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仪器分析
  • 李启隆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977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仪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1

一、光学分析法1

二、电化学分析法3

三、色谱分析法5

四、其它仪器分析法5

第二节 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5

第三节 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7

第四节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8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11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11

第二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13

习题16

第三章 发射光谱分析法18

第一节 概述18

一、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18

二、光谱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9

第二节 光谱分析的光源20

一、直流电弧光源20

二、交流电弧光源21

三、火花发生器23

四、光源的选择25

五、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焰炬26

第三节 摄谱仪27

一、摄谱仪的构造28

二、摄谱仪的性能29

三、光谱感光板及乳剂特性曲线35

四、映谱仪39

五、测微光度计40

第四节 光谱定性分析41

一、元素的灵敏线、共振线、最后线、分析线及特征线组42

二、元素光谱图43

三、光谱定性分析方法44

四、光谱半定量分析方法46

一、光谱定量分析的关系式48

第五节 光谱定量分析48

二、绝对强度法49

三、相对强度法(内标法)49

四、标样和辅助物质52

习题53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基本原理57

一、原子谱线的轮廓与变宽57

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61

三、分析方法与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65

四、灵敏度及检出限69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71

一、光源71

二、原子化器73

三、光学系统81

四、检测系统83

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85

一、光谱干扰87

第四节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87

二、电离干扰88

三、化学干扰89

四、物理干扰90

五、背景吸收与扣除90

第五节 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94

一、原子荧光光谱94

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97

三、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98

习题99

第五章 紫外分光光度法101

第一节 概述101

一、紫外与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异同101

二、紫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102

第二节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0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04

一、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104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107

三、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112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114

第四节 紫外分光光度计117

一、光源117

二、单色器系统118

三、槽室121

四、检测系统121

五、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22

第五节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简介123

一、方法的原理123

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25

第六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简介126

一、概述126

二、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127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129

四、荧光分析法的应用132

习题133

第一节 概述137

第六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37

第二节 基本原理138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138

二、分子的转动光谱139

三、分子的振动光谱141

四、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144

五、分子的振动形式146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148

一、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的关系148

二、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51

三、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152

第四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152

一、光源152

二、单色器153

三、吸收池及样品的制备153

四、检测器155

五、红外分光光度计156

第五节 红外光谱的应用和特点158

一、定性分析158

二、定量分析159

三、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160

习题161

第七章 电化学分析法导论163

第一节 化学电池164

一、原电池165

二、电解池166

第二节 相间电位167

一、相间电位的产生167

三、电池的符号和表示方法167

二、液体接界电位169

第三节 电池电动势171

一、电池电动势的组成171

二、电动势的测量171

三、电池电动势的符号172

第四节 电极电位173

一、电极电位的含义173

二、氢标174

第五节 电极电位与浓度的关系175

第六节 极化和超电位177

一、浓差极化177

二、电化学极化178

三、影响超电位的因素178

习题179

第八章 电导分析法181

第一节 基本原理181

一、电导和电导率181

二、摩尔电导182

三、无限稀释时的极限摩尔电导184

第二节 电导的测量185

一、电导池186

二、测量电源和电路186

第三节 电导法的应用189

一、直接电导法189

二、电导滴定190

习题192

第一节 基本原理193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193

第二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与膜电位195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195

二、膜电位的机制196

第三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200

一、玻璃电极的选择性200

二、电位选择性系数203

三、电位选择性系数的测定方法206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207

第四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性能207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217

第五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219

一、pH标度的定义219

二、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原理221

第六节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222

一、工作曲线法222

二、比较法225

三、标准加入法225

四、格氏(Gran)作图法226

第七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的误差229

第八节 电位滴定法230

一、终点的确定231

二、指示电极的选择233

习题234

第十章 电解分析法与库仑分析法236

第一节 电解分析基本原理236

一、电解236

二、分解电压与超电压238

三、外加电压与反电压和电解电流的关系——电解方程式240

第二节 电解分析法240

一、恒电流电解分析法240

二、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242

第三节 库仑分析基本原理243

一、法拉第定律244

二、电流效率244

第四节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246

第五节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249

一、库仑滴定的方式250

二、库仑滴定的装置251

三、指示终点的方法252

四、库仑滴定的应用253

习题254

一、极谱法的装置256

二、极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256

第一节 极谱法概述256

第十一章 伏安法和极谱法256

三、浓差极化、极化电极和去极化电极259

四、极谱分析的特点260

第二节 扩散电流方程式——极谱定量分析基础260

一、固体微电极的扩散电流260

二、滴汞电极的扩散电流——??koviě公式262

三、影响极限扩散电流的因素265

第三节 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267

一、残余电流267

二、迁移电流269

四、氧波270

三、极大270

五、氢波、前波和叠波272

第四节 半波电位——极谱定性分析原理273

一、简单金属离子还原为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273

二、半波电位的测定和极谱波的对数分析275

三、金属络离子还原为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275

四、半波电位及其影响因素278

一、底液的选择280

第五节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280

二、波高的测量281

三、定量分析方法281

第六节 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284

一、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单扫示波极谱法)284

二、循环伏安法288

三、溶出伏安法292

习题296

第一节 概述298

第十二章 色谱法导论298

第二节 色谱法基本原理301

一、色谱过程及色谱图301

二、保留值和选择性304

三、柱效率和峰扩展307

四、分离度及分离度公式311

第三节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313

一、定性分析313

二、定量分析314

习题318

第十三章 气相色谱法321

第一节 气相色谱仪321

一、气路系统321

二、进样系统323

三、分离系统324

四、检测系统324

一、检测器的分类325

第二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325

五、记录系统325

二、热导检测器(TCD)326

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328

四、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330

五、检测器的性能指标332

第三节 固定相335

一、液体固定相336

二、固体固定相345

第四节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346

一、固定相的选择349

二、柱管的选择355

三、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357

四、柱温的选择358

五、进样条件的选择359

六、检测器的选择361

习题361

第十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363

二、液固吸附色谱法364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364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及分离原理364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365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366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367

一、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367

二、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370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372

一、高压泵373

四、色谱柱375

五、检测器375

二、梯度洗脱装置375

三、进样系统375

第四节 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378

一、分子量378

二、溶解度378

三、化学结构378

习题379

一、核磁共振基本原理381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381

第十五章 其它仪器分析法简介381

二、核磁共振波谱仪382

三、核磁共振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383

四、核磁共振的应用386

第二节 顺磁共振波谱法388

一、顺磁共振基本原理388

二、顺磁共振波谱仪389

三、顺磁共振谱图解析390

四、顺磁共振的应用391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393

一、质谱仪393

二、质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97

三、质谱法的应用400

第四节 X射线荧光分析法404

一、X射线荧光法基本原理404

二、X射线荧光光谱仪407

三、X射线荧光法的应用408

主要参考资料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