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学临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针灸学临床
  • 高希言主编;邵素菊,杨丽美,朱现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60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学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针灸治疗学发展简史3

第一节 经络腧穴理论的应用与发展3

第二节 针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4

一、针法4

二、灸法5

第三节 针灸临床各科的发展6

一、内科6

二、外科8

三、妇科、产科9

四、儿科10

五、五官科11

第二章 针灸的治疗作用13

第一节 调和阴阳13

一、阴阳偏盛13

二、阴阳偏衰13

第二节 扶正祛邪14

第三节 疏通经络15

第二节 清热温寒16

二、泻实16

第一节 补虚泻实16

一、补虚16

第三章 针灸治疗原则16

一、清热17

二、温寒17

第三节 标本缓急17

一、治病求本17

一、因时制宜18

第四节 三因制宜18

四、标本同治18

三、缓则治本18

二、急则治标18

二、因地制宜19

三、因人制宜19

第五节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9

一、因病异治19

二、异病同治19

二、表里21

一、阴阳21

第一节 八纲证治21

第四章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21

三、寒热22

四、虚实22

第二节 脏腑证治23

一、肺病证治23

二、大肠病证治24

三、胃病证治25

四、脾病证治25

六、小肠病证治26

五、心(心包)病证治26

七、膀胱病证治27

八、肾病证治27

九、三焦病证治27

十、肝胆病证治28

第三节 经络证治29

一、经络证治的方法29

二、按经论治的内容31

二、远部取穴35

一、近部取穴35

第一节 取穴原则35

第五章 针灸治疗处方35

三、随证取穴36

第二节 配穴方法37

一、本经配穴法37

二、表里经配穴法37

三、上下配穴法38

四、前后配穴法38

五、左右配穴法38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39

第三节 特定穴的应用39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41

三、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42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43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43

六、郄穴的临床运用43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44

第四节 逢时选穴法44

一、子午流注纳甲法46

二、子午流注纳子法52

三、养子时刻注穴法53

四、灵龟八法56

五、飞腾八法57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61

第六章 毫针刺法61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规格与修整61

一、毫针的构造61

第二节 练针法62

一、纸垫练针法62

三、毫针的检查和修整62

二、毫针的规格62

二、棉团练针法63

三、自身练针法63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63

一、选择针具63

二、选择体位64

三、消毒65

一、刺手与押手66

二、持针姿势66

第四节 针刺方法66

三、进针法67

四、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68

五、针刺手法70

六、针刺得气75

七、候气、催气、守气和行气法76

八、治神与守神77

九、留针与出针78

第五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78

三、弯针79

二、滞针79

一、晕针79

四、断针80

五、血肿80

六、针后异常感80

第六节 针刺注意事项81

第七节 针刺补泻82

一、影响针刺补泻效果的因素82

二、单式补泻手法82

三、复式补泻手法85

一、九刺法88

第八节 古典针刺技术88

二、十二刺法89

三、五刺法91

四、三刺法92

五、导气法92

六、龙虎凤飞行气手法92

第七章 灸法、拔罐法94

第一节 灸法94

一、灸用的材料94

二、灸法分类97

三、灸感、灸量和灸法的补泻101

四、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102

五、灸法注意事项103

第二节 拔罐法103

一、罐的种类103

二、拔罐法的操作104

三、拔罐法的作用107

四、拔罐法的适应证107

五、注意事项108

二、耳郭与耳穴109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09

第八章 耳针头针109

第一节 耳针法109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110

四、操作方法119

五、适应范围122

六、注意事项122

第二节 头针法123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23

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和主治123

五、注意事项126

三、操作方法126

四、适应范围126

第九章 其他针法127

第一节 三棱针法127

一、针具127

二、操作方法127

三、适应范围128

一、针具129

二、操作方法129

第二节 皮肤针刺法129

四、注意事项129

三、适应范围130

四、注意事项131

第三节 皮内针刺法131

一、针具131

一、针具132

第四节 火针刺法132

四、注意事项132

三、适应范围132

二、操作方法132

二、操作方法133

三、适应范围133

四、注意事项133

第五节 芒针刺法133

一、针具133

一、电针仪器134

四、注意事项134

第六节 电针刺法134

二、操作方法134

三、适应范围134

二、操作方法135

三、适应范围137

四、注意事项137

第七节 穴位注射法138

一、针具和常用药物138

二、操作方法138

三、适应范围138

四、注意事项139

一、激光器具140

第八节 穴位激光照射法140

二、操作方法141

三、适应范围141

四、注意事项141

第九节 穴位贴敷法141

一、原理和特点141

二、操作方法141

三、适应范围142

四、注意事项142

二、操作方法143

第十节 穴位埋线法143

一、器具143

三、注意事项144

四、术后反应145

第十一节 声电针145

一、原理和特点145

一、原理和特点146

二、适应范围146

二、操作方法146

第十二节 微波针灸法146

三、注意事项146

二、适应范围146

三、注意事项147

下篇 针灸治疗151

第十章 内科病证151

第一节 中风151

第二节 眩晕(附:高血压)154

第三节 头痛(附:三叉神经痛)157

第四节 面瘫160

第五节 腰痛161

第六节 胁痛163

第七节 痹证165

第八节 痿证(附:小儿麻痹后遗症)167

第九节 癎证169

第十节 癫狂171

第十一节 不寐172

第十二节 癔病174

第十三节 心悸176

第十四节 感冒177

第十五节 咳嗽179

第十六节 哮喘180

第十七节 肺痨182

第十八节 疟疾184

第十九节 呕吐185

第二十节 胃痛187

第二十一节 腹痛188

第二十二节 黄疸190

第二十三节 泄泻191

第二十四节 痢疾193

第二十五节 便秘194

第二十六节 脱肛195

第二十七节 癃闭197

第二十八节 水肿198

第二十九节 遗精199

第十一章 妇科病证202

第一节 月经不调202

第二节 痛经204

第三节 经闭205

第四节 崩漏207

第五节 带下病209

第六节 胎位不正211

第七节 滞产212

第八节 乳少213

第九节 阴挺215

第十二章 儿科病证217

第一节 遗尿217

第二节 急惊风218

第三节 疳积220

第四节 小儿脑性瘫痪221

第一节 风疹223

第十三章 皮肤、外科病证223

第二节 疔疮224

第三节 痄腮226

第四节 乳痈227

第五节 乳癖229

第六节 肠痈230

第七节 痔疮232

第八节 疝气233

第九节 扭伤(附:落枕)235

第十节 肘劳237

第十一节 腱鞘囊肿239

第十二节 丹毒240

第十三节 蛇丹241

第十四节 扁平疣242

第十五节 神经性皮炎244

第十六节 痤疮245

第十七节 斑秃246

第十四章 五官科病证249

第一节 目赤肿痛249

第二节 麦粒肿250

第三节 近视251

第四节 耳鸣、耳聋252

第五节 鼻渊253

第六节 牙痛254

第七节 咽喉肿痛255

第八节 口疮256

第十五章 急证258

第一节 晕厥258

第二节 虚脱259

第三节 高热260

第四节 抽搐261

第五节 急性疼痛262

第十六章 其他266

第一节 肥胖症266

第二节 戒烟267

第三节 美容268

第四节 延缓衰老269

第五节 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270

第十七章 针刺麻醉272

一、针麻的特点272

二、针麻的方法272

四、针麻的适应证及常用处方274

三、针麻的辅助用药274

五、针麻的注意事项276

附录 文献摘录277

一、《灵枢·九针十二原》277

二、《灵枢·小针解》278

三、《灵枢·本输》279

四、《灵枢·官针》281

五、《素问·缪刺论篇》281

六、标幽赋283

七、百症赋284

八、玉龙歌285

九、肘后歌287

十、通玄指要赋287

十一、金针赋288

十二、四总穴歌289

十三、行针指要歌289

十四、禁针穴歌290

十五、禁灸穴歌290

十六、孙真人十三鬼穴歌290

十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