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亚关系史性格 东北亚历史财团北京大学共同学术会议 东北亚历史财团学术会议资料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东北亚历史财团编 著
- 出版社: 东北亚历史财团
- ISBN:896187127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北亚关系史性格 东北亚历史财团北京大学共同学术会议 东北亚历史财团学术会议资料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的世界观&郑夏贤15
一、前言15
二、韩国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与对外观的研究16
三、《汉书·地理志》的构成与汉代中国人的世界观19
四、《魏志·东夷传》的叙述态度和视角(一)-地理观问题24
五、《魏志·东夷传》的叙述态度和视角(二)-中国式世界的向往30
六、余论38
高句丽兄系官职的内亚渊源&罗新47
一、高句丽兄系官职的渊源与传承47
二、加(兄)名号语源的内亚渊源54
三、拓跋鲜卑及其他内亚民族以aka/akan为官称的情况61
四、小结66
白村江之战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金铉球73
一、前言73
二、新罗、唐、日本三国联合体的确立75
1.新罗的孤立与对唐接近75
2.金春秋渡日与三国联合体的确立77
三、白村江之战格局的形成79
1.唐征高句丽79
2.日本的危机认识与百济·日本·高句丽的三国联盟81
3.百济灭亡与白村江之战83
四、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86
1.日唐关系的恢复86
2.日本的二重性88
3.东北亚世界的鼎立90
五、结论94
从西安地区唐代丧葬模式看渤海贞惠和贞孝两公主墓&李志生105
一、关于贞惠和贞孝两公主墓的陪葬105
1.唐公主陪葬皇陵制度106
2.唐前期公主的陪葬皇陵108
3.唐后期公主的葬地117
4.渤海贞惠、贞孝两公主的陪葬125
二、关于贞孝公主的墓室配置128
1.唐公主墓与贞孝公主墓的壁画配置128
2.唐公主墓与贞孝公主墓墓室规制137
三、赘语141
高丽与辽·金·元关系史的特征 金塘泽149
一、绪论149
二、高丽与辽150
1.高丽初的东北亚形势150
2.辽的入侵153
三、高丽与金156
1.肃宗·睿宗代的女真征伐156
2.朝贡·册封关系的成立159
四、高丽与元162
1.蒙古的入侵与高丽的抗争162
2.丽元联合军的日本征伐166
3.元的政治干涉168
4.高丽的反元政策171
五、结论173
八旗满洲高丽家族与清初战争&徐凯182
一、高丽四十三姓家族编入八旗满洲182
二、独立编设的朝鲜和高丽佐领186
1.正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所属十八佐领,其中第九、第十为朝鲜佐领188
2.正红旗满洲都统第一参领所属四个朝鲜佐领190
3.正黄旗满洲包衣第四参领所属的第一、第二高丽佐领195
三、高丽家族与清初战役197
1.征服朝鲜198
2.挺进辽西200
3.统一与巩固中原201
从朝鲜“中华主义”到韩清条约-近代韩中关系的确立&李泰镇211
一、前言211
二、明-朝鲜之间的册封朝贡体制212
三、18世纪朝鲜“中华主义”与“热河冲击”215
四、19世纪80年代的册封朝贡体制纠纷与1899年韩清条约的缔结219
五、结语222
试论《至正条格》的性质及影响&党宝海232
一、《至正条格》与《大元通制》的关系232
二、元朝立法观念的发展242
1.加强对蒙古权贵的约束242
2.对色目人习惯法的有力干预247
3.对传统汉法的肯定与维护251
三、《至正条格》在东亚的影响254
1.对明代立法的影响254
2.对高丽、朝鲜的影响257
四、结论265
20世纪初韩中之间的相互认识-以孙中山的韩国认识与韩国人的孙中山理解为中心&裴京汉277
一、序言277
二、孙中山与韩国人之间的交流279
三、孙中山对韩国问题的立场284
四、韩国人心目中之孙中山289
五、结论293
近代中韩关系转变的理想与现实-韩国人对中国否定认识的历史根源&王元周303
一、序论303
二、从北伐论到北方史观305
三、从慕华到贱华317
四、结语:历史记忆、民族心理与国际关系328
热门推荐
- 3361704.html
- 3069865.html
- 2317215.html
- 2205402.html
- 438464.html
- 184029.html
- 3090204.html
- 1686120.html
- 2013992.html
- 702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5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8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8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5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1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