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侗族百年实录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侗族百年实录 下
  • 《侗族百年实录》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062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54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1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侗族百年实录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综述 吴永清 吴万源1

风情揽胜25

通道侗族“莎岁”祭祀经历记 吴万源25

忆杨姓侗族抬太公的活动 杨良友31

会同历史上的款组织 杨运干 梁自顺34

侗族“补拉”文化溯源 石佳能37

侗家祭奠礼 姚国栋48

侗族“不落夫家”婚俗 石佳能52

头卯迎娶 龙玉成57

“永定风规”碑的由来 陈远卓61

清代锦屏侗族的婚俗改革 姚炽昌65

嫁女·伴嫁 李万增70

侗家孝堂婚 姚世模74

天柱石硐的“玩山”龙正荣78

榕江三宝侗族“打三朝”见闻 杨灿琼85

侗乡坳会采风记 尹贯贤88

扫阳春 姚国栋91

乡客 粟金广 粟家清94

侗家斗牛 龙玉成98

侗族节日文化述略 石佳能101

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款词 邓敏文 杨进铨111

“七十二寨”的侗歌 吴国春117

晚寨侗族琵琶歌 吴国春122

侗歌之乡——小黄 李田清125

伴嫁歌几种唱法 龙玉成130

古代女英雄的颂歌——《嘎萨岁》 邓敏文 杨进铨134

千姿百态芦笙舞 李万青138

新街芦笙场 甘明141

侗族傩戏咚咚推 李怀荪 吴声146

侗族曲艺——君 普虹153

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 晏晓明157

独特的侗族服饰 张柏如164

侗族的银饰 姚世模169

侗家酒文化 吴玉春172

侗家婚筵酒俗 姚国栋176

难忘侗乡“合拢饭” 杨旭方180

“七十二寨”的腌鱼 吴国春183

新晃苦茶 姚耀东186

芷江侗乡“太婆茶” 彭凤炎189

芷江侗家“节骨茶” 杨必坤 杨如意192

奇异迷人的九寨风情 陆景川194

“斗鸟”之乡 杨顺东199

文化纵横207

五十年的历史,空前的变化——通道侗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吴万源207

侗族研究回顾 向零218

贵州省、黔东南州侗学会的筹备和成立 姚源金 傅安辉222

繁荣学术的侗学研究会 张人位229

侗学研究在国外 杨权231

略谈湖南会同侗族 吴万源278

会同侗族的历史和文化 张民288

城步侗族的历史和文化 吴万源293

新晃境内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汤宗悟299

锦屏亮江河青铜器出土记 吴恒武304

从《侗族简史简志合编》到《侗族简史》 张民307

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侗族卷的编辑出版 张人位311

新编《新晃县志》出版前后 吴树春311

《芷江县志》编纂始末 向国双319

我写《龙大道传》 陆景川324

《侗族文学史》问世前后 邓敏文329

侗族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吴宗源332

侗族文学学会十年记 吴培生336

侗族文学、文化活动亲历记 杨通山340

湖南侗族民间文学的调查与整理 吴万源349

贵州侗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出版 龙玉成353

搜集、翻译、出版侗族民间文学的回顾 杨通山356

中芬两国学者对侗族民间文学联合考察纪实 吴浩360

我对侗族款词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吴浩365

我对侗款的搜集整理 杨锡372

浅谈侗族文化的精粹——侗族大歌 杨权375

《侗族大歌》出版前后 龙玉成380

侗族女声大歌蜚声巴黎艺术节 冀洲383

我校把侗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 王华兰387

侗歌进入艺术院校纪实 杨宗福391

侗戏始祖的调查与认定 普虹395

侗族文学史上的丰碑——《珠郎娘美》 邓敏文 杨进铨401

《珠郎娘美》到《秦娘美》的前前后后 龙玉成407

龙胜侗戏和侗戏改革回顾 杨金邦411

《丁郎龙女》演出侧记 张勇415

参加国际民间舞蹈比赛的侗舞《漂布》 吴培生419

出访非洲演出的《薅秧鼓舞》 吴培生422

在中南海演出侗族歌舞 杨色菲424

参加第五届侗族文艺会演纪实 李声誉428

高硐侗族芦笙谱及“芦笙乐板”发现记 张勇431

侗族语言的调查与侗族文字的创制 张人位437

侗族文字的试验推行 张人位442

忆侗文推广 杨光杰445

通道侗汉双语文教学 杨锡448

侗语进入高等学府 郑国乔452

芷江侗乡扫盲的经历 姚茂珍460

随同日本民俗学专家赴侗乡考察纪实 刘芝凤463

随挪威大使考察黔东南侗族文化 陆景川468

随同叶大年院士考察怀化及侗乡纪实 石佳能475

宣恩晓关侗族鼓楼 陈宏林 姚祖瑞479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的确定和修缮 胡光华482

芷江受降纪念坊复修记略 江柏永486

程阳桥修复目击记 吴世华495

姚复?修建侗家凉桥 姚绍潘502

创建八十多年的天柱民族中学 龙涵桢504

地处万山侗乡的中国汞都的兴衰 朱晓东509

清水江流域早期的林业工人 王宗勋515

芷江民族首饰业 张盛坤520

玉屏箫笛 郑新斌524

思州石砚 黄透松530

梅山教与梅山虎匠 梁开训533

耶稣教传入龙胜侗乡 吴继超536

侗乡竹艺在非洲 李盛国538

新晃百年匪患的根除 姚耀东545

革命斗争555

“联英会”会首乾善统跟随贺龙闹革命 乾癸芝等555

土地革命斗争中的杨清轩 杨玉斋561

田嘉敏与晃县的农民运动 杨长光567

唐伯赓与芷江的农民运动 唐光皓571

红军长征过龙胜侗区 伍户斌575

我所知道的抗日救国军 姜锡枢578

杨国雄和他领导的地方抗日队伍 杨运权586

忆会同侗乡子弟六次自动从军抗日 何水山591

南明游击队 全德衡596

我亲历的黔东事变 欧昌义607

民国时期玉屏十二保抗兵斗争 潘国钧614

回忆党领导下的龙胜第一次武装暴动 陆德高 陈衣620

桂北龙胜游击队 陈衣627

广西龙胜县东北解放区人民政府建立的回忆 陈衣632

民族武装斗争生活的回忆 莫虚光639

匪“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覆灭 王香远653

从江顶洞侗族剿匪自卫队 梁文保659

活跃在湘桂边区的通道防匪大队 姚荣义663

惯匪姚大榜被围歼记 杨建培668

转交中央人民政府李济深副主席给杨标亲笔信的回忆 莫虚光673

民族区域自治681

忆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芷江 吴可垣681

中央民族访问团指导龙胜成立自治县 石本忠686

忆中南湘西兄弟民族访问团访问靖州侗寨 吴三麟690

中央访问团关于晃县侗族的调查材料 中央访问团692

解放从江县 建立新政权 陆华瑞698

解放初我们是怎样巩固县乡政权的 梁旺贵702

新晃侗族成分认定及自治县的成立 张人祥705

贵州玉屏的侗民族成分认定 黄家千711

芷江侗族自治县的设立 吴可禄718

芷江侗族源流考察回忆 吴万源722

湖北鄂西侗族考察记 吴万源726

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筹备和成立 梁旺贵733

建立黔东南自治州的经过 傅文正738

我任通道侗族自治县首任县长的前前后后 吴通行754

我在侗乡工作的难忘岁月 苏玉琪762

我在芷江工作的回忆 杨序岩768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四十年成就辉煌 王正福773

新晃侗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蒲师梅787

芷江侗族自治县十年县庆工作纪实 石佳能793

全国民族自治县第一部法规的制定 吴万源805

恢复粟裕大将侗族成分前后 吴美亮 李一西809

下册821

当代新貌821

胡锦涛同志视察锦屏记 王家模821

忆胡耀邦同志视察侗乡玉屏箫笛厂 黄家千828

发挥三江区位和资源优势 建立开放型山水特色经济 胡江耀832

艰苦奋斗四十年 民族经济大发展 石希欣843

“湘西明珠”新晃城 杨正胜848

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发展变化 姚源光854

继往开来 再谱新篇——改革开放中的芷江侗族自治县 杨长国859

最得意的探索与实践——回忆锦屏县林业体制改革 刘植坤866

锦屏林业改革十年 单洪根874

锦屏“三八”林场的创建与发展 姜锡枝885

阴沉木——黔东南林区的重大发现 单洪根890

忆会同林业的发展 杨运干894

芷江粮食生产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吴可禄900

玉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见闻 刘泽木905

新晃卷烟厂的变迁 吴树春909

新晃民族皮鞋厂的创建和发展 彭志明914

忆湘黔铁路芷江段通车 吴可禄914

枝柳铁路过侗乡 黄敬玫920

玉屏侗乡公路建设见闻 吴宗英923

八昼夜修通瓢平公路纪实 吴绍业926

忆会同县第一批林区公路的修建 尹立宽930

修建春阳滩电站的回忆 杨远标933

朗江水电站修建始末 侯良卓939

玉屏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亲历记 杨其鑫946

新晃旧城改造纪实 陈通才950

话说新旧靖州城 吴裕柏954

五十年代一所培养侗族干部的学校 吴万源959

新晃第一批侗族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姚廷如964

玉屏教育实现“两基”纪略 洪嵘 吴继明969

希望工程在侗乡 覃爱民973

新晃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杨忠权976

靖州侗乡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丁继月 梁经安980

共产党为侗乡人民送“瘟神” 刘乃忠984

我所知道的靖州卫生事业的发展 王先培991

靖州侗寨改水 王先培 王承藻991

侗族体育健儿展雄风 申阳生998

占里——一个自古自觉控制人口增长的侗寨 吴佺新1001

通道旅游开发的起步 吴祥雄1011

侗族农民专家在卢旺达 江中国1020

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之一龙大道 陆景川1029

人物春秋1029

追忆栗裕同志 刘华清 张震1054

走出侗寨的将军 杨德忠1063

侗族将军曹玉清侧记 吴树春1067

辛亥革命前后的杨勉之 杨绍文1076

回忆大革命时期第十军军长王天培 王天锡1078

回忆李世荣将军 张岳奇1094

北伐时期的侗籍将领杨毓棻 杨荣柱1100

我所知道的杨胜治军长 杨师谦1104

王一知的革命生涯 向国双1108

侗族优秀共产党员王定一 陆景川1114

坎坷的历程 战斗的人生——回忆三叔公陈贡章 陈远卓1118

侗族抗日爱国将领梁直平先生 梁柏丽1126

侗族巾帼英烈——贺琼 唐菊生1129

我与故乡——芷江 杨伯涛1133

黎平振文义学的主要创办人石国华先生 *石正芳1148

宣恩侗族名师姚复旦 姚源汉 姚祖瑞1151

杨汉辉与私立洪达中学 龚白忱1157

我记忆中的王先平 陈长恒1162

可亲可敬的龙贤昭 龙玉成1169

回忆陈基义 陈衣1174

侗族州长吴邦建同志几件事 石荣乾1182

通道“侗王”粟昌福 吴万源1188

不平坦的道路 苗延秀1196

长留珍爱在人间——回忆侗族著名作家苗延秀 莫虚光等1205

难忘的一位好领导、好学者——我和杨昌嗣同志的五次见面 杨进铨1211

当代黎平首任侗族县长冯兴谟 黄承贞1216

侗戏鼻祖记趣 杨进铨 邓敏文1224

聪慧善辩—歌师 邓敏文 杨进铨1228

现代侗戏大师吴居敬 过伟1232

“杉木王”——王佑求 陆景川1236

献身侗乡镇街工业的侗家汉子 张良伞1254

侗族农民企业家罗星旺 杨昌良 姚茂森1258

踏遍青山人未老 侗乡行医寿百年 吴定元1261

刺绣能手吴四妹 姚祖瑞1262

尽心尽力的“打工”者——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序顺 王道臻 杨健1268

侗族第一位女副省长龙超云 陈乐基1274

胸怀全局大事 情系各族人民——侗族市长吴宗源同志事略 王建荣1276

我所知道的杨志一先生 刘芝凤1281

我所知道的侗族诗人——柯原 朱壁贵1287

皓首教书匠 不忘侗乡情 吴廷栋1293

我的革命活动和教研生涯 陈衣1298

鼓楼情结 冼光位1307

侗族民俗学家——林河 张劲松1313

皓首笔耕砚不涸 杨思藩1319

走出溪洞 探求学问 邓敏文1323

从侗族女歌手到领导干部 石廷荣1327

当代榕江首任侗族县长石世雄 龙见霖1332

“桥县长”蔡文坤 陈大昌1337

新建风雨桥和鼓楼的高手姚荣义 吴万源1340

侗族名医吴继恩 吴晋1346

侗族龙氏接骨术与其传人龙开娥 萧成纹1351

我为民族传歌编戏 梁普安1353

愿做山乡画眉鸟 普虹1358

我的文学翻译经历 粟周熊1366

难忘那段当外交官的岁月 粟周熊1376

侗族企业家王声云 董大光 孙碧琼1382

我的创业之路 吴作俊1390

我是怎样掌握侗乡雕龙绝技的 蒲长生1394

知识青春献国防 战略导弹阵地拼搏忙 石修志1398

附录1411

侗族地区名胜景观1411

侗族知名人士1452

大事记1500

后记 本书编委会15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