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都平原第四纪断裂及其活动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成都平原第四纪断裂及其活动性
  • 付小方,梁斌,李海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50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1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27页
  • 主题词:第四纪地质-地质断层-构造活动性-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成都平原第四纪断裂及其活动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项目来源1

二、主要目标任务1

三、主要研究内容2

四、以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2

五、项目工作开展完成情况及主要成果概述5

第一章 区域自然经济地理概况8

第一节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交通8

第二节 地形地貌9

第三节 河流水系10

第四节 气候与降水11

第五节 社会经济概况1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述12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12

第二节 现今地质构造格局及分区特征14

第三节 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及单元划分16

一、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划分的依据与命名16

二、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及单元划分16

三、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单元特征18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25

第一节 区域岩石及地层物性特征25

一、岩石地层密度特征25

二、地层及岩石磁性特征27

三、白垩系、第四系电性特征30

第二节 区域物探异常特征31

一、区域重力异常特征31

二、航磁异常特征32

三、成都平原电测深地电断面异常特征34

第三节 物探推断的第四系及深部地质构造特征36

一、电测深成果推断的第四系结构特征36

二、据地震资料推断的震旦系—侏罗系自流井组顶部地质构造特征37

三、地学断面图显示的深部地质结构特征40

第四节 电测深推断的隐伏断裂构造41

一、电测探推断的隐伏主干断裂41

二、电测深推断的次级隐伏断裂46

第五节 重磁资料推断的断裂构造48

一、断裂构造在重磁异常图上的主要标志特征48

二、推断的断裂构造48

第四章 成都平原新生界地质特征51

第一节 新生代堆积物的划分与对比51

第二节 埋藏型新生界堆积特征51

一、上新统大邑砾岩(N2d)55

二、下更新统(Q1 p )56

三、下—中更新统(Q1-2 p)58

四、中更新统(Q2 p)59

五、上更新统(Q3 p)60

六、全新统(Qh)61

第三节 出露型第四系堆积特征61

一、岷江及沱江水系出露型第四系61

二、古青衣江水系出露型第四系64

第五章 成都平原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66

第一节 活动性断裂探测方法与应用66

一、氡气测量法66

二、GPR法68

第二节 成都平原周边的主要活动断裂69

一、安县—灌县断裂带69

二、龙泉山断裂带75

三、蒲江—新津断裂带79

第三节 成都盆地中的主要隐伏活动断裂81

一、大邑—崇州、竹瓦铺—彭州—什邡和绵竹隐伏断裂带81

二、新津—成都—德阳隐伏断裂带87

三、德阳—金堂隐伏断裂89

第四节 GPR对隐伏活动断裂的探测与验证90

一、都江堰市GPR和地震弹性波探测90

二、竹瓦铺(花园)、新津北东、广汉隐伏断裂氡气异常峰值带GPR探测97

第六章 成都地区地震安全性分析100

第一节 成都地区的历史地震100

一、历史地震的概略统计100

二、成都市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104

第二节 成都地区中强震预测的主要依据104

一、地震周期性、重复性及构造类比104

二、地震的长短轴效应105

三、场地盆地效应105

第三节 成都地区地震安全性分析106

一、成都平原具中强震发生的构造地质条件,但龙门山构造带对地应力和地震波的积累和传播,具有阻挡和减缓作用107

二、成都平原新生代沉积基底中发育的顺层滑脱层,可降低区域应变能的积累和释放强度107

三、龙门山地震地质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对成都平原可造成较大危害108

四、在成都市主要辖区及其周边地区,已发生的和潜在的中强地震主要沿新近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活动断裂分布108

第四节 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的建议110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开展城市立体地质调查110

二、对成都平原区活动断裂精确定位111

三、加强龙门山抬升剥蚀与成都平原下降沉积的耦合关系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111

四、进一步完善成都平原及龙门山地区地震监测网建设,坚持以预防为主,实行长期监测与临震快响应相结合111

五、城镇和重大工程建设,必须避开活动断裂,并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建筑质量112

六、大力普及地震和防御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的防震减灾素质,完善防震抢险和自救的设施和装备112

后记113

主要参考文献116

名词索引1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