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电产品出口国际认证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4969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机电-工业产品-认证(地点: 世界 学科: 手册) 工业产品-机电-认证(地点: 世界 学科: 手册) 认证-工业产品-机电(地点: 世界 学科: 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电产品出口国际认证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彩页目录1
1.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S LABORA TORIES INC.(UL)1
10.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质检中心10
2.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CSA)REXDALE(TORONTO)实验室2
3.德国莱茵技术监督协会TUV RHEINLAND3
上篇 产品安全认证3
第一章 产品质量认证及其发展3
1.1.1 定义3
1.1.2 基本概念3
第一节 认证的涵义3
1.2.2 认证的发展4
第二节 认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
1.2.1 认证的起源4
4.摩迪—托特拉普西安检验有限公司MOODY—TOTTRUP XIAN INSPECTIONCORPORATION LIMITED CHINA4
5.华信技术检验有限公司5
1.2.3 认证的形式5
1.3.1 贯彻标准的重要手段6
1.3.2 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6
1.2.4 组织机构6
第三节 实行质量认证的意义和作用6
6.中国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6
1.3.3 指导消费者购买安全可靠的产品7
1.3.4 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7
1.3.5 全球范围内消除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7
7.航空质量认证中心7
1.4.1 概述8
8.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8
1.4.2 国外实施安全认证的概况8
第四节 安全认证是质量认证的重要环节8
9.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9
2.1.1 法律、法规依据9
第一节 安全认证的依据9
第二章 安全认证的实施9
2.1.2.3 国家标准10
2.1.2.1 国际标准10
2.1.2 技术依据——标准和技术规范10
2.1.2.2 区域标准或团体标准10
11.广州家用电器检测站广州分马力电机检测站广州电器附件检测站11
12.电子工业安全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12
2.2.1.1 型式认可的内容及要求12
2.2.1 型式认可12
第二节 安全认证的主要内容12
2.1.3 合同依据12
13.广播电视产品检测站13
14.上海电子仪表质量审核所14
2.2.1.2 受试样品的描述记录与检验报告14
15.国家电动工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5
2.2.1.3 型式认可证书与CB测试证书15
16.上海市电机技术研究所国家商检局电气绝缘热老化认可实验室16
17.中国航空轮胎机轮刹车试验中心17
2.2.2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与抽样试验18
18.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8
19.机械工业部机床电器质检苏州分中心19
20.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
21.国家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1
2.3.4.3 检验机构申诉处理程序22
22.杭州盾牌链传动(集团)公司22
23.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苏州阀门厂23
2.2.3.2 监督复查的频度24
24.襄樊星火轴承有限公司24
2.2.3.1 监督复查的内容与要求24
2.2.3 监督复查24
25.广东新会电机厂25
2.2.3.3 监督复查的结果及处理25
26.深圳粤宝电子工业总公司26
27.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27
28.中山市无线电总厂28
第三节 安全认证机构及其职能28
2.3.1 认证机构28
29.湖北汽车齿轮厂29
30.深圳中机实业开发中心30
2.3.2 检验机构30
31.中国湖北五金工具集团公司31
2.3.3 检查机构31
2.3.4 申诉机构31
2.3.4.1 IECEE/CB体系的申诉委员会32
2.3.4.2 国家级申诉委员会32
第四节 申请安全认证的程序33
2.4.1 一般程序33
2.4.2 国内企业简化程序34
第三章 国际和国外主要认证机构和实验室39
第一节 国际性组织39
3.1.1 IELEE简介39
3.1.1.1 IEC—IECEE的领导机构39
3.1.1.2 IECEE和CB体系39
3.1.1.3 IECEE的组织机构40
3.1.1.4 CB体系和CB测试证书40
3.1.1.5 CB公报43
3.1.1.6 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及其CB实验室43
3.1.1.7 IECEE安全认证的动向和做法44
3.1.1.8 对出口企业的建议45
3.1.2 IECQ简介46
3.1.2.1 IECQ的组织机构46
3.1.2.2 IECQ管理的产品和规范48
3.1.2.3 制造商批准以及鉴定批准和能力批准49
3.1.2.4 IECQ的标志和合格产品注册登记50
3.1.2.5 指导文件50
3.1.2.6 IECQ全权成员国之一——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51
3.1.2.7 申请IECQ认证的程序53
3.1.2.8 特殊认证56
3.1.2.9 最近的发展情况56
第二节 区域性组织57
3.2.1 OECD农业委员会拖拉机试验规则组织简介57
3.2.1.2 我国参加OECD组织的情况57
3.2.1.1 OECD及其农业委员会57
3.2.1.3 OECD认证的作用58
3.2.1.5 OECD拖拉机官方试验标准规则发展简史和现状61
3.2.1.4 OECD拖拉机官方试验标准规则简介61
3.2.1.6 规则的操作方法63
3.2.2 欧洲的标准化机构和认证机构CEN、CENELEC和EOTC简介64
3.2.2.1 CENELEC与CEN64
3.2.2.2 CEN/CENELEC和欧洲标准64
3.2.2.3 欧洲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66
3.2.2.4 欧洲的统一认证工作及EOTC68
第三节 国家认证机构70
3.3.1 美国UL简介70
3.1.1.1 概述70
3.3.1.2 组织机构和业务范围71
3.3.1.3 基本服务73
3.3.1.4 申请认证的基本程序74
3.3.1.5 UL标志的组成要素及UL标签的订购与控制75
3.3.1.6 跟踪检验77
3.3.1.7 数据交换合作的实施79
3.3.1.8 UL加入IECEE的CB体系后的联系方法80
3.3.2 美国ASME法规钢印许可证简介80
3.3.2.1 概况80
3.3.2.2 简史81
3.3.2.3 NB和授权检查师81
3.3.2.4 制造厂的责任81
3.3.2.5 ASME法规的主要内容81
3.3.2.6 ASME法规许可证钢印82
3.3.2.7 申请程序82
3.3.2.8 钢印许可证有效期85
3.3.2.9 美国有关机构地址85
3.3.3 加拿大CSA简介86
3.3.3.2 组织机构86
3.3.3.1 概述86
3.3.3.3 CSA认证检验服务的范围89
3.3.3.6 快速申请服务90
3.3.3.4 CSA提供的服务类别90
3.3.3.5 申请认证的基本程序90
3.3.3.7 CSA认证标志的适用范围91
3.3.3.8 跟踪检验92
3.3.4 英国的主要电工产品认证机构简介93
3.3.4.1 英国认证制度概况93
3.3.4.2 BEC及其授权的三个机构93
3.3.4.3 英国短路试验协会(ASTA)认证服务部94
3.3.4.4 英国标准化协会质量保证部(BSI—QA)96
3.3.4.5 英国电工认证局(BEAB)98
3.3.5 德国VDE—P测试及认证院简介99
3.3.4.6 英国电缆认证服务处(BASEC)99
3.3.5.1 VDE与VDE—P100
3.3.5.2 VDE—P的检测认证范围和标志100
3.3.5.3 VDE—P的认证程序102
3.3.5.4 申请VDE—P标志注意事项104
3.3.6 德国TUV简介104
3.3.6.1 概述104
3.3.6.2 任务105
3.3.6.3 业务范围105
3.3.6.4 德国莱茵技术监督协会(TUV RHEINLAND)简介106
3.3.6.6 GS标志107
3.3.6.5 申请GS、CE、TUV认证标志的程序107
3.3.6.9 中国大陆经TUV RHEINLAND和中国商检总公司考核认可的从事TUV认证测试的实验室名单110
3.3.6.8 TUV RHEINLAND亚洲集团办事处联系地址110
3.3.6.7 认证后的工厂检验和跟踪服务110
3.3.7.1 概况111
3.3.7 法国UTE简介111
3.3.7.4 LICE(法国电工中心实验室)112
3.3.7.3 认证步骤112
3.3.7.2 认证范围及要求112
3.3.7.5 申请法国标志注意事项113
3.3.8 意大利IMQ简介114
3.3.8.1 概况114
3.3.8.2 申请IMQ标志的步骤115
3.3.8.3 测试115
3.3.8.4 业务范围116
3.3.8.5 工厂审查116
3.3.8.6 申请IMQ标志注意事项117
3.3.9 荷兰KEMA简介118
3.3.9.1 概况118
3.3.9.2 申请KEMA标志的程序119
3.3.9.3 申请KEMA标志注意事项120
3.3.9.4 KEMA的新发展121
3.3.10 日本JMI简介122
3.3.10.1 概况122
3.3.10.2 JMI、JET和JCII122
3.3.10.3 JMI的业务范围122
3.3.10.4 申请JMI标志注意事项123
3.3.11 瑞典SEMKO简介124
3.3.11.1 概况125
3.3.11.2 SEMKO的业务范围125
3.3.11.3 申请SEMKO标志注意事项126
3.3.12.3 申请SA标志的程序127
3.3.12 澳大利亚SA简介127
3.3.12.1 概况127
3.3.12.2 标志127
3.3.13 新加坡SISIR简介128
3.3.13.1 概况129
3.3.13.2 申请SISIR标志的程序129
3.3.14 韩国KAITECH简介129
3.3.15 马来西亚SIRIM简介130
3.3.16 国外主要船级社简介134
3.3.16.1 船级社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134
3.3.16.2 英国劳埃德船级社134
3.3.16.3 法国船级社135
3.3.16.4 挪威船级社135
3.3.16.5 德国劳埃德船级社136
3.3.16.6 日本海事协会136
3.3.16.7 美国船级社136
4.1.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概况137
第一节 IEC标准简介137
4.1.2 IEC标准137
第四章 世界主要安全标准简介137
4.1.3 IECEE体系中使用的IEC标准138
4.1.4 查找和使用IEC标准应注意之点138
4.1.5 IEC标准的结构和特点142
第二节 美国MIL标准简介143
4.2.1 美国军用标准的一般情况143
4.2.2 美国军用标准中的安全标准144
4.2.3 MIL标准的查询方法145
第三节 机械安全标准及机械安全标准化机构简介146
4.3.1 欧洲共同体机械安全标准的制订情况146
4.3.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机械安全标准编制情况147
4.4.2 特点149
4.4.1 概况149
第四节 美国UL标准简介149
4.4.3 UL标准的使用和收集149
第五节 加拿大CSA标准简介170
4.5.1 概况170
4.5.2 范围171
4.5.3 特点171
下篇 质量体系认证197
第五章 ISO9000系列标准概述197
第一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产生与发展197
5.1.1 产生背景197
5.1.1.1 何谓ISO9000系列标准197
5.1.1.2 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197
5.1.1.3 ISO与TC176201
5.1.2.1 《2000年展望》的主要内容203
5.1.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发展概况203
5.1.2.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体系的未来发展204
第二节 ISO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和适用范围208
5.2.1 合同环境与非合同环境的基本概念与区别208
5.2.1.1 基本概念208
5.2.1.2 合同环境与非合同环境的区别209
5.2.2 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用途210
5.2.3 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相互关系210
5.2.4 ISO9000系列标准的应用程序210
第三节 ISO9000系列标准与TQC213
5.3.1 ISO9000系列标准与TQC的宗旨213
5.3.2 ISO9000系列标准与TQC的相同点213
5.3.3 ISO9000系列标准与TQC的不同点214
第四节 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与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14
5.4.1 贯彻“以质取胜”战略的需要214
5.4.2 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15
5.4.4 推动成套设备出口的重要措施216
5.4.3 指导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方向216
5.4.5 建立和规范服务体系的基本准则217
5.4.6 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7
第六章 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219
第一节 基本质量术语219
6.1.1 质量术语标准ISO8402—86简介219
6.1.2 关于质量的定义219
6.1.3 几个重要质量术语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22
6.1.3.1 质量方针222
6.1.3.2 质量管理222
6.1.3.4 质量保证223
6.1.3.3 质量控制223
6.1.3.6 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224
6.1.3.5 质量体系224
6.2.1 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和要求225
第二节 质量体系要素225
6.2.1.1 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225
6.2.2 质量体系要素的含义及其构成226
6.2.3 质量体系要素226
6.2.3.1 管理职责226
6.2.1.2 对质量体系的要求226
6.2.3.2 质量体系原则227
6.2.3.6 采购质量228
6.2.3.3 经济性——质量成本230
6.2.3.4 营销质量234
6.2.3.5 设计和规范质量234
6.2.3.7 生产质量240
6.2.3.8 生产过程的任制240
6.2.3.9 产品验证242
6.2.3.10 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242
6.2.3.11 不合格的控制243
6.2.3.12 纠正措施244
6.2.3.13 搬运和生产后的职能245
6.2.3.15 人员246
6.2.3.14 质量文件和记录246
6.2.3.16 产品安全和责任247
第三节 质量保证模式248
6.3.1 质量保证模式标准248
6.3.1.1 质量保证模式的含义248
6.3.1.2 质量保证模式的用途248
6.2.3.17 统计方法的应用248
6.3.2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的比较249
6.3.2.1 主要特点的比较249
6.3.2.2 内容的比较250
6.3.3 两类标准的比较251
6.3.3.1 标准的性质251
6.3.3.2 体系要素的数量251
6.3.3.3 体系要素的内容252
6.3.3.4 两类标准的联系252
6.3.4 质量保证模式的体系要素253
6.3.5.1 选择依据255
6.3.5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的选择255
6.3.5.2 选择程序256
6.3.6 剪裁原则256
6.3.7 质量保证模式的体系要素的证实257
第七章 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58
第一节 建立质量体系的程序258
7.1.1 体系建立的程序258
7.1.2 组织准备259
7.1.2.1 制定规划259
7.1.2.2 分层培训259
7.1.3 要素分析259
7.1.3.1 确定质量方针260
7.1.3.2 分析环境261
7.1.3.3 评价要素261
7.1.3.4 选取要素262
7.1.4.1 分配质量职能262
7.1.4 文件编制262
7.1.4.4 编制体系文件263
7.1.5 体系建立263
7.1.5.1 编制体系建立实施计划263
7.1.4.3 编制指导性文件263
7.1.4.2 编制文件明细表263
7.1.5.2 组建组织结构264
7.1.5.3 发布体系文件264
7.1.5.4 配备资源264
第二节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264
7.2.1 质量手册的编制264
7.2.1.1 质量手册的含义264
7.2.1.3 质量手册的类型265
7.2.1.4 质量手册的编写265
7.2.1.2 质量手册的作用265
7.2.1.5 质量手册的组成266
7.2.1.6 质量手册的管理267
7.2.2 程序文件的编制267
7.2.2.1 程序文件的内容268
7.2.2.2 程序文件的举例268
7.2.3 质量计划的编制271
7.2.4 质量记录的编制271
7.2.4.1 质量记录的概念271
7.2.4.2 对质量记录设计的要求271
7.3.1 人员培训272
第三节 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运行272
7.2.4.3 质量记录举例272
7.3.3 信息反馈273
7.3.2.2 协调273
7.3.2.1 试运行273
7.3.2 组织协调273
7.3.4 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和评审274
7.3.4.1 质量体系审核274
7.3.4.2 质量体系评审275
第四节 企业领导在质量体系实施中的职责275
7.4.1 明确领导职责的必要性275
7.4.2 企业领导层的职责276
7.4.3 企业中层领导的职责276
第八章 质量体系认证278
第一节 外部质量体系审核278
8.1.1 质量体系认证的由来278
8.1.2 质量体系认证发展的现状278
8.1.3 质量体系审核类型283
8.1.4.1 英国标准协会质量保证部284
8.1.4 质量体系评审机构284
8.1.4.2 加拿大标准协会质量管理协会285
第二节 质量体系注册程序291
8.2.1 质量体系注册的申请291
8.2.1.1 注册申请的提出291
8.2.1.2 注册申请的审查291
8.2.2 质量体系文件的审查291
8.2.3 审核准备292
8.2.3.1 制定审核计划292
8.2.3.2 制定核查表292
8.2.4 企业质量体系审核293
8.2.4.1 首次会议(见面会)293
8.2.4.2 现场检查294
8.2.4.3 审核组内部会议294
8.2.6.1 跟踪审核295
8.2.4.4 末次会议(总结会)295
8.2.5 编制审核报告295
8.2.6 注册、发证及监督检查295
8.2.6.2 注册、发证及监督检查296
第三节 申请质量体系认证须知296
8.3.1 质量体系需有效运行296
8.3.2 选择认证机构300
8.3.3 认证费用301
8.3.3.1 影响收费的主要因素302
8.3.3.2 评审机构收费情况302
第四节 质量体系认证的咨询304
8.4.1 咨询的必要性304
8.4.2 咨询的实施305
8.4.3 企业是咨询活动的主体308
8.4.4 咨询公司坚持服务的原则309
8.4.5 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作用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13
第九章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313
GB/T6583—92—ISO8402—86质量—术语313
第五节 我国实施ISO9000工作现状313
GB/T19000—92—ISO9000—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318
GB/T19001—92—IS9001—8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324
GB/T19002—92—ISO9002—87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332
GB/T19003—92—ISO9003—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339
GB/T19004—92—ISO9004—87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342
ISO the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363
ISO84021986(E/F/R)Quality—Vocabulary363
ISO9000:1987(E)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s—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and use370
ISO9001:1987(E)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design/development,production,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379
ISO9002:1987(E)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391
ISO9003:1987(E)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final inspection and test402
ISO9004:1987(E)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syst eiements—Guidelines406
附录437
一、我国有关法律和规章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44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44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44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455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459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志管理办法463
发布《商检徐志》的公告465
二、有关ISO9000系列标准的参考资料467
ISO/DIS 8402—1 质量概念和术语 第一部分:一般术语和定义467
ISO/DIS 9000—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二部分:ISO9001、ISO9002、ISO9003的实施指南482
ISO9004—2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二部分:服务指南498
ISO/DIS 9004—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四部分:质量改进指南516
ISO/CD 9004—5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五部分:质量计划指南537
ISO/DIS 10013 质量手册编制指南549
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增强企业活力——上海汽轮机厂557
三、企业获得ISO9000认证的实践557
在外向型企业建设中完善质量体系的做法——上海协昌缝纫机厂561
贯彻IS09000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深圳亚洲自行车有限公司568
企业获取成功之路——香港两家企业通过ISO9000品质保证认可的经验573
四、国内外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实验室576
1.机床及工具类576
2.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及锅炉压力容器类583
3.电机及电工器材类592
4.机械基础件类603
5.汽车及摩托车类605
6.光学仪器及光纤类613
7.视听通讯设备类617
8.计算机、电子仪器及元器件类622
9.自行车、缝纫机及钟表类630
10.家用电器类632
11.五金制品及手工具类638
12.纺织机械、建筑机械及煤矿机械类641
13.其他产品类646
热门推荐
- 2755361.html
- 1903269.html
- 3327466.html
- 2047286.html
- 1935782.html
- 2917939.html
- 2419085.html
- 1827751.html
- 3056483.html
- 2805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9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7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5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0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