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Karl imhoff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Karl imhoff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手册
  • (美)诺沃特尼(Novotny,Vladimir)等著;俞亚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1505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Karl imhoff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城市排水2

笫1章 城市排水的基本原理2

1.1 引言2

1.1.1 城市排水系统2

目录2

1.2 排水制度4

1.2.1 排水管型式和参数选择5

1.2.2 排水附属建筑10

1.2.3 合流制排水溢流的简单计算14

2.1 流量19

2.1.1 人口预测19

第2章 排水系统计算19

2.1.2 污水流量20

2.1.3 暴雨流量21

2.1.4 英国运输与道路研究实验室(TRRL)水文曲线法27

2.1.5 SCS径流模型29

2.1.6 水文学研究的计算机模型35

2.2 横断面的确定37

2.3 防止排水管道破裂或断裂的安全性计算47

2.3.1 土重48

2.3.2 活载50

第3章 城市暴雨水及合流制下水道溢流的控制51

3.1 地表径流和合流制下水道溢流造成的污染51

3.2.2 暴雨水调节池54

3.2.1 进入受纳水体的暴雨水和合流制下水道溢流高峰流量及总水量的削减54

3.2 城市径流控制54

3.2.3 合流制下水道溢流的线内和线外蓄存59

3.2.4 污染源控制措施和水文学改进方法62

第二篇 污水和废水处理66

第4章 总论66

4.1 概述66

4.1.1 规划66

4.1.2 法规67

4.1.3 机构和组织67

4.2 污水处理方法68

4.2.1 处理工艺68

4.2.2 机械和物理-化学单元过程68

4.2.3 生物处理69

4.3 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效率72

4.4 自然的或人工的处理工艺75

4.5 废水的利用76

4.6 废水处理的费用76

4.7.污泥废弃物和垃圾79

4.7.1 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79

4.7.2 垃圾的数量和成分79

4.7.3 垃圾的处置——考虑地下水的安全性80

4.8 排出物82

4.8.1 臭味控制82

7.4.4 污泥分离83

4.8.2 噪声控制85

4.8.3 气溶胶排放88

第5章 污水性质89

5.1 水量和水质89

5.1.1 城市污水89

5.1.2 工业废水91

5.2 污水性质的描述92

5.2.1 取样和监测93

5.2.2 化学分析93

5.2.3 生化需氧量97

5.2.4 污水有机物含量的其它测定法102

5.2.5 生物和微生物研究104

第6章 机械和化学处理装置108

6.1 筛选和预处理108

6.1.1 筛余物的处置110

6.1.2 预曝气111

6.2 撇渣和浮选112

6.3 沉淀114

6.3.1 颗粒的沉降特性和沉降类型114

6.3.2 沉降速度117

6.3.3 沉砂池118

6.3.4 絮凝沉降121

6.3.5 沉淀池的运行、故障和补救措施122

6.3.6 沉淀池的设计和选择123

6.4 凝聚和絮凝130

6.5 氯的使用134

6.5.1 氯化过程的机理135

6.5.2 氯的剂量136

第7章 生物处理单元138

7.1 基本原理138

7.1.1 系统的选择139

7.1.2 系统的布置141

7.2 废水的土地处置142

7.2.1 系统的描述146

7.2.2 处理性能147

7.2.3 天然和人造湿地的利用149

7.3 填料附着生长生物处理法(滤池)150

7.3.1 生物滤池150

7.3.2 接触曝气床163

7.3.3 生物转盘163

7.4 悬浮生长生物处理法166

7.4.1 活性污泥法166

7.4.2 活性污泥系统的类型167

7.4.3 活性污泥法的特性174

7.4.5 活性污泥法处理厂的运行和维护188

7.4.6 两段活性污泥法190

7.4.7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191

7.5 氧化塘192

7.6 厌氧处理195

第8章 污水深度(三级)处理197

8.1 最终净化(熟化)塘199

8.2 微滤200

8.3 滤池201

8.4 磷的去除202

8.4.1 同步沉淀系统202

8.4.2 三级处理除磷203

8.4.3 生物除磷203

8.5 氮的去除203

8.5.1 氨的气提204

8.5.2 生物除氮系统204

8.5.3 水生植物塘206

8.5.4 折点氯化206

8.5.5 土壤细菌206

第9章 污泥处理208

9.1 污泥特性209

9.2 污泥体积211

9.3 浓缩213

9.3.1 重力浓缩214

9.3.2 气浮浓缩215

9.4 消化216

9.4.1 好氧稳定216

9.4.2 厌氧消化217

9.4.3 消化池的类型223

9.4.4 消化池体积的确定229

9.5 气体处置和污泥加热231

9.5.1 气体的利用232

9.6 污泥脱水236

9.6.1 干化床237

9.6.2 污泥塘240

9.6.3 污泥调节240

9.6.4 机械脱水242

9.7 焚烧246

9.7.1 焚烧的方式246

9.7.2 空气污染控制250

9.8 污泥的最终处置251

9.8.1 湿污泥或脱水污泥的土地处置251

9.8.2 填埋处置255

10.1.1 工业废水的类型257

10.1 概论257

第10章 工业废水处理和预处理257

10.2 与城市废水联合处理258

10.2.1 极限258

10.2.2 酚类化合物261

10.2.3 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263

10.3 废水负荷264

10.4 各种工业废水及其处理265

10.4.1 牛奶场废水265

10.4.2 肉类加工废水266

10.4.3 蔬菜和果品加工废水267

10.4.4 发酵及其相关的工业废水269

10.4.5 制革废水270

10.4.6 纺织废水271

10.4.7 纸浆造纸废水272

10.4.8 化学工业废水273

10.4.9 填埋场沥滤液275

10.4.10 煤矿排水和煤加工废水(煤矿洗煤废水)275

10.4.11 铸造(厂)废水275

10.4.12 钢铁工业废水276

10.4.13 镀锌和电镀废水276

10.4.14 放射性废水278

10.4.15 油田盐水和炼油废水278

10.4.16 冷却水和热污染279

11.1.1 室外厕所282

11.1 就地处置282

第11章 无下水道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置282

11.2 化粪池系统及土地处理284

11.3 小型污水处理厂288

11.4 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实例290

笫12章 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设计293

12.1 系统特征及布置293

12.2 污水处理厂设施的设计实例297

第三篇 受纳水体的保护306

第13章 废水排入地表水体306

13.1 地表水体的利用306

13.1.1 废水排放的影响306

13.1.2 营养物问题307

13.2 水质标准308

13.3 污水出水口和水体进水口的种类312

13.4 河流水质管理的比较方案314

13.5 水的回用(供水—排水—供水循环)318

13.5.1 废水回用原理318

13.5.2 废水再生319

13.5.3 河流水体的指定用途320

13.5.4 废水再生存在的问题321

14.2 溶解氧平衡321

第14章 地表水体的自净323

14.1 受纳水体污染降解机理323

14.2.1 耗氧325

14.2.2 氧源334

14.3 氧浓度的计算337

14.3.1 简化方法Ⅰ341

14.3.2 方法Ⅱ344

14.3.3 方法Ⅲ346

14.3.4 方法Ⅳ简单的溶解氧模型351

14.3.5 方法Ⅴ河口的水质模型354

14.3.6 方法Ⅵ光合作用与藻类生长的模型354

14.3.7 方法Ⅶ根据Imhoff的方法计算受纳流水的人工曝气354

14.4 对营养物的废水同化能力357

14.4.1 限制性营养物359

14.4.2 方法Ⅷ估算允许的营养物负荷359

14.5 模型的应用362

附录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