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中国武汉与日本部分城市的案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邱志明,周晓勤主编;朱军,王长裕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275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交通规划-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中国武汉与日本部分城市的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1
1.1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1
1.1.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1
1.1.2 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2
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分类和特征3
1.2.1 市郊铁路3
1.2.2 地下铁路4
1.2.3 轻轨系统7
1.2.4 有轨电车9
1.2.5 小结10
第2章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概况11
2.1 基本情况11
2.2 地铁与线性地铁15
2.3 单轨系统16
2.4 AGT系统19
2.5 LRT系统21
2.6 磁悬浮及其他系统21
2.6.1 磁悬浮系统21
2.6.2 其他系统22
第3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类、建设标准与环境23
3.1 城际交通23
3.2 城市(内)公共交通23
3.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系统的分类24
3.4 线路工程技术标准24
3.5 各类车型技术参数25
3.6 城市轨道交通(钢轮/钢轨系列)基本分类与主要特征26
3.7.2 轨道交通的建设条件27
3.7.1 概述27
3.7 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城市规划和环境的关系27
3.7.3 轨道交通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28
3.7.4 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关系28
3.7.5 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关系28
3.7.6 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29
3.7.7 结论31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2
4.1 线网规划的目的32
4.2 线网规划的性质及指导思想32
4.3 线网规划的总体内容和目标33
4.4 线网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路线33
4.4.1 线网规划方法33
4.5 线网的结构形态和规模总量控制35
4.5.1 城市背景与基本特征35
4.4.2 规划的技术路线35
4.5.2 城市远景发展与结构形态研究37
4.5.3 线网规模的总量控制37
4.5.4 影响线网规模的因素及分析38
4.5.5 线网规模总量预测39
4.6 线网构架方案的研究43
4.6.1 整体形态控制——拟定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43
4.6.2 城市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析43
4.6.3 交通走廊分析,线路路径的可行性44
4.7 线网方案进行客流预测和交通影响分析44
4.8 线网方案评价45
4.9 可实施性规划45
4.9.1 车辆基地规划45
4.9.2 修建顺序的研究47
4.9.4 车站位置初选建议48
4.9.5 换乘站规划48
4.9.3 敷设方式的规划48
4.9.6 网络的运营规划49
4.9.7 联络线规划50
4.9.8 其他50
4.10 城市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的衔接和一体化50
4.10.1 概述50
4.10.2 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的要点52
4.10.3 一体化城市运输系统的概念(IUTS)52
4.10.4 一体化城市运输系统(IUTS)中的公交运输一体化系统(IPTS)52
4.10.5 地铁接驳巴士系统53
4.10.6 线网协调53
4.10.7 交通需求的确定54
4.10.8 一体化自动售检票系统55
4.10.9 实施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支持措施55
4.11 结论与建议56
5.1.3 目前国内客流预测的现状和经验57
5.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需求分析应具备的前提条件57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57
5.1.1 客流预测的阶段划分57
5.1 概述57
5.1.4 对客流预测的分析和认识58
5.2 不同阶段客流研究工作的启示59
5.2.1 线网规划阶段——全网客流估算59
5.2.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客流预测60
5.3 客流分析61
5.3.1 客流状态分析61
5.3.2 敏感度与适应性分析65
5.4 日本轨道交通客流分析特点66
5.4.1 有关城市轨道建设规划的各种调查66
5.4.2 需求预测方法67
6.1.3 列车运行组织规划的作用70
6.1.2 列车运行组织规划的任务70
第6章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规划70
6.1 规划任务70
6.1.1 工作目标的界定70
6.2 各时期设计客流量确定71
6.2.1 当前的几种观点71
6.2.2 系统输送能力的概念71
6.2.3 各时期设计客流量的确定原则72
6.2.4 各时期设计输送能力确定72
6.3 列车运行组织方法72
6.3.1 列车编组辆数与行车密度72
6.3.2 系统运营通过能力73
6.3.3 列车运行交路形式74
6.4.1 问题的提出77
6.4.2 两线间列车直通运转的处理方法77
6.4 两条线路之间的列车直通运行组织77
6.5 关于轨道交通系统最高设计速度78
6.5.1 引言78
6.5.2 影响最高速度效果的因素79
6.5.3 最高设计速度选择的目标80
6.5.4 案例分析80
6.5.5 提高旅行速度的途径84
6.5.6 小结85
第7章 轨道交通系统投资体制及经济评价86
7.1 日本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效果86
7.1.1 运输量统计86
7.1.2 轨道交通系统运营费统计88
7.2 日本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政策措施92
7.2.1 主要事件92
7.2.2 日本的轨道建设制度概要93
7.2.3 铁道事业化工序和标准99
7.2.5 城市轨道系统建设费用效益分析方法101
7.2.4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101
7.2.6 日本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来源103
7.3 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研究107
7.3.1 我国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特性107
7.3.2 我国轻轨系统发展基本技术经济要求109
7.3.3 我国城市轻轨系统发展政策与集资措施111
第8章 铁路参与城市交通运行问题研究113
8.1 概况113
8.2 利用既有铁路设备的意义114
8.3 日本铁路参与城市交通情况115
8.4 中国铁路现状及其参与城市交通必要性分析115
8.5 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前提条件116
8.6.1 武汉市城市交通概述117
8.6 铁路参与武汉市交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7
8.6.2 武汉市铁路概况118
8.6.3 武汉市铁路现状及规划118
8.6.4 武汉铁路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拟建工程概况119
8.7 铁路参与武汉市交通的几种设想方案120
8.7.1 武昌—汉阳—汉口线市郊列车规划120
8.7.2 横店—滠口—新武北线市郊列车规划121
8.7.3 武昌—武昌北—武昌东—武昌南—武昌环线市郊列车规划121
8.7.4 南北环形成市郊客运走廊的问题及建议122
8.7.5 汉阳铁路专用线市郊列车规划122
8.7.6 阳逻电厂专用线市郊列车规划123
8.7.7 汉丹线汉口—舵落口段市郊列车的规划123
8.8 小结123
9.1 概况125
9.2 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必要性125
第9章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25
9.3 武汉市轨道交通模式选择126
9.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回顾128
9.4.1 1994年《武汉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28
9.4.2 城市总体规划(1995)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129
9.4.3 1999年《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29
9.4.4 2001—2002年《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129
9.5 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特点132
9.5.1 技术及组织工作特点132
9.5.2 内容及程序特点132
9.5.3 方法论上的特点133
9.6 新一轮规划方案的内容134
9.6.1 规划线网基本情况134
9.6.2 线网结构分析135
9.6.3 近期建设计划136
9.7.2 关于线网规划方案138
9.7 规划方案评价138
9.7.1 关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路线与方法138
9.7.3 关于客流预测139
9.8 规划过程的反思139
9.8.1 开拓了规划思路139
9.8.2 丰富了规划信息139
9.8.3 深化了规划方案140
9.8.4 课题研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140
9.9 海外铁道协会专家对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意见141
9.9.1 关于出发点141
9.9.2 关于重点研究的问题141
9.9.3 对武汉市城市铁路规划的若干意见142
9.9.4 对武汉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建议143
10.1.2 武汉市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144
10.1.1 武汉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44
10.1 背景144
第10章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144
10.1.3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45
10.1.4 武汉市城市近期发展规划145
10.1.5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46
10.2 建设必要性147
10.2.1 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并实现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47
10.2.2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并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148
10.2.3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148
10.2.4 充分发挥已建项目运营效益149
10.2.5 轨道交通建设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149
10.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49
10.3.1 线网规划工作概况149
10.3.2 线网规划技术路线150
10.3.4 线网规划方案及客流预测评价151
10.3.3 线网规划网络结构151
10.3.5 线网规划分期建设153
10.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53
10.4.1 近期建设规模的确定153
10.4.2 近期建设线路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153
10.4.3 近期建设规划154
10.4.4 各线路功能和作用155
10.4.5 近期建设安排155
10.4.6 近期建设工程方案157
10.4.7 用地规划控制158
10.4.8 近期建设规划的保障体系159
10.5 近期建设资金及平衡159
10.5.1 近期建设工程投资估算及年度投资安排159
10.5.3 建设资本金筹措160
10.5.4 资金平衡方案160
10.5.2 建设资金筹措160
10.5.5 经济效益分析161
10.5.6 建设期和运营期债务分析162
10.5.7 支持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政策162
10.6 主要结论和建议163
10.6.1 主要结论163
10.6.2 相关建议163
第11章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案例(广岛)研究164
11.1 广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概况164
11.2 新交通系统对广岛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165
11.2.1 分析要点165
11.2.2 城市铁路及其他交通设施的效果166
11.2.3 各线路效益的计算方法166
11.2.5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效益167
11.2.4 缓解公路拥挤与减少交通事故效果167
11.2.6 对居民的效果168
11.2.7 对产业发展的效果170
11.2.8 地域内的社会效果171
11.3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费与政府负担费用173
附图1 预选方案规划图(方案一)175
附图2 预选方案规划图(方案二)176
附图3 预选方案规划图(方案三)177
附图4 预选方案规划图(方案四)178
附图5 深化方案规划图(方案一)179
附图6 深化方案规划图(方案二)180
附图7 深化方案客流预测图181
附图8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结构示意图182
附图9 武汉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示意图183
参考文献184
后记186
热门推荐
- 662739.html
- 318401.html
- 1377855.html
- 2229124.html
- 183911.html
- 2450929.html
- 530876.html
- 1325894.html
- 1307396.html
- 2727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6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7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2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9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0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5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