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思想史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袁运开,周瀚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72014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9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8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思想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章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体系的初步确立1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思潮2
一、集权时代的到来2
二、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5
三、科技发展的第二次高潮8
四、科学与神学的对峙11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科学观14
一、天学:皇权的象征16
二、作为立国之本的农政20
三、《周髀算经》中的数学观24
四、科学医学观的形成28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自然观33
一、《淮南子》的宇宙生成理论34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两汉的谶纬思想36
三、王充的元气自然论41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科学方法45
一、辩证方法的继续发展和深入运用46
二、《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整体方法与分析方法互补范式的确立49
三、王充的方法:效验与推理55
四、张衡的实验方法60
五、逻辑方法的缺失65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天文学思想70
一、从《太初历》到《乾象历》70
二、以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理论76
三、张衡的天文理论模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82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地理学思想88
一、《汉书·地理志》:中国地理学体系的基本模式89
二、《淮南子》的地理学理论93
三、张衡的地理学说和地震思想99
四、其他地理学思想成就104
第七节 秦汉时期的数学思想110
一、《周髀算经》的数学思想110
二、《九章算术》与传统数学体系的建立117
第八节 秦汉时期的农学思想与生物学思想127
一、代田耕作法中所反映的农学思想127
二、《汜胜之书》对于农业科学的总结131
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及其思想139
第九节 秦汉时期的医学思想144
一、《黄帝内经》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145
二、《伤寒杂病论》与临床医学体系的建立154
三、《神农本草经》与药物学体系的建立158
第十节 秦汉时期的物理学思想和工程技术思想163
一、《淮南子》和《淮南万毕术》中的物理思想163
二、京房的声学思想170
三、董仲舒对大气现象的认识174
四、王充对诸多物理现象的阐释178
五、绚丽多彩的工程技术思想186
第十一节 秦汉时期的化学思想及其应用195
一、《周易参同契》的化学理论与实践195
二、秦汉时期高度发展的化工技术及其思想204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思潮216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充实和提高216
一、从三国鼎立到南北对峙217
二、北方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219
三、灿烂的思想文化成就222
四、民族大融合和中外交流22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观230
一、“言”、“意”之争所体现的科学观230
二、刘徽和《孙子算经》的数学观235
三、贾思勰的农学观238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观239
一、杨泉《物理论》和玄学各派的自然学说240
二、《列子》中的自然观248
三、葛洪的自然变化论250
四、初传佛教的本体论253
五、范缜的《神灭伦》255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方法257
一、辨析名理的逻辑思潮和鲁胜的《墨辩注》258
二、刘徽“析理以辞”的科学方法260
三、祖冲之“准以实见”的科学方法263
四、范缜“质用统一”的方法264
五、贾思勰的科学方法26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思想268
一、从《景初历》到《大明历》268
二、丰富多彩的宇宙理论277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学思想284
一、裴秀的制图理论与实践284
二、《水经注》的地理学思想287
三、地志的形成及其地理观念292
四、《佛国记》和其他地学思想294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思想297
一、赵爽的数学证明和数学教育思想298
二、刘徽的数学思想——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302
三、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理论和成就312
四、甄鸾及其他算经的数学思想315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思想和植物学思想320
一、《齐民要术》中的农学思想320
二、植物学理论的进步331
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药学思想340
一、《脉经》的诊脉理论340
二、《针灸甲乙经》的针灸学理论344
三、《肘后备急方》和其他医药学理论347
四、《本草经集注》和《雷公炮炙论》354
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化学思想及其应用358
一、炼丹术中的化学思想和实践358
二、手工业技术中化学知识的提高和应用364
第十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物理学思想及其应用375
一、对若干物理现象的新认识375
二、巧夺天工的机械制造技术386
三、佛教建筑成就395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持续发展400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思潮400
一、强盛繁荣的政治经济401
二、三教鼎立的学术思潮403
三、绚丽多彩的科学文化407
四、频繁活跃的中外交流410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观413
一、隋唐时期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的社会思潮413
二、《颜氏家训》的技艺观417
三、李淳风的科技观420
四、孙思邈的医学观423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自然观427
一、佛教徒眼中的大千世界428
二、道家、道教的天人观和变化论432
三、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论和宇宙观437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方法441
一、李淳风和一行重视实测的科学方法441
二、孙思邈博学精思的治学方法445
三、佛教因明逻辑方法的传入449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天文学思想452
一、从《皇极历》到《大衍历》452
二、《开元占经》的占星术和天文学思想458
三、《步天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460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地学思想463
一、贾耽和李吉甫的地学思想463
二、玄奘及其《大唐西域记》469
三、窦叔蒙的潮汐理论472
第七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数学思想474
一、王孝通的数学思想474
二、《算经十书》与唐代数学教育思想476
三、《韩延算书》的实用算术思想479
四、二次内插法的创立和发展482
第八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学思想485
一、陆龟蒙的水田整地技术思想487
二、陆羽及其《茶经》491
三、果树栽培移植技术思想495
第九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医药学思想497
一、巢元方的病因病机理论499
二、孙思邈的医药学成就和思想502
三、《四部医典》与藏医理论508
四、《新修本草》及其他医药学著作511
第十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化学思想及其应用515
一、炼丹术中的化学思想及黑火药的发明515
二、冶金技术思想和纺织印染技术思想518
三、造纸技术的发展与印刷术的发明524
四、其他化学手工业技术思想530
第十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物理学思想及其应用537
一、物理学思想的新进展537
二、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的新成就541
第七章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高峰553
第一节 宋元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思潮553
一、从对峙到统一553
二、商品经济的繁华555
三、理学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558
四、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565
五、中外交流的新气象569
一、宋元时期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思潮572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科学观572
二、沈括的科学观579
三、李冶和秦九韶的数学观585
四、陈旉和王祯的农学观593
五、“儒医”思想的兴起602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自然观608
一、周敦颐和邵雍的宇宙图式608
二、张载气一元论的自然观615
三、朱熹理一元论的自然观621
四、宋元时期道教的自然学说628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科学方法635
一、沈括的“验迹原理”方法636
二、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640
三、李冶的“推理明数”与秦九韶的“数道统一”方法646
四、赵友钦的大型实验方法651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天文学思想656
一、宋代天象观测、天文仪器制造和地方报时思想656
二、沈括的“十二气历”思想660
三、朱熹的天地生成理论664
四、《授时历》——中国古代历法思想的高峰672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地学思想680
一、从《太平环宇记》到《大元一统志》680
二、边疆和域外地理学思想684
三、杜绾和土宿真君的矿物学理论690
四、燕肃的《海潮图说》696
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数学思想699
一、贾宪的任意次方可解思想700
二、李冶的数学思想702
三、秦九韶的数学思想708
四、杨辉的数学思想713
五、朱世杰的四元术720
第八节 宋元时期的农学思想和生物学思想725
一、陈旉《农书》与南方农业科学技术思想725
二、王祯《农书》对传统农学思想的总结730
三、动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和生物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736
第九节 宋元时期的医药学思想742
一、宋元时期的医政管理和医学教育思想742
二、医学分科及各科思想的新进展744
三、承前启后的药物学著作748
四、《洗冤集录》的法医学说752
五、金元四大家的医学理论争鸣754
第十节 宋元时期的物理学及其相关工程技术思想761
一、沈括的物理学思想761
二、《革象新书》的物理学思想766
三、指南针与航海造船技术思想769
四、《营造法式》与宋元时期的建筑技术思想773
五、《梓人遗制》与宋元时期的纺织技术思想778
第十一节 宋元时期的化学及其相关工程技术思想781
一、炼丹术中化学思想的新贡献781
二、火药与热兵器思想785
三、雕版和活字印刷思想788
四、冶金和制瓷技术思想792
后记798
热门推荐
- 1169265.html
- 3132443.html
- 1022359.html
- 3724177.html
- 3689059.html
- 875406.html
- 3011160.html
- 2245422.html
- 3781850.html
- 3614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5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0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0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6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1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4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