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种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种群学
  • 王伯荪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1593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种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植物种群学的定义和名称1

二、植物种群学研究的对象2

三、植物种群学的内容2

四、植物种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

五、植物种群学发展简史4

第二章 种群结构8

一、种群数量8

二、种群年龄结构9

三、种群性比15

四、基株与构件17

五、种群密度18

六、种群高度19

七、种群盖度23

八、种群多度27

九、种群优势度27

第三章 种群动态31

一、生活周期31

二、种群统计39

(一)生命表和生殖表39

表列生命表39

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生殖表42

图解生命表43

(二)生殖价48

(三)生殖与生长间资源分配额49

(四)生存曲线和死亡曲线50

(五)Leslie矩阵与Lefkovitch矩阵53

三、种群增长57

(一)世代重叠增长模型58

指数增长模型59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60

崔启武-Lawson增长模型63

(二)世代不重叠增长模型65

四、种群波动67

五、种群调节72

(一)密度相关与逆密度相关73

密度相关73

逆密度相关76

几种观点77

(二)自然稀疏79

自疏和他疏现象79

密度与植物个体重量的关系81

第四章种群分布85

一、传播86

二、分布与生境梯度88

三、分布类型90

四、分布格局92

(一)分布格局类型92

随机分布92

均匀分布93

集群分布93

嵌式分布94

(二)分布格局直观判定94

(三)分布格局模型95

二项分布95

普阿松分布95

奈曼A型分布96

负二项分布97

Thomas的双重普阿松分布97

带零的普阿松分布98

带零的对数分布99

普阿松-二项分布99

(四)聚集强度的测度100

丛生指数100

扩散指数101

负二项分布参数k及k—1102

Tayfor的幂法则102

平均拥挤103

聚块性指标104

(五)格局分析105

(六)分布格局测定的取样枝术110

(七)频度与种群格局的关系112

五、分布与适应114

(一)趋同适应116

生活型116

拟以态120

(二)趋异适应122

生态型122

生态变种反应126

渐变群与生态渐变群126

生态种128

第五章 种群生态132

一、生态位132

(一)生态位定义发展概况133

(二)生态位宽度135

以Simpson指数的倒数为指数135

Shannon-Wiener指数136

Hurlbert指数137

相似性百分率137

加权生态位测度138

(三)生态位重叠138

MacArthur和Levins指数139

相似性百分率140

Morisita相似性指数141

Hurlbert指数141

(四)物种多度分布的生态位假说144

对数常态分布假说144

随机生态位边界假说145

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146

(五)与生态位有关的其它一些概念148

二、种间关系149

(一)单惠共生151

(二)原始协作153

(三)互惠共生154

菌根155

固氮共生157

动物传粉159

喜蚁植物161

(四)捕食162

捕食类型164

捕食模型170

(五)非共生175

植物与分解者间的他感化学作用176

植物间的他感化学作用177

植物与草食者间的他感化学作用179

(六)竞争181

各种竞争定义181

竞争类型183

竞争发生部位185

获取竞争存在证据的方法185

竞争排斥原理187

竞争模型189

三、种间联结198

(一)种间联结的概念198

(二)种间联结的测定200

数据整理200

种间联结的测式202

(三)种间联结图形表达206

四、生态对策210

(一)r对策和K对策211

r对策者212

K对策者213

(二)两边投注对策216

(三)以胁迫*和干扰程度划分生态对策类型216

竞争对策216

耐压对策217

杂草对策218

第六章 种群遗传219

一、种群遗传基础219

(一)等位基因及其频率220

(二)基因型与表现型223

(三)座位状态与杂合性224

(四)多基因遗传225

二、Hardy—Weinberg定律226

三、亚种群229

四、交配方式231

(一)随机交配231

(二)选型交配231

(三)近亲交配233

五、突变237

(一)突变率237

(二)等位基因频率变化238

六、基因流239

(一)迁移239

(二)杂交240

(三)渐渗杂交241

(四)多倍体241

七、自然选择242

(一)概念242

(二)不同等级水平的选择244

配子选择244

合子选择245

组群选择248

(三)选择与突变248

(四)选择与基因流动249

八、随机遗传漂变250

(一)遗传漂变的规律性250

(二)遗传漂变与突变255

(三)遗传漂变与迁移255

(四)遗传漂变与近交256

(五)有效种群数量256

九、多基因性状分析259

(一)多基因性状类型259

(二)多基因性状变异分析260

(三)多基因性状座位个数估计262

(四)遗传力262

(五)利用亲属间相似性数据计算狭义遗传力267

十、人工选择268

十一、选择模式271

第七章 种群进化273

一、物种概念274

二、生殖隔离机制278

(一)时间隔离279

(二)生境隔离279

(三)习性隔离279

(四)结构隔离280

(五)配子不亲和性280

(六)杂种不活280

(七)杂种不育281

三、物种形成281

(一)遗传因素282

异域物种形成82

同域物种形成283

近域物种形成283

基因突变284

染色体突变284

杂种形成284

多倍体286

(二)生态因素286

(三)时间因素287

(四)植物与动物在物种形成上的差异288

四、种群遗传与进化288

(一)突变与进化289

(二)重组与进化289

(三)选择与进化291

(四)遗传漂变与进化292

五、进化模式293

六、高级分类单位进化293

七、协同进化294

八、性状停滞296

九、种群灭绝297

一、参考文献299

二、名词、术语汉英文对照表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