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论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美学论稿
  • 王兴华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0476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美学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社会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发展1

第一节 从石器制作到彩陶纹饰1

第二节 原始乐舞的美学意义8

第二章 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美学思想的产生18

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铸鼎象物,以昭神奸18

第二节 商、周青铜器所体现的审美观念21

第三节 商、周建筑所体现的审美意识26

第四节 殷商甲骨文中与审美有关的文字28

第五节 西周“礼乐相成”的美学思想30

第三章 西周末年至孔子前以“中和”为核心的美学思想34

第一节 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与史伯论“和实生物”34

第二节 晏婴、医和、子产的哲学和美学思想37

第三节 单穆公论“听和则聪”与伍举论“美”39

第四节 季札论“和乐”42

第五节 俗乐的兴起对审美的影响44

第四章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美学理论48

第一节 生平和审美的人生境界48

第二节 “仁”是孔子美学的实质和核心51

第三节 以文、质统一论人的完美53

第四节 对传统礼乐的反思55

第五节 兴、观、群、怨说57

第六节 “中庸”与“中和之美”60

第七节 “仁智之乐与“比德说”的形成62

第五章 老子的哲学与美学66

第一节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66

第二节 老子哲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8

第三节 “道”是美的本体71

第四节 美与丑和美与真74

第五节 “有无相生”对审美创造的影响77

第六节 “涤除玄览”与审美观照80

第六章 孟轲的美学思想82

第一节 “性善论”与心灵美82

第二节 “充实之谓美”与“养浩然之气”86

第三节 孟子关于美感共性的思想88

第四节 孟子论“与民同乐”89

第七章 庄子思想的美学精神92

第一节 庄子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反思92

第二节 庄子的“道论”和“大美”思想97

第三节 万物一齐,返朴归真99

第四节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103

第五节 与道契合,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心灵106

第六节 “道”、“技”关系110

第八章 荀子以“天人相分”为特征的美学思想114

第一节 “天人相分”是荀子美学思想的核心115

第二节 “化性起伪”与“全粹之美”117

第三节 “隆礼”与文饰120

第四节 《乐论》的美学思想和对墨子“非乐”的批驳122

第五节 “虚静”说与古典美学的艺术构思论128

第六节 对“比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131

第九章《周易》与中国古典美学135

第一节 上古审美意识的史影135

第二节 《易传》中的“天”、“人”观念对美学的影响137

第三节 阳刚、阴柔之美143

第四节 《易》象与艺术形象146

第十章《乐记》的美学思想153

第一节 《乐记》是先秦儒家学派的美学专著153

第二节《乐记》论音乐和艺术的社会作用156

第三节《乐记》论音乐的本质161

第十一章《吕氏春秋》的美学思想165

第一节《吕氏春秋》成书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倾向165

第二节论“美”与“乐”的本质和起源167

第三节“以适听适”与审美的主客体关系169

第十二章《淮南鸿烈》的美学思想173

第一节《淮南鸿烈》与汉初黄老之学173

第二节论“道”与“美”,“无为”和美的创造176

第三节《淮南鸿烈》论美的多样性和审美的差异性179

第四节《淮南鸿烈》论音乐与审美情感的关系及其社会作用182

第五节“君形说”的提出及其美学意义184

第十三章 汉帝国封建大一统思想奠基者董仲舒的美学思想186

第一节“天人感应”说和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186

第二节颂“天地之美”与“中和”的美学原则191

第十四章《屈原赋》的悲剧精神和司马迁“抒怨愤”的美学思想195

第一节《屈原赋》的悲剧色彩和浪漫精神195

第二节 司马迁对屈原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01

第十五章 东汉王充“疾虚妄”,重“真美”的美学思想209

第一节“疾虚妄”与重“真美210

第二节 论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反对“尊古卑今”的保守思想214

第十六章 东汉、晋、唐的书法美学218

第一节 从实用性的文字书写到美的创造218

第二节 东汉许慎、崔瑗、蔡邕论文字和书法的美学思想22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美学231

第四节 唐代的书法艺术和美学思想237

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思想(上)246

第一节 魏晋时期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247

第二节 “人物品藻”的美学意义253

第三节 对自然审美意识的自觉25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美学思想270

第十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美学思想(下)291

第一节 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人生意识和风格论291

第二节 陆机《文赋》的美学价值296

第三节 中国文艺美学巨著——《文心雕龙》302

第四节 钟嵘的诗歌美学思想322

第十九章 唐代的诗歌美学思想332

第一节 从初唐诗人的理想到“盛唐之音”332

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