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目标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涛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目标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 问题的提出1
第1章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回顾1
1.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发展与演变1
1.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1
0.2 概念说明4
0.3 研究方法5
1.1.2 主要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比较5
0.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7
0.5 主要结论11
1.2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概述15
1.2.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涵与衡量标准的差异15
1.2.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22
1.2.3 西方学者对最终目标权衡的争论27
1.3 西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与实践的启示32
1.3.1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不尽相同32
1.3.2 各国在不同时期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基础不同35
1.3.3 在实践中各国中央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兼顾多目标35
1.3.4 西方国家惯用的协调货币政策多目标的原则37
1.3.5 把币值稳定固定为货币政策单一目标或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38
本章小结43
第2章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45
2.1 中国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分歧45
2.1.1 单一目标论45
2.1.2 双重目标论48
2.1.3 多重目标论52
2.2.1 货币政策名义目标的演变53
2.2 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53
2.2.2 货币政策事实上面临着政府的多目标约束55
2.2.3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始终在追求多目标57
本章小结66
第3章 转轨时期货币政策选择多目标的必然性67
3.1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若干特征67
3.1.1 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交错和并存,互为因果67
3.1.2 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突破同步推进70
3.1.3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改革顺序72
3.1.4 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慢于经济领域76
3.2 中国转轨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78
3.2.1 政府始终维持着对经济和金融较强的控制78
3.2.2 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多重性与混合性81
3.2.3 政府必须通过多种宏观政策共同追求其多重目标84
3.2.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相对地位的变化87
3.2.5 金融制度安排使中央银行追求多目标成为必然91
本章小结99
第4章 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协调性100
4.1 对质疑多目标协调性理论依据的辩证分析100
4.1.1 从“米德冲突”中获得的启示100
4.1.2 对“丁伯根法则”若干假设的思考101
4.1.3 对蒙代尔“政策搭配论”的质疑和借鉴103
4.1.4 “克鲁格曼三角”与货币政策多目标冲突:逻辑错位104
4.2 中央银行协调货币政策多目标的可能性106
4.2.1 多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06
4.2.2 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110
4.2.3 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113
4.2.4 以目标区间取代目标单值,增强多目标的兼容性114
本章小结125
第5章 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有效性128
5.1 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128
5.1.1 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果128
5.1.2 货币政策的分配性效果134
5.1.3 货币政策的时间性效果135
5.2 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研究136
5.2.1 西方理论没有明确区分货币政策的作用与有效性137
5.2.2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存在局限性138
5.2.3 对货币主义的反思140
5.2.4 对理性预期理论的质疑141
5.2.5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局限性142
5.3.1 如何看待9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43
5.3 对质疑多目标有效性的两个例证的思辨143
5.3.2 对90年代日本货币政策困境的思考146
5.3.3 中国与美、日的差异149
本章小结153
第6章 中国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155
6.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阶段性差异及成因155
6.1.1 1979-1983年的货币政策156
6.1.2 1984-1993年6月的货币政策158
6.1.3 1993年6月-1996年的货币政策162
6.1.4 1997—2002年的货币政策164
6.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结构性差异及成因172
6.2.1 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作用效果不同173
6.2.2 货币政策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效应不对称177
6.2.3 货币政策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农村的实施效应不同180
6.2.4 货币政策效应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具有显著差异183
本章小结186
第7章 增强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188
7.1 扩大货币政策覆盖面,弱化结构性差异188
7.1.1 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发展188
7.1.2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使货币政策向消费领域进一步延伸190
7.1.3 加大货币政策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192
7.1.4 发挥货币政策对地区结构的调整功能194
7.2 健全信用制度——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度保障196
7.2.1 信用制度的微观功能196
7.2.2 信用制度的宏观功能: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197
7.2.3 转轨时期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199
7.2.4 健全信用制度,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202
7.3 合理引导公众预期,增强货币政策效应203
7.3.1 预期行为的主要类型204
7.3.2 转轨时期我国公众预期的特征205
7.3.3 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增强货币政策效应206
7.4 协调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208
7.4.1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运作差别208
7.4.2 适当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作用208
7.4.3 失当的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抑制209
7.4.4 建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协调机制213
本章小结215
参考文献217
中文部分217
英文部分222
后记225
热门推荐
- 1367798.html
- 639879.html
- 2986860.html
- 3356485.html
- 1077045.html
- 60647.html
- 992051.html
- 2751079.html
- 85900.html
- 2836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8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2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8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1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7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