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组交换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组交换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一章 数据通信2
1.1数据通信与电话通信的比较2
1.2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共享5
1.3通过规程分配资源7
1.4数据通信系统模型8
1.5数据终端类型9
1.6数据终端接口13
1.7数据信号的物理表示14
1.8接口信号波形15
1.9字符编码17
1.10数据传输速率23
第五章 X.25
1.11数据传输的同步25
1.12数据传输原理28
第六章 X.3/X.28/X.29
1.13数据线路、电路和链路30
1.14数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31
1.15数据交换33
第二章 分组交换原理39
2.1分组交换的起源和早期历史39
2.2分组交换迅速发展的原因40
2.3通信线路的资源共享41
2.3.1预分配资源的复用41
2.3.2统计时分复用43
2.4交织传输44
2.5分组的形成47
2.6分组的传输48
2.7分组的交换52
2.7.1虚电路53
2.8路由选择54
2.7.2数据报54
2.8.1路由选择方法55
2.8.2虚电路的路由表63
2.8.3虚电路的重连接64
2.9流量控制65
3.1计算机通信面临的问题71
第三章 分层通信结构71
3.2国际标准化机构74
3.3分层通信体系结构概念76
3.4层问通信80
3.5层的原语和协议数据单元85
3.6OSI模型的功能简述90
3.7通过网络的OSI模型91
3.8对等层通信协议和层问服务94
4.1物理层概述97
第四章 物理层规程97
4.1.1物理层的功能97
4.1.2物理层的位置98
4.1.3DCE设备98
4.1.4DTE设备100
4.1.5物理层规程和建议101
4.2V系列建议101
4.2.1接口电路电气特性的V系列建议101
4.2.2接口电路功能特性的V系列建议108
4.2.3接口电路规程特性的V系列建议112
4.2.4维护测试方面的V系列建议123
4.2.5调制解调器V系列建议125
4.3接口电路的机械特性129
4.4EIA接口标准130
4.4.1RS-232-D接口电路130
4.4.2RS-232-D操作说明133
4.4.3RS-232-D接口通信规程举例135
4.4.4RS-449137
4.5X系列建议139
4.5.1X.26和X.27139
4.5.2X.24139
4.5.3X.20142
4.5.4X.21143
4.5.5X.20bis144
4.5.6X.21bis145
4.6.164kbit/s接口146
4.6.22048kbit/s接口150
4.6.3G703接口的应用151
4.7ISDN网的物理层接口151
4.7.1I.411152
4.7.2I.430153
4.7.3I.431160
5.1分组交换规程161
5.2X.25建议概述163
5.3X.25的层次165
5.4X.25的物理层166
5.5X.25的数据链路层167
5.5.1HDLC的帧结构168
5.5.2X.25链路层操作规程179
5.5.3LAPB链路建立过程183
5.5.4信息传输185
5.5.5链路的断开过程187
5.5.6链路层的例外状态和恢复188
5.5.7多链路规程193
5.5.8链路层和分组层的接口199
5.6X.25分组层200
5.6.1分组层的功能200
5.6.3分组头201
5.6.2分组和I帧的关系201
5.6.4虚电路和逻辑信道205
5.6.5逻辑信道的状态206
5.6.6呼叫建立过程207
5.6.7数据传输阶段211
5.6.8分组层恢复规程219
5.6.9诊断分组的使用224
5.6.10呼叫清除226
5.6.11永久虚电路的复位228
5.7X.25用户业务功能229
5.7.1基本业务和可选业务229
5.7.2用户可选业务功能的实现230
5.7.3可选业务功能格式231
5.7.4可选业务功能的描述232
6.1PAD功能248
6.2PAD的位置251
6.3PAD的状态252
6.4X.3建议253
6.4.1X.3参数253
6.4.2X.3参数的建立267
6.5.1服务的建立268
6.5.2PAD命令信号268
6.5X.28建议268
6.5.3PAD服务信号269
6.5.4呼叫建立过程271
6.5.5数据传输272
6.5.6清除呼叫274
6.5.7PAD的操作275
6.6X.29建议280
6.6.1X.29的功能280
6.6.2X.29和X.25的关系281
6.6.3X.29报文格式281
第七章 分组交换网实例286
7.1北方电信公司的分组交换网286
7.1.1DPN-100分组交换机286
7.1.2DPN-100呼叫过程294
7.1.3DPN-100网络管理系统296
7.2SPRINT公司的分组交换网298
7.2.1TP4900分组交换机299
7.2.2TP8000分组交换机307
7.2.3SPRINT网络控制和管理系统309
7.2.4SPRINT网络的增强功能317
第八章 网间互连319
8.1网间互连需要解决的问题319
8.2网间互连方法320
8.3公用分组交换网之间的互连—X.75324
8.4公用分组交换网编号—X.121328
8.5公用分组交换网与专用分组交换网的互连331
8.6X.25分组交换网与局域网的互连333
8.6.1局域网概述333
8.6.2通过IP实现局域网和分组交换网的互连334
8.6.3通过逐跳法实现局域网和分组交换网的互连336
8.7分组交换网与电话网的互连337
8.8X.25终端通过电话网的连接—X.32340
8.8.1X.32的功能340
8.8.2X.32链路接入规程344
8.8.3X.32分组层346
8.9分组交换网与用户电报网的互连346
8.10分组交换网与ISDN的互连347
8.11分组交换网与卫星通信网的互连349
8.12X.25分组交换网与SNA网的互连351
8.12.1SNA体系结构351
8.12.2SNA的网络节点354
8.12.3SNA网络的逻辑环境355
8.12.4SNA网络和X.25网络的互连360
8.13X.25分组交换网与DNA网络的互连364
8.13.1数字网络体系结构364
8.13.2DNA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的互连367
第九章 分组交换网规划设计372
9.1网络结构372
9.1.1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373
9.1.2分组交换网网络拓扑结构的考虑375
9.2网络图378
9.2.1网络图和它的矩阵表示378
9.2.2网络图的优化设计380
9.3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382
9.3.1连通性383
9.3.2连通度和割集383
9.3.3网络可靠性分析384
9.4网络信息流量分析385
9.5网络时延分析390
9.6系统响应时间的分配和计算392
9.7中继线容量的分配和计算396
9.8系统可用性计算399
9.9网络设计400
9.9.1网络类型400
9.9.2网络设计步骤401
9.9.3网络的修改和扩充403
10.1无线分组网的特点和应用404
10.1.1无线分组网的特点404
第十章 无线分组网404
10.2无线分组网的构成405
10.2.1无线分组网的基本构成405
10.1.2无线分组网的应用405
10.2.2无线分组网的设备407
10.3无线信道的访问方式409
10.3.1ALOHA方式410
10.3.2CSMA(载波侦听)访问方式412
10.3.3SRMA(信道分割预约)访问方式413
10.3.4MSAP(小时隙优先权交替)访问方式413
10.4卫星信道的访问方式414
10.4.1TDMA(时分多址)访问方式415
10.4.2分组预约方式416
11.1概述417
11.1.1测试目的417
第十一章 分组交换网维护测试417
11.1.2网络维护的基本经验418
11.1.3测试方法418
11.2信道测试420
11.2.1用于数据传输的优质模拟信道421
11.2.2信道测试仪表425
11.2.3信道特性测试方法426
11.3数据电路测试428
11.3.1数据电路测试的内容428
11.3.2数据电路测试仪表430
11.3.3数据电路测试方法431
11.4规程测试434
11.4.1X.25规程测试434
11.4.2规程测试仪435
11.4.3规程测试方法436
11.5网络性能测试439
11.5.1网络时延测试439
11.5.2虚呼叫建立时间测试441
11.5.3分组吞吐量测试442
11.5.4呼叫处理能力测试443
11.5.5网络可用性和可靠性测试444
12.1国际X.25分组交换网概况445
12.1.1国际X.25分组交换网概况445
第十二章 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445
12.1.2国际X.25分组交换网业务状况446
12.2积极发展远程信息通信业务450
12.2.1电子信箱(E-MAIL)451
12.2.2电子数据交换(EDI)465
12.2.3可视图文(videotex)471
12.3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474
12.3.1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分组交换技术的演变475
12.3.2快速分组交换(FPS)的发展476
12.3.3帧中继(FRAMERELAY)技术477
12.3.4异步传输模式(ATM)486
附录A X.25链路层参数491
附录B X.25分组层计时器参考值492
附录C X.25网络诊断码493
附录D X.25可选业务功能码496
附录E 国家和地区分组交换网编码(DNIC)498
附录F 与数据通信有关的标准501
附录G CCITT建议类别510
主要参考资料512
4.6数字网络接口建议G.703
热门推荐
- 2976897.html
- 1199046.html
- 2070952.html
- 3506989.html
- 2391493.html
- 2671990.html
- 479975.html
- 481991.html
- 2499666.html
- 2806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9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0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6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