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纲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学理论纲要
  • 褚凤桐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0726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导 言1

——文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和教学原则1

第一章本质论1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1

第一节文学的本质1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1

艺术门类的划分1

语言艺术的特点2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3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4

三、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6

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6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9

文学的社会作用17

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21

第二节文学的特征21

文学的形象性29

文学的典型性30

第二章发展论37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37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37

一、劳动创造一切39

二、劳动产生文学40

第二节文学的发展42

一、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42

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42

社会意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46

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47

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48

二、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49

——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49

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9

批判继承与革新创造52

第三章创作论55

——创作过程和体裁、种类55

第一节文学的创作过程55

一、创作的过程是作家认识生活和表现55

生活的过程55

创作过程的思维形式55

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59

二、典型化的过程是创造典型形象的过程64

典型化的涵义64

典型化的规律64

典型化的过程65

典型化的方法77

第二节文学的体裁、种类78

一、诗歌79

诗歌的特征79

诗歌的分类85

散文的特征88

二、散文88

散文的分类89

三、戏剧文学93

戏剧文学的特征93

戏剧文学的分类96

四、小说99

小说的特征99

小说的分类100

电影艺术的特征102

五、电影文学102

电影文学的基本特征105

六、说唱文学107

说唱文学的特征107

说唱文学的分类108

第四章作家论111

——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111

第一节作家修养112

一、知识修养112

知识修养的实践基础112

拥有渊博的书本知识113

知识修养与文学创作115

二、思想修养117

作家的思想修养117

思想修养的内容118

思想修养与创作120

三、艺术修养121

艺术修养的意义121

艺术修养的内容122

艺术修养的途径125

第二节创作方法127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127

二、创作方法与世界观128

世界观支配和制约创作方法128

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131

三、创作方法类型133

现实主义及其特征133

浪漫主义及其特征138

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141

第三节风格、流派145

一、艺术风格145

艺术风格的涵义145

艺术风格的形成146

艺术风格的“三性”148

二、文学流派150

文学流派的性质150

文学流派的形成151

文学流派的意义154

第五章作品论158

——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158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58

一、内容与形式的涵义158

文学作品的内容158

文学作品的形式160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61

内容决定形式161

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162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164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构成167

一、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167

文学作品的题材167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171

二、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177

文学作品的结构177

文学作品的语言180

第六章鉴赏论191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191

第一节文学欣赏192

一、文学欣赏的性质192

文学欣赏的涵义192

文学欣赏的性质192

二、文学欣赏的过程196

感受、联想和体验196

理解与审美判断197

再创造的精神活动198

三、文学欣赏的特点198

审美的认识活动202

四、文学欣赏的意义203

欣赏中的共鸣现象203

发挥文学社会作用207

第二节文学批评210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210

文学批评的涵义210

文学批评的性质210

评论作家和作品213

二、文学批评的任务213

指导创作和欣赏214

三、文学批评的标准216

思想性和艺术性216

真、善、美的统一220

四、文学批评的原则222

贯彻“双百”的方针222

实行“三看”的原则224

具体分析的方法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