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论
  • 王晓华,王喜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8989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基本理论1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说明2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2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3

(三)人力资源开发4

(四)人力资源配置5

(五)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5

二、人力资源思想渊源及其基本理论8

(一)早期人力资源理论8

(二)人力资源理论的评述12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15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评述21

三、人力资源开发及其主要开发形式24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客体24

(二)健康投资: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25

(三)教育投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26

四、人力资源投资分析28

(一)人力资源投资的概念、内容及其特点28

(二)人力资产投资主体与人力资产产权31

(三)人力资源投资风险33

(四)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对策36

五、人力资源投资与教育供求分析50

(一)人力资源投资与教育供求分析50

(二)教育供求及其三种典型的供求结构53

六、人力资源价值计量55

(一)人力资源价值含义及影响因素56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62

(三)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的评价与改进设计77

(四)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82

七、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配置84

(一)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原则和内容84

(二)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供求分析85

(三)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分析87

第二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89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89

(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合理开发人力资源90

(二)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91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地区发展的关系93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科教、社会发展的关系96

四、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98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99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力资源竞争挑战与机遇102

五、民族地区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105

(一)树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以优秀人才和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战略思想105

(二)充分借鉴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经验,突出经营者“人力资本”的特殊价值106

(三)要把重点放在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上107

(四)制定与民族地区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108

(五)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109

第三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10

一、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10

(一)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情况111

(二)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情况117

(三)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结构情况及流动情况120

(四)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121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33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情况133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情况140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情况及使用效益情况143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47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52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情况153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情况159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结构情况分析162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65

四、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75

(一)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情况176

(二)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情况181

(三)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情况及使用效益情况184

(四)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87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95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数量情况195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情况198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情况及使用效益情况199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201

第四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208

一、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209

(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9

(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210

(三)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提升民族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保障210

(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调整民族地区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211

二、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优势与劣势分析212

(一)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势212

(二)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劣势212

三、民族地区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3

(一)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更新人才资源开发观念213

(二)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216

四、构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体系217

(一)创建人才施展才华的事业机制217

(二)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机制218

(三)营造心情舒畅的文化关系氛围219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219

五、民族地区人才开发战略的保障与措施220

(一)思想认识到位220

(二)组织领导到位221

(三)资金投入到位222

(四)政策措施到位222

(五)围绕产业搭建平台223

(六)依托项目聚集人才224

第五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对策分析225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225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问题分析228

(一)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228

(二)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流动性差229

(三)“孔雀东南飞”现象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232

(四)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233

(五)企业家队伍弱小、经营与管理类人才奇缺235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236

(一)调整人才结构重点培养专门人才236

(二)柔性管理高级人才资源共享238

(三)改善和营造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242

(四)建立科技人才库全方位储备人才247

第六章 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250

一、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1

(一)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251

(二)民族教育是推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251

二、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53

(一)教育状况总体落后253

(二)教育结构不合理255

(三)人力资本投资少,投资渠道单一256

三、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对策分析257

(一)加快实现民族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力度257

(二)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260

(三)把民族地区教育摆在“十一五”教育规划的重要位置261

(四)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261

(五)加快发展职业教育262

(六)重点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264

(七)在全国开展“对口扶贫支教工程”,支援民族地区中小学265

第七章 加强民族地区的人才培训266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266

(一)依托人力资源开发267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268

(三)人力资源在民族地区开发中的优先地位270

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272

(一)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基本状况272

(二)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开发的对策276

三、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279

(一)提高民族地区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意义与要求279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几点思考281

四、企业管理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84

(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285

(二)延边龙井市企业科技专门人才队伍建设287

五、民族地区人才回流机制的构建290

(一)人才回流的途径与回流机制290

(二)人才回流机制的建立291

第八章 科技进步与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294

一、高科技人才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294

(一)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总要求295

(二)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是民族地区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296

(三)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需要296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96

(一)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的滞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97

(二)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现象比较严重298

(三)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不足298

三、新时期民族地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目标和方向298

(一)建立一支能担当重任的领导干部队伍299

(二)培养一支能担当跨世纪经济发展任务的企业家、生产经营和管理专家的人才队伍299

(三)培养一支跨世纪的科技带头人队伍299

四、加速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300

(一)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300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303

(三)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304

(四)制定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305

(五)拓展融资渠道,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多方融通资金307

第九章 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311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11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312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需要312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313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13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314

(一)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314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及制度体系315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316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成因316

(一)生活贫困,人口素质普遍较低317

(二)人力资本相对量多,绝对量偏少318

(三)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尽合理318

四、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策319

(一)实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320

(二)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存量322

(三)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24

五、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实证分析——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实证分析325

(一)大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325

(二)劳动力转移或输出的原因327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329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332

第十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创新336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区别336

(一)对人的认识不同337

(二)重视程度不同337

(三)管理方法不同337

(四)基本职能不同338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状338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339

(二)现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制度分析341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激励竞争制度分析343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弊端及成因分析344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344

(二)造成上述制度缺欠的主要原因353

四、构建适合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55

(一)从安排就业到鼓励企业355

(二)从东部城市导向到关注民族地区特色356

(三)从单一计划管理到全方位的服务358

参考文献360

后记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