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中山先生 「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发展与汇通统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孙中山先生 「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发展与汇通统贯
  • 卢国庆编著 著
  • 出版社: 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844605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孙中山先生 「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发展与汇通统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研究动机1

贰、研究目的3

参、研究架构5

肆、研究范围6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意涵11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源起与转化11

壹、中国传统「内圣外王」思想的源起11

贰、儒家圣王思想的继承与转化13

第二节 中国「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化意涵18

壹、「内圣」思想的义涵与范畴20

贰、「外王」思想的义涵与「新外王」方向26

第三节 中山思想对东西方「内圣外王」之道的融通与开显29

第二章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之渊源37

第一节 继承自中国的固有思想37

壹、哲学思想的中国脉胳40

贰、民族思想的中国本根49

参、民权思想的中国渊源54

肆、民生思想的中国本源60

第二节 渊源於基督教信仰64

壹、博爱的精神68

贰、革命精神71

参、民主思想74

肆、道德思想77

伍、进化思想的信仰与改良79

陆、天国思想85

第三节 融汇欧美学说事迹与独自的创见88

壹、规抚欧美学说事迹88

贰、中山先生独见创获的学理95

第三章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的哲学基础107

表三—一 三大类哲学内容表109

第一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以宇宙进化哲学为动力110

壹、中山思想宇宙进化哲学的发源与创进110

表三—二 层创进化表114

贰、中山思想宇宙进化哲学的终极目标119

图三—一 宇宙进化图121

参、中山思想宇宙进化哲学的实践途径123

第二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以互助道德哲学知行协进126

壹、中山先生集中西大成的道德思想体系127

贰、人类道德律源始自「良知」132

图三—二 人类互助求生力行图135

壹、中山先生会通儒耶两家的「天人合一」思想136

第三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以天人合一哲学为终极理想136

图三—三 三民主义「天人合一」的进化宗教观143

图三—四 三民主义「天人合一」的成圣成德过程144

贰、中山先生「天人合一」思想的圆满境界145

参、中山先生「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社会156

第四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圆融统贯的哲学体系162

壹、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圆融完美的哲学体系164

图三—五 三民主义哲学体系图165

表三—三 三民主义文化哲学价值结构表170

贰、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旁通统贯其哲学体系172

表三—四 三民主义「一纲领」关系表173

图三—六 三民主义「八条目」关系图174

第四章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实现中国圣学理想的丰实资粮195

第一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天地立心」197

壹、中山思想中的「仁心」199

贰、中山思想中的「仁术」203

第二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生民立命」205

壹、中山思想「为生民立命」的民生哲学207

贰、中山思想「天下为公」的民生哲学211

表四—一 民生历史观212

表四—二 民生哲学的公道精神214

第三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往圣继绝学」215

壹、中山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王道思想216

贰、中山先生「为往圣开新运」的王道思想220

壹、中山思想阐扬孔子大同世界之理想226

第四节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万世开太平」226

贰、中山思想大同理想的至善境界229

参、中山思想大同世界的实践步骤与途径234

第五章 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的「一体多元」精神与继承发展251

壹、中山先生因「求完全」而「集大成」252

第一节 中山思想「一体多元」的「集成」特质252

表五—一 中山思想体系表257

一、中山思想「伦理」观的完美价值258

贰、中山先生因「求完美」而「集大成」258

二、中山思想「民主」观的完美价值260

三、中山思想「科学」观的完美价值261

四、中山思想「艺术」观的完美价值263

五、中山思想「宗教」观的完美价值265

第二节 中山思想「一体多元」的「开放」特质269

壹、孙中山先生与孔子的学术「开放」精神古今辉映270

贰、中山思想多元开放的「学统」精神广大和谐278

第三节 中山思想「一体多元」的「外在发展」与「内在创造」284

壹、中山思想「一体多元」的「外在发展」285

贰、中山思想「一体多元」的「内在创造」292

第一节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309

第六章 孙中山先生开放继承的东西方「内圣外王」思想309

壹、儒家以「天人合德」为理基的「内圣外王」思想310

贰、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化课题315

第二节 道家「内圣外王」思想322

壹、老子「小国寡民」的「内圣外王」政治理想323

贰、庄子美善圆融的「内圣外王」思想328

参、道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33

第三节 佛家「内圣外王」思想335

壹、中国大乘佛教主流四宗的「内圣外王」思想336

一、华严宗「一真法界」的「内圣外王」思想336

二、天台宗性具圆教的「内圣外王」义谛338

三、禅宗「见性成佛」的「内圣外王」思想341

四、净土宗慈悲渡众的「内圣外王」思想347

贰、佛教广大包容的中道哲理349

参、中国大乘佛法「内圣外王」之道的现代化发展352

第四节 基督宗教「内圣外王」思想355

壹、基督宗教以「救赎」为本根的「成圣」思想356

贰、基督宗教以「爱」开展的「外王」(地上天国)理想362

参、基督宗教的现代发展课题366

第七章 中山思想与东西方「内圣外王」思想汇通统贯课题395

第一节 中山思想与东西方「生命的学问」、「学问的生命」之汇通统贯问题398

第二节 中山思想与东西方「实存主体」义涵的汇通统贯进路403

壹、东西汇通的内圣「人格超升修证论」404

贰、东西内圣修证的「悦乐精神」407

参、东西修证过程的「超感官潜能」现象410

肆、东西生命实存的使命体认416

壹、中山思想现代生死学的终极关怀420

第三节 中山思想与东西方「终极关怀」的汇通统贯探索420

贰、中山思想「死後生命」的终极关怀428

一、东西方「死後生命」的义理继承430

图七—一 三界诸天身衣寿量图439

二、东西方「死後生命」研究探索的现代发展与会通443

第四节 中山思想与东西方「终极真实」宗教学的汇通统贯途径463

壹、东西宗教的会通464

贰、东西宗教学的不可说境界466

参、东西宗教学的现代融通471

结论487

壹、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的深层义涵488

贰、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的实践省思494

参、中山先生「内圣外王」思想为两岸中国勾深致远的终极蓝图513

参考书目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