3.3商业票据23

2.3.4短期国债24

2.4债务工具26

2.4.1债券定义26

2.4.2债券发行26

2.4.3债券的类型和特点27

2.4.4债券的其他特点28

2.4.5债券类型29

2.4.6债券形式和利息支付30

2.4.7到期日和赎回条款31

2.4.8计算32

2.4.9应计利息33

2.4.10首期短期息票36

2.4.11首期长期息票37

2.5权益类工具38

2.5.1股权定义38

2.5.2股票分类40

2.5.3股票发行42

2.5.4定价与计算43

2.5.5地方税示例44

2.5.6披露44

2.5.7现金市场工具小结45

2.6衍生产品46

2.6.1引言46

2.6.2定义47

2.6.3衍生产品用途48

2.7场内衍生产品51

2.7.1引言51

2.7.2衍生产品交易所的作用52

2.7.3主要衍生产品交易所52

2.7.4持仓量及成交量56

2.7.5期货58

2.7.6期权64

2.7.7场内衍生产品总结71

2.8 OTC(场外)衍生产品71

2.8.1引言71

2.8.2远期73

2.8.3远期利率协议74

2.8.4互换76

2.8.5小结——OTC衍生产品80

2.9本章总结81

2.9.1金融产品概论81

2.9.2现金市场81

2.9.3衍生产品市场81

第3章 数据管理83

3.1前言83

3.2参考数据及其标准化的重要性83

3.2.1引言83

3.2.2基础证券交易84

3.3参考数据的类型86

3.3.1所需参考数据86

3.3.2所需数据——证券87

3.3.3所需数据——交易对手方与客户91

3.3.4所需数据——结算信息93

3.3.5参考数据的来源93

3.4数据管理95

3.4.1什么是数据管理95

3.4.2数据管理的方法95

3.4.3数据加工96

3.5法人实体的识别96

3.5.1背景96

3.5.2“法人实体”97

3.5.3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体系(GLEIS)97

3.5.4 LEI结构98

3.6本章总结100

第4章 市场参与101

4.1前言101

4.2市场参与者102

4.2.1零售客户102

4.2.2机构客户103

4.2.3银行117

4.2.4卖方中介机构129

4.2.5市场监管机构和市场协会131

4.3市场结构134

4.3.1引言134

4.3.2受监管市场134

4.3.3其他交易场所138

4.3.4场外交易市场139

4.4本章总结140

第二部分143

第5章 清算所和中央对手方143

5.1前言143

5.2清算与结算概述143

5.3清算所模式145

5.4中央对手方模式147

5.5中央对手方和清算所的特点149

5.6本章总结151

第6章 证券存管机构(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和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53

6.1前言153

6.2历史背景153

6.3定义156

6.3.1国内(地方/国家)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56

6.3.2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56

6.4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56

6.4.1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和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的特点156

6.4.2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的功能157

6.4.3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的变化160

6.4.4中央证券存管机构联系和互操作性163

6.5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65

6.5.1背景165

6.5.2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的特点166

6.5.3卢森堡明讯银行166

6.5.4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 Bank, EB)168

6.6交易所、结算系统和中央证券存管机构170

6.6.1美国171

6.6.2欧洲171

6.6.3世界其他地方173

6.7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协会173

6.7.1引言173

6.7.2美洲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协会(ACSDA)174

6.7.3亚太中央证券存管机构集团(ACG)174

6.7.4欧亚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协会(AECSD)174

6.7.5欧洲中央证券存管机构协会(ECSDA)175

6.7.6非洲及中东存管机构协会(AMEDA)175

6.8本章总结175

第7章 证券清算177

7.1前言177

7.2一般清算周期178

7.2.1交易捕获178

7.2.2交易丰富与验证178

7.2.3交易报告179

7.2.4交易确认与批准179

7.2.5清算指令180

7.2.6预测——现金181

7.2.7预测——证券182

7.3交易捕获183

7.3.1交易商的临时记录簿183

7.3.2交易输入信息184

7.3.3交易输出信息185

7.4交易丰富与验证186

7.5监管报告188

7.5.1背景188

7.5.2交易报告188

7.5.3交易报告机制189

7.5.4交易信息库189

7.5.5交易信息库的例子190

7.6交易确认和批准190

7.6.1交易确认书190

7.6.2交易批准192

7.7清算指令195

7.7.1指令类型195

7.7.2指令验证196

7.7.3指令匹配197

7.8预测——现金199

7.8.1引言199

7.8.2计时问题200

7.8.3现金预测方法200

7.8.4融资不确定性202

7.9预测:证券203

7.9.1引言203

7.9.2可供交割的证券204

7.9.3不可交割的证券204

7.10本章总结205

第8章 结算与结算失败管理207

8.1前言207

8.2不同类型的结算207

8.2.1全额结算208

8.2.2净额结算210

8.3 DVP(券款对付)211

8.3.1 DVP的定义212

8.3.2 DVP模型213

8.3.3 DVP的结算指令214

8.4纯券过户(Free of Payment)结算215

8.4.1纯券过户结算指令215

8.4.2结算地点216

8.4.3结算惯例216

8.5结算失败217

8.5.1结算失败概述217

8.5.2为什么交易结算失败218

8.5.3买进(Buy-Ins)224

8.5.4卖出(Sell - Outs)226

8.5.5系统性问题227

8.6转为较短的结算周期228

8.6.1背景228

8.6.2项目状态228

8.7本章总结230

第9章 衍生产品清算与结算232

9.1前言232

9.2监管变化233

9.2.1背景233

9.2.2金融稳定委员会(FSB)233

9.2.3改革要求234

9.3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合约235

9.3.1引言235

9.3.2衍生产品交易所和清算系统235

9.3.3放弃协议(Give-Up Agreements)236

9.3.4清算流程237

9.3.5保证金计算237

9.3.6初始保证金——合格资产240

9.4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产品合约241

9.4.1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产品类型241

9.4.2交易平台243

9.4.3交易信息库244

9.4.4中央对手方244

9.5非集中清算的场外衍生产品合约245

9.5.1文本记录246

9.5.2非集中清算的OTCD的处理248

9.5.3交易捕获248

9.5.4确认书249

9.5.5结算249

9.5.6抵押品251

9.5.7事件监控253

9.5.8对账253

9.6本章总结254

第三部分259

第10章 托管和托管人259

10.1前言259

10.2托管259

10.2.1什么是托管259

10.2.2证券形式260

10.2.3所有权转让——无记名证券261

10.2.4所有权转让——记名证券261

10.3持有证券263

10.3.1登记为托管人姓名263

10.3.2代理人账户263

10.3.3持有方式——总结266

10.4托管人267

10.4.1地方市场的托管267

10.4.2全球市场托管269

10.4.3欧洲市场托管275

10.5 Target2Securi ties(T2 S)277

10.5.1引言277

10.5.2欧元体系(Eurosystem)278

10.5.3 12S如何运作279

10.5.4迁移计划280

10.5.5更多信息280

10.6本章总结281

第11章 公司行为282

11.1前言282

11.2公司行为事件的类型283

11.2.1自愿或强制型事件283

11.2.2可预测或已公布事件283

11.3参与公司行为的相关方284

11.3.1基金经理284

11.3.2全球托管人284

11.3.3地方/次级托管人284

11.3.4地方中央证券存管机构(Local CSD)285

11.3.5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ICSD)285

11.3.6数据供应商285

11.3.7收/付款代理人285

11.4权利、关键日期和索赔286

11.4.1权利(Entitlement)286

11.4.2登记日(Record Date)287

11.4.3除息日(Ex - Divident Date)287

11.4.4付款日(Payment Date)288

11.4.5索赔(Claims)289

11.4.6债券的关键日期290

11.5公司行为事件处理291

11.5.1引言291

11.5.2现金股利292

11.5.3可选股票股利295

11.5.4固定利率债券息票296

11.5.5浮动利率票据(FRN)息票和利率重置298

11.5.6债券赎回301

11.5.7债券转换303

11.5.8资本化发行(送股)305

11.5.9配股(Rights Issue)306

11.5.10其他事件类型310

11.6信息流311

11.6.1引言311

11.6.2沟通问题311

11.6.3全球沟通链312

11.6.4地方沟通链314

11.6.5国际中央证券存管机构链314

11.6.6小结314

11.7公司行为的风险315

11.7.1引言315

11.7.2数据/信息获取风险316

11.7.3重置风险(Replacement Risk)317

11.7.4决策/选择风险317

11.7.5声誉风险317

11.7.6对账风险317

11.8行业举措318

11.8.1引言318

11.8.2国际证券服务协会(ISSA)318

11.8.3 Giovannini Group319

11.8.4欧洲中央证券存管协会(ECSDA)320

11.9公司治理和代理投票322

11.9.1引言322

11.9.2与股东的关系323

11.9.3代理投票324

11.9.4与优先股股东的关系325

11.9.5与债券持有人的关系326

11.9.6公司破产或破产保护326

11.9.7披露报告326

11.10预扣税328

11.10.1引言328

11.10.2双重征税问题329

11.10.3双重征税协定329

11.10.4退税330

11.11对其他部门的影响331

11.11.1引言331

11.11.2前台331

11.11.3客户332

11.11.4结算332

11.11.5证券借贷332

11.11.6对账332

11.11.7定价与估值333

11.11.8参考数据333

11.11.9小结334

11.12附录334

附录11.1公司行为事件类型334

附录11.2股票和债券的自愿和强制性事件335

第12章 证券融资336

12.1前言336

12.2证券融资类型337

12.2.1证券借贷337

12.2.2回购协议337

12.2.3售出/购回交易338

12.2.4证券融资总结338

12.3市场主体及其动机339

12.3.1引言339

12.3.2买方339

12.3.3卖方340

12.3.4融入证券填平空仓341

12.3.5融入现金以建立仓位343

12.3.6所有权临时转让343

12.3.7小结345

12.4中介机构345

12.4.1融出方与融入方的关系345

12.4.2代理类中介机构345

12.4.3委托类中介机构346

12.4.4融出方和融入方的选择346

12.5协议和指导准则347

12.5.1引言347

12.5.2证券借贷协议347

12.5.3回购协议349

12.5.4指导准则349

12.6证券借贷的生命周期350

12.6.1第一阶段:借贷交易启动350

12.6.2第二阶段:借贷交易维护354

12.6.3第三阶段:借贷交易结束359

12.6.4贷出费用360

12.7回购协议的生命周期362

12.7.1交易动机362

12.7.2回购协议类型363

12.7.3售出/购回交易366

12.7.4结算369

12.8抵押品和保证金371

12.8.1专业术语371

12.8.2抵押品类型372

12.8.3回购协议(与售出/购回交易)372

12.8.4证券借贷373

12.8.5按值交割(DBV)373

12.8.6回购风险、垫头和保证金374

12.9违约与终止条款376

12.9.1引言376

12.9.2违约事件377

12.9.3违约事件的后果378

12.10中央对手方(CCP)服务378

12.10.1引言378

12.10.2美国期权清算公司(OCC)379

12.10.3欧洲期货交易所清算公司(Eurex Clearing)379

12.10.4伦敦清算所(LCH.Clearnet)380

12.10.5卢森堡明讯银行(CBL)381

12.10.6欧洲清算银行(Euroclear Bank)381

12.11本章总结381

12.12附录382

附录12.1信用评级(长期)382

附录12.2按值交割(DBV)分类列表383

附录12.3技术供应商384

第四部分387

第13章 证券的会计处理387

13.1前言387

13.1.1会计及其作用387

13.2会计恒等式388

13.2.1主要财务报表389

13.3证券的会计生命周期392

13.3.1引言392

13.3.2交易日393

13.3.3结算日394

13.3.4价值重估395

13.4损益396

13.4.1引言396

13.4.2公允价值(市值)397

13.4.3摊余成本399

13.4.4计算惯例402

13.5衍生产品的会计生命周期403

13.5.1引言403

13.5.2场内衍生产品403

13.5.3场外衍生产品406

13.6本章总结407

13.7附录408

附录13.1新加坡股票收盘价(SGX)408

第14章 对账409

14.1引言409

14.2对账的重要性409

14.2.1内部记录与外部记录410

14.2.2所有权和托管人411

14.3对账类型413

14.3.1对账方式413

14.3.2对账——例子414

14.4对账自动化418

14.5本章总结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