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小兵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461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179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学科性质3
一、学科定位3
二、学科名称4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6
第二节 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10
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10
二、目标语11
三、习得与学习11
四、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14
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任务和类别16
一、性质16
二、任务16
三、国内汉语教学类别17
第四节 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20
一、语言学20
二、心理学23
三、教育学25
四、神经生理学26
五、社会语言学28
六、跨文化交际学31
思考与练习34
本章参考文献34
第二章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36
第一节 教学法36
一、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36
二、传统教学法37
三、人本主义教学法42
四、交际型教学法44
五、创新型教学法48
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50
第二节 课堂教学51
一、备课与编写教案52
二、讲述与倾听技能57
三、提问与讨论技能59
四、非语言表达技能63
五、表扬与批评技能65
六、课堂组织与管理67
七、板书与多媒体70
思考与练习72
本章参考文献73
第三章 第二语言习得75
第一节 第一语言的作用与对比分析75
一、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与流派76
二、对比分析的内容与程序77
三、对比分析的不足与发展80
四、汉外对比分析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83
第二节 偏误分析85
一、偏误分析的作用85
二、偏误分析的步骤87
三、偏误类别与原因89
四、偏误分析在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92
第三节 中介语及其发展过程95
一、中介语95
二、中介语的变异97
三、二语习得的自然发展途径99
第四节 输入、输出与互动104
一、自然情景下的输入与互动104
二、课堂情景的输入与互动106
三、输入、输出和互动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108
第五节 学习者个体差异111
一、年龄与性别112
二、智力与语言能力113
三、认知方式114
四、态度与动机115
五、个性与情感过滤115
六、成功语言学习者的特点116
第六节 学习和学习者的策略117
一、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117
二、学习策略119
三、交际策略124
第七节 语言习得模式和语言普遍性假说126
一、监控模式126
二、文化适应模式127
三、信息处理模式127
四、竞争模式128
五、语言普遍性假说129
思考与练习138
本章参考文献139
第四章 教学资源建设和运用145
第一节 纸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145
一、教材分类145
二、教材编写150
三、教材使用158
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162
一、国内外汉语学习网站建设状况163
二、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和作用165
三、汉语学习网站的建设166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167
五、网络资源的使用169
思考与练习170
本章参考文献170
附录 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网站171
第五章 语言测试和成绩分析173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性质和目的173
一、测试与评估173
二、语言测试的基本要素174
三、语言测试的目的174
第二节 语言测试的类别175
一、分散测试和综合测试175
二、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176
三、分班测试和学能测试176
四、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177
五、常模参照测试和标准参照测试177
六、诊断测试177
第三节 语言测试的原则与方法178
一、语言测试的原则178
二、语言测试的方法180
第四节 测试成绩分析185
一、描述分数集中性的统计指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185
二、描写分数离散性的统计指标——方差、标准差、全距和四分位间距187
三、测试成绩的标准化188
四、百分位188
五、试题分析189
思考与练习189
本章参考文献190
第六章 汉语传播与教学简史19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汉语传播191
一、汉语在东亚、东南亚的传播191
二、汉语在西方的传播199
三、华人移民和华文教育202
四、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的汉语教学20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汉语国际教育205
一、初创阶段205
二、巩固和发展阶段207
三、恢复阶段208
四、蓬勃发展阶段209
五、跨越式发展阶段215
思考与练习220
本章参考文献220
中编 语言要素和文化教学225
第七章 语音教学225
第一节 语音介绍225
一、语音的含义225
二、语音的属性225
三、语音单位227
四、汉语语音228
第二节 语音教学的原则230
一、目标明确230
二、汉外对比232
三、循序渐进233
四、足量的操练实践234
第三节 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236
一、教学方法236
二、语音难点的教学242
思考与练习245
本章参考文献245
第八章 词汇教学246
第一节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246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246
二、词汇教学的目标246
第二节 词汇的控制247
一、词汇量的控制247
二、词汇等级的控制248
三、词汇重现率的控制249
四、复用式和领会式词语的控制249
五、词汇控制的途径250
第三节 词汇教学的重点250
一、虚词250
二、近义词、多义词、多音词251
三、用法特殊的词语、容易混淆的词语252
四、成语、习语和其他固定词组252
第四节 词汇教学的原则253
一、浅显讲解253
二、精讲多练253
三、及时总结253
四、反复练习254
第五节 词汇教学的环节和技巧254
一、展示生词255
二、解释词义及讲解用法257
三、词语练习和检查方法263
思考与练习265
本章参考文献266
第九章 语法教学267
第一节 语法的含义和类别267
一、语法的含义267
二、语法的类别268
第二节 汉语语法的特点272
一、词序和语序重要272
二、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274
三、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274
四、狭义形态少277
五、特殊的动词结构277
六、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279
第三节 语法教学的原则279
一、语法教学的目的279
二、语法教学的内容和语法项目的选择281
三、语法点的排列次序282
第四节 语法教学的方法287
一、情景化教学287
二、生成式教学287
三、对比教学289
第五节 语法点的教学技巧292
一、语法点的展示292
二、语法点的讲解294
三、语法点的练习296
思考与练习298
本章参考文献298
第十章 汉字教学300
第一节 汉字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300
一、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300
二、汉语与汉字的特殊关系决定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301
第二节 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302
一、“对外”的特点302
二、对成人的教学特点302
第三节 汉字教学的原则303
一、汉字教学的目的和要求303
二、汉字教学的内容304
三、汉字教学中的几个顺序关系305
四、以部件为中心的汉字教学306
第四节 课堂教学技巧309
一、展示汉字的技巧309
二、教授汉字的技巧311
三、练习汉字的技巧312
思考与练习313
本章参考文献314
第十一章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316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316
一、中国人交往文化的基本特点316
二、几种中外交往习俗的具体对比318
三、非言语交际320
四、社交用语324
第二节 价值观和文化325
一、价值观和道德标准325
二、历时文化和共时文化326
第三节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327
一、文化教学的内容327
二、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328
三、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329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30
第五节 总结331
思考与练习331
本章参考文献332
附录 美国外交学院《汉语能力标准·文化》332
下编 语言技能课教学337
第十二章 汉语综合课教学337
第一节 汉语综合课的性质和特点337
一、汉语综合课的性质337
二、初级汉语读写课的特点338
三、中高级汉语精读课的特点339
第二节 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原则340
一、语音教学341
二、汉字教学342
三、词汇教学344
四、语法教学347
第三节 综合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353
一、教学环节353
二、课堂教学方法357
思考与练习367
本章参考文献367
附录 《实用汉语课本》第四十三课教案368
第十三章 口语课教学372
第一节 口语教学原则372
一、“i+1”原则372
二、交际化原则373
三、个性化原则375
四、精讲多练原则376
第二节 口语教学环节378
一、导入环节378
二、课文处理环节379
三、语言点练习环节382
四、自由表达环节383
思考与练习384
本章参考文献385
附录 教案设计386
第十四章 听力课教学391
第一节 听力课课型特点391
一、语音输入和可懂输入391
二、重现主打课语言点,适量学习语言知识393
三、培训听力技能394
四、强化语音输入形式398
第二节 听力课的课堂教学399
一、听力课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步骤399
二、听力教学要注意的几点问题404
思考与练习405
本章参考文献406
附录 教案设计407
第十五章 阅读课教学410
第一节 阅读者是如何阅读的410
一、词频和语境410
二、句子理解410
三、篇章理解411
四、图式与推论411
第二节 阅读课教学的性质和特点412
一、阅读课的性质412
二、阅读课的特点413
第三节 阅读课总体教学要点和方法414
一、课文处理414
二、技能训练部分的处理415
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416
第四节 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419
一、讲解词汇的方法420
二、词汇练习的方法421
第五节 如何解决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422
一、增加参与感,加强师—生、生—生互动423
二、增加信息输入量,结合文化知识学习423
三、增加输出机会423
四、合理安排阅读节奏424
第六节 报刊阅读课424
一、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特点425
二、报刊阅读课的教学原则426
三、报刊阅读课的教学技巧427
思考与练习428
本章参考文献429
附录 教案设计430
第十六章 写作课教学433
第一节 对写作教学的认识433
一、写作教学的“难”433
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435
第二节 写作教学原则436
一、实用性的原则436
二、联系性原则437
三、渐进性原则438
四、互动性原则439
五、操作性的原则439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方法440
一、写前指导440
二、写作练习442
三、作文讲评443
第四节 教材使用的方法444
一、对使用的写作教材要有大致的了解444
二、有选择地使用教材的内容445
三、取长补短地使用教材446
四、从论文、工具书中寻找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范例446
思考与练习446
本章参考文献447
附录 教案设计448
热门推荐
- 1895160.html
- 712764.html
- 3464898.html
- 2045493.html
- 2518974.html
- 414560.html
- 3034785.html
- 677103.html
- 2061400.html
- 12372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4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6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3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