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法辞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宪法辞典
  • 谢瑞智博士编著 著
  • 出版社: 文笙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法辞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般意志1

一事不再理1

一划1

一1

一院制1

一读会1

一人一票主义2

一事不再议2

人身自由3

人3

二划3

二3

二院制3

二读会3

人民之权利4

人身保护令状4

人民之义务6

人权宣言8

人民主权说8

十四年宪法草案9

十九信条9

十9

三读会11

三院制11

三划11

三11

三权宪法12

三民主义12

大赦13

大使13

三级三审制13

大13

大法官会议14

大法官14

大赦、特赦、减刑与复权之区别14

大宪章15

大会议15

大韩民国宪法16

大选举区制16

工作权17

工17

小选举区制18

小18

上18

上议院18

上伏塔共和国宪法18

下18

下议院18

土耳其共和国宪法19

土19

附录三20

中华民国宪法英文译本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20

川20

川斯凯共和国宪法20

千20

千里达及托巴哥宪法20

四划21

公21

公布21

公民21

公民投票22

公法22

公意22

公务员22

公务员惩戒23

公务员惩戒委员会23

公务员选拔原则24

公务员之侵权责任24

公听会25

公开竞选25

公开选举与秘密选举25

公费选举26

公职候选人之考试27

六29

六法29

元29

元首29

内29

内阁制29

内阁会议31

内阁总理31

内阁之责任32

中32

中央集权32

中央专属权33

中央政治制度33

中央与地方之关系36

中央与地方均权制38

中央与地方执行权39

中华民国约法39

中华民国宪法40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42

中华民国宪法之基本原理4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7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48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49

中国青年党49

中国民国党50

中国民主社会党51

中非帝国宪法51

文51

文武分治51

文理解释51

五52

五五宪草52

五权分立52

五权宪法52

五权宪法与中华民国宪法53

五院院长副院长之产生55

天56

天坛宪草56

天赋人权说56

分57

分县自治57

不57

不成文宪法57

不信任投票57

不平等选举57

不管部部长57

少58

少数代表制58

比58

比例代表制58

比利时宪法58

巴59

巴林国宪法59

巴哈马宪法59

五划60

外60

外交60

主60

主权60

主权之种类62

主权之归属63

市64

市制64

市制(台北市制)64

市议会65

民65

民族65

民族平等65

民族与国家66

民族与国族67

民意67

民主主义68

民主政治68

民定宪法69

民事诉讼69

民权法典69

平70

平等权70

平等选举与不平等选举71

平时宪法与战时宪法71

生71

生存权71

代72

代表说72

代表民主制72

代表国家权72

代议制度72

立72

立法权72

立法院72

立法院之性质73

立法院之组织74

立法院会议74

立法院职权76

立法院与国会80

立法院院长副院长81

立法院之幕僚机构81

立法院各种委员会81

立法院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82

立法委员83

立法委员之选举83

立法委员之辞职84

立法委员之任期84

立法委员之兼职84

立法委员之保障84

立法程序85

立法机关之性质85

司87

司法院87

司法院之组织87

司法院之职权88

司法院之性质与地位88

司法院院长副院长89

司法院幕僚机构90

司法院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90

司法权91

司法行政92

司法独立94

司法解释94

司法一元主义95

司法上受益权96

出97

出版自由97

六划99

休99

休会99

考99

考试99

考试院99

考试院会议100

考试院之地位100

考试院之组织100

考试院之职权101

考试院之幕僚机构101

考试院独立之缘由101

考试院院长副院长102

考试院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102

考试委员103

考试权之渊源103

考试权之独立104

考选部105

考选铨定之对象105

自105

自由权105

自由权利的限制106

自由权利的保障107

自由投票109

自治权109

自治法规109

自治区域110

自治团体110

自治监督110

自治机关110

自然权110

共111

共和国111

共和政体111

共和宪法111

行111

行政院111

行政院会议111

行政院院长112

行政院副院长114

行政院秘书长115

行政院之性质115

行政院之组织116

行政院之职权118

行政院之责任120

行政院秘书处122

行政院幕僚机构122

行政院各部会首长123

行政院不管部会政务委员123

行政院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123

行政权125

行政法院125

行政诉讼126

行政诉讼与司法诉讼127

行政上受益权127

同128

同意权128

再128

再诉愿128

合128

合议制128

合并主义129

地129

地方自治129

地方自治团体129

地方法院129

地方制度130

地方分权制130

地方专属权131

地域代表制131

印131

印度宪法131

印度尼西亚宪法132

刑133

刑事诉讼133

伊133

伊拉克宪法133

西134

西班牙宪法134

多135

多数代表制135

多数决原理135

多数党与少数党136

全136

全院委员会136

世136

世界人权宣言136

西137

西藏自治制度137

名137

名单比例代表法137

七划138

君138

君主138

君主国138

君主主权说138

君主宪法与共和宪法139

君权神授139

投139

投票139

投票所139

戒140

戒严140

戒严令140

戒严法141

戒严与紧急命令141

否141

否决权141

均142

均权制142

男142

男女平等142

兵142

兵役义务142

言143

言论自由143

形143

形式的宪法143

成143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143

八划145

命145

命令145

命令的委任145

纠145

纠正145

纠举145

表146

表决146

法146

法官146

法官之保障147

法律149

法律主权说149

法案149

法院150

法治国150

法治主义151

法之保留151

法定人数152

法定代表说152

法国宪法152

治153

治权153

受153

受益权153

委154

委员制154

委员会155

委任命令155

委任立法156

委任投票156

直156

直辖市156

协156

协定宪法156

宗156

宗教平等156

宗教自由156

居156

居住自由156

社158

社会安全158

社会安全政策158

服160

服公职权160

固160

固有国籍160

免160

免责特权160

免诉特权160

制161

制衡原理161

孟161

孟德斯鸠161

亚161

亚里士多德161

典162

典试委员会162

其162

其他自由权利162

金162

金融机构与失业163

近163

近代宪法与现代宪法163

直165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165

直接民主制度与间接民主制165

附166

附有意识形态之宪法与不附有意识形态之宪法166

九划167

省167

省167

省长167

省政府167

省议会170

省(市)议会议员171

省之特质171

省之地位172

省自治法172

省民代表大会173

省县自治通则173

洛173

洛克173

宣174

宣誓174

宣战174

政174

政权174

政权机关175

政体175

政党176

政务委员176

政治协商会议176

契177

契约说177

耶178

耶利纳克178

柔178

柔性宪法178

限178

限制投票法178

限制选举178

军178

军政时期178

英179

英国宪法179

美179

美国宪法179

威180

威玛宪法180

建180

建国大纲180

重180

重记投票法180

信180

信仰宗教自由180

卸182

卸任总统礼遇182

十划183

特183

特赦183

闭183

闭会183

财183

财产权183

神185

神权说185

袁185

袁氏约法185

训185

训政时期185

训政时期约法185

缺186

缺席投票186

泰186

泰国宪法186

高187

高等法院187

秘187

秘密选举187

秘密通讯自由187

纳188

纳税义务188

核189

核定覆议权189

刚189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189

十一划190

国190

国民190

国民大会190

国民大会之性质191

国民大会之组织192

国民大会之职权192

国民大会之集会194

国民大会与人民行使政权194

国民大会与民主国家国会195

国民大会与美国总统选举团196

国民大会行使职权之程序196

国民大会与中央政府之关系197

国民大会职权在遗教上及宪法上之不同198

国民大会代表199

国民大会代表之选举199

国民大会代表之罢免200

国民大会代表之任期201

国民大会代表之递补201

国民大会代表之辞职201

国民大会代表之保障201

国民大会代表之性质及限制202

国民政府203

国民经济204

国民经济政策204

国防205

国家206

国家学207

国家赔偿207

国家权力210

国家机关说210

国会210

国会法211

国体211

国旗212

国籍213

国籍之取得214

国籍之丧失215

国籍之回复215

国籍与华侨215

国务卿216

赦216

赦免216

开217

开会217

常217

常会217

常设委员会217

副217

副署217

连217

连署217

连带责任218

参218

参政权218

参议院221

基221

基本国策221

基本国策效力222

基本国策之入宪理由222

现223

现代宪法223

执223

执行命令223

间223

间接选择223

间接民主制223

曹223

曹锟宪法223

教224

教育文化224

教育文化之宗旨224

教育文化之经费225

教育文化之监督225

教育文化工作者之保障225

教育文化优良事迹之奖励226

教育上受益权(受教育之权利与义务)226

教育之均衡发展227

教育机会之均等228

动228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228

动动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之性质229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之效力229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与宪法230

规232

规范性宪法,名义性宪法及字义性宪法232

十二划234

提234

提名234

提审制度234

诉235

诉愿235

诉愿之提起235

诉愿之管辖236

诉愿之审理237

诉愿之决定237

减238

减刑238

灭记投票法238

复238

复权238

评238

评事238

创239

创制权239

创制权之限制239

创制权行使之方法240

创制权行使之范围240

创制性宪法与模仿性宪法241

剩241

剩余权241

强242

强权说242

强制投票242

众242

众议院242

恶242

恶法亦法242

最243

最高法院243

集243

集会自由243

集会与结社之区别244

结244

结社自由244

阶244

阶级平等244

奥245

奥地利宪法245

统245

统率军队权245

间245

间接民主制245

无245

无记名选举245

单246

单数选区制246

单一国宪法与联邦国宪法246

冤246

冤狱赔偿制度246

普247

普通选举与限制选举247

钦247

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247

十三划249

会249

会期249

会期不继续之原则249

违249

违宪249

著250

著作自由250

意250

意见自由250

当251

当选商数251

当选无效252

意252

意大利宪法252

新252

新加坡宪法252

经253

经济上受益权253

罪253

罪刑法定主义253

十四划255

领255

领土255

领土之变更255

监256

监察256

监察院256

监察院会议257

监察院之性质257

监察院之地位258

监察院之组织259

监察院之职权259

监察院委员会259

监察院院长副院长260

监察院之幕僚机构260

监察院与民主国家国会260

监察院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261

监察委员261

监察委员之任期262

监察委员之性质262

监察委员之限制262

监察委员之选举262

监察委员之罢免263

监察委员之保障263

监察权之功能263

监察权之渊源264

监察权之独立264

监试权264

铨265

铨叙部265

铨叙任用265

台266

台北市制266

福266

福利国家266

紧266

紧急命令266

紧急处分267

种267

种族平等267

递268

递减连记法268

蒙268

蒙古自治制度268

十五划269

质269

质询269

弹269

弹劾权269

弹劾案,纠举案,纠正案三者之异同269

调270

调查权270

审271

审计长271

审计部271

罢272

罢免权272

复273

复决权273

复决权之限制273

复决权行使之方法274

复决权行使之范围274

请274

请愿权274

请愿、诉愿及行政诉讼275

迁275

迁徒自由275

德277

德国宪法277

十六划278

县278

县278

县长278

县规章279

县规章与人民权利279

县之性质280

县之地位280

县之重要性280

县民大会280

县民代表大会281

县市政府281

县市议会283

县自治法284

宪284

宪法284

宪法大纲287

宪法语源287

宪法前言288

宪法法院289

宪法解释289

宪法解释之方法289

宪法解释之作用290

宪法解释之原则290

宪法解释之机关291

宪法解释之效力291

宪法争议291

宪法修改291

宪法修改之方法292

宪法修改之理由292

宪法修改之程序292

宪法修改之机关293

宪法修改之界限293

宪法修改之效力294

宪法变迁294

宪法之法源294

宪法之特性296

宪法之法律性质298

宪法之非法性变动299

宪法裁判权300

宪法与约法300

宪法与法律命令301

宪法制定权力302

卢303

卢梭303

独303

独任制303

独裁政治303

选304

选举区304

选举权304

选举权之特质304

选举权之基本依据305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之资格条件305

选举诉讼306

选举无效307

选举舞弊307

战307

战时宪法307

卢307

卢安达宪法307

赖308

赖比瑞亚宪法308

十七划309

总309

总统309

总统府310

总统制310

总统之卸任312

总统之责任312

总统之职权313

总统选举人313

总统副总统之就职313

总统副总统之选举314

总统副总统之罢免314

总统副总统之任期与缺位315

总统之国家元首职权315

总统之立法方面职权317

总统之行政方面职权318

总统之司法方面职权320

总统之考试方面职权320

总统之动员戡乱时期职权322

总统与中央各机关之关系322

联325

联邦国325

联合内阁326

临326

临时会326

临时约法326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326

压326

压力团体326

应327

应考试权327

讲327

讲学自由327

营328

营业自由328

十八划329

镇329

镇329

归329

归化329

覆329

覆议329

双329

双重国籍329

边330

边疆地区330

职330

职权代表制330

十九划332

惩332

惩戒332

类332

类推解释332

二十划333

议333

议长333

议会333

议会之解散333

议会内阁制334

议事日程334

议事公开334

议事妨害335

议事规则335

议员特权336

警336

警察国336

警察命令336

党336

党派平等336

苏337

苏丹宪法337

苏联宪法337

苏利南宪法338

二十二划339

听339

听证会339

权339

权力分立339

权利章典341

权利请愿书341

权能区分342

附录一 政府组织系统表343

附录二344

一、宪法大纲344

二、十九信条345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346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47

五、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350

六、大总统选举法352

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353

八、中华民国约法359

九、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363

十、国民政府建国大纲373

十一、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374

十二、中华民国十四年宪法草案376

十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389

十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390

十五、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392

十六、修正国民政府组织法397

十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400

十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410

十九、中华国民宪法413

二十、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