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研究
  • 刘莉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0631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儒家-文化研究-山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孔子回车 流风余韵1

第一章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源和流变5

第一节 三晋文化: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源5

一 三晋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5

(一)以河东为中心的古人类文化6

(二)以传说为记载的古先贤文化8

二 儒家文化:三晋文化的发端者10

(一)特点鲜明的文化派别11

(二)别样风采的儒家文化16

第二节 子夏后学: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流变18

一 三晋儒家之代际传承19

(一)儒家之代际传承19

(二)儒家代际传承中之三晋儒家27

二 三晋儒家之思想文化30

(一)儒家之思想文化30

(二)儒家思想文化中之三晋儒家思想文化34

第二章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兴起和分化36

第一节 儒学兴起和分化中之三晋儒家36

一 儒学兴起和分化之文化脉理36

(一)儒学的兴起:孔子及其学术贡献37

(二)儒学的分化:“儒分为八”及其思想特点48

二 三晋儒家之学术贡献54

(一)春秋战国时期之三晋思想文化55

(二)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学术贡献59

第二节 子夏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60

一 子夏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61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61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62

二 子夏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63

(一)本体论:“学以致其道”64

(二)工夫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65

(三)发用论:西河学派67

三 子夏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69

(一)学术地位:开创修习儒学的“道问学”之风采69

(二)文化价值:倡导“学以致其道”的人格论价值71

第三节 荀子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72

一 荀子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72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72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74

二 荀子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76

(一)本体论:性恶论77

(二)工夫论:虚壹而静82

(三)发用论:知通统类84

三 荀子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86

(一)学术地位:“外王”之学的学术传承86

(二)文化价值:“由学致圣”的精神价值87

第三章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独尊和变异90

第一节 儒学独尊和变异中之三晋儒家90

一 儒学独尊和变异之文化历程91

(一)儒学的独尊: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学化92

(二)儒学的变异:韩愈及儒家道统的复兴99

二 三晋儒家之学术贡献105

(一)汉唐时期之三晋思想文化105

(二)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学术贡献108

第二节 王通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109

一 王通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109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109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111

二 王通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113

(一)本体论:以性制情113

(二)工夫论:穷理尽性116

(三)发用论:河汾之学118

三 王通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121

(一)学术地位:“三教可一”开儒、佛、道融合之先河121

(二)文化价值:学无常师惟道所存之师道观123

第三节 柳宗元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125

一 柳宗元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125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125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126

二 柳宗元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128

(一)本体论:顺天致性129

(二)工夫论:周乎志与周乎艺133

(三)发用论:文以明道135

三 柳宗元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138

(一)学术地位:古文运动之于儒学复兴的价值138

(二)文化价值:顺天致性的自然主义教育价值140

第四章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复兴和终结143

第一节 儒学复兴和终结中之三晋儒家143

一 儒学复兴和终结之文化变迁143

(一)儒学的复兴:以理学思想发端为起点144

(二)儒学的终结:以启蒙思想兴起为始点151

二 三晋儒家之学术贡献153

(一)宋元明清时期之三晋思想文化154

(二)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学术贡献172

第二节 孙复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182

一 孙复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183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183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185

二 孙复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186

(一)本体论:倡道统187

(二)工夫论:明经典189

(三)发用论:兴教化191

三 孙复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193

(一)学术地位:《春秋尊王发微》之学术传承193

(二)文化价值:“不惑传注”之治学精神194

第三节 郝经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196

一 郝经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196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197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198

二 郝经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200

(一)本体论:心统理气200

(二)工夫论:存心定情201

(三)发用论:期于有用202

三 郝经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204

(一)学术地位:“用夏变夷”之学术观204

(二)文化价值:“文化中国”之认同观206

第四节 薛瑄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208

一 薛瑄思想文化的历史概述209

(一)生平及学术活动209

(二)贡献及学术论争210

二 薛瑄思想文化的逻辑体系212

(一)本体论:明理复性213

(二)工夫论:知性知天215

(三)发用论:践履重行217

三 薛瑄思想文化的价值传承218

(一)学术地位:实践之儒开实学新风218

(二)文化价值:河东学派守师道传承220

第五节 傅山的思想文化与价值传承222

一 傅山思想文化之一:反奴儒 倡个性222

二 傅山思想文化之二:反讲学 倡实学226

三 傅山思想文化之三:反经典 倡子学228

第五章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31

第一节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特点231

一 务实与权变: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兴起和分化232

二 守本与兼容: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独尊和变异235

三 承继与拓新:三晋儒家思想文化之复兴和终结238

第二节 三晋儒家思想文化的价值244

一 社会教育价值:基于三晋儒家思想文化 营造向上向善社会文化244

二 学校教育价值:立足三晋儒家思想文化 构建高等教育文化资本248

结语 儒学风韵 恩泽三晋253

参考文献255

后记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