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自学辅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德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124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自学辅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概述1
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1
(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1
(二)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1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地位和作用2
(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地位2
(二)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作用2
三、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内容2
(一) 哲学基础4
(二) 脏象4
(三) 精气血津液4
(四) 经络4
(五) 体质5
(六) 病因5
(七) 病机5
(八) 养生与防治5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方法6
(一) 基本要求6
(二) 自学方法7
(三) 学习时间9
中篇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辅导11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11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11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11
(二) 自学指导12
二、基本概念简释12
三、重点问题解析14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4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5
(三) 整体观念17
四、难点问题释疑19
(一) 辨证论治19
(二) 证候20
五、练习题22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4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24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24
(二) 自学指导25
二、基本概念简释26
三、重点问题解析32
(一) 气的哲学含义与医学含义的关系32
(二)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33
(三) 阴阳的基本概念34
(四)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5
(五) 五行的基本概念36
(六) 五行的生克乘侮胜复规律36
四、难点问题释疑37
(一) 气的物质与功能的双重意义37
(二)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38
(三) 阴病治阳与阳病治阴38
(四) 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39
(五) 五行制化规律39
(六) 气与阴阳、五行的关系40
五、练习题41
第三章 脏象42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42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42
(二) 自学指导43
二、基本概念简释44
三、重点问题解析50
(一) 脏象学说的特点50
(二) 心主神志与五脏藏神的关系51
(三) 肺主气的生理作用51
(四) 脾主运化的生理及其机制52
(五) 肝主疏泄的生理及其机制53
(六) 肾藏精的生理及其机制54
(七) 肺、脾、肾三脏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作用55
四、难点问题释疑56
(一) 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56
(二) 心肾相交的生理及其意义58
(三) 肝体阴用阳的生理及其意义59
(四) 肝肾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60
五、练习题61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63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63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63
(二) 自学指导64
二、基本概念简释65
三、重点问题解析66
(一) 精的概念、生成及其功能66
(二) 气的概念、生成、功能及其分类67
(三) 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及其功能71
(四)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73
四、难点问题释疑75
(一) 精、气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75
(二) 气、气机与气化的关系76
(三) 精、气、血、津液与脏腑之间的关系77
五、练习题79
第五章 经络82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82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82
(二) 自学指导82
二、基本概念简释83
三、重点问题解析84
(一) 经络的概念84
(二) 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生理功能85
(三) 经络的生理功能86
(四)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和流注次序87
(五) 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和功能92
(六) 任、督、冲、带脉的循行和主要功能93
四、难点问题释疑94
(一)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94
(二)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94
(三)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95
五、练习题96
第六章 体质97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97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97
(二) 自学指导97
二、基本概念简释98
三、重点问题解析98
(一) 健康的概念及其标志98
(二)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99
(三) 体质的形成与分类99
(四) 体质的意义101
四、难点问题释疑102
(一) 体质的分类102
(二) 体质与病因、病机、发病、辨证、治疗的关系102
五、练习题103
第七章 病因106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106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106
(二) 自学指导107
二、基本概念简释108
三、重点问题解析108
(一) 六淫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108
(二) 七情的致病特点112
(三) 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114
(四)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116
四、难点问题释疑116
(一) 痰饮的概念116
(二) 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117
(三) 胎传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117
五、练习题118
第八章 病机121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121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121
(二) 自学指导122
二、基本概念简释125
三、重点问题解析137
(一) 发病机理137
(二) 邪正盛衰138
(三) 阴阳失调140
(四) 气血失调143
(五) 五脏病机147
(六) 疾病的传变153
(七) 疾病的转归156
四、难点问题释疑157
(一) 虚实错杂157
(二) 阴阳格拒158
(三) 气血津液关系失调159
(四) 内生 五气 与外感六淫的联系与区别161
(五) 五脏气血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163
五、练习题166
第九章 养生与防治169
一、内容提要与自学指导169
(一) 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169
(二) 自学指导169
二、基本概念简释170
三、重点问题解析173
(一) 衰老的发生机理173
(二) 养生的基本原则173
(三) 未病先防的方法174
(四) 治则与治法174
(五) 扶正与祛邪175
(六) 正治与反治175
(七) 调整阴阳176
(八) 调和气血177
四、难点问题释疑178
(一) 衰老的发生机理178
(二) 正治与反治的关系179
(三)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179
(四) 阳中求阴,阴中求阳179
(五) 气病治血,血病治气179
(六) 脏病治腑,腑病治脏179
五、练习题180
下篇 应试指导和综合自测183
一、应试指导183
(一) 复习方法183
(二) 答题方法184
二、综合自测185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185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2)189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3)192
附:练习参考答案196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96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99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00
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04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08
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09
第七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12
第八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15
第九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22
《中医基础理论》综合自测参考答案223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参考答案223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2)参考答案223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3)参考答案225
热门推荐
- 3355866.html
- 1562836.html
- 560219.html
- 2617779.html
- 995011.html
- 590852.html
- 438160.html
- 3504331.html
- 1163196.html
- 2139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9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4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8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0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0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2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