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环境海洋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德才,刘百桥,韩树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402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海洋工程-海洋环境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环境海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近海自然环境概况1
1.1 中国近海地形和沉积1
1.1.1 渤海地形和沉积1
1.1.2 黄海地形和沉积2
1.1.3 东海地形和沉积3
1.1.4 南海地形和沉积3
1.1.5 台湾以东海区的地形4
1.2 径流特征和海岸特征4
1.2.1 径流特征4
1.2.2 海岸与海岸类型5
1.2.3 海岸变化9
1.3 气候概况10
1.3.1 渤海、黄海气候11
1.3.2 东海气候13
1.3.3 南海气候14
1.4 水温、盐度和海冰15
1.4.1 表层海水的温、盐分布15
1.4.2 海冰的分布与变化18
1.5 潮汐、风暴潮和海啸23
1.5.1 潮汐和潮流23
1.5.2 我国沿海风暴潮30
1.5.3 我国海区的地震和地震海啸31
1.5.4 假潮34
1.6 中国近海环流35
1.6.1 渤海、黄海的环流35
1.6.2 东海的环流37
1.6.3 南海的环流37
1.7 中国近海海浪38
1.6.4 近海上升流分布38
1.8 海岸带的悬沙分布和输移40
1.8.1 含沙量的时、空分布40
1.8.2 海岸带悬沙输移42
1.9 海洋工程环境44
1.9.1 水文环境的设计标准和条件44
1.9.2 气象环境条件48
1.9.3 活动地质过程和工程地质条件51
1.9.4 泥沙环境条件53
第2章 海浪计算方法及其资料分析55
2.1 重力波理论及其适用范围56
2.1.1 小振幅波动理论56
2.1.2 有限振幅波动理论61
2.1.3 波浪理论适用的范围70
2.2.1 海浪波面描述71
2.2 海面描述与海浪谱71
2.2.2 海洋工程中常用的海浪谱74
2.2.3 海浪方向谱79
2.3 海浪要素的统计分布81
2.3.1 个别波浪的定义和特征波82
2.3.2 波高分布82
2.3.3 波高和周期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88
2.4 近岸波的传播、变形和破碎90
2.4.1 规则波的折射和变浅效应90
2.4.2 不规则波的折射和变浅效应93
2.4.3 波浪破碎96
2.5 海浪的绕射和反射98
2.5.1 波浪绕射98
2.5.2 波浪反射101
2.6 海浪要素的推算103
2.6.1 海浪特征波成长方法104
2.6.2 风要素的确定109
2.6.3 台风(飓风)海浪要素计算113
2.7 设计波要素的确定117
2.7.1 波浪极值分析的分布函数和拟合方法118
2.7.2 设计波浪122
2.8 波况和波候127
2.8.1 两参数分布图表征的波候127
2.8.2 三参数和四参数表征波候131
2.8.3 波候在固定平台疲劳分析中的应用132
2.8.4 波浪延时137
第3章 水位和近海流141
3.1 潮汐现象及其变化规律141
3.1.1 潮汐现象141
3.1.2 潮汐变化规律142
3.2.1 潮汐类型144
3.2 潮汐类型和潮位特征值144
3.2.2 潮汐特征值145
3.2.3 深度基准面146
3.2.4 设计潮位146
3.3 设计水位的计算方法146
3.3.1 潮位的频率曲线及其应用147
3.3.2 极端高(低)水位的确定148
3.4 潮汐资料的调和分析150
3.4.1 最小二乘法151
3.4.2 潮汐响应分析152
3.5 风暴潮推算方法155
3.5.1 风暴潮推算的经验方法155
3.5.2 风暴潮数值模拟计算方法161
3.6.1 规则波的波浪增水与减水163
3.6 波浪增水163
3.6.2 不规则波的波浪增水166
3.7 海啸描述与传播168
3.7.1 海啸初始位移的描述和传播168
3.7.2 海啸传播168
3.7.3 海啸与海岸相互作用170
3.8 假潮和胁振潮171
3.8.1 封闭水域假潮的周期171
3.8.2 半封闭沟渠和半封闭海湾的胁振潮172
3.9 近海流173
3.9.1 风生海流173
3.9.2 地转流176
3.9.3 潮流178
3.10 近岸波生流181
4.1.1 河流入海泥沙187
4.1.2 海滩及岛屿的侵蚀泥沙187
第4章 近海泥沙运动187
4.1 泥沙来源187
4.1.3 海洋生物残骸形成的泥沙188
4.1.4 风沙188
4.2 近海泥沙特征188
4.3 近海的泥沙运动194
4.3.1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195
4.3.2 波浪作用下的输沙率198
4.3.3 破波区的沿岸输沙200
4.3.4 淤泥质海岸的泥沙运动206
4.4 岸滩演变207
4.4.1 岸滩剖面营造的特征208
4.4.2 描述岸滩冲淤演变的基本方程209
4.4.3 岸滩剖面稳定性的地貌特征211
4.5 海岸工程泥沙的研究和应用212
4.5.1 航道及港池的回淤计算213
4.5.2 淤泥质海岸促淤造陆泥沙量的估计216
4.5.3 砂质海岸突堤工程中的泥沙运动217
4.5.4 侵蚀性砂质海岸的防护220
4.6 河口泥沙运动220
4.6.1 河口类型220
4.6.2 河口泥沙222
4.6.3 河口淤积及河口浅滩、拦门沙的演变223
4.7 河口航道的水深维护224
第5章 海洋工程环境的数值模拟227
5.1 潮流数值模拟227
5.1.1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228
5.1.2 三维潮流数学模型230
5.2 近岸波折、绕射数值模拟235
5.2.1 缓变地形上规则波的折射235
5.2.2 线性波浪绕射理论237
5.2.3 缓变地形和流场中规则波的折、绕射数学模型238
5.2.4 不规则波的折射、绕射数学模型241
5.2.5 差分格式和数值计算步骤242
5.2.6 缓坡非均匀流场中破波带不规则波的传播数学模型244
5.3 波生近岸流数值模拟245
5.3.1 基本方程245
5.3.2 作用力的计算246
5.3.3 二维波生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248
5.4 海岸与河口泥沙运动的数值模拟249
5.4.1 二维悬浮泥沙运动数值模拟251
5.4.2 有关泥沙参数的确定255
5.4.3 三维悬浮泥沙运动数值模拟259
5.5 波浪泥沙数值模拟262
5.5.1 一线模型的波浪泥沙数值模拟262
5.5.2 n线模型的波浪泥沙数值模拟265
第6章 海洋工程模型试验269
6.1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270
6.1.1 牛顿相似律和相似准数、相似指标270
6.1.2 海洋工程环境的各种力相似准数271
6.1.3 物模相似的充要条件和研究内容274
6.2 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275
6.2.1 波浪整体模型试验的各种现象相似275
6.2.2 波浪的变态模型276
6.2.3 不规则波模型相似和模拟方法277
6.2.4 模型试验281
6.3 波浪与海工建筑物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282
6.3.1 波浪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相似条件283
6.3.2 模型设计和模型试验284
6.4 波浪泥沙模型试验289
6.4.1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模型设计289
6.4.2 波浪泥沙模型试验292
6.5 潮汐水流模型试验294
6.5.1 潮汐水流物理模型设计294
6.5.2 模型平面布置和潮汐控制方式295
6.5.3 模型验证试验296
6.6 潮流泥沙模型试验297
6.6.1 泥沙运动相似297
6.6.2 潮流泥沙模型设计300
6.6.3 模型试验301
7.1 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303
7.1.1 风的观测303
第7章 海洋工程环境现场测验303
7.1.2 海浪观测304
7.1.3 潮汐观测304
7.1.4 海流观测306
7.1.5 温、盐观测309
7.1.6 海冰观测310
7.2 岸滩演变和泥沙测验311
7.2.1 泥沙的全潮测验311
7.2.2 泥沙观测项目和要求313
7.2.3 岸滩演变的地貌勘察314
7.3 水深,地形测量315
7.3.1 平面位(X、Y)测量315
7.3.2 水深、地形测量范围及比例尺316
7.3.4 测量技术317
7.3.3 平面和高程控制317
7.4 遥感技术和同位素测定技术的应用318
7.4.1 海洋遥感技术318
7.4.2 同位素测定技术在海洋泥沙运动中的应用322
7.5 工程地质勘察和勘探324
7.5.1 工程地质勘察324
7.5.2 工程地质勘探327
7.6 原体现场测验334
7.6.1 京塘港原体观测334
7.6.2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原体观测335
7.6.3 南洋原体实验站335
第8章 海洋动力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作用338
8.1 海浪的爬高、越浪量和透射338
8.1.1 海浪爬高理论和计算方法338
8.1.2 斜坡堤上海浪爬高的经验公式340
8.1.3 垂直柱与斜柱上的海浪爬高343
8.1.4 波浪的越浪量345
8.1.5 防波堤的波浪透射350
8.2 波浪对直墙式建筑物的作用力353
8.2.1 直墙上未破波波压力353
8.2.2 直墙上破碎波作用力358
8.2.3 不规则波波浪力360
8.2.4 斜向波对直墙的作用力362
8.3 波浪对斜坡堤作用的稳定性分析363
8.3.1 斜坡堤稳定性分析一般原理和稳定性标准363
8.3.2 规则波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364
8.3.3 我国《海港水文规范》对斜坡式防波堤稳定性分析369
8.3.4 不规则波作用斜坡式防波堤的稳定性分析372
8.4 小直径桩柱上的波浪力374
8.4.1 小尺度桩柱上的波浪力375
8.4.2 不规则波在小尺度桩柱上的波浪力378
8.4.3 破碎波作用于圆桩柱上的波浪力385
8.4.4 海洋平台撑杆上的波浪力和波浪力矩386
8.5 大直径墩柱和潜体上的波浪力387
8.5.1 墩柱上的波浪力387
8.5.2 群柱和群墩上的波浪力391
8.5.3 波浪作用在潜体上的力和力矩392
8.6 水流和波浪—潮流对建筑物的作用394
8.6.1 潮流、海流作用力和力矩394
8.6.2 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的力的力矩计算395
8.7 风对海洋建筑物的作用399
8.7.1 稳定风压的计算400
8.7.2 脉动风压力402
8.8 海冰对海洋建筑物的作用403
8.8.1 受冰强度限制的冰压计算404
8.8.2 层冰的弯曲力和层冰上拔力405
热门推荐
- 3604964.html
- 3753922.html
- 2292957.html
- 3120347.html
- 3272929.html
- 3634903.html
- 1321641.html
- 3334057.html
- 412977.html
- 2495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2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8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6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2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8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56.html