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苏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洪柏昭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2622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苏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家居读书,蓄锐待发12
第一节 少年苏洵的读书应举12
一 苏序教子12
二 “少独不喜学”16
三 首遭挫折23
四 再次铩羽28
五 对科举考试进行反思35
六 爱女八娘之死37
第二节 苏轼兄弟早年的读书生活39
一 闭户读书39
二 游乐和结婚44
三 父子际遇张方平和雷简夫46
第二章 父子兄弟,名满京师50
第一节 苏洵又一次来到汴京50
一 重到汴京的目的50
二 历访朝廷政要54
三 作《辨奸论》60
四 《权书》、《衡书》和《几策》的内容64
第二节 苏轼兄弟的中举和北宋文风的转变70
第三节 苏洵父子奔丧归蜀75
一 苏洵对程氏的悲悼75
二 苏洵不赴诏命77
三 《上皇帝书》80
第四节 举家出蜀83
一 南行唱和83
二 苏洵出任小官88
三 苏轼、苏辙再显峥嵘91
第五节 苏轼在凤翔98
一 岐梁唱和98
二 为人民做了几件好事105
三 与陈希亮、章惇的交往107
四 回京师判登闻鼓院110
第六节 苏洵之死112
一 苏洵晚年的生活112
二 苏洵的散文创作114
第三章 熙宁变法,宦海浮沉123
第一节 兄弟重返京城,政局已生变化123
一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123
二 苏辙不附和新法条例125
三 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129
四 二苏与王安石不能合作是历史的不幸131
五 《上神宗皇帝书》138
第二节 苏轼通判杭州140
一 苏辙、苏轼先后离开京城140
二 赴杭路上141
三 湖山佳胜,诗作清新144
四 “龚黄满朝人更苦”151
五 歌筵酒席,词佐清欢156
第三节 到密州做太守160
一 旅枕梦残160
二 关于蝗灾和“手实法”161
三 “不思量,自难忘”163
四 祷雨常山165
五 “老夫聊发少年狂”166
六 “超然不累于物”169
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71
第四节 徐州抗洪173
一 离密赴徐,兄弟同游173
二 紧张的抗洪斗争179
三 农村词和工业诗182
四 “苏门学士”和诗僧道潜184
第五节 “乌台诗案”188
一 曝书忆文同188
二 “拉一太守如驱犬鸡”192
三 罗织和营救194
第四章 黄州风月,赤壁波涛201
第一节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201
第二节 “惊起却回头”203
第三节 苏辙到筠州赴任205
第四节 忧患意识,悲凉心态209
第五节 临皋亭下,水光接天213
第六节 东坡居士215
第七节 赤壁唤起的哲理与诗思222
第八节 洗涤凡念,随缘自适225
第九节 学术和文艺创作的丰收230
第十节 苏轼和王安石的金陵之会233
第十一节苏辙的筠州岁月244
第五章 元祐起复,宦海再泛250
第一节 “不合时宜”的苏轼250
第二节 兄弟配合,共襄朝政252
一 苏辙上章论事252
二 “洛蜀党争”259
三 苏轼继续得罪一些大臣265
第三节 元祐前期在汴京的文化活动269
一 “西园夜饮鸣笳”269
二 题画诗的大丰收275
第四节 苏辙使辽284
第五节 苏辙在御史中丞任上288
第六节 “江山故国,所至如归”290
一 重返杭州290
二 修浚西湖292
三 浙西赈灾294
四 守杭逸事296
第七节 被贾易揪住不放300
第八节 追踪“醉翁”余韵303
第九节 扬州太守308
第十节 在汴京的最后日子311
一 再一次陷入党争中311
二 暴风雨来临的前夜316
三 元祐后期在汴京的文化活动321
四 苏辙被逐出朝323
第十一 节走马迁途类转蓬325
第六章 远谪岭南,兄弟同命332
第一节 南迁路上332
第二节 惠州岁月336
一 从合江楼到嘉祐寺336
二 太守詹范的照拂339
三 一笑泯恩仇342
四 为人民多做好事343
五 方外来访347
六 “高情已逐晓云空”350
七 白鹤新居,春睡难成355
第三节 苏辙再谪筠州360
第四节 行惠儋间364
第五节 儋、雷两州二逐客370
第六节 为提高海南文化尽力378
第七节 苏辙在循州383
第七章 日暮情怀,苍凉岁月390
第一节 汴京风雨的影响390
第二节 苏轼渡海北归392
第三节 旷世文星殒落398
第四节 苏辙的暮年岁月406
一 卜居颍滨406
二 迁居汝南410
三 复归颍昌411
第八章 文备众体,百世之师417
第一节 苏轼的文艺观点417
一 文道并重的本体论418
二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424
三 “行云流水”式的自由表现426
四 “技道两进”428
五 “胸有成竹”429
六 “身与竹化”431
七 “得之于象外”432
八 “刚健含婀娜”436
九 “短长肥瘠各有态”439
第二节 苏轼的散文创作439
一 “气盛意新”的论说文440
二 “随物赋形”的杂记文446
三 短小精致的题跋文457
四 性灵流露的书牍文464
五 骈散兼备的赋体文469
第三节 苏轼的诗词创作474
一 苏轼的诗474
二 苏轼的词479
第九章 汪洋澹泊,自是大家485
第一节 苏辙的文学观485
第二节 苏辙的散文488
一 苏辙散文概况488
二 论说文490
三 记叙文494
四 赋体文501
馀韵“三苏”的文化意义504
后记509
热门推荐
- 2718500.html
- 1947343.html
- 435659.html
- 3167769.html
- 2726158.html
- 3179805.html
- 2914575.html
- 3546855.html
- 2265470.html
- 1752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1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1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4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0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24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