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 魏娜,吴爱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968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府概述1

第一节 国家与政府1

一、国家的概念1

二、政府的概念与含义2

第二节 国家形式2

一、国家形式的概念2

二、政权组织形式3

三、国家结构形式4

第三节 政府特征与政府职能6

一、政府特征6

二、政府职能7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10

第一节 政党与政府10

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11

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领导方式13

三、多党合作制度14

四、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1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19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与机构19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21

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22

四、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3

第三节 国家元首24

一、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基本情况24

二、国家元首的产生与任期25

三、国家元首的职权25

第四节 国家军事机关、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26

一、国家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26

二、国家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27

一、什么是行政区划29

第一节 行政区划体制及其特点29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制29

二、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30

三、行政区划及其变更的审批权限31

第二节 我国的城市行政区划体制31

一、城市的类型与城市的发展31

二、城市的设市标准32

三、我国城市政府机构的设置34

第三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6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类型与级别36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情况3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37

四、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8

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与特点39

二、特别行政区自治权的内容39

第四节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39

三、特别行政区机关及其关系40

第四章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44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组成和职权44

一、中央政府的演变44

二、中央政府的组成与任期45

三、中央政府的职权46

第二节 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及演变47

一、政务院的组织机构47

二、国务院的组织机构47

三、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与新的政府机构49

四、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类别51

第三节 中央政府的领导体制54

一、政务院的领导体制54

二、国务院的领导体制54

第一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56

一、我国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56

第五章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56

二、我国地方政府的性质、地位及层次57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57

四、经济特区政府58

第二节 省级人民政府59

一、省级人民政府的范围59

二、省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任期60

三、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60

四、省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61

五、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63

第三节 地级市人民政府63

一、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范围63

二、地级市人民政府的组成与职权64

四、市领导县的行政体制65

三、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65

第四节 县级人民政府66

一、县级人民政府的范围66

二、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职权67

三、县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67

四、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68

第五节 乡级人民政府68

一、乡级人民政府的范围68

二、乡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70

三、乡级人民政府的职权71

第六章 当代中国行政监督体系与监督机制72

第一节 行政监督思想与监督体系72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监督思想72

二、我国政府的监督体系73

三、行政监督机制的产生与发展74

一、权力机关监督的含义与地位75

二、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75

第二节 权力机关的监督75

三、权力机关监督权行使的方式76

四、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途径77

第三节 司法监督77

一、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77

二、审判机关的监督78

第四节 政党的监督78

一、党的监督的基本内容78

二、党的监督的特点79

第五节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80

一、人民政协的监督80

二、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监督80

三、公民监督81

四、新闻舆论监督81

二、行政监察82

一、一般监督82

第六节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82

三、审计监督84

第七节 加强我国监督体系建设,促进监督机制的完善84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84

二、加强我国行政监督的几点构想85

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决策与政策88

第一节 决策与政府政策88

一、决策的概念与特点88

二、政府决策的特点与类型89

第二节 政府决策权力与决策领导体制91

一、党在政府决策中的权力与决策形式91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权力92

三、国务院的决策权力93

四、政府决策的领导体制94

第三节 政府决策的过程96

一、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96

二、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确定初步方案98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决策方案99

第四节 政府决策事例分析100

一、关于“一国两制”政策的制定100

二、某市关于征收城市容纳费决策的失误及其启示103

第八章 当代中国人事管理制度与政策106

第一节 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106

一、我国干部人事机构的变化与发展106

二、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党管干部107

三、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108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109

一、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与作用109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110

第九章 当代中国行政法制117

第一节 中国的行政法117

一、中国行政法调整的对象117

二、中国行政法规范的内容118

三、中国行政法的法源119

第二节 中国政府法制工作120

一、中国政府法制工作120

二、中国政府法制工作组织120

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立法121

一、中国的行政立法权限122

二、中国的行政立法程序124

三、中国的行政立法解释和行政立法监督125

第四节 中国的行政执法126

一、中国的行政执法主体127

二、中国行政执法的依据128

三、中国行政执法的手段128

第五节 中国的行政司法131

一、行政仲裁131

二、行政复议132

三、行政诉讼135

第十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对经济事务的管理138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界定与认识138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一般认识138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其转变139

第二节 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及其职能141

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机构与职能141

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机构与职能142

三、国家财政部的机构与职能143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与职能145

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145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145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146

第四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148

一、产业政策148

二、财政政策149

三、货币政策151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154

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154

一、财政管理的含义154

二、财政管理的作用155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157

一、建国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57

二、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157

三、实行“以收定支,五年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158

四、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管理体制158

五、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58

六、实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159

七、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59

八、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60

九、实行“财政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60

一、国家预算及其作用161

十、1994年至今实行的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161

第三节 国家预算体制161

二、国家预算体系及其组成162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162

四、国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163

五、国家预算的执行164

第四节 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管理165

一、财政收入及其形式165

二、国家税收166

第五节 政府财政支出168

一、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169

二、财政支出的主要类别169

三、政府投资169

四、政府采购与采购制度171

一、预算外资金及其特点174

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174

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175

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175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公共安全事务的管理177

第一节 公共安全事务管理的组织体系177

一、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178

二、公安机关的职权179

第二节 公共安全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83

一、公共秩序管理183

二、出入境管理183

三、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184

四、消防管理184

五、道路交通管理184

第三节 公安行政执法185

一、公安行政处罚的依据、种类和运用规则185

七、特种行业的管理185

六、民用危险品管理185

二、公安行政执法的程序188

三、实践中形成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工作经验191

第十三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外交事务的管理194

第一节 政府外交事务管理机构194

一、国务院194

二、外交部195

三、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6

四、国务院外事办公室196

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197

六、国务院其他部门内的外事机构197

七、驻外使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198

第二节 驻外使节和外交人员198

一、使节制度198

二、领事制度201

第三节 政府对缔约的管理20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缔约概况20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缔约的具体管理205

第四节 政府对多边外交事务的管理207

一、中国参加联合国工作的情况207

二、中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208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教育、科技事业的管理210

第一节 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管理210

一、政府教育体制的改革210

二、教育立法工作213

三、政府教育事业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215

第二节 政府对科技事业的管理217

一、政府科技工作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能217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218

附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组织机构图221

参考书目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