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6建筑设计基础 中文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AutoCAD 2006建筑设计基础 中文版
  • 二代龙震工作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192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AutoCAD 20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6建筑设计基础 中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画图和CAD的故事1

1.1 从徒手画开始1

1.1.1 徒手画和计算机画图间的关系3

1.1.2 徒手画的基本技巧3

1.2 用CAD画图6

1.3 手工画图器具与计算机画图功能的比较6

1.3.1 制图板与丁字尺的使用6

1.3.2 橡皮擦与擦线板(或称消字板)的使用8

1.3.3 圆规与各种圈圈板的使用8

1.3.4 三角板与量角器的使用9

1.4 CAD/CAM/CAE概论10

1.6 执行AutoCAD 2006的硬件配置15

1.5 执行AutoCAD 2006的软件配置15

习题18

第2章 AutoCAD 2006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1

2.1 认识AutoCAD 2006的界面21

2.2 从设备上的操作开始26

2.2.1 键盘按键定义说明27

2.2.2 按钮(鼠标或数字化仪)功能33

2.2.3 自动命令完成功能和最近输入功能36

2.3 操作工具栏(TOOLBAR命令)37

2.4 AutoCAD的存盘格式40

2.5 AutoCAD加载文件的方式41

2.5.1 传统的OPEN命令41

2.5.2 “局部加载”选项42

2.6 AutoCAD的命令提示操作44

2.7 AutoCAD的坐标输入方式45

2.7.1.1 绝对直角坐标(笛卡儿坐标系统)46

2.7.1 绝对坐标46

2.7.1.2 绝对极轴坐标47

2.7.2 相对坐标48

2.7.2.1 相对直角坐标48

2.7.2.2 相对极轴坐标48

2.7.3 直接指向坐标点49

2.7.4 x/y/z点的过滤器49

2.8 AutoCAD的选择方式50

2.8.1 标准的选择功能51

2.8.2 提供快速选择的QSELECT命令53

2.9.1 透明性命令55

2.9.2 ZOOM(图面放大缩小命令)55

2.9 AutoCAD的图面缩放和平移操作55

2.9.3 PAN(画面平移命令)57

2.9.4 DSVIEWER(鸟瞰视图命令)57

2.9.5 VTENABLE(平滑视图转换)58

2.9.6 -VIEW命令的应用58

2.10 基本操作流程59

2.11 图形文件的检查、修复和清理功能59

2.11.1 AUDIT(图形文件的检查命令)59

2.11.2 RECOVER(图形文件修复命令)60

2.11.3 图形修复管理器60

2.11.4 PURGE(图形文件清理命令)61

2.12 AutoCAD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问题62

习题62

3.1.1 将显示完整路径与显示扩展名的设置打开65

3.1 Windows下的基本环境设置65

第3章 AutoCAD的工作环境设置65

3.1.2 调整屏幕分辨率66

3.1.3 加入Truetype文字样式文件67

3.2 实用的系统环境设置68

3.2.1 十字光标的长短设置68

3.2.2 画图区背景颜色的调整69

3.2.3 图形文件自动备份时间的设置以及备份图形文件名的修改70

3.2.4 因操作失误而不见了的菜单的恢复72

3.2.5 支持文件搜寻路径的设置73

3.2.6 圆与圆弧的显示分辨率变更73

3.2.7 自用的右键定义的设置74

3.2.8 捕捉标记大小和颜色以及捕捉靶框大小的变更75

3.2.9 选取框的大小与夹点的大小与颜色的变更75

3.2.10 为图形文件加密码76

3.2.11 迅速创建新图77

3.3 再次提醒77

习题79

第4章 AutoCAD的平面画图命令81

4.1 画图前的注意事项81

4.1.1 在计算机画图里一定要注意的几个与手工画图习惯有关的事项81

4.1.2 几个初学者易犯的错误82

4.2 AutoCAD的画图命令详述84

4.2.1 LINE(画线命令)84

4.2.2 MLINE(画多线命令)和MLSTYLE(设置多线型样式线命令)86

4.2.3 SPLINE(画样条曲线命令)88

4.2.4 LWEIGHT(将线加粗命令)90

4.2.5 POINT(画点命令)与DDPTYPE(设置点样式命令)92

4.2.6 CIRCLE(画圆命令)93

4.2.7 ARC(画弧命令)95

4.2.8 PLINE(画多段线命令)96

4.2.9 RECTANG(画矩形命令)98

4.2.10 POLYGON(画多边形命令)100

4.2.11 DONUT(画圆环命令)103

4.2.12 ELLIPSE(画椭圆命令)103

4.2.13 OFFSET(偏移复制命令)106

4.2.14 BHATCH(图案填充命令)108

4.2.15 BOUNDARY(创建多段线边界命令)120

4.2.16 定距等分和定数等分121

4.2.16.1 MEASURE(定距等分命令)122

4.2.16.2 DIVIDE(定数等分命令)123

4.2.17 REVCLOUD(画修订用的云线命令)124

4.2.18 WIPEOUT(区域覆盖命令)125

4.3 您一定要养成使用图形捕捉功能的习惯126

4.3.1 如何调出“图形捕捉”辅助画图功能126

4.3.2 操作实例127

4.3.3 浮动式的捕捉模式与固定式的OSNAP命令设置的区别130

4.4 AutoCAD的计算器(QUICKCALC命令)131

4.5 方便您快速画详图的操作136

习题137

第5章 AutoCAD的平面编辑命令141

5.1 夹点的编辑作用141

5.1.1 设置“夹点”141

5.1.2 操作夹点142

5.2 AutoCAD的编辑命令详述143

5.2.1 ERASE(图形删除命令)143

5.2.2 COPY(复制命令)144

5.2.3 COPYBASE(复制基点命令)145

5.2.4 MOVE(移动命令)146

5.2.5 ROTATE(旋转命令)147

5.2.6 SCALE(图形缩放命令)148

5.2.7 MIRROR(镜像命令)150

5.2.8 STRETCH(拉伸命令)151

5.2.9 ARRAY(阵列命令)153

5.2.10 FILLET(倒圆角命令)155

5.2.11 CHAMFER(修倒角命令)157

5.2.12 TRIM(修剪命令)159

5.2.13 EXTEND(延伸命令)161

5.2.14 BREAK(打断命令)163

5.2.15 EXPLODE(分解命令)165

5.2.16 LENGTHEN(拉长命令)165

5.2.17 U/REDO(放弃/重做命令)166

5.2.18 UNDO(放弃控制命令)167

5.2.19 PROPERTIES(特性命令)169

5.2.20 PEDIT(多段线编辑命令)170

5.2.21 JOIN(合并命令)173

5.2.22 HATCHEDIT(图案填满编辑命令)175

5.2.23 MLEDIT(多线编辑命令)175

5.2.24 SPLINEDIT(样条曲线编辑命令)177

5.2.25 MATCHPROP(特性匹配命令)179

习题179

第6章 开始画图前的准备——图纸图框问题183

6.1 手工选图纸图框的过程183

6.1.1 挑选图纸的观念185

6.1.2 挑选图纸的原则顺序185

6.2 改为计算机画图后的变化186

6.3 需预先了解的国家制图标准187

6.3.1 图框标准187

6.3.2 标题栏格式标准(GB/T 10609.1~10609.2—1989)188

6.3.3 图线格式标准(GBJ 104—1987)188

6.3.4 字体格式标准(GB/T 14691—1993)189

6.3.5 尺寸法标准(GB/T 4458.6—1984)192

6.3.6 制定颜色、线型和笔宽的关系192

6.3.7 尺寸标注样式的规范193

6.3.8 其他AutoCAD特有特性的规范194

6.4 图框样板文件194

6.4.1 图框样板文件的制作流程194

6.4.2 UNITS(设置画图单位命令)195

6.4.3 LINETYPE(设置线型命令)196

6.4.4 STYLE(设置文字样式命令)197

6.4.5 LAYER(图层定义命令)198

6.4.6 STYLESMANAGER(设置打印样式命令)200

6.4.7 DIMSTYLE(尺寸标注样式命令)202

6.4.8 保存和调入图框样板文件204

6.5 调入图框以后的操作206

6.5.1 SCALE(设置画图比例命令)206

6.5.2 LTSCALE(控制线型比例命令)和DIMSCALE(控制全局尺寸标示比例命令)209

6.6 特别要注意的问题209

6.7 图纸集和图形文件管理210

6.7.1 画图作业的环境布置工作210

6.7.2 基本图形文件的管理211

6.7.3 图的蓝晒212

6.7.4 图的保存212

习题214

7.1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219

7.1.1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19

第7章 应用几何画图219

7.1.2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20

7.2 画等分线段、圆弧和角221

7.2.1 二等分一个线段或圆弧222

7.2.2 二等分一个角222

7.2.3 任意等分一个线段223

7.2.4 任意等分一个圆弧或曲线224

7.3 画内切圆、外接圆和求圆心225

7.3.1 画三角形的内切圆226

7.3.2 求多边形的圆心226

7.4 画三角形227

7.4.2 已知三边长画三角形228

7.4.1 已知一边长画正三角形228

7.5 画圆弧的切线229

7.5.1 从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229

7.5.2 从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230

7.5.3 画两圆的内公切线231

7.6 画线和线间的切弧232

7.6.1 过线外一点画切于直线的圆弧232

7.6.2 画两线间的切弧233

7.7 画圆弧间的切弧234

7.7.1 画两个已知圆间的内切弧235

7.7.2 画一个已知圆和一条线间的内切弧236

7.8 画内切于菱形的近似椭圆236

7.9 画双曲线237

7.9.1 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和顶点画双曲线238

7.9.2 过一个已知点画等轴双曲线239

7.10 画抛物线240

7.10.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画抛物线240

7.10.2 已知抛物线的深度和宽度画抛物线241

7.11 画阿基米德蜗线242

7.12 画摆线242

7.12.1 画正摆线243

7.12.2 画内摆线244

7.13 画渐开线245

7.13.1 画多边形的渐开线246

7.13.2 画圆的渐开线246

7.14 画螺旋线247

7.14.1 画圆柱螺旋线248

习题249

第8章 建筑工程图和透视图257

8.1 建筑工程图的定义257

8.2 建筑工程图的分类(按照性质)258

8.3 建筑工程图的分类(按照内容)259

8.4 以计算机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步骤263

8.5 工程图变更时的处理264

8.6 物体的正交定义265

8.7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265

8.8 辅助视图267

8.8.1 辅助面的分类268

8.8.2 单斜面辅助视图269

8.8.3 复斜面辅助视图271

8.9 剖视图271

8.10 交线图276

8.10.1 直线和物体表面的贯穿277

8.10.2 平面和物体面的交线279

8.10.3 产生于物体面间的交线282

8.10.4 球面法289

8.11 展开图291

8.11.1 接缝291

8.11.2 折边292

8.11.3 缺口293

8.11.4 平行线展开法294

8.11.5 射线展开法296

8.11.6 三角形展开法298

8.11.7 变口体展开300

8.11.8 球体的展开301

8.12.1 透视投影名词定义302

8.12 透视图302

8.12.2 透视投影基本观念303

8.12.3 透视投影视点位置的选择305

8.12.4 消失点透视法306

8.12.5 量度点透视法308

8.12.6 消失点和量度点位置的设置310

8.13 阴影图311

8.13.1 阴影图的作用311

8.13.2 阴影光源的定义311

8.13.3 计算机画图里的阴影功能311

8.13.4 透视阴影的种类(按光源照射方向)312

8.13.4.1 平行阴影312

8.13.4.2 透视阴影314

8.14 建筑识图的原则316

习题317

第9章 AutoCAD的写字、贴图和表格功能325

9.1 AutoCAD对文字功能的设计原理325

9.2 和写字相关的AutoCAD命令326

9.2.1 DTEXT(写字命令)327

9.2.2 MTEXT(多行文字命令)329

9.2.3 JUSTIFYEXT(文字对齐命令)332

9.2.4 FIND(查找及替换命令)332

9.2.5 SCALETEXT(缩放文字命令)333

9.2.6 SPACETRANS(转换长度值命令)334

9.2.7 FIELD(插入字段命令)334

9.3 和贴图相关的AutoCAD命令336

9.3.1 IMAGE(图像管理命令,内含IMAGEATTACH命令的功能)337

9.3.2 IMAGEADJUST(图像调整命令)338

9.3.3 IMAGECLIP(图像剪裁命令)339

9.3.4 IMAGEFRAME(开关图像框命令)340

9.3.5 IAMGEQUALITY(图像质量命令)340

9.3.6 TRAN5PARENCY(设置图像透明度命令)341

9.4 创建表格341

9.4.1 TABLESTYLEE(表格设置命令)341

9.4.2 TABLE(创建表格命令)342

9.4.3 输入Excel表格343

9.4.4 以表格来加载图形文件的应用344

9.4.5 运行表格数据的计算344

9.5 本章问题集346

习题348

第10章 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351

10.1 BLOCK和WBLOCK的异同351

10.2.1 BASE(设置块插入点命令)352

10.2 相关块的命令详述352

10.2.2 BMAKE(创建块命令)353

10.2.3 WBLOCK(创建全局块命令)354

10.2.4 INSERT(插入块命令)354

10.3 创建块和全局块时的注意事项355

10.4 实作范例356

10.4.1 第一阶段(制作块图形)356

10.4.2 第二阶段(修改块图形)357

10.4.3 第三阶段(制作全局块图形)358

10.4.4 范例分析359

10.4.5 查询规范的制作360

10.5 动态块360

10.5.1 操作动态块的方法360

10.6 外部参照363

10.6.1 XREF(外部参照管理程序命令)365

10.6.2 XATTACH(附加外部参照命令)368

10.6.3 XOPEN(打开外部参照命令)368

10.6.4 XCLIP(剪裁外部参照图命令)369

10.6.5 XCLIPFRAME(设置剪裁边界框是否可见的变量命令)372

10.6.6 XBIND(绑定图形文件命令)372

10.6.7 REFEDIT(编辑外部参照图命令)372

10.6.8 REFSET(增减外部参照组件的命令)374

10.6.9 REFCLOSE(关闭参照编辑命令)374

10.7 AutoCAD设计中心375

10.7.1 ADCENTER(激活设计中心命令)376

10.7.2 打开和插入资源到图上的操作377

10.7.3 其他功能的操作378

习题379

10.7.4 在线设计中心379

第11章 计算机画图的革新——图层观念383

11.1 使用对话框设置图层383

11.1.1 LAYER(图层设置命令)383

11.1.2 ai_molc(使对象所在图层成为当前图层命令)386

11.1.3 LAYERP(返回先前的图层状态命令)386

11.2 几个开关图层动作的解说386

11.3 COLOR(设置图层或个体图元颜色命令)387

11.4 ByLayer和ByBlock的名词解说389

11.5 LAYTRANS(图层转换器命令)389

11.6 图层的操作应用390

习题390

第12章 建筑专业的AutoCAD尺寸标注393

12.1 尺寸标注定义393

12.2.1 箭头394

12.2 建筑尺寸标注的画图惯例和标准394

12.2.2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397

12.2.3 引线和注释398

12.3 DIMSTYLE(尺寸标注样式设置命令)399

12.4 尺寸标注法403

12.4.1 长度标注403

12.4.2 角度标注404

12.4.3 半径和直径标注404

12.4.4 DIMJOGGED(半径折弯命令)407

12.4.5 圆弧中心记号的标注407

12.4.6 QDIM(快速标注命令)407

12.4.7 QLEADER(快速引线标注命令)409

12.4.8 DIMTEDIT(尺寸文字编辑命令)410

12.4.10 -DIMSTYLE-Apply(更新尺寸标注命令)411

12.4.9 DIMREASSOCIATE(建立图体标注关联性命令)411

12.4.11 常用的尺寸标注变量412

12.5 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413

习题414

第13章 打印(“模型”模式)417

13.1 打印设备的正确观念417

13.2 AutoCAD的打印概念418

13.3 Windows里的画图仪或打印机设置419

13.4 PLOTTERMANAGER(画图仪设置管理命令)421

13.5 正式打印——PLOT命令426

13.6 其他格式的打印430

13.6.1 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430

13.6.2 Adobe PDF430

13.6.3 dwf6 ePlot.pc3431

13.6.4 PublishToWeb JPG.pc3和PublishToWeb PNG.pc3433

13.7 以PUBLISH命令的方式来批次打印434

13.8 如何打印粗细线436

习题436

第14章 AutoCAD 2006的“Express”功能439

14.1 “Express”程序集概述439

14.2 图层类(Layers)441

14.2.1 游走图层(Layer Walk)442

14.2.2 匹配图层(Layer Match)442

14.2.3 合并图层(Layer Merge)443

14.3 块类445

14.3.1 将属性炸成文字(Explode Attribute to Text)446

14.3.2 将形转成块(Convert Shape to Block)447

14.3.3 输出属性信息(Ex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447

14.3.5 以一个块取代另一个块(Replace Block With Another Block)448

14.3.4 输入属性信息(Im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448

14.4 文字类449

14.4.1 分解文字(Explode Text)450

14.4.2 将Text转换成Mtext(Convert Text to Mtext)450

14.4.3 弧形文字(Arc-Aligned Text)451

14.4.4 圈字功能(Enclose Text with Object)452

14.4.5 自动加注行号功能(Automatic Text Numbering)452

14.4.6 改变文字的大小写功能(Change Text Case)453

14.5 布局工具类454

14.6 尺寸标注类454

14.7 选择工具类454

14.8 修改类454

14.8.1 多重图元拉伸(Multiple Object Stretch)455

14.8.2 移动、复制、旋转和大小缩放四合一(Move/Copy/Rotate)456

14.8.3 对外部参照块、图像图片和块的剪取(Extend Clip)457

14.8.4 清除重叠图形(Delete duplicate objects)458

14.8.5 3D图形转2D(Flatten objects)458

14.9 画图类459

14.9.1 画断裂线功能(Break-line Symbol)459

14.9.2 超级图案填充(Super Hatch)460

14.10 文件工具类463

14.11 Web工具类463

14.12 工具类464

14.12.1 系统变量编辑器(System Variable Editor)465

14.12.2 创建线型(Make Linetype)465

14.12.3 创建形(Make Shape)466

14.12.4 平面的延伸显示功能(Extended Plan)467

习题468

14.13 网站链接类468

15.1 查询工具命令类471

15.1.1 DIST(距离测量命令)471

第15章 其他工具命令471

15.1.2 AREA(面积计算命令)472

15.1.3 LIST(图元资料列出命令)474

15.1.4 TIME(时间查询命令)474

15.2 文件输出/输入命令类475

15.2.1 IMPORT/EXPORT(输入/输出命令)475

15.2.2 DXFOUT/DXFIN(输出/输入标准图形交换文件命令)476

15.2.3 BMPOUT(输出bmp文件命令)476

15.3 有关剪贴板和外部链接命令类477

15.3.1 COPYLINK(将图复制到剪贴板命令)477

15.3.3 CUTCLIP(剪切命令)478

15.3.2 COPYCLIP(将指定图复制到剪贴板命令)478

15.3.4 PASTECLIP(粘贴命令)479

15.3.5 PASTESPEC(选择性粘贴命令)481

15.3.6 PASTEBLOCK(粘贴块命令)482

15.3.7 PASTEORIG(贴到原始坐标命令)482

15.3.8 INSERTOBJ(插入OLE对象命令)483

15.3.9 OLELINKS(OLE链接命令)484

15.3.10 OLESCALE(设置OLE属性命令)486

15.3.11 COPYHIST(复制命令过程命令)487

15.3.12 HYPERLINK(超链接命令)487

15.3.13 HYPERLINKOPTIONS(超链接选项命令)489

15.4 一般工具功能类489

15.4.2 FILL(填满模式开关命令)490

15.4.1 BLIPMODE(光点开关命令)490

15.4.3 QTEXT(快速文字显示开关命令)491

15.4.4 RENAME(重命名命令)492

15.4.5 SKETCH(徒手画命令)493

15.4.6 XPLODE(分解复合图形命令)494

15.5 相关加载命令类495

15.5.1 APPLOAD(加载VLISP/VBA/ARX程序命令)495

15.5.2 MENULOAD/CUILOAD(加载自定义文件命令)497

15.5.3 双击要编辑的图形497

习题498

第16章 纸模型的应用501

16.1 前言501

16.2 使用AutoCAD制作纸模型的优势503

16.3 纸模型的制作技术重点504

16.4 纸模型的制作流程和实例505

16.5 纸模型技术讨论511

16.5.1 建筑物的纸模型技术讨论511

16.5.2 动物或昆虫的纸模型技术讨论518

16.5.3 汽车、飞机、船舶等纸模型技术讨论524

16.5.4 整体包装的技术讨论527

16.5.5 可以帮忙自动画展开图的软件528

16.6 精致化纸模型的其他手段528

16.7 纸模型的经济效益528

习题529

附录A 本书习题解答的下载和问题咨询方式说明531

A.1 本书范例光盘的使用方式531

A.2 本书习题解答的下载方式说明532

A.3 本书技术咨询的操作方式说明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