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
  • (荷)H·弗洛里斯·科恩著;张卜天译 著
  •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56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7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一个近乎全新的自然”1

第一部分 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25

第二章 大传统25

2.1 “诸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25

2.2 理解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最初尝试30

2.2.1 康德的“思维方式的革命”30

2.2.2 开始向科学的过去学习:威廉·休厄尔33

2.2.3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实证主义图像:恩斯特·马赫50

2.2.4 迪昂论题58

2.3 塑造科学革命概念70

2.3.1 重新考察原始材料:安内莉泽·迈尔73

2.3.2 戴克斯特霍伊斯与自然的数学化79

2.3.3 “从‘大约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97

2.3.4 伯特与自然的数学化116

2.4 概念的拓宽128

2.4.1 四位伟人(The Great Four):观点的比较与交流128

2.4.2 新问题与新一代142

2.4.3 巴特菲尔德与霍尔夫妇:英国的看法148

2.4.4 库恩与科学革命162

2.4.5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过程:韦斯特福尔关于近代早期科学起源的构想178

2.5 结论:连续与断裂的权衡193

第三章 更大背景下的新科学197

3.1 新科学及其新方法198

3.1.1 科学方法史中的陷阱198

3.1.2 从证明性(domonstrative)科学到试探性(tentative)科学201

3.2 新科学及其新时间框架205

3.2.1 权威在科学中的作用逐渐消失205

3.2.2 科学朝着未知的未来重新定向209

3.2.3 科学何时变成了累积性的?214

3.2.4 从自然哲学到科学218

3.3 新科学与旧魔法221

3.3.1 近代早期科学的“玫瑰十字会”观念223

3.3.2 17世纪科学中的玫瑰十字会员、化学家和炼金术士228

3.3.3 难以把捉的争论核心230

3.3.4 科学革命与世界的祛魅232

3.3.5 关于近代早期科学理性的争论234

3.4 新科学与“人造自然”的产生239

3.4.1 近代早期实验的本性241

3.4.2 科学仪器的兴起247

3.4.3 科学的应用:观念与实在250

3.4.4 对女性自然的征服255

3.5 社会背景中的新科学259

3.5.1 新的科学规范261

3.5.2 社团和大学267

3.5.3 赞助271

3.6 欧洲历史中的新科学272

3.6.1 科学革命与17世纪的危机273

3.6.2 科学革命与封建制度的解体282

3.6.3 “科学革命在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292

3.7 结论:从“自明的光环”转向“杂乱的偶然性”300

第二部分 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313

第四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先前的西方自然思想中产生313

4.1 第二部分导言313

4.2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古希腊316

4.2.1 希腊科学的一些主要缺陷318

4.2.2 跨越门槛所需的帮助323

4.2.3 衰落问题327

4.3 中世纪科学与科学革命339

4.4 近代早期科学从文艺复兴思想中产生349

4.4.1 哥白尼主义349

4.4.2 人文主义的影响353

4.4.3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变革364

4.4.4 赫尔墨斯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372

4.4.5 怀疑论的复兴387

4.5 “内部”路线的收获395

第五章 近代早期科学从西欧历史事件中产生400

5.1 宗教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400

5.1.1 霍伊卡与《圣经》世界观403

5.1.2 默顿论题408

5.2 近代早期欧洲的积极生活419

5.2.1 奥尔什基与柯瓦雷论科学家对欧洲萌发活力的反应419

5.2.2 赫森论题:近代早期科学与资本主义428

5.2.3 默顿论17世纪的科学与技术435

5.2.4 齐尔塞尔与近代早期科学的社会根源438

5.2.5 霍尔对“外部”解释的反驳446

5.2.6 近代早期科学的工匠起源:一种临时评价450

5.2.7 时间革命:兰德斯与柯瓦雷457

5.2.8 霍伊卡与航海大发现461

5.2.9 爱森斯坦:科学从抄写走向印刷466

5.3 本-戴维与新科学的社会合法性477

5.4 “外部”路线的收获486

第六章 近代早期科学未在西欧以外产生491

6.1 恰当定义问题的最初尝试491

6.2 伊斯兰科学的衰落499

6.2.1 关于伊斯兰科学的一些基本事实499

6.2.2 冯·格鲁内鲍姆与穆斯林共同体在律法之下的维护506

6.2.3 萨耶勒与科学及宗教的调和失败513

6.2.4 桑德斯与蛮族破坏的影响526

6.2.5 一些结论和建议532

6.3 李约瑟作为跨文化科学史的先驱541

6.4 非西方科学对科学革命的贡献552

6.5 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569

6.5.1 中西方科学的异同569

6.5.2 李约瑟的关键问题及其回答574

6.5.3 李约瑟的批评者提供的其他观点602

6.5.4 一些结论和建议612

6.6 比较路线的收获622

第三部分 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631

第七章 科学革命概念50年631

7.1 第三部分介绍631

7.2 科学革命概念的兴衰634

7.3 对未来科学革命观的想法643

中译本补遗(2012年)647

参考书目678

索引694

译后记7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