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基础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学基础导论
  • 刘介民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613647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国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基础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一、国学的兴起和国学热1

二、国学的主要内容和学科3

三、国学的价值和现代意义4

四、国学的治学和研读方法6

第一章国学的名称与内涵1

一、国学的观念与实质1

二、国学的范畴与分类4

第二章儒家7

孔子8

一、人生哲学与理想人格10

二、教育是生命的学问13

三、政治哲学与历史演化16

四、《大学》、《中庸》、《论语》19

孟子30

一、人性论:心灵的研讨30

二、修养论:养浩然正气32

三、仁政说:民贵君轻论35

四、道德教育:明人伦物理38

五、《孟子》、《礼记·学记》、《礼记·乐记》40

荀子47

一、人性观:性恶论47

二、礼是核心思想50

三、天有自然法则52

四、知识论之解说54

五、心理学与劝学57

六、《荀子》62

第三章道家65

老子65

一、天地之宗,道统万物66

二、道法自然,自然无为67

三、绝仁弃义,道体虚无69

四、道家的人生哲学72

五、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76

六、道教及《太平经》、《老子》78

庄子86

一、知也无涯的知识论86

二、至乐无乐的人生哲学91

三、“全生葆真”的修养论94

四、“死生如昼夜”的生死观98

五、政治理想和哲学追求101

六、《易经》、《庄子》102

第四章墨家110

墨子110

一、爱心充溢的政治理想110

二、“尚天”、“崇鬼”的宗教观念116

三、勤俭实用与主张非乐118

四、道德教育的原则和美德119

五、墨者的认识论和逻辑120

六、《墨子》125

第五章法家127

一、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法128

二、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31

三、极权主义的法治思想134

四、争于气力的人生哲学136

五、融法、术、势为一体的法制137

六、《韩非子》140

第六章佛家143

一、佛教的产生及其发展143

二、般若涅槃的基本观念145

三、佛教传入的演变轨迹150

四、宗派林立,创立三宗152

五、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56

六、《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158

第七章阴阳家163

一、阴阳五行观念的源起163

二、黄老道家与阴阳五行169

三、易学与星占术170

四、风水、卜居、相术173

五、《邹子》176

第八章纵横家177

一、纵横鼻祖鬼谷子179

二、乱世枭雄苏秦、张仪180

三、长短纵横术主父偃182

四、纵横家的学术价值183

五、《鬼谷子》、《战国策》185

第九章名家189

一、名家及其核心理念189

二、惠施的“合同异”191

三、公孙龙的“离坚白”194

四、《公孙龙子》197

第十章兵家198

一、孙武与《孙子兵法》199

二、《素书》与文韬武略202

三、奔袭的骑兵李世民203

四、神机妙算的刘伯温204

五、《孙子兵法》205

第十一章农家206

一、以农为本假托神农氏206

二、传统农家思想的形成209

三、四象、人力与天时210

四、农家思想中的主体意识211

五、《神农》213

第十二章杂家215

一、杂家的特征及代表作216

二、杂家的思想内容218

三、杂家的历史地位219

四、《吕氏春秋》220

第十三章经学224

一、经学的意义和兴起225

二、经学派别与价值取向229

三、经学的兴盛和流变231

第十四章史学240

一、史的意义和分类241

二、正史:纪传,政书245

三、编年:编年体,纪事本末249

四、国别体史书251

五、目录、史评与学术史253

第十五章子学257

一、子学特质及学术使命258

二、诸子命名与各家渊源261

三、诸子蜂起与百家争鸣266

四、诸子思想差异之原因270

第十六章集学274

一、《楚辞》275

二、别集、总集276

三、诗文评论281

四、史学评论285

第十七章玄学、理学288

一、玄学的特征及思想渊源288

二、玄学之内涵与代表人物290

三、理学之内涵与代表人物293

四、朱熹的理学体系296

五、宋明理学之派系298

第十八章义理学303

一、《尚书》、《诗经》303

二、“三礼”、《春秋》、“三传”307

三、《孝经》、《尔雅》315

第十九章考据学320

一、目录学、图书馆学、版本学321

二、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325

三、文字学、声韵学、训话学328

第二十章词章学332

一、诗学、词学、曲学332

二、文章学、小说学337

三、俗文学341

第二十一章经世学344

一、经世致用的一般特点345

二、经世致用的文化渊源352

三、通往近代新学的桥梁354

结论:国学的现代生命律动358

一、国学在当今世界学术界的地位360

二、国学的现代性与社会的现代化362

三、国学的基本观念是“生命律动”365

参考书目368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