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 张礼卿主编;李建军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08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金融-经济自由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趋势与问题3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金融自由化趋势3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的含义3

目录3

图表索引6

表1—1 金融自由化的发生时期6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6

表1—2 非洲9国金融自由化的进展24

第三节 经济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发展29

表1—3 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日本股票买卖手续费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买卖手续费之比较35

第一节 金融不稳定的含义47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不稳定:现象与原因47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不稳定的主要特点54

图2—1 1970~1997年金融危机的频率55

图2—3 1975~1997年金融危机统计一览56

图2—2 具有全球影响的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间隔56

表2—2 1973年以前金融危机的深度(1)57

表2—1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金融危机重复发生的主要国家57

表2—3 20世纪80年代后金融危机的深度(2)58

表2—4 金融危机前后危机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程度61

第三节 金融不稳定的原因:理论回顾与评价61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不稳定的关系76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不稳定之间的内在机制76

图3—1 银行危机前私人部门信贷增长速度80

图3—2 利率自由化后存贷利差的变化82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不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88

表3—1 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特许经营权价值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92

图3—3 金融自由化前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比较93

表3—2 东南亚金融危机程度与银行监管质量比较94

表3—5 银行危机发生概率95

表3—4 货币危机发生概率95

表3—3 1970~1995年小型开放经济金融危机类型和数量95

图3—4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97

附表3—1 对金融自由化前后货币危机之前均值差异的wilcoxon ranksum检验98

附表3—2 对金融自由化前后银行危机之前均值差异的wilcoxon ranksum检验99

第二篇 专题研究103

第一节 利率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表现和决定103

第四章 利率自由化与金融稳定103

第二节 利率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个案分析109

表4—1 1975~1987年美国银行倒闭数111

表4—2 日美利率自由化进程比较112

表4—3 实施利率自由化战略117

第三节 利率自由化的战略、次序和风险管理117

第五章 金融服务自由化与金融稳定121

第一节 金融服务业的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121

表5—1 银行市场的效率与稳健性指标比较132

第二节 金融服务业准入程度与金融稳定136

表5—2 1929~1939年美国银行倒闭数量141

第三节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144

第六章 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稳定156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趋势156

第二节 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金融不稳定性:现象和决定因素165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与泡沫经济:若干案例分析174

表6—1 日本平均股价、股票市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78

表6—3 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统计汇总179

表6—2 日本与其他主要国家的股票市盈率与收益率比较179

表6—4 日本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和供应181

表6—5 2000年4月7日市盈率超过100的大盘股183

第四节 金融稳定前提下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186

第七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不稳定192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不稳定的相关性:实证考察192

表7—1 发展中国家私人外国资本流量的易变程度194

图7—1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净流入的易变性195

表7—2 1880~1997年间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198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198

第三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部门稳定的影响208

表7—3 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债权(Cross—Border Claims)和外资银行贷款(Lending by Foreign Banks)214

第四节 金融稳定前提下的资本账户开放战略与相关政策219

表7—4 部分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模式、相关政策与金融危机223

第一节 排序理论:一个分析框架的介绍237

第八章 面向稳定的金融自由化:前提和顺序237

表8—1 某些学者关于经济改革和政策措施排序的建议242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所需的前提243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安排254

图8—1 金融市场的层级结构257

第九章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预警268

第一节 国外金融危机预警理论述评268

表9—1 金融危机预警理论研究比较270

表9—2 金融危机三大预警模型比较272

第二节 加入金融自由化变量后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276

表9—3 1990~1999年亚洲危机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281

图9—1 1991~2000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私人资本净流入282

表9—4 私人资本净流入高峰与金融危机的联系283

图9—2 1988~1996年非金融公司的资产收益率286

表9—5 实证样本以及各项数据290

表9—6 包含金融自由化虚拟变量实证结果292

表9—7 去掉金融自由化虚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292

表9—8 修正模型的预警效果293

图9—3 两种危机预警结果与实际危机严重程度拟合度比较293

第十章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296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后的监管必要性296

表10—1 危机发生前5年平均监管水平302

表10—2 卡方独立性测试302

第二节 一些国家的金融监管现状306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分析313

表10—3 10国集团部分国家监管当局的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320

表10—4 不同监管系统的优劣比较325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328

第三篇 国际经验比较与中国选择339

第十一章 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自由化经验339

第一节 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经验339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经验与教训348

表11—1 拉美三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前的宏观经济指标349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经验的国际比较354

表11—2 部分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前后一些指标的相对变化361

第一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364

第十二章 中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措施364

表12—1 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指标366

表12—2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现状368

第二节 中国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369

第三节 面向金融稳定的利率自由化改革376

第四节 面向稳定的金融服务自由化384

表12—3 中国银行市场结构、经营模式与银行体系稳定385

第五节 面向金融稳定的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渐进战略与近期选择386

第六节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促进金融稳定的若干重要措施393

附表12—1 审慎指标一览表398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