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袁易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5517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36页
- 主题词:所有制(学科: 经济体制改革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所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所有制改革与中国目标经济体制的建立1
1 导论1
表1 英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年均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动7
表格目录7
表2 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运行效率的比较研究8
表4 发达市场国家国有企业投资比重变化9
表3 八大工业国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变化9
图二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后的效率变化(劳动生产率变化)10
图目录10
表5 日本国铁的改革效果11
表6 两种体制1950~1965年间效率的比较13
表8 战后苏联年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动14
表7 两种体制1965~1980年间的经济效率对比14
表9 朝鲜的所有制结构(1946~1960年)16
表10 1990~1995年间东欧各国的私有制发展(产出占GDP的%)17
表11 中国1965~1975年的所有制结构18
表13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的亏损情况20
表12 重要原材料的国家计划分配比重20
表14 公有经济两部门的产出和总要素生产力年均增长率22
表15 中国与几个国家人均GNP的比较(1992年)23
表16 1993年企业经营者(厂长、经理)的产生方式27
表17 企业经营者产生方式(%)变化30
1.2 建立中国经济目标体制的途径30
表18 中国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率32
表19 改革以来部分国有工业部门赢利率变动34
表20 1994年公有企业的经营目标35
表21 西方主要市场国家企业的平均市场化程度36
表22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38
表23 改革后的1978~1992年时期工业产值的所有制构成变化38
表24 工业所有制结构(1990~1996年)39
1.3 中国所有制改革有待研究的问题41
表25 中国企业制度自主选择度41
1.5 研究方法44
1.4 研究内容44
图三 一种投入单一产出企业的技术效率分布图示46
图四 两种投入要素和单一产出企业的运行效率47
图五 产出增长的分解50
2.1 收入分配的价值理论76
2 收入分配均等性的理论76
图六 李嘉图谷物模型86
2.2 收入分配的边际理论89
2.3 技术变革与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扩展100
图七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102
2.4 不同品质要素的收入分配109
图八 索洛的异质要素生产力112
图九 索洛的体现性技术进步与资本品品质改进115
图十 索洛不同品质资本的收入分配116
2.5 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117
2.6 非充分竞争市场结构的收入分配121
2.7 计划经济的单一要素功能分配124
图十一 垄断企业充分竞争企业资本利润率的比较124
表26 1926~1984年加拿大劳动与资本分配从额130
表27 美国1870~1984年要素分配份额131
表28 1900~1984年美国资产和业主分配份额下降的原因133
表29 1860~1984英国要素分配份额135
表30 美国、加拿大、英国劳动者素收入分配份额(%)比较135
2.8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136
2.9 分配制度变迁与收入均等性变化140
表31 不同素质劳动要素的工资区别(俄罗斯,1994年6月)141
表32 1994年俄罗斯不同性质经济的工资142
表33 俄罗斯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构变动147
表34 最有机会增加收入的群体150
表35 三国五等分收入分配数据比较151
表36 几个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的五等分数据152
表37 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五等分收入分配153
3.1 效率与所有制的关系源于所有制的利益本质155
3 效率与所有制结构关系的理论155
3.2 效率是私有制的一个重要存在依据166
表38 1929~1979年美国不同所有制部门对社会收入的贡献174
表39 美国单人业主企业状况179
表40 美国合伙制企业的地位183
表41 美国股份公司的地位184
表42 美国股份公司的经营规模185
表43 1929年美国144个最大非金融企业的股东分布186
表44 1987~1989年美国大企业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重187
表45 美国200家最大非金融企业的内部权力结构188
3.3 公有制所有制结构的效率逻辑190
表46 朝鲜的所有制类型(1946~1960年)210
3.4 所有制结构确定的一个非效率因素211
4.1 所有制结构与效率220
4 平等、效率与所有制220
表47 各所有制工业劳动力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偏离数变动226
表48 所有制工业资本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偏离数变动227
表49 国有经济四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1990~1994年)227
表50 国有工业要素年均生产率的变动228
4.2 所有制结构与收入平等232
表51 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国家规模收入比较(1970年)238
表53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及其之间人均收入差距贡献率240
表52 中国省际城乡间区域收入差异的泰尔指数240
表54 1995年和1998年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变动241
表55 各收入因子对基尼系数的贡献242
表56 自有房屋和财产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243
表57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分解244
表58 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基尼系数246
表59 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的影响246
表60 1984~1996年期间3个调查年的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增长248
表61 城镇职工收入决定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变化250
4.3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252
表62 社会主义国家收入的规模分配256
图十二 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功能分配260
5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动267
5.1 所有制结构变动的起因267
5.2 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趋势271
表63 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值的变动272
表64 国有经济与整个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的比较(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273
表65 国有经济的下降趋势(以就业比例为尺度)275
表66 集体经济所占份额的变动277
表67 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规模增长速度278
表68 非公有经济比重的变动279
表69 非公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281
表70 非公有与公有经济就业劳动力年均增长率的对比282
5.3 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特点282
表71 不同所有制经济固定资产形成速度的比较283
表73 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地区差异(1998年)285
表72 所有制结构的行业间差异(1998年)285
表74 中国南北地区所有制结构比较(1998年)286
表75 1994、1997年主要省区所有制结构变动速度比较289
表76 国有经济领域分布结构及其变动(净资产比例)290
表77 国有经济不同领域净资产年均增长速度比较291
6.1 一般生产函数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函数的估计292
6 所有制结构与经济运行效率292
表78 生产函数参数估计297
6.2 投入要素的平均价值产品和边际价值产品299
表79 1952~1999年中国经济投入要素的平均价值产品300
表80 1952~1999年中国经济投入要素边际价值产品(MVP)302
6.3 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估计303
表81 中国经济1952~1999年运行效率305
表82 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的技术效率比较306
表83 中国经济技术效率的地区间比较307
6.4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307
表84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309
表85 中国经济总要素生产率增长313
6.5 所有制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效率315
表86 四个国有行业的技术效率及其与整个经济技术效率的比较318
表87 国有经济四个行业与整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较318
表88 国有经济改革措施与企业技术效率320
6.6 所有制变动对中国经济运行效率影响的估计322
表89 不同所有制构成的技术效率323
表90 所有制结构与技术效率关系的估计324
图十三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327
7 所有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平等性328
7.1 传统体制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328
表91 传统经济时期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330
表92 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其构成331
表93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1978年)335
表94 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335
表95 1952~1977年城镇就业结构337
表96 1952~1977年城镇职工收入来源及其变化338
表97 1952~1977年城镇家庭人均收入估计339
表98 1957~1981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异340
表99 1952~1997年中国城镇国有、集体单位职工收入的泰尔指数342
表100 1949~1977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较344
表101 1952~1977年部分年份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345
表102 经济改革前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345
表103 经济改革前部分年份城乡居民消费比较347
表104 传统体制时期城乡居民财产积累比较347
表105 1978~1979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分配350
表106 中国传统体制背景中消费品的价格扭曲程度350
表107 1978~1981年农村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351
7.2 体制变革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352
表109 家庭经营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份额变化354
表108 经济改革与集体经营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354
表110 经济改革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及其结构变化356
表111 1980~1997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化357
表112 经济体制变革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动(1980~1997年)357
表113 家庭经营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动(1980~1997年)357
表114 1980~1997年中国农村居民(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分布359
表115 改革后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变化360
表116 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361
表117 1984~1996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村收入差别的贡献362
7.3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测算363
表120 1997年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364
表118 1990~1998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364
表119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泰尔I(o)指数364
表121 中国非农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365
表122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动(1978~1980年)368
7.4 经济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化370
表123 经济改革时期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总体趋势371
表124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的时期分布372
表125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变动374
表126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地区间比较376
表127 经济改革与城镇居民地区性收入差距的扩大376
表128 地区内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377
表129 不同经济类型职工货币工资及其差距380
表130 不同性质经济单位平均货币工资的地区差别(1997年)381
表131 不同性质经济货币工资均等程度的差异性(1997年)384
7.5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测算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385
表132 1990~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cy)387
表133 1990年和1994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洛伦兹分布388
表134 改革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388
7.6 经济改革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趋势390
表135 1989~1998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392
表136 1981~1998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变动趋势393
表137 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来源393
表138 1978~1997年中国居民收入的泰尔指数I(O)394
表139 1997年中国不同性质经济收入的泰尔指数I(O)396
表140 1995年中国城镇个人财产分配398
表141 1997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差异的比较398
7.7 所有制结构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平等性399
表142 1980~1998年中国所有制结构与收入分配差距401
表143 城镇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单位工资差异程度比较404
表144 非公有经济工资差距及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贡献404
表145 1910~1979年英国GNP分配408
表146 1930~1980年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份额409
表147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411
表148 发展中国家的公有经济投资与基尼系数412
表149 亚洲国家公有经济投资与收入分配差距413
8.1 平等与效率的替代416
8 收入平等与效率的替代416
8.2 效率与收入分配平等的结构模型420
8.3 中国经济运行效率与收入分配平等的替代424
表150 中国经济运行效率与收入分配的关系425
表151 中国所有制结构变量的效率、平等替代率431
表152 平等、效率与所有制结构选择433
9.1 政策的目标437
9 政策分析437
9.2 中国福利水平的变动443
表153 阿玛蒂亚·森福利指数(S)与人均实际GNP(Ry)和收入分配差距(G)的排序相关关系443
表154 中国人均GDP值的变动444
表155 1981~1998年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445
表156 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增长的速度比较446
9.3 中国所有制改革的政策选择448
表157 国有经济的边际福利453
表158 非公有经济增长的边际福利457
表159 非公有经济的边际福利递减458
表160 1981~1998年集体经济的边际福利460
表161 国有、集体经济的边际福利比较461
表162 非公有经济的边际福利463
表163 非公有经济增长与集体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464
表164 非公有经济(相对于集体经济)的边际福利变化465
表165 两种所有制改革选择的福利改进比较466
10 结论与政策建议467
10.1 现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内涵及其意义467
10.2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效率和收入效应及其政策意义469
10.3 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调整所有制结构471
10.4 政策建议473
热门推荐
- 2972110.html
- 25235.html
- 3124821.html
- 1528806.html
- 521131.html
- 594763.html
- 683615.html
- 771276.html
- 1427194.html
- 2797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2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8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9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60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3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8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