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
  • 邓社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154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民间文学-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民间艺术-法律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由来1

二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综述8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15

四 研究方法17

第一章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18

第一节 学说梳理18

一 劳动学说18

二 人格权说20

三 正义说22

四 经济价值说25

五 人权说27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发展权解读32

一 发展权的概念和内容32

二 全球化、知识产权殖民化对发展权的限制37

三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是维护发展权和文化主权的重要内容41

第三节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文化多样性解读43

一 文化霸权正在吞噬着世界文化多样性43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的文化发展46

第二章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客体——传统典型元素或程式49

第一节 文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者眼中的民间文学艺术49

一 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49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51

三 民间文学艺术的种类54

第二节 国际社会法律文件中的民间文学艺术56

一 1967年《伯尔尼公约》——匿名作品56

二 1976年《突尼斯示范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57

三 1982年《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法》——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58

四 “WIPO-IGC”——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59

五 1977年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班吉协定》(1999年修订)——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67

六 2002年《南太平洋示范法》——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68

七 有关国家立法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界定69

第三节 我国法律文件中的民间文学艺术71

第四节 我国法学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探讨73

一 大民间文学艺术73

二 思想和表达为一体的民间文学艺术78

三 作为作品的民间文学艺术80

第五节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客体——传统典型元素或程式84

一 术语的选择85

二 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91

三 民间文学艺术的范围97

四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103

五 民间文学艺术的种类105

六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客体——传统典型元素或程式114

第三章 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119

第一节 国际条约、地区性协定及国内法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规定119

一 国际条约、地区性协定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规定119

二 国内法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规定120

第二节 国内外法学界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主体问题的论述124

一 集体主体和个人主体相结合的二元主体观124

二 个人主义作者观126

三 集体主义作者观127

四 多层次主体说129

五 国家主体说131

六 行政机构诉讼主体说131

七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问题的评析132

第三节 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主体——族群138

一 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来看,其主体应该是群体138

二 从国内外的立法文件看,民间文学艺术主体大多数都规定为群体、族群或社区139

三 从学界的观点来看,民间文学艺术主体应该是群体140

四 从司法实践来看,民间文学艺术主体应该是群体141

五 从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的目的来看,其主体应该是群体142

六 发展权集体主体为社群成为民间文学艺术主体提供了法理依据142

第四节 与民间文学艺术集体主体相关的主体——传承人、演绎者和采风者143

一 传承人143

二 演绎者146

三 采风者147

第四章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考察149

第一节 国际条约和地区性协定的保护模式149

一 国际条约的法律保护模式149

二 地区性协定的法律保护模式159

第二节 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法律保护模式165

一 突尼斯——版权保护模式165

二 菲律宾——特殊权利模式166

三 巴拿马——特殊权利模式167

四 阿塞拜疆——特殊权利模式169

五 中国台湾——特殊权利模式171

六 澳大利亚——商标保护和司法保护模式173

七 英国——类似《伯尔尼公约》的保护模式174

八 法国——以文化政策为主导的行政保护方式174

九 日本“人间国宝”的保护方式以及韩国“人类活的珍宝制度”175

第三节 学术界有关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177

一 著作权保护模式177

二 特别著作权模式179

三 特殊权利模式180

四 综合模式181

五 合同保护模式182

六 习惯法保护模式183

七 传统工艺数据库保护模式185

八 公益诉讼保护模式186

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186

十 关于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争论的评析187

第五章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选择196

第一节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现状和司法实践196

一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概况196

二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司法实践200

第二节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存在的问题210

一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210

二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211

第三节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模式的选择——特殊权利保护模式215

一 我国学者关于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215

二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特殊权利模式219

第四节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权利保护模式的制度设计221

一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和名称的选择221

二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宗旨和基本原则222

三 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的客体——传统典型元素或程式230

四 民间文学艺术主体231

五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内容、保护期限及其权利限制232

六 民间文学艺术专有权的行使——传承人代表制度235

七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239

第六章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建议稿及立法理由241

结语258

参考文献260

后记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