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家庭经营 走向分工经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家庭经营 走向分工经济
  • 罗必良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2664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农业-家庭经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家庭经营 走向分工经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农业家庭经营:决定机理2

一、土地“均分”的制度传统2

二、“分散化”的赋权特征3

三、农业特性与家庭分散经营4

第二节 农业规模经营:面临的问题6

一、现实格局及其难境6

二、理论主张及其偏差8

三、政策导向及其偏差11

四、“农地规模经营论”:不彻底的解释14

五、规模经营的本质:分工经济17

第三节 产权细分、农业分工与家庭经营拓展25

一、产权细分:基本的制度逻辑25

二、农业分工:未来的路径选择28

第二章 文献评述:农业经营制度及其争论32

第一节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同的表述与比较32

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背景与历史前提32

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97年)36

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制(1998—2007年)39

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社会化多元服务体系(2008年至今)43

第二节 农业的家庭经营:历史作用及其争论46

一、从共识到质疑46

二、对若干问题的甄别49

三、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的相容性52

第三节 家庭经营与统分结合:分工维度的理解54

一、农业经营体制:制度潜力与适应性转型54

二、农业家庭经营:现代农业的重要制度资源57

三、重构“统分结合”:分工参与及合约联结60

第三章 理论梳理:农业家庭经营及其可拓展性63

第一节 农地产权:家庭经营的内在必然性63

一、社会演化:从共同经营到家庭经营64

二、法律规制: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66

三、心理建构:农户的农地心理所有权及其强化68

四、进一步的讨论69

第二节 变迁逻辑:家庭经营的历史必然性71

一、逻辑线索:监督成本与农业经营方式选择71

二、制度演化:从共有共耕到国家佃农74

三、历史经验:农业家庭经营的必然性82

第三节 家庭经营的现实格局及其外延可变性84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现实特征84

二、一个现象:农业家庭经营外延的可变性89

三、农业家庭经营的本质特征及其决定逻辑102

第四节 家庭经营的可拓展性:卷入分工的超边际分析109

一、农户专业化与分工经济110

二、农户卷入分工的均衡分析112

三、农业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含义116

第四章 分析视角:产权细分—分工交易—合约匹配118

第一节 从斯密定理、杨格定理到科斯定理118

一、从斯密定理到杨格定理118

二、从新古典主义到新兴古典分工经济学120

三、科斯定理对分工理论的拓展:交易成本决定专业化程度123

四、资源特性、行为能力、产权安排与交易装置125

第二节 农业特性、产权细分与分工交易的决定机理127

一、农业性质、产权细分及其分工含义128

二、农业分工特性及其交易费用逻辑131

第三节 农业家庭经营:分工、交易与合约匹配137

一、农业市场组织与中间服务组织的合约匹配逻辑137

二、两个分析维度:行为能力与交易特性144

三、交易特性、行为能力与家庭经营的合约匹配150

四、家庭经营的合约匹配:分析框架及其理论模型154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对产权与分工的反思155

一、产权决定分工抑或分工促进产权细分155

二、产权分工边界的决定机理:两种边际交易费用的权衡159

三、小结:产权细分、劳动分工、市场容量与合约匹配164

第五章 实证分析Ⅰ:农户参与纵向分工与合约匹配166

第一节 纵向分工与可外包性:机理及测度167

一、机理与假说167

二、可外包性的测度170

三、计量分析173

四、小结175

第二节 交易特性与农户外包行为的决定177

一、分析维度:交易费用分析范式178

二、数据、指标与统计描述180

三、计量结果及分析182

四、小结184

第三节 身份特征、外包合约与农户的服务可得性184

一、分析维度:社会资本理论185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187

三、计量分析189

四、小结196

第四节 交易特性、行为能力与农户外包合约选择198

一、分析路径:一个整合198

二、数据、模型与测度199

三、计量分析200

四、小结207

第六章 实证分析Ⅱ:农户参与横向分工与合约选择209

第一节 纵向分工对横向分工的依赖性210

一、问题的提出210

二、理论逻辑分析211

三、两类分工的相互关联性:超边际分析214

第二节 农户的横向分工与专业化:测度与比较226

一、农户经营:从多样化转向专业化226

二、横向分工:农户专业化水平测度232

三、农户种植的横向分工:影响因素及其比较234

四、农业参与横向分工:行业生产特性的影响241

第三节 农户行为能力与横向专业化249

一、横向分工:一个2×2的理论模型249

二、资源禀赋、行为能力与农户横向专业化252

三、行为能力、交易特性与农户横向专业化258

第四节 横向专业化与合约选择263

一、横向专业化与农地租约选择:行业比较263

二、横向专业化与产品合约选择:行业比较272

第七章 实证分析Ⅲ:两类规模经营及关联性匹配281

第一节 家庭经营、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282

一、逻辑起点282

二、逻辑线索1:要素匹配、生产成本与两类规模经营283

三、逻辑线索2:要素匹配、交易成本与两类规模经营290

第二节 要素匹配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294

一、分析的起点294

二、分析维度与推论296

三、计量分析1:农地转入与经营规模扩大300

四、计量分析2:规模农户的生成逻辑304

五、进一步的讨论308

第三节 交易成本约束与服务规模经营310

一、分析的起点310

二、分析维度与推论311

三、计量分析:模型选择与估算314

四、进一步的讨论320

第八章 发展趋势:家庭经营卷入分工323

第一节 制度评价的基本逻辑324

一、观念与制度:简要的说明324

二、社会观念与主流观念325

三、制度目标、制度构建与制度响应326

四、制度响应及其评价:产权制度的社会认同327

第二节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评价329

一、历史评价: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329

二、分类评价:家庭承包制度与家庭经营制度334

三、微观评价: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计量分析336

第三节 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已有的试验及其评价343

一、制度目标及其评价基准343

二、已有的试验:典型模式及其比较344

三、面临的约束:农地流转抑制351

第四节 重要的方向:分工、交易与运行机制365

一、农地经营权的迂回交易:拓展科斯定理365

二、家庭经营的扩展空间:卷入分工及其匹配图景369

三、崇州的“农业共营制”:案例分析及其启示372

四、一种可自我实施的机制设计380

参考文献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